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物化学检验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消化系统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胰腺相关疾病)。
编辑于2021-12-17 08:52:16生物化学检验(11-19章)
体液中酶的生物化学检验
概述
血清酶的分类
血浆特异酶:在血浆中发挥催化作用的酶(大多数在肝脏内合成)
非血浆特异酶
外分泌酶:来源于消化腺或其它外分泌腺的酶
细胞酶,既存在于各个组织细胞中进行代谢的酶
血清酶的变化机制
正常是,在组织细胞中内发挥催化作用的酶在血清含量甚微
组织等受损细胞破坏或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内某些酶才可大量释放入血
细胞的转化率增强,细胞的增值加快,其特异的标志酶才可释放入血
细胞内酶的合成或诱导增强,或酶的清除受阻
血清酶的半寿期:酶失活至原来活性的一半时所需的时间 可以表示酶从血清中清除的快慢
半寿期长的酶在血清中持续的时间长
影响血清酶的因素
生理变异
性别:CK,ALP,GT男性高于女性
年龄:ALP,CK,LD,ACP随年龄而变化
饮食:高糖,高脂饮食,ALP增高,嗜酒GT增高
运动:AST,AIT,ALD,CK增高
妊娠:ALP,LDH,ALT增高
病理变化
酶合成异常
增加:酶基因变异
减少:肝功能障碍
酶释放增加
细胞内外酶浓度差异
酶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和定位
酶蛋白分子量的大小 酶释放的速度与其分子量大小成反比
酶的组织分布
酶的清除异常:不同的疾病和不同的酶从血液中清除 时间和机制不同,这和酶的半寿期及其他因素有关
血浆中的巨酶及其他体液中的酶
概述
血浆中有时可出现相对分子质量远大于正常酶分子的一些酶,通常称为巨分子酶或酶的大分子形式,简称为巨酶。
常见巨酶形式
巨乳酸脱氢酶(MLD)
巨肌酸激酶(MCK)
巨-谷氨酰转移酶(Mγ-GT)
巨天门冬氨酸转氨酶(MAST)
巨丙氨酸转氨酶(MALT)
巨酶在某些疾病具有诊断价值,同时也会引起结果干扰,疾病误诊等
其他体液中的酶
尿液酶:如尿淀粉酶,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
脑脊液、胸腔及腹腔积液、羊水、心包积液、消化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生殖系统分泌液、泪液、关节液和乳汁中的酶进行检测
酶活性浓度测定的影响因素
标本及标本采集和处理因素
溶血:RBC内酶大量释放
抗凝剂影响酶活性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空气和光线可能会使酶分解
试剂及方法学因素
仪器因素的影响
测定条件与参数设置
临床诊断中的 常用酶与同工酶
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项目检测依据
ALT,旧称谷丙转氨酶(GPT) ,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尤其以肝脏中最丰富,且绝大多数存在于肝细胞的胞浆中,肝细胞损伤时易释放入血,引起血清ALT活性升高;
临床意义
血浆ALT升高
肝胆疾病:ALT是反映肝损伤的一个灵敏指标
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中毒等引起急性肝损害时,血液ALT水平急剧升高,峰值可为20ULN以上
胆囊炎、胆石症、肝癌等呈中度升高
心血管疾病:心梗、心肌炎等
药物和毒物:异烟肼、铅、汞等
血浆ALT降低
磷酸吡哆醛缺乏症
参考区间
男性:9~50U/L,女性:7~40U/L
临床应用
(1) 表示肝细胞受损时,不能区别肝病性质。
(2) ALT的变化为非特异性,除肝病外尚见于其他疾病。
(3) ALT的增减在一定条件下动态变化可以反映肝炎病情的缓解、静止、复发与加剧。“酶胆分离”现象除外。
酶胆分离:通常是指在肝炎发展过程中,由于肝细胞的大量坏死,对胆红素的处理能力进行性下降,因此出现胆红素上升;同时转氨酶由于已经维持相当长时间的高水平,从而进行性耗竭,因此出现ALT下降,转氨酶不高。这种转氨酶现象就是所谓的“胆酶分离”。
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项目检测依据
ALT,也称谷草转氨酶(GOT),是人体内糖和蛋白质互相转变所需要的酶,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尤其以心脏、肝脏、骨骼肌、肾脏中最丰富。
临床意义
(1)心肌损伤:急性心肌梗死(AMI) 明显升高
(2)肌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轻度升高
(3)肝病:
急性肝炎:血中AST活性显著升高,但升高程度不及ALT;
慢性肝炎,特别是肝硬化时,病变累及线粒体,此时AST升高程度超过ALT。测定ASTm在判断肝实质细胞的损害程度、急慢性肝病的鉴别等方面有一定价值。
参考区间
8~40U/L(不含磷酸吡哆醛)
三、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
项目检测依据
GGT,又称γ-谷氨酰转肽酶(γ-GTP或GGTP),是一种线粒体酶。是催化γ-谷氨酰基转移反应的一种酶,参与体内谷胱甘肽的代谢。主要分布在肾、胰、肝、肠和前列腺中,血液中的γ-GT主要来源于肝胆。
临床意义
(1) 肝脏疾病:血清γ-GT是肝脏和胆管疾病特异性酶,肝内合成亢进或胆汁排泄受阻时升高,肝胆疾病的检出阳性率最高。
(2)嗜酒或某些药物如苯巴比妥、避孕药等。
参考区间
男性11-50U/L,女性7-32U/L
四、肌酸激酶CK
项目检测依据
重要的能量调节酶,CK催化ATP和肌酸生成ADP和磷酸肌酸的可逆反应。酸肌酸的可逆反应,主要分布于骨骼肌、心肌、脑和平滑肌细胞
临床意义
增高
主要用于心肌梗死: CK、CKMB
病毒性心肌炎
皮肌炎、骨骼肌损伤
脑膜炎、脑血管意外或非疾病如剧烈运动等
降低
少见
五、乳酸脱氢酶LD
项目检测依据
LD是参与糖无氧酵解和糖异生的重要酶
LD由M和H两个亚基组成四聚体
LD1(H4)心肌
LD2(H3M)
LD3(H2M2)脾,肺
LD4(HM3)
LD5(M5)横纹肌和肝脏
临床意义
AMI时,显著升高>10ULN,LD1和LD2升高为主,可出现LD1/ LD2>1,即“反转比率”(flipped LD ratio)现象;因其升高晚,无法用于早期诊断,但半寿期较长,增高持续时间达5d~10d,可以用于发现就诊较晚的AMI病人,在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上有一定价值。
六、碱性磷酸酶ALP
项目检测依据:ALP不是单一的酶,而是一组同工酶 正常人血清中ALP主要来自骨骼,由成骨细胞产生
临床意义
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疸,肝硬化
肿瘤
其他疾病
药物
参考区间:女性:1-12岁<500,大于15岁40-150U/L 男性1-12岁小于500U/L,12-15岁小于750,>25岁40-150U/L
七、酸性磷酸酶ACP
项目检测依据:ACP几乎存在于体内所有的细胞中,主要是巨噬细胞
临床意义:临床上血清ACP活性检测主要是作为前列腺癌的辅助诊断
参考区间:成人总酶活性为0-9U/L,前列腺ACP为0-3U/L
八、淀粉酶AMY
项目检测依据:AMY主要存在于胰腺和唾液腺中,AMY有两种同工酶 AMY是唯一正常出现在尿液中的血清酶
唾液型:S-AMY
胰腺型:P-AMY
参考区间:血清淀粉酶:≤220U/L,尿淀粉酶:≤1200U/L
九、脂肪酶LPS
项目检测依据:LPS在急性胰腺炎时,血清脂肪酶活性测定有重要意义,LPS主要源于胰腺,尿液中测不到脂肪酶活性
