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枪炮、病菌和钢铁
这是一篇关于枪炮、病菌和钢铁的思维导图,全面概述了相关内容的知识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点击参考学习。
编辑于2021-12-27 10:02:08枪炮、病菌和钢铁
尾声 人类史作为一门科学的未来
各大陆民族长期历史之间的显著差异,不是源自这些民族本身的天生差异,而是源自他们环境的差异。
最重要的差异
驯化的野生动植物品种差异
影响传播和迁移速度的因素
大陆之间传播的驯化技术
各大陆之间在面积和人口总数方面的差异
新月沃地和中国把领先优势让给欧洲的的原因
欧洲兴起的因素
商人阶级、资本主义
发明专利的保护
未能产生专制独裁的君主
没有使人不堪重负的税收
新月沃地
集中了可以驯化的动植物
地理优势
破坏了自己的资源基础,无异于生态自杀。
中国
郑和被停止派遣船队,被拆掉船坞并禁止远洋航运。
放弃开发水力驱动纺纱机
文化大革命
统一且专制的社会体系
教训
环境改变了,过去是第一并不能保证将来也是第一。
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世界的历史就是人在这个世界上所取得的成就的历史,实际上就是在这个世界上活动的伟人的历史。”
每一条冰川,每一团星云,每一次飓风。每一个人类社会,每一个生物物种,甚至每一个个人和某个有性生殖物种的每一个细胞,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受到那么多的变数的影响,而且是由那么多的可变部分构成的。
各大陆发展的差异结果
日本人乃何许人也
日本民族从何而来?
1、远古冰河期人类占领日本,演化成日本人
日本最受欢迎的理论
2、穿越朝鲜征服日本中亚游牧骑手后代,绝非朝鲜人
日本流传甚广的理论
3、带着稻米技术从朝鲜过来的移民后代
西方考古学家及朝鲜人追捧,日本人不受待见的理论
4、前三种理论中的民族融合所产生
日本最重要的考古遗迹,被认为埋葬了皇室祖辈的158座巨型陵墓,至今仍是宫内厅的财产,严格禁止挖墓。
怕被证实,因此不肯挖掘,这也让日本在某种程度上变得神秘,而无法证实前文的“从何而来”
日本的“鼻冢”至今仍埋藏着16世纪日本入侵朝鲜时,从朝鲜人脸上割下,并被当做战利品被带回来的两万只鼻子。
日本人还真是到哪里都野蛮至极,毫无人性!
冰川期的终结带来了日本历史上决定性的变革
陶器的发明
绳纹人口爆炸
日本的演化谈论
附录1 2003后记:《枪炮、病菌与钢铁》今日谈
梁景文论述
欧洲和中国截然不同的命运
生态
欧洲降雨农业不需要国家存在,国家大部分时间远离地方团体
中国的灌溉和治水技术恰恰相反
地理环境
中国不适合独立国家的长期存在
日本的食品加工业都是地方垄断的小公司
日本人对食品的新鲜度近乎膜拜
地方垄断得到政府的撑腰
附录2 2017后记:从《枪炮、病菌与钢铁》谈富国和穷国
赞比亚的优势远大于荷兰,但荷兰的人均收入是赞比亚的33倍,原因:
制度是主要因素
地理因素
热带区域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病菌滋生
农业生产力低
本书出版后作者对读者的答疑及思考
前言 耶利的问题
从公元1500年开始的这种技术和政治上的差异,是现代世界不平等的直接原因。使用钢铁武器的帝国能够征服或消灭使用石制和木制武器的部落。
通过征服、流行病和灭绝种族的大屠杀来形成现代世界的。
传统的新几内亚儿童几乎没有机会去接受这种被动的娱乐,而是把他们醒着的时间几乎全部用来从事积极的活动,如和其他儿童或成年人谈话或游戏。
不同民族的历史遵循不同的道路前进,其原因是民族环境的差异,而不是民族自身在生物学上的差异。
对读者的引导及写书的原因
第一部分 从伊甸园到卡哈马卡
第一章 走上起跑线
用以比较不同大陆的历史发展的合适起点是公元前11000年左右
它们(大型哺乳动物)被首批到达的人类杀光了或间接消灭了。
相形之下,倒是非洲和欧亚大陆的大多数大型哺乳动物活到了现代,因为它们已和原人一起共同进化了几万年或几百万年。因此,由于我们祖先开始时并不高明的狩猎技巧提高得很慢,它们就有了充裕的时间来逐步形成对人类的恐惧。对渡渡鸟、恐鸟,也许还有澳大利亚/新几内亚的巨型动物来说,它们的不幸是在毫无演化准备的情况下,突然遭遇了狩猎技巧已经充分发展起来的现代人的入侵。
