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社会学作业
社会学是系统地研究社会行为与人类群体的学科,起源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从社会哲学演化出来的一门现代学科。社会学是一门具有多重研究方式的学科。本思维导图根据18集社会学十分钟速成课整理得来,希望对你有帮助!
编辑于2018-12-09 03:53:08中心主题
10文化、 符号、价值观与规范
文化是什么
社会学语境下的文化,是语言、价值观等非物质对象与物质对象结合形成的生活方式。文化的两个要素是事物和思想。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非物质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精神文化。
非物质文化
三要素:符号、价值观和规范
文化要素
符号
符号是相同文化下人们认为携带特定意义的事物。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人们互相分享构成文化的事物,这就是文化传播。
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用于判断好坏对错的文化标准。价值观外延为人们的信念。价值观与信念促成文化内的行为准则,也就是规范。
信念、规范
民俗
民德
禁忌
文化环境内非正式的规范是民俗,正式化后的民俗是民德,经常书面立法成为法律,违法民德要面对的惩罚比民俗更为具体和严重。比民俗民德更关键的是禁忌,是最不可违反的规范,一旦触犯必定受到惩罚。
语言如何影响文化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人们的思维和行动受语言所创造的文化透镜影响。
11 文化、亚文化与反主流
主流文化
主流文化:与社会文化理想和价值观大体一致的文化模式。权力结构决定什么文化是主流文化。
高文化:社会精英的文化模式
低文化:社会大多数人的流行文化
亚文化与反主流文化
亚文化:是将社会人口分类的文化模式。
反主流文化:对抗主流文化以改变社会功能
看待文化多样性的方式
民族中心主义
多元文化主义
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12 社会与社会变化
社会
一群共享文化和领土的人
社会文化进化,社会获得新技术时所发生的变化。
五个不同类型的社会
狩猎与采集的社会
人通过简单的工具与狩猎,无法支持超过25-40人的群体
种植与畜牧的社会
物质累计过剩(物质过剩推动社会发展)
历史上第一次社会专业化分工
农业社会
创造较大物质过剩,支持更多的人口,细致专业化分工(家庭重要性降低)
工业社会
创造更大的过剩,支持更多的人口,更细致的专业化分工
脱离自给自足经济 资本经济涌现(家庭重要性持续降低)
马克思主义与冲突理论开始涌现
第一次实现全民公共教育
后工业社会
专业化分工,技术进步,人口增加
关键变化:从给予原材料和制造业的经济 转移到基于信息、服务、和技术的经济
13 人的社会发展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理论
本我(指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和冲动,特别是性冲动,接受本能的驱使,遵循快乐的原则)
自我(从本我中分离出来的,服从现实的部分,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人格结构中的最高部分,是个体接受社会的道德规范后,逐渐形成的服从社会道德要求,在整个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部分,遵循完美原则)
米德 角色扮演理论
主我(自发的,能动的为自我和人格发展提供动力)
客我(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社会化的实质就是角色扮演
埃里克森的八阶段论
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时期)建立对周围环境的信任感
自主与羞怯怀疑(幼儿时期,二到三岁)
主动与内疚(学前时期,四到五岁)
勤奋与自卑感(学龄前期,6到11岁)
认同与角色混淆(青少年时期)
亲密与孤独感(成年早期)
关注自我(中年或成年期)
完善与绝望(老年期)
让·皮亚杰
他律
服从权威,遵守规范,只看结果,不看动机。
自律
识到道德的相对性,不再盲目服从权威,既考虑后果,也考虑动机。
14 社会化
预期社会化
如性别规范,让儿童准备好进入社会
学校
隐形课程
同辈群体
社会化中媒体的作用
詹姆斯·科尔曼:对青少年社会群体的研究
全控机构
监狱、军队等等 如何实施再社会化
15 社会互动与表演
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带来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
由人和群体的关系构成,该结构 指导并限制我们的行为。
是人们根据他人做出行为和反应的过程
社会地位
人处于社会或社会群体的位置。定义了自我与别人的关系
地位丛
个人拥有了多种的社会地位,构成了这个人的地位丛。
先赋地位
天生赋予或其他非自主赋予的属性。
自致地位
是通过一定的个人努力获得的。
社会角色
角色丛