参考区间:酶偶联法:1-54U/L 比浊法:呈正偏态分布最低0,单侧95%上限9U
十、胆碱酯酶ChE
项目检测依据:胆碱酯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 当肝脏受损或病变时ChE释放入血,此外,含 有机磷酸的杀虫剂能抑制红细胞内PChE和AChE
参考区间:成年人5000-12000U/L
酶学检测在临床 上的应用
血清酶测定在临床 诊断中的作用
病变组织或器官的定位
组织细胞损伤程度的诊断
临床疾病的诊断
同工酶及其亚型检测 的临床意义
与酶活性测定相比,同工酶测定 具有诊断特异性强,符合率高的优点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肝脏功能
生物转化功能
意义
非极性化合物→急性基团,使脂溶性极强的物质增加水溶性
反应
第一相反应
氧化、还原、水解
第二相反应
结合
物质代谢功能
㈠肝脏代谢功能
⒈糖代谢
肝糖原的合成分解及糖异生☞维持血糖浓度稳定
⒉蛋白质代谢
合成多种血浆蛋白(白蛋白最多)
合成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血液凝固
转化和分解氨基酸
经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尿素是血肿非蛋白含氮物质主要成分)
3.脂代谢
消化、吸收、分解、合成、运输
参与脂肪酸的β氧化,生成酮体
合成TC、TG、PL
合成脂蛋白和载脂蛋白☞参与运输
4.维生素
储存、转化
5.激素
灭活
、
分泌与排泄功能
胆汁酸代谢
㈢胆汁酸代谢
1.分类
初级胆汁酸
肝C合成
胆酸、鹅脱氧胆酸
次级胆汁酸
初胆酸经肠内细菌分解
脱氧胆酸、石胆酸
2.功能
胆汁酸参与脂肪的吸收、转运、分泌
胆汁酸是脂类消化吸收的乳化剂,也是脂肪酶的激活剂
3.肝肠循环
肝脏合成的胆汁酸→排入肠道发挥作用
5%左右排出
90%-95%经门脉回肝
肝→肠→肝,是有限的胆汁酸发挥最大的作用
胆红素代谢与黄疸
胆红素代谢
1.生成
衰老RBC中Hb分解产生的血红素
2.血中运输
胆红素-白蛋白复合物(不能被肾小球滤过)
3.肝内代谢
摄取 : Y蛋白、Z蛋白 转化 : 单、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水溶性的结合胆红素)(可通过肾脏) 排泄 : 随胆汁排入场
4.肠内变化
水解脱下葡萄糖醛酸→胆素原(无色)→经空气氧化为 胆素(棕黄色)
黄疸
1.原因
生成过多、肝处理下降、排泄受阻
肝胆疾病检查
酶学检查
1.血清转氨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含量:肝、肾、心、骨; 胞质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含量:心、肝、骨、肾; 线粒体
临床意义☞↑
1.急性病毒性肝炎
ALT虽不特异,但是最敏感的指标
1)急性病毒性肝炎 :黄疸后ALT↑↑,10倍以上 2)部分无黄疸型肝炎:ALT升高不明显,长期留于较高水平 3)轻型无黄疸型肝炎:一过性ALT↑
急性肝炎恢复期AST先于ALT恢复正常
mAST↑是肝细胞坏死的指征;可协助判断肝实质损害的程度
重症肝炎临终期☞“酶胆分离”现象,(大量肝C坏死,致血中ALT↓,同时胆红素却进行性↑)
2.慢性肝炎和脂肪肝
慢性迁延型肝炎 轻度升高,不超过3倍 慢性活动型肝炎 ALT升高3-5倍,肝坏死时10倍以上 脂肪肝 ALT轻度升高伴高脂血症
3.肝硬化、肝癌
4.胆道梗阻
溶酶体分泌→毛细胆管→(✘小肠)→反流入血→ALT中度升高
5.AST/ALT=1.15左右 急性肝炎<1;肝硬化≥2;肝癌≥3
2.碱性磷酸酶(ALP)
ALP主要来自肝脏、骨骼;肝C产生的ALP从胆道排入小肠
临床意义
生理性↑
妊娠期; 新生儿、儿童、青少年(骨代谢↑)
病理性↑
1.胆管梗阻:梗阻性黄疸→ALP反流入血;毛细胆管内压↑→生成↑
2.肝炎、肝硬化、肝癌
3.骨骼系统疾病
ALP1↑☞肝外胆道梗阻,eg转移性肝癌、肝脓肿、 ALP2↑☞肝内胆道梗阻,eg(胆汁淤积)原发性肝癌、急性黄疸性肝炎)
3.γ-谷氨酰转肽酶(GGT)
来源
血清中GGT主要来自肝脏,少量肾脏、胰腺
临床意义
1.病毒性肝炎
长期维持较高水平
2.肝癌
GGT和AFP同具有癌胚蛋白的性质,,反应肝内占位性病变
癌组织的大小及范围和GGT↑有关
监测血中GGT浓度→肿瘤疗效和预后
3.梗阻性黄疸
血中GGT↑↑,可达5-30倍;与阻塞时间和程度相关
GGT是胆汁淤积、胆道梗阻最敏感的酶
4.酒精性肝炎
6.测定ALP、GGT有利于鉴别ALP的来源
GGT↑、ALP↑☞肝脏疾病
GGT正常、ALP↑☞肝外疾病,如骨骼系统疾病
4.假性胆碱酯酶(PCHR)
PCHE是一种糖蛋白,由肝脏合成
5.肝硬化
升高程度与纤维化成正比
真性胆碱酯酶(ACHE),也称乙酰胆碱酯酶
临床意义
PCHE↓与肝病变程度成正比;肝功能不全时↓↓
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时,PCHE持续↓☞预后不良
胆红素检测
分类
化学反应
血清+重氮试剂
紫红色☞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
不反应——(甲醇/咖啡因)—→紫红色☞间接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α组分胆红素
未结合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是可逆的
蛋白非结合型胆红素(MB)~有毒性→胆红素脑病(核黄疸)
β组分胆红素
单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
γ组分胆红素
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
δ组分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白蛋白,以共价键结合
测定方法
重氮盐改良J-G法、胆红素氧化酶法
临床意义(3种黄疸)
1.判断有无黄疸
2.判断黄疸类型
得了溶血黄疸症,间接反应强阳性 粪白尿黄梗阻性,直接反应强阳性 直接间接都阳性,肝脏本身有毛病
胆汁酸测定
方法
循环酶法
↑临床意义
急性肝炎
慢性活动性肝炎
胆汁淤积综合征
胆酸/鹅脱氧胆酸 比值,肝胆阻塞性疾病>1;肝实质细胞性疾病<1
肝纤维化
标志物
肝纤4项(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N末端肽、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单胺氧化酶MAO、脯氨酸羟化酶
1.透明质酸(HA)
由肝C摄取,在肝内代谢
2.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
晚期肝硬化患者Ⅲ型前胶原 低
Ⅳ型胶原是肝硬化指标,反应肝纤维化的程度,
3.层粘连蛋白(LN)
由肝C、上皮C、贮脂C、内皮C合成
LN是细胞与基质粘着的介质
临床意义
急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
肝昏迷(肝性脑病)
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行为失常、昏迷;血糖↓蛋白↓、血氨↑
1.氨中毒学说
肝功能不算——血氨来源↑去路↓——血氨↑↓——干扰脑组织能量代谢(干扰三羧酸循环)——脑功能障碍——昏迷
2.假神经递质学说
3.氨基酸不平衡与肝性脑病
肝细胞损伤时的其他检查
血清总蛋白(TP)、 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
1.急性肝炎早期或轻度肝损伤
重症肝炎早期,TP↓↓
2.慢性肝病
