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
本图梳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知识点,包括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后的国际秩序等方面。
本图带你了解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的知识点,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整理了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中国古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一起离开。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整理了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关税、个人所得税的内容,一起来看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争斗(根源)
重要原因
两大敌对军事集团的形成
同盟国(德国,奥地利,意大利)
协约国(英国,法国,俄国)
目的
重新瓜分世界
争夺世界霸权
直接原因(导火索)
萨拉热窝事件
性质
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时间
1914—1918
进程
第一阶段(1914)
马恩河战役(德败)
日本对德宣战(占领中国山东)
第二阶段(1915-1916)
意大利参与协约国
西线
凡尔登战役(投入人力兵力最多)
索姆河战役
日德兰海战(德败)
第三阶段(1917-1918)
中美参加协约国作战,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年,以同盟国的失败告终
影响
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欧洲→美洲)
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觉醒
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
空前惨烈的战争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结果
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俄罗斯,奥匈,奥斯曼,德意志帝国瓦解
英国,法国受到重创
美国,日本趁机崛起
民族解放运动掀起高潮
国联成立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标志
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署了《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
内容
巴黎和会
德国及其同盟国承担战争罪责,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列强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思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
华盛顿会议
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
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
列强同意“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实质
一战后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国际新秩序
认识
战胜国的强权政治买下了冲突的种子
国际联盟
地位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战后国际政治秩序,是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
宗旨
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
决议原则
全体一致
评价
失去了对侵略性的才去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
国联作为维护英法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
如何避免大战发生
通过正当经济手段(和平),促进自身发展
用和平的手段解决争端
正确运动科技手段来造福人类
要警惕军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潮泛滥
英,法—德(主要)
东线
俄—德,奥
南线
俄—奥
帝国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依靠资本输出,让其他国家劳动,从而获得利润,并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