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细胞的基本功能
细胞的基本功能,包括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转功能,细胞的信号传导,生物电现象和兴奋性,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编辑于2021-12-28 14:19:04细胞的基本功能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膜的化学组成
主要化学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的糖类物质、水、无机盐和金属离子等。蛋白质和脂质在膜内的比例根据功能活跃度的不同在(4:1)~(1:4)之间,多数细胞膜的比例为1:1
膜脂质:主要是磷脂和胆固醇,还有糖脂。磷脂中最多的是磷脂酰胆碱
膜脂质种类多,但有共同特性——含有疏水和亲水两部分,称为双嗜性分子或兼性分子
膜蛋白:分为1⃣️外周蛋白:附着在脂质的极性头部或整合蛋白亲水区一侧,间接和膜结合,可以增加膜强度;2⃣️整合蛋白(最多):又称内在蛋白和跨膜蛋白,是与物质跨膜转运有关的功能蛋白;3⃣️脂锚定蛋白:又称脂连接蛋白,在脂双层外侧
膜糖类:ABO血型抗原就是一种糖脂
膜的分子结构
液态镶嵌模型、晶格镶嵌模型、板块镶嵌模型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被动转运
单纯扩散
特点:1、被转运的物质为脂溶性物质;2、不需要耗能,扩散动力来自浓度差或电位差;3、不需要膜蛋白;4、不同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扩散速率不同
易化扩散
经通道的易化扩散(离子通道)
有明显的离子选择性
电压门控通道:
化学门控通道:
机械门控通道:
经载体的易化扩散
特点:1、特征性:载体的结合位点具有化学结构的特异性;2、竞争性抑制;3、饱和现象;4、高速性
非脂溶性或亲水性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各种离子等借助于膜上转运蛋白进入细胞,不耗能,顺浓度梯度转运
主动转运
原发性主动转运(动力直接来自ATP分解)
Na+泵每分解1分子ATP可将3个Na+泵出细胞外及将2个K+泵入细胞内 Na+泵有重要的生理作用:1、生电性:产生细胞生物电活动;2、维持细胞内高浓度K+,有利于胞内许多代谢反应;3、维持细胞内ph稳定;4、为葡萄糖等的继发性主动转运(协同运输)提供了驱动力;5、维持胞质渗透压及细胞容积相对稳定
钠泵抑制剂:喹巴因
继发性主动转运(动力来自膜两侧离子钠离子浓度差势能,间接利用ATP)
典型例子: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
跨膜囊泡转运
吞噬作用:只见于吞噬细胞
入胞作用:与吞噬作用相比,细胞膜是内缩而不是外突,且不涉及细胞骨架运动,需要借助受体识别
出胞作用
细胞的信号转导
细胞信号转导的组分
信号分子(配体)
受体
第二信使
常见细胞信号转导途径
G蛋白及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离子通道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是生化信息转导(十七章的内容),生理不作重点考察
生物电现象和兴奋性
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将细胞静息状态下的状态称为极化状态,膜内负电位增大(更负了)称为超极化;膜内负电位减小称为去极化;去极化至零后变为正值称为反极化;去极化之后向原来静息电位的方向恢复称为复极化。
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
k+外流——重要因素:1⃣️膜内外k+分布不均2⃣️静息时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证据:膜两侧静息电位与k+的平衡电位非常接近。—— Na+泵在维持静息电位中发挥重要作用(详见p20)
k+通道阻断剂是四乙基铵(TEA)
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动作电位:包括锋电位(由去极化相和复极化相组成,为动作电位的主要部分)和后电位两部分
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主要是由Na+内流产生,当膜电位恢复到静息水平之后Na+的电压门控通道才能被再次激活
影响动作电位的因素
1⃣️细胞外Na+离子浓度;2⃣️静息电位的负值大小;3⃣️钠泵的功能状态————(跨膜电位取决于三要素:1、离子的极性;2、膜内外离子浓度差;3、膜对离子的通透性
刺激与兴奋
刺激与兴奋的一般概念(p22)
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
刺激的强度
1⃣️阈强度(阈值):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 2⃣️最大刺激:引起组织产生最大反应的刺激 3⃣️“全或无现象”:反应一旦达到阈值,就引起细胞的最大反应
刺激的作用时间
1⃣️任何强度的刺激都必须作用一定时间才能引起兴奋2⃣️刺激强度与作用时间并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 3⃣️时间阈值(阈时间):一定强度的刺激引起兴奋所需的最短时间。