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甚至倒置
3.肝外疾病
总蛋白或白蛋白↓
pro丢失过多、分解过盛、摄入不足
球蛋白↑
自身免疫病、…
血清蛋白电泳
(+)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
临床意义
1.肝炎
病情加重,白蛋白↓、γ-球蛋白↑,A/G比值倒置
2.肝硬化
白蛋白↓、γ-球蛋白↑,出现β-γ桥
3.肝癌
白蛋白和α1-球蛋白区带之间出现一条甲胎蛋白区带
4.肝外疾病
肾病综合征
α2及β-球蛋白↑
多发性骨髓瘤
M蛋白
小结→检查项目选择
急性肝炎
ALT、胆汁酸、前白蛋白
慢性肝炎
AST、ALP、GGT、胆汁酸、总胆红素、总蛋白、A/G
原发性肝癌
一般肝功能+AFP、ALP、GGT(GGT-2)
肝纤维化或肝硬化
一般肝功能+肝纤4项+MAO、A/G
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概述
肾脏的结构特点
肾脏:为成对略呈蚕豆形的实质性器官,位于腹膜后脊柱两侧
肾单位
肾小体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近端小管
髓袢
远端小管
肾血管:肾动脉由腹主动脉分出,肾脏丰富的血液供应,以及肾血管的双毛细血管网结构,对于肾脏泌尿功能的发挥有着重要意义
肾脏的基本功能
肾脏的泌尿功能
肾脏对物质的选择性排泄作用
肾小球滤过功能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作用
重吸收
排泌
肾脏对体液平衡的调节作用
对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和渗透压的调节
肾脏的内分泌功能
血管活性物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前列腺素、激肽缓激肽系统等
非血管活性物质:1,25-(OH)2D3、促红细胞生成素等
内源性活性物质: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甲状旁腺素、生长激素等的降解场所
肾脏疾病的主要临床生物化学变化
蛋白质及其代谢物异常
氮质血症
肾脏排泄功能障碍
体内蛋白质分解增加
蛋白尿
肾小球性
肾小管性
低蛋白血症
长期大量蛋白质丢失
血脂异常
高脂血症
凝血因子异常
高凝状态
出血倾向
水平衡失调
尿量异常
少尿或无尿
多尿
夜尿增多
水肿
肾源性水肿是全身性水肿的主要原因之一
电解质平衡失调
低钠血症
高钾血症
低钾血症
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
酸碱平衡失调:肾性代谢性酸中毒
肾衰竭
肾小管性酸中毒
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项目与检测方法
肾小球功能检查
肾清除试验:反映肾脏泌尿功能最直接、最敏感的试验
肾清除率
菊粉清除试验(金标准)
内生肌酐清除率
肾小球滤过功能检查
血清肌酐
检测方法:苦味酸法、酶法
临床意义
增高:各种肾病、肾衰竭、心肌炎、肌肉损伤等
肾功能不全的代偿期
肾衰竭失代偿期
尿毒症
减低:进行性肌肉萎缩、白血病、贫血、肝功能障碍及妊娠等
评价:检测简便,但敏感性和特异性不是很高
参考区间:成人男性59~104μmol/L;成人女性45~84μmol/L(酶法)
血清尿素
检测方法:尿素酶法,直接法
临床意义
器质性肾功能损伤时血尿素增高
肾功能不全的代偿期轻度增高
肾衰竭失代偿期中度增高
为尿毒症的诊断指标之一
肾前性或肾后性因素使血尿素增高
作为肾衰竭透析充分性的判断指标
评价
血尿素浓度受蛋白质分解或摄入的影响和肾功能影响
血液中的尿素较易进入红细胞内分解并最终形成氨甲酰血红蛋白
参考区间:2.9~8.2mmol/L
血胱抑素C
检测方法:免疫透射比浊法
临床意义:浓度与肾功能损害程度高度相关,能够准确反映人体GFR的变化
评价
是低分子量蛋白质中与GFR最相关的内源性标志物
浓度与GFR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参考区间:0.6~2.5mg/L
内生肌酐清除率
检测方法:测内生肌酐清除值
临床意义
反映总体肾组织的功能
指导临床治疗
评价
测定GFR比测定血尿素、血肌酐浓度更为灵敏可靠
采用肾小球滤过分数测定排除肾血流量对GFR测定的影响
参考区间:85~125ml/min/1.73m^2(男性);75~115ml/min/1.73m^2(女性)
常用肾小球滤过率估算
肾小球屏障功能检查
尿液总蛋白
临床意义
尿蛋白阳性或增高:病理性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尿
通过定量分为:轻度蛋白尿、中度蛋白尿、重度蛋白尿
检测方法
尿蛋白定性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
评价:24小时尿蛋白定量能更准确地反映每天排泄的尿蛋白量,有助于对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观察
尿白蛋白
检测方法:尿白蛋白
临床意义:有助于肾小球病变的早期诊断
评价
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最可靠的诊断指标
是判断肾小球受损程度的重要蛋白
是糖尿病肾病最早期的生化表现
选择性蛋白尿指数
计算公式:SPI=(尿IgG/血IgG)/(尿Tf/血Tf)
临床意义:反映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在某种程度上与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组织学改变有一定关系
评价
SPI增高时无法鉴别是因滤过膜孔径增大还是因负电荷的丢失所引起
分子大小和电荷选择性测定
肾近端小管功能检查
重吸收功能检查
β2-微球蛋白
检测方法:免疫透射比浊法
临床意义
用于检测近端肾小管的功能,是反映近端小管受损的非常灵敏和特异的指标
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
α1-微球蛋白
检测方法:免疫比浊法
临床意义:比β2-微球蛋白更能反映肾脏早期病变,是肾近端小管损伤的标志性蛋白
视黄醇结合蛋白
检测方法:免疫透射比浊法
临床意义:尿RBP排量与小管间质损害程度明显相关,可作为监测病程、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一项灵敏的生物化学指标
评价: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时可以引起血中RBP增高
尿钠和滤过钠排泄分数
检测:FeNa(%)=尿钠排出量/滤过钠总量=【(尿钠/血钠)/(尿肌酐/血肌酐)】×100%
临床意义
作为估计肾小管坏死程度的指标
鉴别急性肾衰竭和肾前性氮质血症
预后判断
评价:尿钠浓度与自由水清除值成反比,而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可使尿钠浓度向相反方向转变。FeNa不受上述因素影响,能正确反映肾小管的功能
排泄功能检查
酚磺酞排泄试验
细胞损伤检查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临床意义
肾小管疾病
肾小球病变
评价:诊断肾脏早期损害的灵敏指标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检测方法: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
临床意义
增高:各种急性肾衰竭、儿童心脏手术急性肾衰竭以及有机磷中毒患者肾和药物性肾损伤
