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章:颈部
干货分享!一份思维导图带你学会局部解剖的知识点!下图包括了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颈部层次结构 、第三节颈前区、 第四节胸锁乳突肌区 、第五节颈外侧区 、第六节颈根部 等方面的知识,详细全面快收藏学起来吧!
编辑于2019-09-13 07:49:56颈
第一节概述
颈根部有胸摸顶和肺尖;脊柱颈段前方颈肌后方背肌; 经筋膜形成筋膜鞘或筋膜间隙; 淋巴结沿静脉和神经排列,肿瘤转移时受累
境界
上界:头颈分界线 下界: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上缘、肩峰、隆椎(/第七颈椎)棘突连线
分区(以斜方肌前缘为界)
固有颈部
颈前区
舌骨上区 (二腹肌前腹为界)
颏下三角
左右二腹肌前腹与舌骨体
左右下颌下三角
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体下缘,亦称二腹肌三角
舌骨下区 (肩胛舌骨肌上腹为界)
肌三角
左右颈动脉三角
胸锁乳突肌覆盖
胸锁乳突肌区
颈外侧区 (肩胛舌骨肌下腹为界)
枕三角
锁骨上大窝
项部
表面解剖
体表标志
舌骨
平颏隆突(平视),3、4颈椎间盘平面
舌骨大角--舌动脉
甲状软骨
上缘平第4颈椎高度
上缘为颈内外动脉分叉处
环状软骨
弓两侧平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与甲状软骨之间有环甲膜
环状软骨后外侧/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颈动脉结节,前方有颈总动脉; 压迫此处,暂时阻断该动脉血流
咽与食管、喉与气管分界
急性喉梗塞时穿刺
胸锁乳突肌
胸骨头、锁骨头与锁骨上缘之间为锁骨上小窝
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有颈丛穿出,为阻滞麻醉点
锁骨上大窝
锁骨中1/3上方:窝底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
胸骨上窝
颈静脉上方的凹陷
触诊气管的部位
体表投影(不考)
颈总动脉及颈外动脉:左——下颌角、乳突尖连线中点至左锁骨上小窝。 右——下颌角、乳突尖连线中点至右胸锁关节。 注意:颈总动脉及颈外动脉分界在甲状软骨上缘。 锁骨下动脉:左——自左锁骨上小窝向外至锁骨上缘中点划一弓形线(1-1.5厘米高)。 右——自右胸锁关节向外至锁骨上缘中点划一弓形线(1-1.5厘米高)。 颈外静脉——下颌角至锁骨中点的连线。(表浅,小儿常用穿刺部位。) 神经点——是颈丛皮支浅出颈筋膜的集中处,约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 臂丛——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下1/3交点至锁骨中外1/3交点稍内侧的连线。(锁骨中点后方为其阻滞麻醉点) 副神经——下颌角、乳突尖连线中点,经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上1/3交点,至斜方肌前缘中下1/3交点。 胸膜顶——高出锁骨内侧1/3上方2——3厘米。
第二节颈部层次结构
浅层结构
皮肤
皮纹横行,颈部手术采取横向切口
浅筋膜
颈阔肌+疏松结缔组织
内容
浅静脉
颈前静脉或颈前正中静脉
有颈静脉弓相连,无静脉瓣,注入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颈外静脉
瓣膜不完整,右心衰时血逆流。上腔静脉回流受阻时,颈外静脉扩张
与深筋膜结合紧密,受伤破裂时易形成气栓
浅层神经
颈丛皮支 由神经点浅出(4/5支)
耳大神经
枕小神经
颈横神经
锁骨上神经
膈神经
面神经颈支
颈(/深)筋膜及其间隙 (颈筋膜分浅、中、深三层)
颈筋膜即颈部的深筋膜(纤维结缔组织膜) 筋膜间隙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浅层:封套筋膜
肌鞘:胸锁乳突肌、斜方肌鞘
腺鞘:下颌下腺鞘、腮腺鞘 (向上延续为腮腺咬肌筋膜而形成)
胸骨上间隙
中层:内脏筋膜 /气管前筋膜/颊咽筋膜
位于舌骨下肌群的深面
包裹5个颈部脏器..
气管前筋膜
向下包绕甲状腺形成甲状腺鞘,腺鞘后层形成甲状腺悬韧带
向两侧扩展包绕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鞘 --颈动脉鞘
颊咽筋膜--覆于颊肌和咽缩肌外面
深层:椎前筋膜
位于颈深筋膜的表面,续前纵韧带和胸内筋膜
覆盖:臂丛、颈交感干、膈神经、锁骨下动静脉
包裹锁骨下动静脉及臂丛向腋腔,形成腋鞘
颈深筋膜间隙
位于间隙后方
胸骨上间隙
封套筋膜在胸骨上方形成;内有颈静脉弓、颈前静脉下段.
