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哈佛幸福课
作者上传了一篇关于哈佛幸福课的思维导图,哈佛幸福课带你重新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如何获取幸福。
编辑于2021-12-26 00:11:49哈佛幸福课
第一部分:梦想的幸福
第一章:通往未来的思考之旅
人类是唯一会思考未来的动物
人类的大脑是一台“会思考的机器”,而“创造未来”是它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思考未来,即大脑在推演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
惊讶的感情告诉我们,我们一直期待一些同眼前景象不同的东西,即使在此之前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期待什么。
额叶是人类大脑中能够让我们想象未来的部分,菲尼亚斯·盖奇的案例太典型了,几乎所有谈到自律的书籍都会提到这个案例。一个人被钢管插穿了脑袋,结果没事,但是因为失去了前额灰质,导致完全失去自律和给未来做计划的能力。
人们宁愿不断想象未来,而不是去真正的实现它。
人们也会想象到糟糕的未来
预设困难,抵御可能到来的打击
提高恐惧,只为让自己更加谨慎
为什么我们想要计划未来,因为控制这一行为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需求,这也是权力欲的来源。控制感,无论真假,都是心理健康的源泉。这也是为什么中央空调会设置安慰按钮的原因。
即使当我们能够控制未来,仍然得不到幸福。我们会出现视力错觉、记忆错觉,同样,我们对未来的感受,也会出现错觉
总结,对其他五个部分进行概括。
第二部分:关于幸福的科学知识
第三部分:想象力的第一大缺点,迅速、安静、有效,我们根本感知不到它。
第四部分:想象力的第二大缺点,想象力并不是特别具有想象力
第五部分:想象力的第三大缺点,想象力无法告诉我们未来会有什么想法
第六部分:如何修正预见错觉
第二部分:幸福是什么?
第二章:幸福的相对论
幸福到底是什么?
幸福可以分为三类
情感愉悦
幸福是一种大家都心知肚明、心照不宣的感觉
道德愉悦
基督教理论家:幸福不只是有德行的人的人生结局,也是对有德行的人的人生褒奖,而我们不一定要希冀在此生就得到这份褒奖。
判断愉悦
记忆是人生体验的浓缩版
将新的幸福和旧的幸福相比也不可靠
大脑会将过往经历提取成一系列关键词,从而忽略绝大部分细节
每个人对幸福的感知不同,并且很大程度取决于他的经历。拥有不同经历的人,对幸福的感知迥然不同。
语言挤压假设论:每个人对客观存在的主观体验都是相同的,可对这种体验的描述截然不同。
体验拉伸假设论:有些人处于根本不可能感受到幸福的环境中,却宣称自己很幸福
幸福是一种很难对自己和他人解释的主观感受
第三章:测测你的幸福感
被误读的情感体验
大脑的生理基础:真正重要的部分位于底部,对于延续生命可有可无的部分则长在上面
大脑决策过程:先提取关键特征,马上做出决定,立即采取行动。总而言之:大脑先确定一样东西的重要性,然后再确定它是什么。
吊桥效应
体验时常与意识分离
测量情感体验的三个科学法则
第一个前提:不合手的工具总比没有好
第二个前提:当事人自己如实且实时的描述是最好的一种衡量主观体验的方式
第三个前提:认识到测量过程中的不完美所带来的误差
稳定性是大量超微物质交换的必然结果之一
结合大数法则和概率法则
第三部分:想象力的双重身份——魔术师和冒失鬼
第四章:想象出来的幸福
我们的想象力并不可靠,了解想象力的缺点,最好是先了解我们记忆和视觉的缺点
记忆的缺点
我们的体验并不是储存在记忆当中,而是压缩简化后成最基本的线索,以供大脑提取
人们从后续的事件中获取的信息会干扰之前记忆
回顾记忆时,我们会填充并未被储存的细节
视觉的缺点
人的视线具有盲点,大脑会自动填充盲点
我们对外界的感官构筑对世界的认知,对世界的认知反过来影响对世界的感知
孩子的认知过程,就是从唯实主义到唯心主义的发展
成人仍然未能完全消除唯实主义,我们自动认定对某事的主观认识就是对该事物本质的忠实反映
当我们想象未来时,常常在头脑的盲点上进行想象,这种倾向有可能让我们在衡量未来事件的情感价值时做出错误的预测。简单的例子,我现在为没钱而困扰,于是想象我要是有钱了,将更加幸福
第五章:幸福的细节
思维的陷阱:我们更容易忽略缺失的信息
例子:有人信奉神得到善报,以此鼓励信神。是否还有信奉神得恶报的人呢?