评价:早期诊断急性肾脏损伤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指导治疗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溶菌酶
临床意义
增高:白血病患者血清及尿中含量,肾脏疾患时尿和血清中含量,矽肺患者
评价:作为肾小管和肾小球病变的鉴别指标
肾远端小管功能检查
尿液浓缩稀释试验
尿比重与尿渗量
测定方法:化学试带法,尿液冰点下降法
临床意义
尿比重的高低与饮水量和当时的尿值有关
尿渗量测定作为肾脏浓缩与稀释功能检验指标
渗量溶质清除率
临床意义:Cosm反应了肾脏维持水及溶质之间的平衡
自由水清除率
临床意义:是判断远端肾小管浓缩与稀释功能的灵敏指标
肾小管性酸中毒检测
酸负荷试验
临床意义:尿pH>5.5者提示远端肾小管酸化功能减弱,为一型肾小管酸中毒
评价:协助诊断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的试验
参考区间:服用氯化铵2小时后,尿pH<5.5
碱负荷试验
临床意义:一型肾小管酸中毒<5%,二型肾小管酸中毒>15%
评价:通过观察HCO3-的排泄分数,有助于近端小管酸中毒的诊断
参考区间:正常人尿液中几乎无HCO3-,排泄分数≤1%
尿肾小管组织蛋白检测
检测方法:放射免疫分析法
临床意义
尿THP升高: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蛋白尿酸中毒、肾小管损伤、尿路结石等
尿THP降低:肝硬化、肾病、尿毒症、多囊肾、肾功能减退等
THP是形成管型的主要基质,尿管型引起肾小管阻塞,与急性肾衰竭的发生有关
评价:用于诊断、检测肾远曲小管损伤
肾血流量检测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项目在肾脏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肾脏疾病生物化学检验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肾功能检测指标的分类与评估
肾功能检测指标的分类
肾功能检测指标的评估
尿常规和尿沉渣检查
肾小球功能及损伤检查
肾小管功能及损伤检查
肾功能检测指标的选择及应用注意事项
常见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
急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表现: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为主要表现,并可有一过性氮质血症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检查
血液生化检查
肾功能检查
肾病综合征
临床表现:以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严重水肿和高脂血症为特点的综合征
实验室检查
尿蛋白测定:肾小球性蛋白尿
血液生化检查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检测
糖尿病性肾病
临床表现:糖尿病患者出现持续性蛋白尿
实验室检查
尿蛋白测定
肾功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查
肾形态检查与活检
内分泌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概述
内分泌及调控
内分泌:(endocrine)是指机体内某些腺体或散在的特定细胞合成并释放生物活性物质,随血液循环运输到相应的靶细胞、靶组织或靶器官,发挥其特定生物学功能的过程。
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是由内分泌腺(主要有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胰岛、肾上腺和性腺)及存在于某些脏器中的内分泌组织和细胞所组成的一一个体液调节系统,它与神经系统相辅相成,共同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代谢过程,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内分泌系统通过所分泌的激素发挥调节作用。正常情况下各种激素保持动态平衡,如果内分泌
激素传递方式
远距分泌
旁分泌
自分泌
神经分泌
最主要调控机制
下丘脑-腺垂体-内分泌腺调节轴
激素
概念
生物活性物质
信息分子
分类
化学性质
肽及蛋白质类
类固醇类
氨基酸及衍生物类
脂肪酸衍生物类
作用的受体
膜受体激素
胞内受体激素
信号转导进程
特定细胞释放信息物质-->靶细胞-->与受体结合-->信使系统启动-->生物学效应
激素与受体作用特点
高度亲和性
结合可逆性
量一效性与饱和性
类似化合物的可竞争性
高度特异性
作用机制
第二信使学说-膜受体激素
基因表达学说-类固醇激素
分泌与调节
下丘脑垂体激素
垂体分泌激素
下丘脑激素
腺垂体激素
碘的摄取
碘的活化
T3、T4的合成
肾上腺激素
肾上腺髓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性激素
下丘脑-腺垂体-内分泌调节轴
负反馈调节为主
常用的生物化学检测方法及评价
检测方法
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
放射免疫分析(RIA)
质谱法(MS)
色谱法
方法评价
CLIA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快速,易受溶血、脂血影响
ECLIA干扰因素小,过程较复杂
RIA影响因素较多
MS可提供分子质量和结构的信息
影响激素测定因素
生物节律性变化
年龄
妊娠
药物
方法
试剂
仪器
环境
内分泌功能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项目
生长激素GH
项目检测依据
由腺垂体嗜酸细胞分泌,GH最重要的生理作用是促进骨骺软骨细胞DNA、RNA合成,软骨细胞分裂增殖,蛋白粘多糖合成活跃,骨骺板增厚,身材长高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垂体肿瘤所致的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创伤、麻醉、糖尿病、肾功能不全、低血糖也可引起GH升高。
降低
见于垂体功能减退、垂体性侏儒、遗传性或继发性GH缺乏症等。
参考区间
成人<94.92umol/L
催乳素PRL
项目检测依据
催乳素(prolactin, PRL)又称泌乳素,外周血中的PRL有单体、二聚体与三聚体等3种形式,后二者活性极低。 PRL的分泌呈脉冲式波动,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情绪波动、创伤等对PRL的释放有明显影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法)、与ECLIA法等
临床意义
生理性增加
见于运动后、性交、妊娠、产后、吮乳、夜间睡眠、应激状态及月经周期中的分泌期
病理性增加
见于垂体肿瘤、乳腺肿瘤、非功能性肿瘤、库欣综合征、 肢端肥大症、垂体柄肿瘤、下丘脑肿瘤、肉芽肿、脑膜炎等。
参考区间
400Iu/L<
促黄体生成素
概述
促黄体生成素是垂体嗜碱粒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LH测定一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较少应用
参考区间
CLIA法:女性卵泡期: 2~ 30U/L; 排卵期:40~ 220U/L; 黄体期: 0~ 20U/L ; 绝经期: 40~ 200U/L; 男性成人: 5~20U/L.