想到《人类简史》里提到,那些大型哺乳动物繁殖期长,在没有反应过来就让那个时期的人类屠杀了。
>在可以住人的5个大陆中,北美洲和南美洲是人类史前史最短的两个大陆。
澳大利亚人和新几内亚人是世界上最早发展水运工具的人。
人类的进化
第二章 历史的自然实验
在新西兰以东500英里处的查塔姆群岛上,莫里奥里人的长达几个世纪的独立,于1835年在一片腥风血雨中宣告结束。
他们(莫里奥人)在议事会上决定不进行反击,而是提出和平、友好和分享资源的建议。
最难揣测是人性,你想着共享资源,别人想着全部占有。
在以后的几天中,他们(毛利人)杀死了数以百计的莫里奥里人,把他们的许多尸体煮来吃,并把其余所有的人变为奴隶,在其后的几年中又把其中大多数人随心所欲地杀死。
让人很震惊的举动
环境在很短时间内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经济、技术、政治组织和战斗技巧。
在波利尼西亚群岛之间,环境可变因素促成了波利尼西亚社会之间的这些差异
岛屿气候
地质类型
海洋资源
面积
地形的破碎
隔离程度
生存是社会赖以产生的一个再恰当不过的方面,因为这个方面反过来又影响其他方面。
生存也是社会产生的基础条件,只有稳定的生存,才有能力创造更多。
人类的不同进化状态,为什么有的快,有的慢?用岛屿的例子来映射世界大范围的状态。
第三章 卡哈马卡的冲突
皮萨罗(西班牙)
兵力
62名骑兵和106名步兵
这使我们的西班牙人全都感到害怕和不知所措。但我们不能露出任何害怕的样子,也不能转身回去,因为如果这些印第安人觉察到我们的任何怯懦的迹象,那么甚至我们带来当向导的那些印第安人也会把我们杀死的。
皮萨罗当时的心理状态
武器
西班牙人的钢刀和其他武器、钢制盔甲、枪炮和马匹。
文明
有文字
传播信息,要比用口头传播来得广泛、准确和详细。
病菌
具有相当免疫力的入侵民族把疾病传染给没有免疫力的民族。
阿塔瓦尔帕(秘鲁--印加帝国)
兵力
一支大约8万人的军队
武器
没有可以骑着冲锋陷阵的牲口,武器只能用石头、青铜棍或木棍、狼牙棒、短柄斧头,再加上弹弓和护身软垫。
文明
印加帝国没有文字
病菌
对某些病菌没有抵抗力
疟疾、黄热病以及热带非洲、印度、东南亚和新几内亚的一些其他疾病,是欧洲在这些热带地区进行殖民的最大障碍。
皮萨罗成功的原因:
以枪炮、钢铁武器和马匹为基础的军事技术;
欧亚大陆的传染性流行病;
欧洲的航海技术;
欧洲国家集中统一的行政组织和文字。
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引发出来的思考
全书的引子
第二部分 粮食生产的出现和传播
第四章 农民的力量
美洲许多地方栽培最早的植物之一是为非食用目的而种植的,这就是用作容器的葫芦。
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第五章 历史上的穷与富
考古学家们用碳-14年代测定法来测定遗址中的含碳物质,从而确定粮食生产的年代。这种测定法所依据的原理是这样的:碳是生命的无所不在的基础材料,它的成分中含有很少量的放射性碳-14,而碳-14会衰变为非放射性同位素氮-14。宇宙射线不断地在大气中生成碳-14。植物吸收大气中的碳,其中碳-14和普遍存在的同位素碳-12保持着一种已知的几乎不变的比例(约1与100万之比)。植物中的碳接下去构成了吃这些植物的食草动物的躯体,也构成了吃这些食草动物的食肉动物的躯体。不过,这些植物或动物一旦死去,它们体内碳-14含量的一半每隔5700年衰变为碳-12,直到大约4万年后,碳-14含量变得很低而很难测出,也很难把它同受到少量的含有碳-14的现代材料的污染区别开来。因此,从考古遗址出土的材料的年代可以根据该材料内的碳-14与碳-12的比例计算出来。
目前能够举出详细而又令人信服的证据的这样的地区只有5个:西南亚,亦称近东或新月沃地;中国;中美洲(该词用来指墨西哥的中部和南部以及中美洲的毗连地区);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地区,可能还有亚马孙河流域的毗连地区;以及美国东部(图5.1)
粮食生产带来的不同结局
第六章 种田还是不种田
获得野生食物的可能性少了。
正如野生鸟兽资源的枯竭往往使狩猎采集活动好处减少,由于获得可驯化野生植物的可能性增加了,对植物进行驯化的做法可以得到较大的好处。
粮食生产依赖的技术。
人口密度增加和粮食生产的关系。
狩猎采集像粮食生产的发展
第七章 怎样识别杏仁
最早食物是如何被驯化的?
