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考研政治必考部分,理解难度大。下面的思维导图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整知识点,介绍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不同流派。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四大方面解决哲学的四大基本问题,即唯物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认识论(怎样认识世界)、辩证法(物质世界是怎样存在的)、唯物史观(历史社会对人类的作用)。可配合肖秀荣或徐涛基础课程。
编辑于2019-09-16 03:12:28Java 语言的语法与 C 语言和 C 语言很接近,使得大多数程序员很容易学习和使用。另一方面,Java 丢弃了 C 中很少使用的、很难理解的、令人迷惑的那些特性,如操作符重载、多继承、自动的强制类型转换。特别地,Java 语言不使用指针,而是引用。并提供了自动分配和回收内存空间,使得程序员不必为内存管理而担忧。
Java程序设计基础、概念知识、了解其组成等内容。包含概述:特点、工作方式、开发工具、术语、源程序结构;面向对象:基本概念、三大支柱、相关内容、设计原则;字符串:可以被修改的字符串等内容。
马上又到软考、PMP的日子了,相信很多有志青年都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吧,或者也有裸考的呢,哈哈。这里整理了些相通的知识点,帮大家梳理下思路,仅供参考。不管是软考还是PMP,都要牢记项目管理的主线知识点,总结起来就是:10大知识领域,47个过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Java 语言的语法与 C 语言和 C 语言很接近,使得大多数程序员很容易学习和使用。另一方面,Java 丢弃了 C 中很少使用的、很难理解的、令人迷惑的那些特性,如操作符重载、多继承、自动的强制类型转换。特别地,Java 语言不使用指针,而是引用。并提供了自动分配和回收内存空间,使得程序员不必为内存管理而担忧。
Java程序设计基础、概念知识、了解其组成等内容。包含概述:特点、工作方式、开发工具、术语、源程序结构;面向对象:基本概念、三大支柱、相关内容、设计原则;字符串:可以被修改的字符串等内容。
马上又到软考、PMP的日子了,相信很多有志青年都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吧,或者也有裸考的呢,哈哈。这里整理了些相通的知识点,帮大家梳理下思路,仅供参考。不管是软考还是PMP,都要牢记项目管理的主线知识点,总结起来就是:10大知识领域,47个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史观:历史和社会这种对人类重要的物质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
唯物史观的两大内容
社会发展的物质动因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物质
反例
当今世界很多国家地理环境不好发展的也很好:日本、以色列
人口因素的反例:中国、印度
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根本)和生产关系
社会意识是意识
所有阶级都认为一致的:与阶级无关
社会意识形成
社会意识形态
非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比如美国:社会意识落后,但社会存在发展发达;中国:社会意识先进,但社会存在还不那么发达;历史上:古埃及)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封建思想残余)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双向)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
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
生产力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
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为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生产关系
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生产关系的物质性:生产关系虽然是一种人和人的关系,但它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构成的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社会发展第一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
生产力可以决定经济基础吗?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同级)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上层建筑是意识形态
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意识形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
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政治上层建筑
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无限的。它可以影响社会性质和历史进程,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发展第二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
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经济基础)、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上层建筑)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范畴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结构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
社会形态的内容是全面的,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两者缺一不可,犹如“骨骼”(经济基础)和“血肉”(上层建筑)
其次,社会形态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任何资本主义国家都不一样,是具体的,不能抽象空乏来谈,美国的跟德国的就不一样)
最后,社会形态是历史的,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任何社会都是这样的)
社会形态更替(从低级到高级)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从纵向(时间轴)看,表现为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大家的发展历程都一致,从哪来到哪去一样)和多样性(中国跳过资本主义阶段)
从横向(时间不变)看,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的特点。(美国跟日本就不一样)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规律在起作用)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能动性:中国选了社会主义就是能动性)
一个民族之所以做出这种或那种选择,有其特定的原因
一是取决于民族利益
二是取决于交往
三是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否定之否定规律)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统一性表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多样性表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的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有五大动力,但地位不均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阶级斗争
社会革命
改革
科学技术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
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
现实的人及其本质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首先,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再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最后,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方法论
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为什么?因为历史是群众创造的)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区。(工作中要走群众路线)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他也是人民群众,也是人民群众的医院,和人民群众一起创造历史
哲学基本问题及不同哲学流派
世界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唯物主义:存在具有第一性
唯心主义:思维具有第一性
三大唯物主义、两大唯心主义
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
机械(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不可知论
二元论者
二元论者是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世界是怎样存在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世界是孤立,片面,静止,无矛盾的
辩证法:世界是联系,全面,发展,矛盾
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的两大贡献
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论(世界是什么?)