卵泡刺激素
概述
又称促卵泡激素,因FSH与LH联合检测通常用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判断,故FSH测定往往采用与LH测定同样方法,临床实验室多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参考区间
CLIA法:女性 卵泡期:5~20U/L; 排卵期:12~30U/L; 黄体期:6~15U/L; 绝经期:20~320U/L; 男性 成人:5~20U/L。
促甲状腺激素TSH
概述
促甲状腺激素(TSH)为腺垂体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糖蛋白激素,是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调节系统的主要调节激素,可负反馈地导致血清TSH水平出现指数级的显著改变,因此TSH是甲状腺功能紊乱的首选筛查指标。 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CLIA)
参考区间
0.2~7mIU/L
血清甲状腺激素
概述
血清甲状腺激素测定包含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和FT3、FT4。血清中的T3T4有99%以上都是与血浆蛋白结合,所以T3T4的检测受TBG的影响。FT3FT4虽然量很少,但是游离型才是具有生理活性的,因此直接测定FT3FT4对了解甲状腺功能的意义更大。 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CLIA)
参考区间
T3 1.34~2.73nmol/L T4 78.4~157.4nmol/L FT3 3.67~10.43pmol/L FT4 11.2~20.1pmol/L
血清甲状腺结合球蛋白
概述
血清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是肝细胞合成的一种a球蛋白,是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主要结合蛋白,TBG的浓度变化可以影响总甲状腺激素的水平,但是不影响游离甲状腺激素的水平。测定血清TBG常用来排除非甲状腺功能紊乱所引起的T3T4变化。 采用电化学发光方法检测(ECLIA)
参考区间
12~28mg/L
临床内分泌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总策略
临床生化检验主要目的
确定某一内分泌功能紊乱
进一步确定病变部位和性质
常用生化诊断策略及价值
激素生物效应及其生化标志物的检测
间接证据
辅助诊断
直接测定体液中某激素或其代谢物水平
直接提供客观指标
最常用
动态功能试验-判断病变部位和性质
兴奋试验
抑制试验
其他检验策略(非常用)
检测激素前体物质
检查激素作用介导物
有关自身抗体的检测
受体功能和数量的检测
信号蛋白的检测
神经及精神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脑脊液)
脑脊液概述
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是由脑内毛细血管的内皮及内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基膜以及神经胶质细胞突起形成的血管鞘构成。
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CSF):充满各脑室、蛛网膜下隙和脊髓中央管内的无色透明液体。70%由脑室脉络丛产生,正常人脑脊液量为90-150ml。
保护脑组织,缓冲压力,避免对脑的震荡冲击;
起着淋巴液的作用,营养附近脑组织并运走部分代谢产物;
维持脑组织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调节颅内压力
CSF的生物化学检验
脑脊液总蛋白
项目检测依据
CSF 蛋白质总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但新生儿较高,可达1g/L, 早产儿可达2g/L,生理状态下较恒定。正常成人>450mg/L时,一般是由于血-脑脊液屏障损伤或颅内病变导致的生成增加的病理性增高,如感染、出血、占位性病变、蛛网膜粘连及多次电休克治疗等。因此,检测CSF蛋白质总量有助于了解有无上述病变。
临床意义
升高
多见于颅内感染、出血、占位性病变及神经根病变等,常见疾病是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等
减低
无临床意义
方法评价
与血清总蛋白相同
脑脊液葡萄糖
项目检测依据
CSF中葡萄糖含量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血液葡萄糖的浓度、血-脑脊液屏障的通透性、CSF中葡萄糖的酵解程度、携带运转系统的功能等。病理状态下,CSF中葡萄糖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如脑膜肿瘤细胞大量消耗葡萄糖,特别是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其CSF中葡萄糖因细菌大量消耗,含量明显降低或消失;而病毒性脑膜炎无明显下降。故测定CSF中葡萄糖浓度,可用于细菌性和病毒性脑膜炎鉴别,以及脑膜肿瘤等的辅助诊断。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血糖含量增高、新生儿及早产儿、脑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水肿、脑炎、脑溢血、急性脑外伤和中毒等。
降低
见于低血糖、细菌性或隐球菌性脑膜炎、恶性脑肿瘤、脑寄生虫病、神经梅毒等
参考范围
腰穿: 2. 5-4.5mmo1/L
小于10岁的儿童: 2. 8-4. 8mmol/L
新生儿: 2. 8-5.0mmol/L
脑脊液氯化物
项目检测依据
CSF 中氯化物含量较高,约为血浆浓度的1.2~1.3倍,这有利于维持CSF和血浆渗透压的平衡。在某些疾病状态下CSF氯化物浓度可能会发生改变,而脑炎、良性淋巴细胞性脑膜炎、神经梅毒以及其他各种非细菌性炎症与脑肿瘤等,CSF氯化物含量变化不明显。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尿毒症、肾炎、心衰、病毒脑膜炎等
减低
见于细菌或真菌感染,结脑炎显著降低
参考范围
成人:120- 130mmol/L
婴儿:110- 130mmol/L
脑脊液酶类
消化系统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胰腺相关疾病)
概述
胰腺的结构和功能
外分泌腺
内分泌腺
胰腺炎常用生化检测指标及检测
淀粉酶AMY
项目检测依据
AMY是一种需钙的金属酶,枸橼酸盐、草酸盐和EDTA会抑制其活性,肝素无抑制作用,有两种同工酶,即同工酶P(来源于胰腺)和同工酶S(来源于唾液腺和其他组织);另一-些少量的同工酶为两者的表型或翻译,后的修饰物。同工酶用以提高淀粉酶诊断胰腺炎的特异性。
临床意义
显著升高
见于急性胰腺炎,发作后血AMY2h即升高,达上限的5-10倍,12~24h达峰,2~5d恢复正常。尿AMY在发病后12-24h升高,达峰时间较血清慢,当血AMY恢复正常后,尿AMY可持续升高5-7天
增高
胰腺癌、胰腺外伤、胆石症、胆囊炎、胆总管阻塞、急性阑尾炎、肠梗阻和溃疡穿孔、腹部手术、外伤、腮腺炎等,但<500U/L。
减低
肾功严重障碍时,血AMY增加,尿AMY降低;肝病时血尿中AMY都减少
参考区间
血淀粉酶:≤220u/L;尿液淀粉酶:≤1200U/L
应用评价
目前认为测定P型淀粉酶的活性及其占淀粉酶总活性的比例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可靠指标。
脂肪酶LPS
项目检测依据
脂肪酶 (lipase, LPS)分子量约为38kD,是一群低度专一性的酶。主要来源于胰腺,其次为胃及小肠,能水解多种含长链(8~18碳链)脂肪酸的甘油酯。
临床意义
增高
多见于急性胰腺炎和胰腺癌,LPS于4-8h显著升高,24h达峰值,增高程度见于AMY,持续时间长达10-15d,特异性高,可用于晚期诊断。慢性胰腺炎增高偶见
减低
较少见
应用评价
