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际交往的社会心理学效应
人际交往的社会心理学效应思维导图,包括人际交往吸引规律、人际关系的心理学基础、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三部分内容。
编辑于2021-12-29 05:55:12人际交往的社会心理学效应
人际关系的心理学基础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机关系心理学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里关系,主要研究人际关系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规律,包含一系列心理成分,如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等。
人机关系心理学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莱维特等对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研究,纽柯姆等对人际关系结构的研究,梅奥等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研究。这些研究为人际关系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人际交往理论
象征性交往理论
象征性互动理论又称符号互动理论。美国学者米德是这个理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家和奠基人。
理论
(1)把个体看作是相互作用的基本分析单元,强调在人类意义上符号和语言的作用。
(2)研究个体、群体、社会是如何发出信息、传递信息以及对方对此的反应。每个交往者都有一套符号系统。自我意识的形成对人际关系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它是交往者运用信息符号作用的结果。
(3)提出“刺激→符号的意义→反应”的公式。
(4)认为人与人在交往中相互影响。
符号互动理论作为为西方心理学、社会学的一个代表性理论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消极一面。它为后人的研究和实验打下基础。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是一组解释人际交往活动规律的理论。代表人物为霍曼斯,他于1961年正式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
理论
(1)人际交往活动具有社会性。当个体做出某种行为时,必定会引起交往者相应的行为。交往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直接的、随即发生的交换活动
(2)各种交往关系都会涉及谋划者的报酬和代价,即对方的反应给个体带来的直接的奖赏或惩罚。
(3)交往中存在着一种“分配上的公平”原则,这是与他人交往活动中的心理体验。
此理论把人与人的交往复杂的关系简单化,用单一理论解释复杂的现象,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赤裸裸的交换关系,忽视了人们间的相互帮助、支援、无私贡献,甚至献身的行为,贬低了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但是,此理论概念表述明确,可操作性强,强调了人与人的平等关系,交往中的平衡关系,重视交往中的物质利益,重视交往的效果,这对后来的人际关系研究特别是遵从行为、竞争过程、社会影响等领域的研究是有启发的。
人际特质理论
心理学家修茨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个体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此理论称之为人际反应特质。 修茨认为每个人都有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的愿望和需要,这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的内在动力。人们有3种不同类型的需要构成了3种不同形式的人际关系
理论
(1)包容的需要,表现为希望与他人交往、交际,有与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愿望。
(2)控制的需要,表现为在权力上有要求控制别人的愿望。
(3)感情的需要,表现为在爱情和友谊上同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
修茨还把人际关系的取向划分为两种:主动型和被动型。从而划分6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倾向。
另外,心理学家霍妮根据个体与他人的关系,把人们相互作用形成的人际关系分成3种类型:驯顺型,其特征是“朝向他人”;进取型,其特征是“对抗他人”;分离型,其特征是“疏离他人”
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在其《激励与个性》专著中将 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5个层次, 另外,还有两种需求,即求知需求和审美需求,但马斯洛并未将这两种需求列人其需求层次中。他认为这两者应居于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之间。
理论
(1)人最迫切的需求就是激励人的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动力。
(2)需求的激励处于一种动态水平中,它依次逐渐发展变化。当前最迫切的需求决定人的行为。当低层次的需求满足后,就上升到较高层次的需求。
(3)需求的满足次序是从低级到高级。
(4)每个人都具有5种需求,只不过在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的各种需要的强烈程度不同而已。