有几种植物的种子生得便于被风吹走或在水上漂流,而其他许多植物则把种子包在好吃的果子里并用颜色和气味来宣告果子的成熟,从而哄骗动物把种子带走。
>人类的排泄处所和土狼的一样,也许就是最早的无意识的作物培育者的一个试验场。
有些水果在种子还仍然十分完好的时候就腐烂了,于是就被扔进了垃圾堆,不再吃它。
当我们采集到可吃的野生植物并把它们带回家的时候,有些在路上或家里散落了。
我们的茅坑加上我们的痰盂和垃圾堆一起构成了最好的农业研究实验室。
小麦的驯化
一种单基因突变使麦秆不会脱落。在野生状态下,这种突变对植物来说可能是毁灭性的,因为种子不能落地,就无法发芽生根。
原来成功的基因突然变得具有毁灭性了,而毁灭性的突变却变得成功了。
但许多野生植物的种子不会立即发芽,因此种下去也不会有任何收成。
想起《人类简史》里小麦的阴谋了,这么看来,人类在无意识的延续了这些物种的生命。
第八章 问题在苹果还是在印第安人
种子在旱季休眠,并准备好在雨季到来时发芽。
人类历史的主要事实之一,是西南亚的那个叫做新月沃地的地区在人类发展早起的重要性。
新月沃地的有利条件:
地处所谓的地中海气候带内,这种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而湿润,夏季漫长、炎热而干燥。
新月沃地许多作物的野生祖先本就繁茂而高产,它们大片大片地出现,对于狩猎采集族群来说,其价值必定是显而易见的。
雌雄同株自花传粉的植物比例很高——就是说,它们通常是自花传粉,但偶尔也有异花传粉的。
在新月沃地驯化的最早的8种重要的作物,全都是自花传粉植物。
新月沃地胜过其他地中海气候带的有利条件:
欧亚大陆西部显然是世界上属于地中海气候带的最大地区。
在地中海气候带中,欧亚大陆西部的地中海气候带的气候变化最大,每一季、每一年气候都有不同。
它在短距离内高度和地形的富于变化。
新月沃地的高度变化意味着可以把收获季节错开:高地植物结籽比低地植物多少要晚一些。
不仅有大量的重要作物的野生祖先,而且也有大量的得到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的野生祖先。
相比之下,有4种大型哺乳动物——山羊、绵羊、猪和牛——很早就在新月沃地驯化了,可能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除狗以外的其他任何动物都要早。
同包括西地中海沿岸在内的一些地区相比,那里所面临的来自狩猎采集生活方式的竞争可能要少一些。
23种野生禾本科植物,为什么大麦和二粒小麦突出:
在那23种禾本科植物中,大麦和二粒小麦从许多标准看都是最好的。
至于其他21种禾本科植物的缺点包括:种子较小,在许多情况下产量较低,在有些情况下它们是多年生植物,而不是一年生植物,结果它们在驯化过程中的演化反而会变得很慢。
新几内亚的生物区系受到3个方面的严重限制。
首先,在新几内亚没有任何驯化的谷类作物,而在新月沃地、萨赫勒地带和中国都有几种极其重要的谷类作物。
其次,新几内亚的动物群中没有任何可以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
蛋白质缺乏可能也是新几内亚高原社会流行吃人肉的根本原因。
以往新几内亚能够得到的根用作物不但蛋白质少,而且卡路里也不高,因为这些作物在如今生活着许多新几内亚人的高地上生长不好。
苹果在历史上是最难栽培的果树之一,也是在欧亚大陆驯化的最后一批主要的果树之一,因为苹果的繁殖需要复杂的嫁接技术。
植物的驯化过程
第九章 斑马、不幸的婚姻和安娜·卡列尼娜原则
《安娜·卡列尼娜》著名的第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幸福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托尔斯泰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了得到幸福,婚姻必须在许多不同方面都是成功的:
两性的吸引
对金钱的共识
对孩子的管教
宗教信仰
三亲六眷
其他重大问题
在所有这些基本方面只要有一个方面出了问题,就可使婚姻毁掉,即使这婚姻所有其他必要的幸福因素一样不少。
驯化动物则可定义为:使某种动物在圈养中通过有选择的交配,使其与野生祖先有所不同,以便为控制其繁殖与饲养的人类所利用。
把野生动物当宠物来饲养并加以调教,是动物驯化的第一阶段。
驯化失败的6组原因
日常食物
每一次某种动物在吃某种植物或另一种动物时,食物生物量转换为取食者生物量的效率远远低于100%:通常在10%左右。
狗不是严格的食肉动物,而是杂食动物:如果你天真地认为你的爱犬其实是吃肉的,那就请你读一读你家狗食袋上的原料配方一览表。
生长速度
为了值得饲养,驯化动物也必须生长迅速。
我们人类不喜欢在众目睽睽之下性交;有些具有潜在价值的动物也不喜欢这样做。
圈养中的繁殖问题
雄性小羊驼彼此之间水火不能相容
凶险的性情
几乎任何一种体形够大的哺乳动物都能杀人。
斑马有咬了人不松口的讨厌习惯。
容易受惊的倾向
群居结构
本能地跟随一个起支配作用的领袖,而且把人当作那个领袖而牢牢记住,所以它们就乐于接受牧人或牧羊狗的驱赶。
动物的驯化过程
第十章 辽阔的天空与偏斜的轴线
粮食生产的这种传播的主要路线,是从西南亚到欧洲、埃及和北非、埃塞俄比亚、中亚和印度河河谷;从萨赫勒地带和西非到东非和南非;从中国到热带东南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朝鲜和日本;以及从中美洲到北美洲。
新月沃地成批作物的迅速传播,抢先阻止了其他任何可能想要在新月沃地范围内或其他地方驯化同一野生祖先的企图
动物也一样,能够适应与纬度有关的气候特点。
粮食生产的传播
食物是如何被驯化及传播的
第三部分 从粮食到枪炮、病菌与钢铁
第十一章 牲畜的致命礼物
病菌杀死了它的宿主也就杀死了它自己。
有些病菌等待一个宿主被下一个宿主吃掉
沙门氏菌就是因为我们吃了已被感染的蛋或肉而感染上的
体温的调节是受到基因控制的,并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有些病菌对热的反应比我们的身体更敏感。提高我们的体温,实际上就是要在烤死我们自己之前把病菌烤死。
病菌演化的结果却是以我们体内的养料为食,一旦原来的受害者死了或者产生了抵抗力,它们也没有翅膀可以让它们飞到一个新的受害者的身体上去。因此,许多病菌不得不演化出一些花招,好让它们在潜在的受害者之间进行传播,而许多这样的花招也就是我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症状”。
作为流行病有几个共同的特点
它们从一个受感染的人迅速而高效地传给近旁健康的人,结果使整个人口在很短时间内受到感染。
它们都是“急性”病:在很短时间内,你要么死掉,要么完全康复。
我们当中的确获得康复的那些幸运的人产生了抗体,使我们在很长时间内,也可能是一辈子不用担心这种病会复发。
这些病往往只在人类中传播;引起这些病的病菌往往不是生活在土壤中或其他动物身上。
考虑到我们同我们所喜爱的动物的亲密关系,我们必定不断地受到它们的病菌的攻击。
动物原病转化为人类疾病的4个阶段
第一阶段可以由几十种病作为例证,这些病是我们不时从饲养的宠物和家畜那里直接得来的。
在第二阶段,原先动物的病原体已演化到可以直接在人群中传播从而引起流行病的地步。
这是病毒存活及繁衍的一种方式,适应更好的生存方式,让宿主不那么快死去,也就更有利于它们的繁衍与生存。
第三阶段,可以原先的动物病原体为代表,这些病原体确已在人体内安家落户,但并没有消失,可能仍然是或可能仍软不是人类的主要杀手。
艾滋病来自猴子的病毒,1959年左右有了有关人类感染这种病的最早记录。
第四阶段,只有人类才会感染的那些主要的由来已久的疾病为代表。