由于早期测定脂肪酶的方法缺乏准确性、重复性,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血清脂肪酶的检测原理、试剂和测定方法不同,各种方法测定结果相差悬殊,临床应用上需予以注意。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概述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心脏:处于循环系统中心的一个中空的器官
生理功能
心动周期
心脏传导
心血管系统功能调节
心脏功能分级
心血管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项目
肌酸激酶CK
项目检测依据
分布:骨骼肌、心肌、脑和平滑肌细胞的细胞质和线粒体中
作用:重要的能量调节酶,可逆的催化ATP和肌酸生成ADP和磷酸肌酸。
同工酶:由M和B亚基组成,主要有CK- MM (肌肉)、CK-MB (心脏)和CK-BB
临床意义
CK增高
心肌梗死的诊断:AMI时: 4- -6h升高,9-24h达高峰,2-3d正常;观察溶栓后再灌注效果,估计梗死范围大小,判断有无再梗死可能
②病毒性心肌炎
③皮肌炎、骨骼肌损伤
④脑膜炎、脑血管意外或非疾病如剧烈运动等
CK减低
少见
应用评价
①测定总CK活性和其同I酶特异性不高
②在发作6h以前和36h以后敏感度低,且对心肌微小损伤不敏感
③CK-MB活性检测干扰多,多检测CK-MB质量(mass)
乳酸脱氢酶LD
项目检测依据
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是一种糖酵解酶,催化丙酮酸与乳酸之间还原与氧化反应,存在于机体所有组织细胞的胞质内,其中以心肌、骨骼肌和肾脏含量最为丰富。
应用评价
不能满足AMI早期诊断需要:血中升高出现时间较迟’同工酶谱检测周期较长
特异性低:分布广泛,红细胞LD同工酶谱与心肌相似
无法用于评估溶栓疗法,溶血标本对其测定的影响较大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项目检测依据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是氨基转移酶的一种。AST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其中心肌细胞中含量最高,其次是肝脏、肾脏和骨骼肌,血清中含量极少。相关组织发生病变时从细胞内释放入血液,可使血液AST增高。
临床意义
AMI发生后,血清AST活性6-12h增高,24-48h达峰,并持续5-7天左右。
应用评价
敏感性、特异性都不高,多种疾病也会导致活性增高,故临床已经不推荐使用
心肌肌钙蛋白T(cTnT)
项目检测依据
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 T(cTnT)分子量为37kD,绝大多数的细胞质中以复合物形式存在于细丝上,而6%~8%的cTnT以游离的形式存在于心肌细胞的胞质中,当心肌细胞损伤时,cTnT便释放入血清中。因此,cTnT浓度变化对诊断心肌缺血损伤的严重程度有重要价值。
临床意义
诊断AMI的确诊性标志物
参考值
血清ctnt<0.1ug/L
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
项目检测依据
cTnⅠ分子量为22kD,各种Tnl由于基因碱基对序列不同,分别编码的慢骨骼肌TnI (sTnI)、快骨骼肌TnI(fTnI)和cTnl氨基酸序列不全相同。cTnI 只有46.2%、41.4%的氨基酸序列与sTnI、fTnI同源。因此,恰当地选择氨基酸序列,可以制备出特异的抗cTnI单抗,只识别来自心肌的TnI,可使识别特异性达到100%。
临床意义
升高
诊断AMI:骨骼肌和心肌的cTnT和cTnI存在抗原性的显著差异,检测出的cTn具高度心脏特异性;
判断微小心肌损伤:如心肌炎时可基本无症状; 不稳定性心绞痛者可自行缓解,此时的微小心肌细胞损伤后,cTnT和cTnI释放入血,通过化学或电化学发光分析也能检测出
减低
含量太少,基本测不出
参考区间
cTnⅠ<0.03ug/L,AMI诊断的out-off值0.5ug/L
肌红蛋白Mb
项目检测依据
肌红蛋白(myoglobin, Mb)是一种氧结合蛋白,广 泛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是AMI发生后能较早检测出的物质
临床意义
心肌梗死中升高
2h后升高,是目前公认的早期心损标志物;
排除AMI很好的指标: 2一12h内阴性预测值达100%;
良好的判断溶栓后成功再灌注的较敏感又准确的指标;
半衰期短,有助于观察AMI病程中有无再梗死及梗死有无扩展。
减低很少见
参考值
男性:28~72ug/L,女性:25~58ug/L
B型利钠肽、B型利钠肽原N端肽(BNP、NT-proBNP)
项目检测依据
人类心脏除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弹性泵,还是一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产生结构相关的肽类激素家族,统称为钠尿肽(atriuretic peptide, NP),包括脑利钠肽(BNP)
临床意义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诊断: CHF时升高 ,尤其是无症状的心力衰竭者价值大
用于FCHF和ACS的危险分层: CHF患者发生死亡、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心衰IIII-IV级,浓度依次增高;
评估心衰的预后:浓度越高,预后越差,积极治疗后可改善预后;
鉴别原发性肺病呼吸困难和心衰所致的呼吸困难:前者正常,后者明显升高;
高血压疾病中运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BNP浓度与高血压病情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BNP可作为高血压病人病情严重的预测指标之一 ;
严重程度有相关性,BNP可作为高血压病人病情严重的预测指标之一 ;
阴性预测价值: BNP阴性可排除心衰;
其他:血容量增加的疾病也升高,如库欣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
应用评价
为容量依赖性激素,多种情况都可升高,不能作为心衰的唯一 诊断指标;
已有明确心衰诊断时,不建议检查;
对于心衰的诊断,具有良好的阴性预测价值;
评估心衰发生危险性及诊断心衰的单个较佳指标。
在诊断心衰时,不能代替如B超、侵入性血流动力学等检查。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在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作用
心肌缺血及损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心损标志物特异性:其他疾病也可能升高
连续、动态监测
缩短测定周期(TAT: 0.5h内)
标志物的选择:诊断、再灌注、手术前后
心损标志物的检查:分为排除诊断和确诊
多标志物联合应用:为诊断和治疗提供独立的和互为补充的信息。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原则
cTnT或cTnI取代CK-MB成为检测心肌损伤的首选指标,cTnT或cTnI只需测定一项
建议放弃心肌酶学测定
Mb为早期心脏标志物,主要用于早期排除AMI诊断
发病6h后无需做Mb检测
有确诊AMI的心电图变化,应先立即治疗
骨代谢紊乱和相关元素的生物化学检验
概述
骨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物、有机基质和骨组织。骨的无机物质包括矿物质和骨盐,占骨干重量的65%。 矿物质主要有钙、磷、钠、镁、铁、氟等,其中钙含量最多,其次为磷,骨骼中矿物质含量越多,骨量就越高,骨密度也就越高;骨盐主要由羟磷灰石结晶和无定形的磷酸氢钙组成。
钙磷代谢及调控
钙的代谢
磷的代谢
镁的代谢
钙磷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项目
血清钙
项目检测依据