马斯洛将生理需求作为需求层次的根本,指出低层次需求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而高层次需求是人所特有,把需求看作一个多层次多水平的系统,提出逐步实现的观点,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把人的需求看成是一种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有辩证的因素。但他仅指出了需求的层次间的相互关系,而忽视了层次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他没有指出人的需求的实质和社会性。认为高级需求只有在低级需求得到满足后才能实现,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否定了人的理想、信仰、世界观等对需求的重要的调节作用。
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
人际认知是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 为动机和意向做出理性分析与判断的过程,具备 觉信息的选择性、认知行为的互动性与印 象形成的片面性等特征。 人际认知包括自我认知、他人认知与 际环境认知。其中,自我认知是对自己及自己与 围事物的关系的认知,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边活应社会环境,主要通过社会交往中认识自己;他认知是指在交往过程中对交往对象的情感情绪、能力个人倾向和特征的认知,了解他人才更好地与人交往;人际环境认知是对自身往的小环境、小空间有目的的观察,包括自己与人的关系、他人与他人的关系的认知。各种人际认知印象的形成存在许多复杂因素,但是心理效应无疑是制约人际认知印象形成的重要因素,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会直接影响人际交往效果与深度,了解并恰当地运用心理效应可以更好地开展人际交往。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的概念
心理学上,人们对于一系列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往往对最初和最后出现的印象更加深刻。前者叫作首因效应,后者叫作近因效应。这个原理是在关于“记忆”的心理实验里发现的:试验者给被试者呈现一系列无关联的字词,然后让他们以任意的顺序加以回忆,结果发现,位于开始和末尾部分的字词,要比位于中间部分的字词更容易回忆。
首因效应也叫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最初接触的信息形成的印象对人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它主要是人的知觉因素与情感因素相结合而产生的综合效应。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首因效应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这一最先的印象对他人的社会知觉产生较强的影响,并且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主导地位。实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外界信息输人大脑时的顺序,在决定认知效果的作用上是不容忽视的。最先输入的信息作用最大,最后输入的信息也起较大作用。大脑处理信息的这种特点是形成首因效应的内在原因。
首因效应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这一最先的印象对他人的社会知觉产生较强的影响,并且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主导地位。实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外界信息输人大脑时的顺序,在决定认知效果的作用上是不容忽视的。最先输入的信息作用最大,最后输入的信息也起较大作用。大脑处理信息的这种特点是形成首因效应的内在原因。
人际交往中的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使人类有一种特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对“第一”情有独钟:会记住第一任老师、第一天上班初恋等。而且,人们在和人交往中,往往对第一次形成的印象记忆深刻。是说,在初次交往中,一个人的谈吐、相貌、服饰、举止神态,对于感知者来说都是新的信息,它对感官的刺激也比较强烈,有一种新鲜感,这就如同在一张白纸上,第一笔抹上的色彩总是十分清晰、深刻一样。第一印象效应是一个妇孺皆知的道理,如“新官上任三把火”“早来晚走”“恶人先告状”“先发制人”“下马威”等,都是想利用首因效应占得先机,力图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首因效应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是不可回避的,它决定交往是否延续,并影响今后的交往质量和结果。第一印象如果形成了肯定的心理定式,会使人在后继了解中多偏向发掘对方具有美好意义的品质;同理,若第一印象形成的是否定的心理定式,则会使人在后继了解中多偏向于揭露对象令人厌恶的部分。某猎聘资深顾问指出:“保持和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的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注意和兴趣的强度。”这种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是人普遍的主观性倾向,会直接影响以后的一系列行为。
要重视人际交往中的首因效应,力求在 人际交往中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比如 在交友、招聘、求职等社交活动中,可以利用这种交收应,展示给人一种极好的形象,为以后的交下良好的基础。