物质观
物质范畴
定义:1、人们通过感觉感知的;2、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这点最重要,关键,这句话满足了就是物质];3、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定义方式: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进行定义
唯一特性:客观实在
物质与运动(物质存在的方式)
运动的定义: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在考验中:运动就是变化,变化就是运动]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变化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不可分割。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否认则形而上学)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在运动()否认则唯心主义
方法论意义:脱离物质谈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脱离运动谈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运动和静止
静止的定义:静止时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绝对不变是不可能的!!根本性质,一个小时前的我和现在的我不一样,但是我的根本性质不变)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对立统一。相互区别: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性、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性的。相互联系: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方法论意义:夸大静止,否定运动则导致形而上学,夸大运动,否定静止将导致诡辩论(一个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物质运动与时空
定义: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注意区别于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时空的特点:客观性(转移)、绝对性(存在)、相对性(相对论)、有限性(具体事物的时空是有限的,一个课室)、无限性(整个宇宙的时空无边无际)
意识观
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起源
1、由一起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2、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里,[此处的高等动物不指人]
3、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在此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语言是重要影响因素
语言
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语言是物质
语言的含义是意识
意识的作用
能动作用
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看美女,今天我想看历史)
意识具有创造性。(人们在反映外部世界的同时,带有主观色彩,对被反映的物体加以改造和创造)小鸡:红烧鸡块,小鸡炖蘑菇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头脑指挥双手完成事情)(意识反作用于实践)
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憋尿)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对立统一,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区别
物质是本源,意识是派生
物质不是意识,意识不是物质;[形而上学不同意:意识是特殊的物质,是人脑分泌物。(将物质意识混为一谈)]
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联系
物质可以转化为(变成)意识,意识可以转化为(变成)物质(世界上本没有飞机)
意识对物质既有依赖性,又有相对独立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物质观和意识观的总结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世界是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原理
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源是一个。(可批判二元论)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1+2可批判唯心)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1+2+3全部可批)
意义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类谋取物质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的指导,但仍然是物质的活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理论意义
其理论意义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列原理和原则都是以此为依据和前提的,从而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
实践意义
其实践意义在于,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因为世界是物质的,所以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辩证法(物质世界是怎么存在的?)
两大总特征
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普遍联系
联系的含义
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辩证法要求在区别中看到联系,在联系中看到区别{说联系就有区别,凡是说“知行合一就是错的(王阳明),只讲联系不讲区别”=>知行统一/同一都是对的}
联系的特征
客观性: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不因主观转移
普遍性:时时有联系,处处有联系。每个事物都通过中介与他物联系着;同时也是他物联系的中介。(整个世界就是一张大网)
多样性:联系是多样的,例如“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条件性
1、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同寝室都考研或都不考)
2、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经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搬出来住)
3、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和客观规律。(不能为所欲为,不能把寝室的吵得人都毒死)
系统的观点
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系统一般都是稳定的:考研班的人数)和特定功能(系统一旦组成都是干这个事的:考研复习的课程)的有机整体。系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系统的整体性
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新功能;(一堆橡胶变成轮胎)
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将丧失原有的功能(从车里拆方向盘)
永恒发展
发展的含义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用运动来定义发展)
运动=变化>发展(上升的变化),不能说发展是无条件的
新旧事物的关系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自趋灭亡的东西
新、旧事物的区分是否与时间的先后有关(不能说新一定是旧之后,可以说往往)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第一,新事物具有新结构,适应新环境
第二,新事物是旧事物的改良,吸收了旧的优点,增添了新内容
第三,新事物符合群众利益,受到群众拥护
过程的观点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一切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符合过程的观点)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符合过程观点)
五对范畴
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前后相继=>是因果关系吗?不是,逻辑不能反)
1、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
2、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关系:对立统一
第一,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第二,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
第三,原因和结果互相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看到一个可以猜测到另一个)
第四,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因多果、异因同果、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有其因必有其果(错误!)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错误!)