生活中,人们挑选的时候,考虑的是各种选择的优点;拒绝的时候,考虑的是各种选择的缺点
我们考虑不到大脑到底进行了哪些填充,也考虑不到它到底省略了多少细节
我们很难摆脱自己注意力的束缚,也就是说,我们很难发现自己到底忘记考虑了什么
比起考虑以后要发生的事情,我们更兴奋于考虑马上要发生的事情
第四部分:未来的幸福
第六章:未来的现实枷锁
现实决定未来
克拉克第一定律:当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宣布某事可能发生的时候,他几乎是正确的的。但是,当他说某事不可能发生的时候,他却很可能说错了。
回忆过去时,人们总会把自己当下的想法、做法和说法当成自己过去的想法、做法和说法
例子:当人们现在吃饱了,总是预计自己将来不会吃很多。这种错觉,常见于减肥和戒烟的人。我们在饱餐之后,无法想象出饥饿的感觉。
好奇心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量,但是如果没有强烈的感受它的存在,你就很难想像它对你的影响有多深远
大脑的运行
大脑在回忆图画或音乐的细节时,的确会触动我们的视觉区域和听觉区域
跟随自己的预感,常常能做出准确地判断
大脑运行时,以感知现实为第一要务。我们想要想象未来,可当前的事件几乎占据了我们大脑的大部分区域,大脑是单线程
每个人都局限在某地域、某时代和某境遇当中,想象无法轻易超出现在,想象与感觉总是并行。想象未来时的感觉只是我们对现在发生事情的反应
第七章:相比较而言的幸福
对抽象概念的认知
我们无法想象抽象的事物,所以在认知抽象事物时,我们总会将其和具象联系起来
通过比喻来进行理性分析是一个绝妙的技巧,它可是使我们扬长避短,利用我们能够看到的东西来考虑、谈论和分析我们看不懂的东西
边际效益递减
生活中最残忍的真理之一就是:美妙的事情第一次发生的时候最美妙,但当它一再出现之后,其美妙的程度就会渐渐降低。心理学家称为习以为常、经济学家称为边际效用递减,我们称之为婚姻
当美妙的事情发生的间隔很长的时候,还是能维持它美妙的程度
锚定效应
我们是如何预测未来的感受?我们经常会先想象如果这些事情发生在现在,自己会有什么感受,然后再根据现在和以后之间存在差别这个事实进行一些调整
,基准点非常重要,我们常常会停在离基准点不远的地方。例子:星巴克的定价策略
回忆过去的经历比重新设想新的可能性要简单的多
大脑对绝对大量的刺激并不敏感,却对变化和差别非常敏感。这也是为什么年轻人觉得一百万不是什么大钱的原因
想象的终点不会离起点太远,时间是如此难以想象,所以我们有时候会把它当作空间来想象
肩并肩比价导致我们注意到可以将各种可能性区别开来的各种特征
比较的基本事实对想象未来的意义
价值是通过事物之间的比较得出的
在某特定的例子中,我们能够做得比较有很多种
在进行这种比较时,我们对某样东西的估价要比在进行那种比较时高
我们进行的比较对我们的感觉有着深刻的影响,如果我们不能意识到今天进行的比较跟将来进行的比较有哪些不同,我们就注定会低估自己将来的感受会跟现在的感受有多大不同
美国目前的现实问题:厚今薄古主义,否定过去行为的正当性,使得现在动荡
第五部分:幸福的技术
第八章:偏好与现实的博弈
人的适应和恢复能力非常强大
一半以上的美国人一生中都会经历诸如被强奸、身体受到伤害或者遭受自然灾害的打击
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刺激创造了头脑中的主观刺激,而人们正是对这些主观刺激进行反应的
人们对词语概念的理解过程中,背景、频率和新进度是影响判断的最重要因素
人们对属于自己的东西评价最高
心理免疫系统
大脑即有对残酷现实的认知,又有对现实缓和的认知,大脑就在现实和错觉中平衡
人具有心理免疫系统 :在面对灾难时,我们的心理免疫系统既不能把我们保护得太好,也不能不提供适当的保护。
健康的心理免疫系统,既让我们自我感觉良好到足以鼓起勇气来应付各种情况,又不至于让我们的自我感觉良好到觉得什么都不用做
我们如何选择自己所相信的
我们只允许自己拥抱那些看起来可信的观点
我们想要相信什么,必须要有现实依据
我们会“烹调现实”我们有许多不同的收集、解释和分析事实的技巧
你会趁机在证实你做出了英明选择的那些信息中,而且只掌握这类信息
大脑同意相信眼睛看到的东西,而作为回报,眼睛也统一寻找大脑想要的东西
双重标准下的选择行为
人们倾向于自己想看到的东西