人性就是这样,人们总是根据经验、通过第一印象把人归类:张三是这一类人,李四是那一类人。因此,在同陌生人接触时,第一次能否让对方产生认同感,往往会影响后来和对方关系。周围的人与你接触,如果你说的话他们不爱听,做的事他们看不惯,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同大家扭着劲,就会在开始时给对方留下不好的映象,影响以后的关系。
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
利用首因效应达到人际交往中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交友、招聘、求职等社交活动中,可以利用这种效应,展示给人一种极好的形象,为以后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这在社交活动中 只是一种暂时的行为,更深层次的交往还需要硬 件完备。这就需要加强在谈吐、举止、修养、礼 方等各方面的素质,不然会导致另外一种效应的 负面影响,这就是近因效应。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注重仪表风度,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愿意同衣着干净整齐、落落大方的人接触和交往;其次 要注意言谈举止,言辞幽默、侃侃而谈、不卑不 亢、举止优雅,会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首因效应在人们的交往中起着非常微妙的作用,只要能准确地把握它,定能给自己的事业开创良 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方法
首先。仪表很重要。人们通常把那些外表吸引力强的人看作友善、聪明且善于社交的人。外表吸引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天生,但人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使自己的吸引力最大化,穿着打扮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注意自己的仪表非常重要,这包括穿戴是否整洁、得体,头发是否脏乱。指甲是否太长等。
其次注意使用恰当的身体语言。在形成第一印象的因素中,重要性仅次于外表吸引力的就是身体语言。有研究表明,在人际交往中,身体语言的信息要比有声语言信息的内涵更丰富。现实中,大多数人是以直观迅速的方式理解别人的肢体语言的,有时这对于发现积极的或消极的信号有一定作用。为了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要学会通过恰当的身体语言为自己加分。比如,坐的时候两脚要着地,坐和站的时候不要手臂交叉,还有要注意眼神接触等。
再次,让微笑拉近距离。有不同地位朋友在的场合,要保持微笑,体贴地招呼那些内向的不为人注意的朋友,在社交中对弱势者的帮助会得到别人特别的感激。在其他社交场合,也应尽量主动向社会地位较低者打招呼。在有不能适应的生活条件与生活习惯的场合,也要学会克制,不要表现不适感与负面表情。
最后,行为举止要得体。恰当的言行举止能拉近与他人的关系,而不恰当的表达和行为则让人反感。这样的细节在生活中有很多。比如,在征询别人意见后再进入别人的房间、动别人的书架或者宰内物品;在经别人同意的情况下才用别人的电脑;若坐在别人的私人座位上,通常不应该翻动别人的笔记本。
第一印象一日形成,便很难改 变,因此要珍惜这仅有的一次机会。 在平时要注意自我修 炼,比如观察自己,找到适合自己 为打扮风格,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适时展现自己的气质和风采。还有,一个人如果具备一技之长也会给人留下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
注意克服首因效应在人际沟通在的认知误区
首因效应是一种直观的感觉,仅是在很短时间内对人的一种简单了解,受观察者主观认识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片面性。古语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仅凭第一印象就妄加判断,“以貌取人”,往往会在人际交往中带来不可弥补的错误。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否正确把握人际认知,关系人际交往能否顺利进行。要走出对他人认知的心理误区,不以第一印象作为取舍判断的标准,应该意识到第一印象得之于较短时间的接触。又无以往的经验作为参照,主观性、片面性较强。所以,一定要注意其消极的一面既不能因第一印象不好面全盘否定,又要防止被表面的堂皇所迷惑。要练就一番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事,在长期的相处中全面、正确地认识和了解他人。
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的概念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陌生人的知觉,第一印象有更大的作用;而对于熟悉的人,对他们的新异表现容易产生近因效应。此外,一般心理上开放、灵活的人容易受近因效应的影响;而心理上保持高度一致、具有稳定倾向的人,容易受首因效应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A.Ladins)用编撰的两段文字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现象。他编撰的文字材料主要是描写一个名叫吉姆的男孩的生活片段,第一段文字将吉姆描写成热情并外向的人;另一段文字则相反,把他描写成冷淡而内向的人。例如,第一段中说吉姆与朋友一起去上学,走在洒满阳光的马路上,与店铺里的熟人说话,与新结识的女孩子打招呼等;第二段中说吉姆放学后一个人步行回家他走在马路的背阴一侧,他没有与新近结识的女孩子打招呼等。在实验中,卢钦斯把两段文字加组合。 