锁骨上间隙
封套筋膜在锁骨上方形成 经胸锁乳突肌后方与胸骨上间隙相通,内有颈前静脉、颈外静脉末段
气管前间隙
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 内有甲状腺最下动脉、甲状腺下静脉、甲状腺奇静脉丛、头臂干、左右头臂静脉; 儿童有胸腺
咽后间隙
位于椎前筋膜与颊咽筋膜之间,延伸至咽侧壁的部分称咽旁间隙; 下至后纵隔..
椎前间隙
位于脊柱颈部与椎前筋膜之间 颈椎炎症可经腋鞘扩散至腋腔(或向前破溃入咽后间隙)
第三节颈前区
舌骨上区
中间:刻下三角
左右二腹肌前腹与舌骨体
颌下淋巴结→颈外侧深淋巴结和下颌下淋巴结
两侧:下颌下三角
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体下缘,亦称二腹肌三角
浅面有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和封套筋膜,深面有下颌舌骨肌等
有下颌下腺..、下颌下淋巴结.、面动脉、舌动脉、舌下神经和舌神经
舌骨下区
颈动脉三角
境界:位于颈前正中线、胸锁乳突肌前缘和肩胛舌骨肌上腹之间
内容:甲状腺、甲状旁腺、气管颈部和食管颈部
层次:浅面为皮肤、浅筋膜、颈阔肌、颈前静脉、皮神经和封套筋膜 深面为:椎前筋膜
甲状腺
“H”形,分左右侧叶和甲状腺峡,上缘有时伸出椎体叶
位置--上达甲状软骨中部,下至第6气管软骨,甲状腺峡多位于2—4气管软骨前方
被膜
假被膜(甲状腺鞘)
由气管前筋膜包裹甲状腺形成
内膜增厚形成甲状腺悬韧带,将甲状腺固定于喉及气管壁 因此,甲状腺可随喉上下移动
囊鞘间隙
真假被膜之间形成的间隙;内有结缔组织、血管神经、甲状旁腺
真被膜(纤维囊)
甲状腺的外膜
毗邻
前:皮肤、浅筋膜、封套筋膜、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形成甲状腺鞘)
后内侧:喉与气管、咽与食管、喉返神经(受压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及声音嘶哑)
后外侧:颈动脉鞘及颈交感干。(受压出现:Horner综合症, 即患侧面部潮红、无汗、瞳孔缩小、睑裂变窄、上睑下垂及眼球内陷)
甲状腺动脉和喉的神经
甲状腺上动脉 与喉上神经
甲状腺上动脉
起于颈外动脉起始处 至甲状腺上端分前后两支,与喉上神经外支伴行 其发出的喉上动脉伴喉上神经内支入喉
喉上神经
是迷走神经分支 于舌骨大角处分内外支
外支..支配环甲肌
內支分布于声门裂以上的喉黏膜
甲状腺切除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 靠经甲状腺(以免损伤喉上神经外支)
甲状腺下动脉 与喉返神经
甲状腺下动脉
是锁骨下动脉甲状颈干的分支,沿前斜角肌内侧缘上升,至第6颈椎平面
在颈动脉鞘与椎血管之间弯向内侧,近侧叶下级后面发出上下支
喉返神经
是迷走神经分支
左(长,深):绕主动脉弓至其后,多在甲状腺下动脉后方与其交叉 右(短,浅):绕锁骨下动脉至其后,多在甲状腺下动脉前方与其交叉或穿行于动脉两分支之间
左右喉返神经于食管气管旁沟上行,入喉后称喉下神经
甲状腺切除结扎甲状腺下动脉时 远离甲状腺(以免损伤喉返神经)
甲状腺最下动脉
起自头壁干或主动脉弓,气管切开或甲状腺手术要注意
甲状腺的静脉
甲状腺上静脉:入颈内静脉
甲状腺中静脉:(起自侧缘中部)短、粗,(经颈总动脉前方)入颈内静脉
甲状腺下静脉:入头臂静脉,两侧常吻合成甲状腺奇静脉丛;气管切开时应注意止血
甲状旁腺
两对,位于甲状腺侧叶下后面,真假被膜之间(囊鞘间隙内),有时位于甲状腺实质内或被膜外
上对:位于侧叶上中1/3交界处后方;下对:位于侧叶下中1/3交界处后方 位于甲状腺深面,甲状腺切除时应注意保留
气管颈部
第6颈椎下缘至颈静脉切迹; 有6-8个气管软骨环,2-4气管软骨前方有甲状腺峡
甲状腺峡的下方有甲状腺下静脉、甲状腺奇静脉丛
2-4气管软骨上端两侧--甲状腺侧叶,后方--食管,食管气管旁沟--喉返神经, 后外侧--颈交感干和颈动脉鞘?