我们如果把标准设定得很高,就不可能存在任何能够证实的事实,其中包括我们自身的存在。但是,如果标准设得足够低,那么所有事情都会一样真实
在面对自己想要的结论不一样的事实时,我们会采取双重标准
我们不喜欢的结论必须经历更严格的证明标准的考研,也更不容易过关
我们的大脑接受眼睛所见到的一切,它们的共谋使得我们可以生活在严酷现实和舒适错觉的平衡点上
第九章:对现实的心理免疫
我们烹调现实
如果遭受厄运,却没有可以怪罪的其他人或者事情,我们会感觉更糟糕
对不作为的悔恨比行动的悔恨更多,因为我们找不到可以怪罪他人的借口
我们可以使勇敢合理化,却难以使怯懦合理化
强烈的痛苦会让我们消除痛苦,而温和的痛苦让我们更加感觉到痛苦
没有自由,有幸福
在命运无可逃避、无可避免、无可挽回的时候,我们会尽可能做积极的解释
将愉悦和痛苦与周边环境结合起来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用笔简单地描述一场灾难,就能够以令人惊讶的效果改善受害者的心情和身体状态
无法解释的事情具有两个特质
给我们一种稀奇和非比寻常的感觉
人们如果没有完成自己打算做得事情,就特别容易考虑此事,并记住自己未完成的事情
不确定性能够保持和延长我们的幸福感
眼睛和大脑狼狈为奸,告诉我们大脑的预测是不可靠的
第六部分:幸福其实很简单
第十章:我们一犯再犯的错误
思维的陷阱
记忆会错误的反映过去,也会错误的预估未来
我们自然而然的认为更容易想到的东西就是更常见的东西
最不可能的事情常常被牢牢记住
我们更愿意记住最好和最坏的事件,而不是概率最大的事件
对幸福的感知
我们常常根据事情的结尾来判断这件事的幸福程度
我们经常会高估或者低估自己的幸福度
这都是记忆的错误提取造成的,我们对情感细节的记忆很明显受到了事件的不寻常性、时间上的接近性、我们对当时自己感受的看法影响
第十一章:幸福的真谛
如何获得幸福
人类通过将发现世界的任务分配给不同的人,再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来克服自己的无知
我们对他人的建议接受的不够,同时又接受得太多
关于 幸福的传统智慧
我们为了创造出同我们长着相似脸庞的人而遗传自己的基因,为了创造出和我们有着相同想法的人而传播自己的信念
传播更广的信念,不一定是真理,可能只是它更适合于传播广泛
修正幸福的错觉
关于财富
财富对幸福一样有边际递减效应。就像打游戏,你连输了十把还想继续玩。并不是因为开心,只是你想打而已。赚钱也是如此。
财富并不一定是个人幸福的源泉,但它的确适合于传播,有利于我们的经济
预测幸福的正确方法
依据他人的经验做出对未来的预测
预测自己未来感受最好的办法就是看看今天其他人对此事有什么感觉
为什么我们自我感觉良好
我们认识自己的方式是独特的,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用内省方式认识自己的动物
认为自己是独特的让我们感觉良好
我们很容易高估每个人的独特性
结语:尽管我们伟大的大脑无法让我们步伐坚定地走向未来,但它至少能够让我们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走得如此蹒跚
想象力的缺点在于,它一方面太为所欲为地填充我们的认知; 另一方面考虑事情时,又太过于保守,以至于漏掉许多细节。
和中国道德学家提倡的好人得善终的理论有所相同
心得体悟
与其说本书谈论的话题是幸福,究根结底。本书是为了回答希腊人的命题:“认识你自己”
名字乍听起来像是鸡汤文,其实里面涉及到了心理学、认知神经学、哲学和行为经济学
之前看过的一本书说,当人畅享未来的自己是,头脑里发出反应的区域平常是用来思考别人的。也就是说,人潜意识把未来的自己当作是完全另一个人。人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吗?答案是否定的,起码是大部分否定的。
延迟满足的能力,是人类才拥有的高级能力
人是会思考的芦苇,我们早就学过了,人因会思考而伟大。
低级是高级的基础,人类所有行为最本质的动力就是趋利避害,这如同计算机的0和1一样。
可以知道,即使是人文科学,他们也不都是坐而论道。而是建立在诸多经典的案例,诸如巴普洛夫的狗,薛定谔的猫,和这位铁路工头菲尼亚斯·盖奇。
人想获得幸福,只要他比周围的人过得更好就可以了。
作者的一个关键观点,拥有错觉的幸福,依然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