第一组,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现,冷淡内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二组,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先出现,热情外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三组,只显示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 第四组,只显示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 卢钦斯让4组被试分别阅读一组文字材料,然后回答一个问题:“吉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发现,第一组被试中有78%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二组中只有18%的被试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三组中认为吉姆是友好的被试有95%,第四组只有3%的被试认为吉姆是友好的。 这项研究结果证明信息呈现的顺序会对社会认知产生影响,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作用。但是,卢钦斯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如果在两段文字之间插入某些其他活动,如做数学题、听故事等,则大部分被试会根据活动以后得到的信息对吉姆进行判断,也就是说,最近获得的信息对他们的社会知觉起了更大的影响作用。
人际交往中的近因效应
人际交往中关于近因效应的例子,在 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 海中印象最深的往往是临别时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原因,大概只能说上最近的两三条;某社会名流,一生声名卓 著,到了晚年却因为一桩丑闻而臭名昭著;夫妻吵架,一气之下忘记了过去相濡以沫的恩情,着要离婚;多年的生死之交,可能因为最近的一次小小的误会而分道扬镳;人们在谈话中总爱 把最近看到的事物作为话题,或是把最近看到的一 本书上的内容作为例证来说服他人;企业的管理者在对员工进行评价时,往往也是把员工的最近表现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
在日常言语交流中,往往由于最后一句 活奠定了整段话的感情基调。比如,介绍一个人时,前面说了他的很多优点,接下来一个“但是是”,数落了他的一些缺点,人们往往忽略了前面所听到的那些优点,反而对这些缺点记忆深刻。 又比如,老师对学生说:“随便考上一个学校,该没有什么问题吧?虽然录取率那么低。”或者说:“虽然录取率那么低,总能考上一个学校吧?”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只因语序不同,但给人的印象截然相反,前者给人留下悲观的印象,后者则给人一种乐观的印象。
近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
近因效应提醒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要特别注意近期的表现,保持多年树立的良好形象。特别是在与老朋友交往中,对每一次的交往都要认真对待,千万不能因为自己一次出格的行为,毁了多年培养的深情厚谊。与朋友发生矛盾和争吵时,要等到彼此心平气和,再坐到一起促膝而谈,倾听各自的真实想法,避免多年的友情毁于一旦;在朋友临别之际,给予他美好的祝福,即使曾经有过嫌隙,也会在这一刻冰释前嫌。
但是,与首因效应一样,近因效应使人们仅根据人的一时一事去评价一个人或人际关系,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影响了人们对人和事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因此,在认识他人时,不能只看一时一事,被暂时的、个别的行为所迷惑,要培养全面考虑的思维方式,结合对方一贯的行为做出公允的评判,从而消除由于近因效应而产生的认知偏差。
罗兰曾说过:“交朋友不是让我们用眼睛专挑选那些十全十美的人,而是让我们用心去吸引那些志同道合的人。”最近的印象往往是最清晰 最深刻的印象,却不一定是最全面、最正确 的判断。不能因为对一滴水的厌恶,就否定了大海的浩瀚;不能因为对一片云的恼怒,就放弃了整片天空。
“近因效应”还告诉人们,怒责之后莫忘安慰 也就是说,在批评过程中,难免有些情绪化但只要结束语妥帖,安慰几句,就能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尤其是在教育过程中,作为家长、教师如果在对孩子实施批评教育时,能利用近因交女应的作用,那么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就会缓和很多。比如,多使用类似“也许,我的话讲得重 了一点,但愿你能理解我的一番苦心”“很抱 歉,刚才我太激动了,希望你能好好加油!”等类话语作结束语,孩子就会有受勉励之感,认为这一番批评虽然严厉了一点,但都是为了我好。相反,如果用“懂了没有”“听不听由你,到时候一起算账”“如果再犯,我绝不会饶你”等命令式的结束语,只能给孩子留下一个可恶的印象,加深孩子的逆反心理,从而破坏亲子关系,造成师生关 系更加紧张的情况。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的概念
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由于主观推断而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往往一个局部出发,进而扩散得出整体印象,好比在云雾的作用下,日月的光辉扩散到四周,形成一个光环,因此晕轮效应又被称为“光环效应”。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 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 比如中国常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一白遮百王 爱屋及乌”等俗语都属于晕轮效应的表现。