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其不但参加凝血过程,对多种酶有激活作用,还参与人体其他生理活动过程,如参与神经和肌肉的活动,维持组织的应激性;调整心律,降低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控制新陈代谢、激素分泌、细胞黏附和分裂等多种生理活动
临床意义
升高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代酸、肿瘤、维生素D过多等
降低
原发和继发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慢性肾衰,碱中毒等
测定方法
火焰光度法
滴定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参考方法)
参考方法
同位素稀释质谱法(决定性方法)
比色法
邻甲酚酞络合酮法(常规法)
甲基麝香草酚蓝法
偶氮砷亚法(常规法)
参考区间
成人: 2.20~ 2.65mmol/L,儿童: 2.25~ 2.67mmol/L
血磷
项目检测依据
钙磷 主要以无机盐形式存在于体内,血中磷酸盐(HPO2 7/H2PO2)是血液缓冲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细胞内的磷酸盐参与许多酶促反应,是构成核苷酸辅酶类和含磷酸根的辅酶,细胞膜磷脂在构成生物膜结构、维持膜的功能以及代谢调控上均发挥重要作用。
临床意义
升高(>1.45mol/L)
肾排泌磷酸盐能力下降
磷酸盐摄入过多
细胞内磷酸盐大量转运出
降低(<0.81mol/L)
磷向细胞内转移
肾排出磷酸盐过多
肠道磷酸盐的吸收减少
细胞外磷酸盐丟失
测定方法
磷钼酸还原法(我国推荐的常规方法)
磷钼酸非还原法
黄嘌呤氧化酶比色测定法(WHO0推荐的常规方法)
同位素稀释质谱法(决定性方法)
参考区间
成人:0.84~1.45mol/L;儿童:1.29~2.26mol/L
甲状旁腺激素PTH
项目检测依据
甲状旁 腺激素(PTH)是甲状旁腺主细胞分泌的碱性单链多肽类激素。甲状旁腺激素是由84个氨基酸组成,它能够精细调节骨骼的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过程。
临床意义
PTH升高
原发和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旁腺瘤
佝偻病
骨软化症
PTH降低
多见于甲状腺手术时误将甲状旁腺切除或损伤
参考区间
CLIA法:成人15~65ng/L
降钙素CT
项目检测依据
降钙素是甲状腺的滤泡旁细胞(明亮细胞或C细胞)产生和分泌,它由32个肽组成。主要生理功能是降低血钙的水平。血浆中钙离子浓度过高可促进降钙素的分泌。
临床意义
升高
妊娠妇女、儿童、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血促胃液素过多、急慢性肾衰、慢性炎症、泌尿系感染、急性肺损伤、甲状腺降钙素分泌细胞癌、白血病、骨髓增殖症、一些恶性肿瘤
降低
甲状腺先天发育不全、甲状腺全切患者、妇女停经以后、低 钙血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等。
参考区间
成人<10pg/ml
血清镁
项目检测依据
镁是人体内位于钠、 钾、钙离子之后的第四种最常见的阳离子,是约超过300种酶的辅助因子或激动剂,镁参与体内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及核酸的代谢,还参与体内氧化磷酸化,离子转运,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递,肌肉收缩等。镁可以维持细胞的兴奋性, Mg2+与Ca2*对于神经肌肉的应激性是协同的,对于心肌又是拮抗的。
临床意义
升高
镁摄入过多、排镁减少、内分泌紊乱、其他
降低
镁摄入不足、排镁过多(消化道)、长期使用利尿药
检测方法
临检中心推荐:甲基麝香草酚蓝(MTB)法
参考区间
MTB:成人0.67~1.04mmol/L
骨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项目
骨钙素OC
项目检测依据
骨钙素(OC)又称骨谷氨酰基蛋白(bone glutamyl protein, BGP),是骨中含量十分丰富的非胶原蛋白。骨钙素是在1, 25 (OH)2D3刺激下由成骨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活性多肽,与羟基磷灰石有较强的亲和力,约50%沉积于骨基质,其余50%进入血液循环。骨钙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抑制异常的羟基磷灰石结晶的形成,维持骨的正常矿化速率。
临床意义
升高
儿童生长期、肾性骨营养不良、畸形性骨炎、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骨折、骨转移癌、低磷血症、肾功能不全等。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可有轻度升高。高转换率的骨质疏松患者,绝经后骨质疏松BGP升高明显,雌激素治疗2~8周后BGP下降50%以上
降低
骨钙素降低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肝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等。
应用评价
血中骨钙素是判断代谢性骨病和评定骨质疏松治疗效果的常用生化指标,可以鉴别骨质疏松是高转换型还是低转换型,骨钙素也是了解成骨细胞状态和骨更新的敏感指标。骨钙素释放入血液循环后,被肾迅速地清除,循环中的骨钙素半衰期仅为5分钟左右,故血清骨钙素水平基本上能够反映近期骨细胞合成骨钙素和骨形成的情况。
血清总碱性磷酸酶TALP
项目检测依据
血清总碱性磷酸酶(total alkaline phosphatase, TALP)广泛存在于人体各器官组织中,其含量以肝脏最多,其次是肾脏、胎盘、小肠、骨骼等。血清中TALP 50%来源于骨即B-ALP,由成骨细胞分泌,半衰期为1~2天,另--半主要来源于肝脏和其他组织。
临床意义
升高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转移癌、佝偻病、软骨病、骨折、畸形性骨炎、氟骨症、高骨转换型的骨质疏松患者如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而老年骨质疏松症形成缓慢,ALP变化不显著)。肝胆疾病时,血清总碱性磷酸酶升高,骨碱性磷酸酶正常。绝经期后碱性磷酸酶增高,但不超过正常值的一倍。骨碱性磷酸酶也可用于骨转移癌患者的病程和治疗效果的监测。
降低
极少见
应用评价
B-ALP的增高对Paget骨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其在反映成骨细胞活性和骨形成上有较高特异性,并优于骨钙素。因为B-ALP在血清中比骨钙素更稳定,其在血清中的半衰期仅为1~2天,并且不受昼夜变化的影响,标本亦不需特殊处理。
妊娠及新生儿的生物化学检验
概述
妊娠
妊娠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成熟卵子受精是妊娠的开始,胎儿及其附属物自母体排出是妊娠的终止。
受精与受精卵发育、输送及着床
着床三个阶段:定位、黏附和穿透
着床必须具备:
①透明带消失
②囊胚细胞滋养细胞分化出合体滋养细胞
③胚泡和子宫内膜同步发育且功能协调
④孕妇体内有足够数量的孕酮
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其功能
胎儿附属物包括:胎盘、胎膜、脐带和羊水。
1.胎盘
由羊膜、叶状绒毛膜和底蜕膜组成。
子主题
功能:
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排除胎儿代谢产物、防御和合成功能。
合成功能
两个人,一雌一孕,酶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重要功能:
①维持黄体寿命,使月经黄体增大成为妊娠黄体
②刺激孕酮形成,促进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
③抑制植物血凝素对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