同多发性黏液瘤病一样,为使患者活得长些而进行演化的那些梅毒螺旋体因此就能够把它们的螺旋体后代传染给更多的患者。
病菌的出现与产生
第十二章 蓝图和借用字母
文字同武器、病菌和集中统一的行政组织并驾齐驱,成为一种现代征服手段。
有3个基本策略构成了书写系统的基础。
一个基本的音,一个完整的音节,或者一个完整的词。
英语
利用所谓语标,就是说用一个书写符号来代表一个完整的词。
中国文字的许多符号的功能,也是流行的日语书写系统(称为日文汉字)的功能。
用一个符号代表一个音节
第十三章 需要之母
发明的产生
相当多的发明都符合需要乃发明之母这个常识性的观点。
许多发明或大多数发明都是一些被好奇心驱使的人或喜欢动手修修补补的人搞出来的,当初并不存在对他们所想到的产品的任何需要。
有些发明是通过处理天然原料而直接产生的。
技术的发展是长期积累的,而不是靠孤立的英雄行为;技术在发明出来后大部分都得到了使用,而不是发明出来去满足某种预见到的需要。
发明的传播形式有一系列形式。
形式的一端是“蓝图复制”,就是对现有的一幅详尽的蓝图进行复制或修改。
另一端是“思想传播”,就是仅仅把基本思想接受过来,然后必须去重新创造细节。
中国的发明
中国的一系列发明包括运河闸门、铸铁、深钻技术、有效的牲口挽具、火药、风筝、磁罗盘、活字、瓷器、印刷(不算菲斯托斯圆盘)、船尾舵和独轮车。其后,中国就不再革新,其原因我们将在本书的后记中加以推断。
其实我还蛮好奇,中国从粮食就开始领先,早期发明也不少,为什么到最后却不革新了?慢慢看,等答案。
今天早上(211206)刚听完张志浩讲怛(da)罗斯之战,晚上看书就看到了。
一个用途广泛的发明在一个社会出现后,接着它便往往以两种方式向外传播。
复杂的发明通常是靠借用而得到的,因为它们的传播速度要比在当地独立发明的速度快。
其他社会看到或听说了这个发明,觉得可以接受,于是便采用了。
没有这种发明的社会发现与拥有这种发明的社会相比自己处于劣势,如果这种劣势大到一定程度,它们就会被征服并被取而代之。
人口多意味着搞发明的人和互相竞争的社会也多。
文明的产生:文字和技术的产生原因及变化
第十四章 从平等主义到盗贼统治
政府和宗教是产生历史最广泛模式的4组主要的直接动力之一,另外3组是病菌、文字和技术。
人类社会的分类
族群
最小的社会,一般5-80人组成,大多数或全部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近亲。
平等主义
部落
比族群大,几百人,有固定的居住地。
有共同语言和文化
非正式的、平等主义
酋长管辖地
被降级为平民的一些人所生产的多余粮食被用来养活酋长、他们的家庭、官员和从事制造的专门人才。
集中管理的、非平等主义社会
优点:可以提供个人无法承办的昂贵服务。
缺点:公然地在起着盗贼同时的作用,把实际财富从平民手中转移到上层阶级手中。
盗贼统治者使用的办法:
1、解除平民的武装,同时武装上册掌权人物。
2、用通行证的方法把得到的财务的很大一部分再分配给群众来博取他们的欢心。
3、利用对武力的绝对控制来维持公共秩序和制止暴力以促进社会幸福。
4、制造一种为盗贼统治辩护的意识形态或宗教。
有组织的宗教好处:
1、共同的意识形态或宗教有助于解决没有亲属关系的人们应如何共处而不致互相残杀。
2、使人们产生一种为别人而牺牲自己生命的动机,而不是产生利己之心。
国家
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
战败民族的命运取决于人口的密度
人口密度高的地方,胜利者不杀死他们的两种选择
被打败的人可以当奴隶来使用
定期的用粮食或货物来纳贡
社会制度的发展
第四部分 在五章中环游世界
第十五章 耶利的族人
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人类社会,是建立它们的亚洲社会基本隔绝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在语言中反应