方法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不同趋势的范畴
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关系:对立统一
相互区别
它们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必然性:事物的内部原因,偶然性:外部原因)
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必然性比较稳定,偶然性不稳定)
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起决定性,偶然性起重要影响作用)
相互联系
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
}平时走路不看路,不看脚下=>总有一天会摔跤(假设这个必然)},如果你一辈子都没有摔跤{这个偶然,则藏在其背后的必然性就没了(总有一天会摔跤)}
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今天路上有石头摔跤了(看起来是偶然的),但是背后存在着必然性,因为你平时走路不看路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方法论
我们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又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必然是规律,偶然是机遇
可能性和现实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关系:对立统一
相互联系: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现实,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中是否有依据)
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它们都是可能(现实中是否有充分依据)
方法论
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现象和本质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现象(外在)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这朵花很香)
本质(内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为什么这朵花很香)
关系:对立统一
相互区别: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生动、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单纯的(看抖音和搞学习)
相互联系: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是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重要!!!)
区分:假象(客观但虚假)和错觉(主观感觉上的错误)
错觉可能是由假象构成的,但不是一定的(神经错乱就没有假象)
内容和形式
内容和形式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
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马哲的讲述方式叫形式,内容叫做内容)
关系:对立统一
相互联系: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层次,一高一低,内容更强)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方法论
既要重视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利用和创造必要的形式,适时地抛弃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形式
三大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回答了事物联系的内容和发展的动力
地位: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一百多对的概念,百分之99都是对立统一)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矛盾分析法,它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是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和形而上学对立(不承认对立统一)的实质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辩证关系,矛盾关系,对立统一关系,斗争同一关系都是互相区别互相联系的
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没有你就没有我)、相互贯通(你可以变成我,我也可以变成你;美可以变丑)的性质和趋势
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性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区分为对抗性(斗争得激烈的:同时爱上了一个女同学)和非对抗性(我喜欢吃那个你不喜欢吃)两种基本形式
每时每刻都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不是时而时而的关系,而是既统一又斗争)
人民民主专政:对人民民主(内部的矛盾:非对抗),对敌人专政(对抗)
关系:对立统一
相互联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在寒风凛冽的清晨,一个捡破烂的人捡了一堆东西在路上走着,一个开奔驰的经过,捡破烂的没看到奔驰车。又有另一个捡破烂的,第二个人看到第一个捡破烂的人的一堆东西很羡慕,为什么B不羡慕A:因为B跟奔驰车中没有联系:同一性不强,斗争性不强。而B跟A的同一性很强,因此斗争性也很强
你和马云之间斗争性基本没有,因为差距太大,同一性太低
同一性和斗争性水涨船高
相互区别。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方法论
看问题要一分为二(事物都是由矛盾构成的);求同存异(事物之间的区别是绝对存在的);批判地继承;事物之间会相互转化(上变成下,下变成上)
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
第一,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得到发展。(跟成绩好的小朋友一起玩,老师的学生成才)
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引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找工作,在大企业里获取到很多新知识;公司用你的智慧赚钱)
第三,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彼此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强和弱,开始你弱我强,经过发展,你强我弱=>现在你的强比以前我的强更强!)