个人拥有了多种的社会角色,构成了这个人的角色丛。
角色冲突
不同社会地位的配套角色制造出了矛盾的要求
角色紧张
一个社会地位的配套角色制造出了矛盾的要求
角色退出
由于许多(角色冲突、角色紧张 等)原因 ,人脱离特定的角色。
托马斯定理
如果人们把情景定义为真实的,那么情景的后果就是真实的。
由意义而感知创造了现实。
因为自我期待、他人期待,社会构建了现实。
16 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
一群人的集合,这群人有共同点,并且都相信他们的共同点是重要的
群体
一部分是由成员感觉自己属于群体所定义的
集群与类群
集群
是一群个体,恰好在同一时间出现在同一地点.(比如早高峰人群就是集群)他们不是群体 ,因为没有共同的归属感
与此同时,则包括跨时间地点的特定种类的人。他们是一群有共同相似特征的人。
初级群体
是小而紧密的绳结,由非常强的归属感捆绑在一起。(家人和朋友都是 初级群体)他们都是相互支持的群体,成员能获得情感,社会和经济帮助。
次级群体
大而非个人化的群体,成员基本上由共同目标或活动联系在一起而不是通过强的情感纽带。
17 正式组织
18 越轨
9 马克斯·韦伯与官僚体制
马克斯·韦伯
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对宗教社会学有独到的研究。
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最大的不同是人类思想的变化。社会与人逐步走向理性化,理性表现在量化思维、条理明确的行为和反思。
现代理性的萌芽始于新教改革,开始关注个人责任与经济成功,使公共传统社会转型为个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社会。
科层制
科层制对现代理性的形成产生了最大影响。它职责分工明确、逐层控制、非人性化,设选拔门槛作为效率保证,有奖惩升迁制度。
科层制要求有合理合法的正当性,服从于克里斯马式领袖,领袖和政党是社会分层的例证。社会分层由经济阶级、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三要素决定。
8 哈丽雅特·马蒂诺与性别
哈丽雅特·马蒂诺
第一位女性社会学家,女权研究的先驱者。
马蒂诺的把冲突理论应用于性别关系中,关注社会结构如何延续性别不平等,以及女性婚姻、职业和健康。
女权主义浪潮
第一次发生于19世纪后期,关注女性选举权,在1920年成功为女性争取到了选举权,是关于性别的各种社会性思考的萌芽。
第二次发生于六七十年代,关注男女同工同酬等社会权利的平等,反对性别歧视。但浪潮内部出现分裂,上层女性被认为只关心中产白人女性的问题,这导致了1990年的第三次浪潮。
第三次浪潮包含种族、阶级和性取向等弱势群体的议题,起点是不平等的种族形成和性别歧视等导致了现有权力制度结构的交叉理论
7 杜波伊斯与种族冲突
种族是指一群社会构建的拥有被社会视作重要的共同特征的人,而并非仅是生物上的不可改变的性质。
杜波依斯总结认为导致黑人社会运行不良的因素是因为黑人更难接触到通往例如教育,或更有利可图的工作, 而并非是种族缺陷
美国黑人的双重意识导致了他们对自己的身份与社会间造成了断层,这些感受促进了杜波依斯的工作—种族冲突理论(研究不同种族之间的分歧与冲突)
种族形成理论:指社会,经济,政治力量影响了社会对特定种族的看法,而这样的看法反过来又深化这样的看法的过程。
现代的种族冲突理论包括社会身份,社会形成,社会政治和社会反抗
6 卡尔·马克思与冲突理论
卡尔·马克思与历史唯物主义
人类在群体协作摆脱自然束缚的同时卷入了更大的社会禁锢,导致了人的不自由。
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文化、艺术等)。从生产方式和经济阶级的角度研究历史,生产方式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人的阶级取决于他在生产关系中的位置。
一切重大事件的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不同阶级和彼此的斗争。
没有生产资料的无产阶级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劳动产出超过基本需求,出现剩余价值。而它没有得到公平分配,生产关系决定了资产阶级无需劳动仅凭榨取剩余价值就可以逍遥自在 。
5 自杀与社会
结构功能主义与涂尔干《自杀论》
4 社会学研究方法
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复习,方法论
3 社会学与科学方法
实证社会学
解释社会学
批判社会学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的区别
基本统计学概念
主观与客观的价值
2 主要社会学范式
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宏观与微观
社会结构
显性与隐性社会功能
三大社会学范式
1 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诞生的历史原因
社会学之父孔德的思想
社会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的看家本领
如何在更大的社会背景中理解个体行为的思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