气管前方由浅到深:皮肤、浅筋膜、封套筋膜、 胸骨上间隙(颈动脉弓)、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气管前间隙
气管切开时,应在6-7气管环,头要正,以防损伤食管
食管颈部
环状软骨下缘至食管胸部
偏向气管颈部左边,食管颈部手术以左侧入路为宜
颈前淋巴结
肌三角
第四节胸锁乳突肌区
境界..锁骨上小窝
内容
颈袢/(舌下神经柈)
第1颈神经前支随舌下神经下行,后离开舌下神经下行,构成颈柈上根(/舌下神经降支); 第2、3颈神经前支发出降支下行,构成颈柈下根;
颈柈上下根在环状软骨水平结合形成颈袢,从袢上发出分支支配舌骨下肌群 甲状腺手术时,平环状软骨切断舌骨下肌群可避免损伤颈柈肌支
颈动脉鞘
颈深筋膜中层(气管前筋膜)包绕 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等形成的筋膜鞘
下部:颈总动脉—后内侧 颈内静脉—前外侧 迷走神经—两者之间后外方
上部:颈内动脉—前内侧 颈内静脉—后外侧 迷走神经—两者之间后内方
颈丛:由第1-4颈神经的前支组成,位于胸锁乳突肌上段,分支有皮支、肌支、膈神经
颈交感干: 由颈上、中、下交感神经节及节间支组成, 位于脊柱两侧,被椎前筋膜覆盖
颈上神经节:位于第2-3颈椎横突前方,最大,呈梭形
颈中神经节:位于第6颈椎横突前方,最小
颈下神经节:与第一胸神经节融合成颈胸神经节(/星状神经节)
第五节颈外侧区
枕三角/ 肩胛舌骨斜方肌三角
由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和肩胛舌骨肌下腹围成
内有副神经、颈丛和臂丛的分支 (副神经以上无任何血管和神经)
副神经:颈静脉孔出颅,后穿入胸锁乳突肌,分支支配该肌; 在该肌后缘传出后进入枕三角,有枕小神经勾绕,是确定副神经的标志; 绕过枕三角后,进入并支配斜方肌
锁骨上三角/ 锁骨上大窝/ 肩胛舌骨肌锁骨三角
由胸锁乳突肌后缘,锁骨上缘中1/3和肩胛舌骨肌下腹围成
内有锁骨下动脉、锁骨下静脉和臂丛
锁骨下静脉 、静脉角
锁骨下静脉走形..
静脉角: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汇合处形成向外上开放的角
臂丛锁骨上部
由5-8颈神经前支和第一胸神经前支大部分纤维交织而成
肩肩胛背神经--菱形肌 胛上神经--冈上肌、冈下肌 胸长神经--前锯肌
第六节颈根部
境界:前界—胸骨柄 后界—第1胸椎体 两侧—第1肋 中心标志—前斜角肌
内容及毗邻
胸膜顶:壁胸膜,突入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1/3上缘2-3cm..
锁骨下动脉
左侧起自主动脉弓、右侧起自头臂干,向上呈弓形行向外侧,后续为腋动脉 根据前斜角肌分为三段
第一段
椎动脉
穿上位6个颈椎横突孔,经枕骨大孔入颅
胸廓内动脉
椎动脉起始处的对侧,下行入胸腔
甲状颈干
甲状腺下动脉
肩胛上动脉
颈横动脉
肋颈干
颈深动脉
最上肋间动脉
第二段
第三段
锁骨下静脉
续于腋静脉,与颈内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
淋巴导管
胸导管
左侧出胸腔至颈部,平第7颈椎高度形成胸导管弓,注入左静脉角
右淋巴导管
接受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和右支气管纵隔干,注入右静脉角
颈根部手术时受损 造成乳糜漏或淋巴漏
神经
迷走神经
左:行于左颈总动脉和左颈内静脉之间入胸腔,后发出左喉返神经勾绕主动脉弓
右:行于右颈总动脉和右颈内静脉之间,后发出右喉返神经勾绕右锁骨下动脉
膈神经
于前斜角肌表面下行
于迷走神经外侧,穿锁骨下动、静脉之间入胸腔
椎动脉三角
内侧界—颈长肌 外侧界—前斜角肌 下界—锁骨下动脉第一段
内容:椎动静脉、甲状颈干、甲状腺下动脉、颈交感干、颈胸(/星状)神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