总的来说就是互相促进了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
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进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事物的量变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促使矛盾双方的地位和性质发生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斗争导致一强一弱
方法论
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斗争性占主要作用),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同一性占主要作用)
学会从事物的对立面把握事物的统一,逆向思考
和谐不是无差别的一致
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事物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外因
关系:对立统一
相互区别。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相互联系。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引起作用(层次),两者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共性和个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普遍性:时时有矛盾,处处有矛盾,矛盾无时无刻不在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
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考研的每个月学习的重点不一样)
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关系:对立统一
相互区别。矛盾的共性(普遍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特殊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相互联系。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任何事物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方法论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理论)=>美国人为每个人出生之后就应该有XXXX权,如果没有这些权力的国家,他就是没人权(抽象人权论=>违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世/适价值),中国的人权人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人权论)。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哲学忌讳天经地义的事情
矛盾的不平衡发展原理
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
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一个矛盾要分主次:夫妻之中谁说了算,最重要的决定矛盾的主要性质)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方法论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抓关键,看主流(次要矛盾也不是不重要的)
矛盾分析法(方法论总结)
从事物对立面把握事物的统一,反向思考,逆向思维(第二个)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福祸相依物质的对立面把握事物的统一(第一个)
中庸、和谐不走极端思考方法和态度(第一个)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量体裁衣(第四个)
求同存异,差异中谋求共识(第一个)
两点论和重点论,抓关键,看主流(第五个)
质量互变定律:回答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状态
质量的概念
质是一事物成为其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考研英语和政治的区别)
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不同的考研政治辅导班,某个老师讲得好,某个老师讲得不好)
1、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2、只有正确了解事物的量,才能正确估计事物
度是保持食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0-100°)
质量互变定律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考研班的人数变动)和次序的变动(考研班的座位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100个人不可能一起不来上课)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关系:对立统一
相互联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激变论:认为可以一下子质变,过分夸大了激变论)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庸俗进化论:认为可以一直量变下去,过分夸大了量变)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阶段的质变)
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质变是量变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点)
方法论
否定之否定规律:回答了事物发展的最终方向和归宿
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
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每个事物既有肯定因素又有否定因素:肯定因素使之可以存在,否定因素又让其不能永恒存在
如果没有否定因素:长生不老
如果没有肯定因素:暴毙而亡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不是别人灭了我,而是自己的否定因素不让自己永恒存在
如果认为外在力量对他进行消灭:形而上学:踩死毛毛虫(把偶然因素当成必然因素)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旧事物通过否定自己变成新事物)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有人认为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形而上学: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最关键的一句话
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表明上回来好像一样,实际上提升了),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
种子和花果:回来种子之后有一大堆种子,基因也优化了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方法论
既要有信心朝前,又要有心理准备去承担挫折
人生中只要坚持一件事情,万物法(马哲辩证法)告诉我们,尽管过程可能很曲折,但是目标一定会实现的
三大规律的总结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对唯物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
第一,体现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思想
第二,辩证法要求我们用整体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第三,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四个全面”思想也是矛盾分析方法的具体体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实施新的发展理念,要坚持系统的观点,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遵循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客观辩证法
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人类死绝了,还存在的规律:种子发芽长大)
主观辩证法
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
主客观辩证法都是唯物辩证法,都是正确的
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形式
主观辩证法则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
认识论(怎么样认识世界)
认识的来源和本质
实践的含义、特征和基本形式
实践的本质含义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因为实践要受认识指导,因此认识能动性使得实践也有能动性,有一件事情你可 以做,但是你不会去做,因为没有意义,只有有意义的你才会去做(实践)},实 践还是物质,实践是物质和意识之间的唯一桥梁
实践的基本特征
直接现实性
实践具有将“脑中的”变成“现实的”的功能
自觉能动性
实践受意识的指导,体现主体的目的性
社会历史性
不同历史阶段的实践内涵不同(五千年前砍一棵树要很久,现在只要5分钟)
实践的基本属性
物质生产劳动实践
社会政治实践;(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科学文化实验。(探索未知领域)
主体、客体和中介
实践:主体借助中介改造客体
主体
主体是人,但不是所有人都是主体
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 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
实践主体的能力
自然能力(体能,视力)和精神能力(天赋,意志力)
精神能力又包括知识性因素(学习而来)和非知识性因素(灵感)
实践主体的基本形态
个体主体
群体主体(全班同学)
人类主体(全人类)
客体
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客体与客观存在的事物(没观测到的恒星是 个客观存在的事物,但它不是实践客体)不完全等同
