导图社区 会计科目和借贷记账法
下图介绍了会计科目和借贷记账法,内容有会计科目的定义与分类、账户的定义与结构、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会计凭证思维导图,包括会计凭证的概述和分类,分类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两种。
这篇思维导图总结概括了初级会计实务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的知识点内容,有兴趣考会计证的小伙伴可以快学习起来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CPA战略风险管理、战略实施
substantive procedures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
会计科目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第六章 合同的保全
固定资产
初级会计实务第二章:存货
初级会计实务思维导图
应收及预付款项
会计科目和借贷记账法
会计科目和账户
定义
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是进行会计核算和提供会计信息的基础
分类
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
资产类
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
钱、权(应收债权、股权)、物
负债类
流动负债
非流动负债
所有者权益类
投的、多投的、存的、利润
损益类
收益
损失
3收3费所得税,2成3益外加2减
成本类
研造生两合
共同类
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
总分类科目
又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总括分类
由财政部统一制定
明细科目科目
又称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
并不是所有总分类科目都有明细科目。例如:本年利润
账户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核算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科目和账户的关系
科目:名称
账户:载体
设置会计科目:开设对应账户
同科目分类
结构
因为经济业务导致的会计要素的变动不外乎增减两种,账户结构也分为左右两个基本部分
借贷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
概念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
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采用
增减记账法
收付记账法
账户结构
左借 右贷
备抵相反
资成费-借+贷- 收负所-借-贷+
损益类无余额
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账户对应关系与会计分录
账户对应关系
相关账户之间形成的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
存在的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
会计分录
要素
应借应贷方向
相互对应的科目
金额
简单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
试算平衡
发生额试算平衡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直接依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余额试算平衡
全部账户借方期末(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初)余额合计
直接依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编制
不影响借贷双方平衡关系的错误包括:
漏记某项经济业务,使本期借贷双方的发生额等额减少,借贷仍然平衡:
重记某项经济业务,使本期借贷双方的发生额等额虚增,借贷仍然平衡:
某项经济业务记录的应借、应贷科目正确,但借贷双方金额同时多记或少记,且金额一致,借贷仍然平衡;
某项经济业务记错有关账户,借贷仍然平衡;
某项经济业务在账户记录中,颠倒了记账方向,借贷仍然平衡:
某借方或贷方发生额中,偶然发生多记和少记并相互抵销,借贷仍然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