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文学理论》第十章 文学活动的当代发展
《文学理论》第十章 文学活动的当代发展思维导图,包括当代文学生产与消费、现代传播与文学发展、全球化与当代文学等内容。
《文学理论》(第二版)第九章文学的历史演变思维导图,包括人类实践活动与文学的发生、文学的历史发展、文学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三部分。
这是一篇关于《文学理论》(第二版)思维导图-第七章 文学接受的思维导图,描述了关于文学接受方面的知识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第十章 文学活动的当代发展
当代文学生产与消费
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时代性
当代文学生产的新特点
当代文学生产规模和受众群体日趋扩大
当代文学需要依托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运作
文学生产的组织化和制度化倾向日益明显
当代文学消费的新特点
文学消费的扩张性和快餐化日趋明显
文学消费出现“夸示式消费”现象
当代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关系变迁
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关系日益密切
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当代文学生产的主导动力和重要目标正在发生变化
当代文学生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文学生产和文学消费的两重性
文学生产的两重性
当代文学生产作为精神生产活动,创造着满足公众审美文化需求的精神产品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学生产活动也具有产业属性或商品属性,能够为文学产品的创作者、出版发行者带来商业利润
文学消费的两重性
需要付费才能占有物品从而具有商品消费的一般性质
具有精神享受与意识形态再生产的特殊性质
文学生产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文学生产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文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时是统一的,有时是相互矛盾的
正确对待和处理文学生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使文学生产与市场的关系步入良性互动的轨道
现代传播与文学发展
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传播与文学发展
传播媒介对文学发展的作用(重要性)
文学媒介是文学传播的物质载体,构成了文学感性存在方式
文学媒介对于文学的创作与欣赏、生产与消费有着重要的塑造与规范作用
文学媒介是文学生产与传播能力的延伸
电子媒介与文学发展
电子媒介的传播特点
电子媒介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超时空快速传播,同时其复制、储存与传播信息内容的能力强大
由原来的单一媒介传播走向多媒体全息传播,具有高度的逼真性与现场感
对于受众文化水平的要求相对较低,其传播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和普及性
电子媒介对当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电视文学特别是网络文学等新的文学形态的兴起
文学与其他艺术如电影等的互动进一步增强
文学的社会功能逐渐向休闲娱乐方向偏移
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艺术形式占据主导性位置,而文学的位置相对被边缘化了
电子媒介的图像化与当代文艺
图像化转向对当今时代的文学发展的影响
对视觉盛宴的追求、极大地改变了当代人的文化阅读与接收方式转向以电视、电影为主导媒介的文化接受
文学随之转而通过与图像文化的结合而寻求新的发展
文学与图像化的发展
适应和满足了读者大众对审美文化的需求,文学借助于新媒体丰富了自身的表现方式与手段
媒体文化生产的图像化及相关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也是当代消费主义文化的一种表征,其背后隐藏着资本逐利的目的
网络文学:当代文学的新形态
网络文学的特点
突出的类型化特征
令人痴迷的虚拟性
明显的游戏性
便捷的互动性
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学发展
影响和作用
开拓文学活动的共享空间
有助于满足多样化的文学需求
对当代文化产业的繁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网络文学存在的问题
在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上,一些网络文学流露出远离现实、逃避社会的偏向
在文学价值与功能上,一些网络文学作品过于强化商业化、娱乐性而忽视思想性、艺术性
在文学品味上,一些网络文学作品格调低俗、立意单薄、价值观错乱
全球化与当代文学
全球化与民族文学的发展
全球化进程中民族文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
以一定的疆域为界,拥有共同的语言、传统、生存环境的民族国家共同体依然存在,不仅是全球性事务的共同参与者,也是抵制文化西方化的有力制衡力量,成为民族文学存在与发展的基本依托
植根于民族生存的现实处境,真正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与民族的发展同步伐,就不会失去内在的民族血脉
置身在信息流通的全球化和文化的全球性传播的便利条件下,民族文学更有可能从其他民族的文学中获得借鉴和营养
挑战
生态环境问题、技术伦理问题等
全球化进程对我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影响
信息全球性流通的影响
文化领域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与互动的影响
全球化与文学的跨文化交流
文学的民族性与文学的世界性
文学的民族性
着重于说明一个民族于其他民族在文学发展方面的特点和差异
文学的世界性
着重在说明各民族文学之间的共同点和类似之处,并且包含了各民族优秀的文学具有为世界人民共享、能够作为全人类的遗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地位的意义
“世界文学”理念与文学的跨文化交流
“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一对具有关联性的范畴
“民族文学”概念是基于对民族和民族性的认知而形成的文学概念
“世界文学”概念是对文学发展状况的概括,但更多地体现了对于文学发展前景的展望
文学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和原则
外来文学影响于民族文学发展
民族的历史生活和文学传统是民族文学的发展连续性的基础
各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则成为民族文学求新求变、自我发展的动力因素之一
我国跨文化文学交流的目的与原则
目的
通过交流来学习、借鉴他人的优点与长处,促进本民族文学的发展,并在民族文学繁荣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世界文学与文化多样化格局的形成
基本原则
文明间多彩原则
文明间平等原则
文明间包容原则
基本态度
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在平等交流和对话中扩展民族文学的国际视野
以我为主,理性选择,坚持文化自信,在开放与引进中坚持应有的批判态度和主体立场
借鉴吸收,融合创新,在跨文化交流中推进民族文学的繁荣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