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
1⃣️兴奋性较低的组织,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要更大才能引起兴奋;2⃣️时值(p23)
内向电流和外向电流
局部兴奋及其特点
定义:少量钠离子内流引起的去极化和电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叠加起来,是受刺激的细胞膜产生局部的轻微的去极化,称为局部电流。
特点:1⃣️反应幅度随阈下刺激变化,不表现为“全或无”的特征;2⃣️衰减行扩布;3⃣️没有不应期;4⃣️有总和现象(包括时间总和和空间总和)
阈电位:能引起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并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动作电位(兴奋)在神经纤维的传导
有髓神经纤维的跳跃式传导速度必然大于非跳跃式
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绝对不应期
定义:可兴奋组织在兴奋后的短时间内不能再兴奋(即兴奋性下降为零),此期称为绝对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
定义:在绝对不应期后,兴奋性略有恢复,但兴奋性仍低于正常,需高于阈强度的刺激才能引起兴奋,此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
定义;相对不应期以后,兴奋性高于平常
低常期
定义:超常期过后,兴奋性又低于平常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骨骼肌细胞的结构及收缩功能
神经-肌肉接头的构成及兴奋传递
构成:神经-肌肉接头由运动神经末梢与骨骼肌细胞膜构成。(具体的特化结构见p26,终板膜,突出沟槽……)
作用机制:神经末梢分泌乙酰胆碱作用于肌细胞,与肌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引起钠(最多)钾钙离子内流,终板膜去极化,产生终板电位(EPP),其具有局部兴奋的特征。
Ca+离子内流能促进突触小泡与接头前膜融合,对于Ach的释放非常重要!
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的特点:1⃣️单向传递;2⃣️时间延搁(兴奋传递需要较长时间);3⃣️保持一对一的传递关系;4⃣️易受环境因素和药物影响(能通过阻断Ach释放、与受体结合、降解等多个途径影响兴奋传递)
骨骼肌细胞的结构
骨骼肌细胞收缩的分子机制
组胚内容,非生理学重点
骨骼肌收缩的力学分析
前负荷:肌肉收缩前就作用在肌肉上的负荷。初长度:前负荷使肌肉收缩前就处于被拉长的状态,使肌肉具有一定程度的长度,称为初长度。后负荷:肌肉收缩开始时才遇到的负荷或阻力。
肌肉收缩的方式
等长收缩:当肌肉收缩产生的最大张力小于后负荷时,肌肉就无法收缩,这种不出现肌肉长度变短而只有张力增加的收缩过程,称为等长收缩
等张收缩:肌肉收缩过程中克服后负荷做功,张力不变,这样的收缩过程称为等张收缩。
肌肉收缩的总和
定义:肌肉在不同情况下每次肌收缩相叠加,以增加肌肉收缩强度。 主要因素两个:1、肌纤维数量增多,称多纤维总和;2、刺激频率或兴奋频率增加,称为频率总和
单收缩:整个骨骼肌或单根肌纤维受到一次短促刺激时,首先产生一次动作电位,继而出现一次机械收缩和舒张,称为单收缩。分为潜伏期、收缩期、舒张期。
强直收缩:指连续多个刺激引起肌肉的持续性收缩。分为完全强直收缩(上一次收缩期还未结束就开始了下一次)和不完全强直收缩(上一次舒张不完全就开始了下一次收缩)。
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因素
前负荷——长度-张力关系曲线
最适前负荷:肌肉能产生最大张力时的前负荷。最适初长度(Lo):仅有最适前负荷作用于肌肉时,肌肉的长度。
初长度太长会把细肌丝从粗肌丝中完全拉出,肌肉不能产生张力;相反,初长度太短会减小细肌丝收缩的余地。 体骨骼肌处于舒张时,大多数肌肉的初长度都接近最适初长度
后负荷——张力速度关系曲线
1、后负荷增加,肌肉张力增加,收缩速度越小;2、后负荷为零时达到最大收缩速度,称为最大缩短速度
肌肉收缩能力
受内环境变化,神经体液调节因素、疾病和药物等影响
骨骼肌疾病
肌肉痉挛:表现为不自主的肌肉强直收缩
低钙抽搐:细胞外液钙离子浓度降低使细胞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钠离子内流,细胞兴奋性增高并产生自发兴奋。
肌营养不良: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遗传疾病。
重症肌无力: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肌肉疲劳和收缩力减弱。病因是自身免疫机制的紊乱
平滑肌
分类
结构特点
收缩机制
控制
关于几个概念的辨析😵💫:基强度:引进了时间概念,与阈强度还是不同的;阈强度针对的是一个神经纤维,最大刺激针对的是一整条神经;阈电位和阈强度:阈强度刺激之后产生的电位就叫阈电位(两个不同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