中介
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延伸、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二是作为人的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最 根本的关系
主客体互相作用的过程
定目标、付实施、调结果
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二是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借助一定手段实际地作用于客体,把实践方 案变为实际的实践活动
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一致,物质决定意识,意 识反作用于实践),因为实际上,实践是物质,认识是意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实践必须受意识支配(实践具有能动性),这决定了它离不开认识的指导
认识的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学会了砍树,记下来,就成了成功,可以指导后人实 践),它一经形成,便能够指导实践
认识指导实践表现在很多方面:找规律、定目标、选方式、创理论、改自身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促进实践、阻碍实践
理论
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实践的前头,指导实践的进 程
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的方向
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
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它不但具有再现客体内容的反应性特征,而且具有实践所要求的主体能动的创造性 特征,认识是主体以实践为基础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思维再现。
反映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
能动反映具有创造性
在人的认识活动中,摹写、反映的特性与能动、创造的特性,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既有把它映射过来,也有改造它的特点)
认识的规律和过程
认识过程
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
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 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对象:事物外部形态
特点:直接性,具体性
形式:感觉,直觉,表象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 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对象:事物内部联系
特点:间接性,抽象性
形式:概念、判断、推理、假说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依存
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一方面, 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
过分夸大感性导致:经验主义论(读书无用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的时候没 有带脑子,所以就是觉得一点用都没有)
过分夸大理性导致:教条主义唯理论
一句话可以侧重于理性或者感性,但不能只有理性或者感性
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
第一次从感性到理性
条件
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
第二次从理性回到感性
必要性和重要性
从实践的角度看,只有回到实践才能指导实践
从认识的角度看,只有回到实践才能检验认识
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
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
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的区别
认识是结果
因素是认识过程中起作用的因素
认识的规律
反复性
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 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原因
从可观看,事物暴露有个过程
从主观看,主体认识能力提高有个过程(一次感性认识不够,看不透)
无限性
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 无限发展的
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 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否定之否定规律)
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的结果(真理与价值)
认识对了:产生真理(认识的结果)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谬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认识
真理的性质
客观性和一元性
批判:有用即真理(正确的:真理一定是有用的)
批判: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少数人承认的也是错的)
客观性:不以人的目的转移
一元性:真理只有一个
绝对性
一是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二是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人的认知能力无穷)
三是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相对性
一是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
二是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 深化
三是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
对于同一个东西,如果它是对的,这就是真理的绝对性,如果它未来可能错,这就 是真理的相对性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对立统一关系
真理和谬误
一、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有明确的界限
二,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
三,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 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相互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真理的检验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
唯一标准
不可推翻
即使当前不能,最终仍能裁决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
一定时期的实践具有局限性,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一切
不是一次完成
已被检验的仍需接受再检验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 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的特点
客观性
主体性
主体不同价值有所不同:南方吃米饭,北方吃面
社会历史性
历史阶段不同价值有所不同
多维性
维度不同价值不同(层次不同:考上研究生对于自己和对于高校对于家庭的价值 不一样)
价值评价
关于价值现象的评价性的认识活动
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
知识性认识(苹果是什么),评价性认识(想不想吃苹果)
特点
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你不认识钻石,你评价钻石就是瞎评价;你懂得越多评价就越正确)
评价并不是一种主管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
由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或趋势相一致的,因此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只有与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作用
首先,价值评价作为人们对自身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的自觉反映,是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
其次,价值评价作为实践的主体尺度,是实践发展的规范因素
最后,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相互区别:1、真理重客体,价值重主体;2、真理表明客观制约性,价值表明主体目的性;3、真理体现统一性,价值体现多样性
相互联系: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为前提的;(只遵循真理没尊重价值:没意义;只尊重价值而不尊重真理:做不成)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3、真理和价值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认识论总结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用于创新
马克思主义批判的革命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自由(能动,想怎么做)和必然(规则)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
自由的条件性
一是认识条件:认知越多,越自由
二是实践条件:1、自由必然有限度;(无法挣脱规律)2、自由以不牺牲别人的自由为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