遗传与体质人类学
ABO系统和 MNS系统
人类血型系统最常见的4种
ABO
Rh
MN
MNSs(MNS)
新几内亚
新几内亚有几个不利于它的生物因素和地理因素
产生的蛋白质很少
能够利用的土地面积有限
4000英尺--9000英尺之间的中间山地森林地带,是新几内亚唯一适于集约型粮食生产的高程地带。
少而分散的人口
地理上的与世隔绝
欧洲移民的人数始终很少,今天新几内亚的人口仍然以新几内亚人为主,原因是:
1、疟疾和其他热带疾病。即使在今天能够得到现代医药治疗的情况下,也会被迫离开。
2、新几内亚的环境和气候不适合欧洲的作物和牲口。
牛羊等也会被热带疾病折磨。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未能发展的原因
无本地驯化动物,唯一外来的狗也未能很好利用
农业毫无成功希望
缺乏可以驯化的野生植物
气候
ENSO(厄尔尼诺向南移动)导致无规律的非一年一度的循环
土著居民的“火耕农业”
火把立即可以杀来吃的动物赶出来;
火把茂密的植丛变成人们可以更容易通行的稀树草原;
稀树草原你是澳大利亚主要猎物袋鼠的理想栖息地;
火还促使袋鼠吃的嫩草和土著居民自己吃的蕨根的生长。
只有几百人的群体在完全与世隔绝的状态下是不可能无限期地生存下去的。
澳大利亚大多数是欧洲人的后裔,而土著构成了社会的最底层,原因是:
1、澳大利亚适于欧洲人发展粮食生产和定居;
2、欧洲人的枪炮、病菌和钢铁在消灭土著中所起的作用。
开枪打死土著人
病菌
欧洲人的拓展方法
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发展差别
第十六章 中国是怎样成为中国人的中国的
中国的历史提供了了解整个东南亚历史的钥匙。
第十七章 驶向波利尼西亚的快艇
从马达加斯加到复活节岛,所有其他南岛语可能都起源于台湾像外的人口扩张。
第十八章 两个半球的碰撞
粮食生产是当地人口多寡和社会复杂程度的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因此也是实现征服的终极因素。
实现征服的近似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包括病菌、技术、政治组织和文字方面的差异。
病菌
欧亚大陆饲养了许多家畜,因而培养了许多病菌。
美洲无论是家畜还是病菌都很少。
原因
为传染病提供理想的滋生地的村庄在美洲出现的时间比欧亚大陆晚几千年;
新大陆出现城市社会的地区对外贸易,从来没有达到把瘟疫、流行感冒从亚洲带到欧洲的那种规模和速度。
技术
金属:铜—青铜—铁
欧亚大陆社会的工具
印地斯山脉和美洲大陆的饰物
军事技术
欧亚大陆的军事技术比美洲的有效能的多;
动力
欧亚大陆在利用动力源运转机械方面拥有巨大的优势;
美洲大陆依旧是人力
轮子
欧亚大陆的运输工具
美洲的玩具
海上运输
欧亚大陆的帆船么
美洲的木筏
政治方面
欧亚是帝国统治
美洲大部分为酋长管辖地,仅有两个帝国:阿兹特克帝国和印加帝国。
文字
美洲的文字只在很小的一个地区内的上层人士使用;
欧洲人入侵美洲的原因
欧亚大陆人类定居时间长
欧亚大陆的动植物驯化
欧亚大陆易于克服传播交流的地理和生态障碍
欧亚大陆发明的文字和轮子
欧亚大陆及美洲大陆的发展差别
第十九章 非洲是怎样成为黑人的非洲的
到公元1000年,非洲的五个主要人类群体
黑人
白人
非洲俾格米人
科伊桑人
电影《上帝也疯狂》描写的这些人
科伊桑语言以吸气音作辅音
亚洲人
进入非洲的欧洲人的优势
枪炮和其他技术
普及的文化
政治组织
非洲发展慢的原因
家畜的驯化较难
植物驯化有限
主轴线走向不同
非洲、美洲为南北走向
严重妨碍了动植物的传播
欧亚大陆是东西走向
非洲的发展
由五个典型的区域引发出的思考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