④刺激胎儿睾丸分泌睾酮,促进男性性分化
⑤与母体甲状腺细胞TSH受体结合,刺激甲状腺活性
2.胎膜 胎膜由绒毛膜和羊膜组成——保护胎儿
3.脐带 妊娠足月的脐带长30~100cm,平均55cm
一静两动
4.羊水
1)羊水的来源
妊娠早期——母体血清;妊娠中期——胎儿尿液;妊娠晚期——胎肺参与生成
2)羊水的吸收
①50%靠胎膜完成 ②胎儿吞咽羊水 ③脐带每小时可吸收羊水40-50mL ④胎儿角化前皮肤也有吸收羊水的功能,但量很少
3)妊娠38周约1000ml,足月妊娠时羊水量约800ml。过期妊娠羊水量明显减少,可减少至300mL以下。
4)羊水的功能:保护胎儿、保护母体
妊娠诊断
早期妊娠诊断
(一)临床表现
(1)停经 月经过期10天或以上。 (2)早孕反应 停经6周左右出现,一般于妊娠12周左右消失。 (3)尿频
(二)检查与体征
1.乳房 深褐色蒙氏结节
2.生殖器官
阴道黏膜及子宫颈充血,呈紫蓝色
子宫增大变软,子宫峡部极软,子宫体与子宫颈似不相连,称黑加征
妊娠5~6周宫体呈球形,8周宫体约为非妊娠子宫的2倍,妊娠12周时子宫约为非妊娠子宫3倍。
(三)辅助检查
1.妊娠试验:HCG 2.超声检查:妊娠早期超声检查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宫内妊娠。
估计孕龄。停经35日时,宫内可见妊娠囊;妊娠6周时,可见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
中、晚期妊娠的诊断
临床表现
(1)子宫增大
(2)胎动
一般妊娠20周左右开始自觉有胎动。
(3)胎心
妊娠18-20周,110~160次/分。
(4)胎体
辅助检查;超声检查:了解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
妊娠相关生物化学检验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项目检测依据
受精卵移行至子宫内着床后形成胚胎,由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产生,具有促性腺发育的一种糖蛋白激素。
临床意义
早期妊娠诊断 血清中HCG略高于尿中,用ELISA和胶体金标记法,在妊娠后7~10天即能测出。
滋养层细胞肿瘤诊断及预后判断:葡萄胎、恶性 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男性睾丸畸胎瘤等,尿HCG↑,且较正常妊娠妇女明显增高。
协助诊断异位妊娠及流产 (1)异位妊娠(宫外孕) 约50%尿HCG阳性 如果48小时内血清HCG升高程度<60%,则异位妊娠的可能性大,宫外孕血清孕酮水平较低 (2)不全流产 HCG持续阳性 完全流产 HCG由阳性转阴性
参考区间
非孕期则HCG定型试验阴性;妊娠后阳性
胎盘催乳素PL
项目检测依据
胎盘催乳素(PL)也称绒毛膜促生长催乳素(hCS)。hPL也是由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产生与分泌,分泌后大部分进入绒毛间歇和胎盘血窦,很少出现于胎体内。 妊娠4-5周左右可在血清中检测出PL,15-30周迅速上升,34周达高峰,在分娩前胎盘分泌PL量达1-2g/24h,是所有已知人类激素中分泌量最高的激素,产后迅速下降,产后2小时即不能检测出来。
临床意义
妊娠期PL异常增高:妊娠期糖尿病、母子血型不合
PL减低:胎盘功能低下、妊娠期高血压、子娴前期、子娴、异位妊娠、葡萄胎、先兆流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宫内窒息等
葡萄胎患者血中PL减低,HCG明显升高,因此HCG/PL 比值比正常妊娠高100倍。
参考区间
未妊娠妇女:<0.5mg/L 妊娠22周:1.0-3.8mg/L 妊娠30周:2.8-5.8mg/L 妊娠42周:3-8mg/L
雌三醇E3
项目检测依据
E3是雌二醇的代谢产物,约占总量90%的E3来自胎儿肾上腺合成的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其余部分来自胎儿的E2和母体的DHEAS。 胎盘合成的E3通过母体血液循环在肝脏代谢,和硫酸或葡萄醛酸结合形成结合性E3,再经尿排出。母体血液中的E3以结合和未结合(uE3)两种形式存在。胎儿产生的是uE3。
临床意义
动态监测母体血清及尿E3,如发现持续下降,提示胎盘功能不良
3天内E3水平平均下降30%-50%预示可能对胎儿产生危害
母体血清或尿E3超过参考区间的上限提示双胞胎的可能
母体患有高血压、肾疾病、糖尿病时,E3测定值对胎儿死亡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参考区间
未妊娠妇女:0.14-0.48nmol/L 妊娠21周:14.01-17.49nmol/L 妊娠35周:27.31-43.21nmol/L 妊娠41-42周:45.39-67.39nmol/L 羊水:0.64-4.69nmol/L,<0.35nmol/L 为危险值
孕酮Prog
项目检测依据
在妊娠期,孕酮(黄体酮)主要由胎盘利用母体的胆固醇合成,从妊娠36天起胎盘即能产生足够黄体酮,伴随孕周增加其水平逐渐升高,可一直保持到临产前才稍降,待胎盘娩出后迅速降至10-20ng/ml。雌激素和黄体酮在妊娠过程中维持子宫内膜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充足血供并为分娩作准备。
临床意义
升高
双胎和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葡萄胎、原发性高血压
降低
子娴、先兆流产、胎儿发育迟缓、死胎、异位妊娠
参考区间
未妊娠妇女:0-15mg/L 妊娠5周:16.7-31.3mg/L 妊娠32周:88.2-162.2mg/L 妊娠37周:最高峰150mg/L
甲胎蛋白AFP
项目检测依据
AFP最早由卵黄囊少量合成,在卵黄囊退化后由胎儿肝脏大量合成,肠和肾也能合成微量AFP。母体血清中AFP约在妊娠10周时可检测到,妊娠26周左右可达0.5g/L,然后母体浓度缓慢下降直至分娩。分娩后母体血清AFP迅速下降至2ug/L以下。AFP进入胎儿血液魂环后,通过尿液进入羊水,并经胎儿内吞及进入母体循环得以清除。
临床意义
母体血清AFP升高预示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危险性增加
母体血清AFP降低预示唐氏综合征的危险性增加
如果在妊娠15-20周母体血清AFP及羊水AFP均>2MoM,且羊水胆碱酯酶活性升高,则应考虑脊柱裂、无脑儿、腹裂、脐膨出的可能。
参考区间
母体血清AFP结果一般用同孕周正常妊娠中位值的倍数(MoM)来表示。 AFP MoM:0.5-2.5
母体健康评价
1、妊娠前:血常规、尿常规、ABO血型鉴定、Rh血型鉴定、红细胞抗体筛查、肝肾功能、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风疹病毒效价、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脱落细胞涂片、淋病奈瑟菌培养、梅毒螺旋体检查、衣原体检测、乙肝五项、HIV、HCV检测、禁忌药物的筛查。 2、补充叶酸以减少胎儿神经管病变的风险。 3、妊娠24-28周,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来筛查妊娠性糖尿病。 4、24-30周筛查妊娠妇女早产的风险。
胎儿健康评价
胎儿肺成熟度(FLM)评价是目前最主要的胎儿成熟度评价方式,能帮助判断围生期胎儿能否获得最佳生存、对分娩时机选择,降低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IRDS),提高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卵磷脂/鞘磷脂比值(L/S) 泡沫稳定性实验(FSI) 荧光偏振(FPA) 薄层小体计数 羊水双饱和磷脂酰胆碱(DSPC)测定 磷脂酰甘油(PG)测定
临床生物化学在妊娠诊断中的应用
异位妊娠
滋养层细胞疾病
早产
妊娠期高血压
肾小球滤过率(GFR):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滤液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