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知觉大多数都受晕轮效应的影响。由于它使得人们仅根据人的 一突出特点评价、认识和对待人,如某人一次表现好,就认为他一切皆优,犯了一次错误,就他一贯表现差等。所以,晕轮效应是一种把人们引入对人知觉误区的常见的社会心理效应 。
人际交往中的晕轮效应
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晕轮效应的影响无处不在。比如沐浴在爱河之中的情侣,彼此相悦, 隔着爱慕这层美妙的面纱,便很少从对方身上找出缺点。因为喜欢,对方的缺点在他们看来也 成了个性十足的“优点”,因为喜欢,心境变得 干阔,任何无伤大雅的缺点都可以包容。
人们在生活中也常受到晕轮效应的影响,以偏概全地对他人轻下判语。人们通常会认为漂亮的孩子更聪明;成绩好的孩子一定品性优秀;漂亮的女人一定举止优雅,富有教养;风度翩 翩的男士一定事业较为成功,家境殷实; 偶尔发过一次脾气的同事一定是个脾气暴躁、难以相处的家伙;因为喜欢一个人,便爱屋及乌上他喜欢上了与他相关的人或物等。
晕轮效应更容易发生在不熟悉的人之间,或者较为感性的人身上。外表是最能产生晕轮效应的因素。除此之外,晕轮效应还体现在以服装评判对方的品位和地位,以初次的言谈判定对方的才能与品德,以偶然性的行为判定一贯性的行为等方面。在人际交往中,或许中的一个粗俗的举止,便会让你在朋友的眼中大打折扣;或许一个善意的举动,便能让你光彩倍增,在别人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
晕轮效应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
晕轮效应根据事务的个别特征,由于主观推断而形成的一种夸大事实总体特征或映像的现象。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程度受晕轮效应的影响,要根据其特性,在人际交往中很好地应用。
一方面,可以在人际交往中利用晕轮效应的积极因素,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总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内,人们只能用点滴的了解来全面地概括一个人,因此要注意做好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要敢于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尽可能的利用自己的优势制造晕轮效应,增加自己的人 际吸引力。同时,注意克服不良形象,减少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负面形象,勿以恶小而为之,勿善小而不为。如在应聘、交友过程中,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晕轮效应,有意将自己最优秀的一 面展示出来,便容易博得他人的好感与认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一方面,在人际交往中,应注意不要被别人的晕轮效应所影响,陷人以偏概全的误区。在结交朋友时,不要孤立地以貌取人,以某一言行取人,以某一长处或短处取人,否则会形成不正确的认知,妨碍自己全面观察、评价人,既不能从消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发现其积极的品质和优点,也不能看到积极品质突出的人的缺点和不足,对人做出“一无是处”或“完美无缺”的评价。其实要真正认识一个人,仅靠自己是不行的,单靠几个朋友的介绍也是不够的,而是需要广开信息渠道,从“内围”到“外围”从正面评价到反面意见,进行全方位的信息收集,认真分析,这样判断才能比较准确。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一无是处和完美无缺的人都是不存在的。所以,晕轮效应带给人们认知最大的缺陷便是容易形成偏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以点带面,以偏概全,容易影响对人的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认识和掌握这一心理效应,有助于克服认知偏差,也有利于了解别人产生偏见的原因,做到“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的概念
投射效应是指以已度人,认为他人具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即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属性、爱好或倾向等,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例如,心地善良的人认为世人都是善良的,敏感多疑的人往往认为别人也不怀好意,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便认为自己在别人眼中同样也很优秀等。
一般而言,投射效应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感情投射和缺乏认知客观性两种。前者认为别人的喜好与自己相同,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给对方,例如,以米饭为主食的南方人到了北方便对北方人以馒头为主食不理解。喜欢高雅音乐的人对听流行音乐的年轻人嗤之以鼻,认为他们俗不可耐,根本不懂音乐。他们主观地将自己的认知当作客观的评判标准,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他人或事物之上,认为自己喜欢的人或物都是美好的,自己厌恶的都是丑恶的,最终入主观臆断的泥潭。
心理学家罗斯为了研究投射效应,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在80名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中征求意见,问他们是否愿意背着一块大牌子在校园里走动。结果,48名大学生同意背大子在校园内走动,并且认为大部分学生都会乐意背;而拒绝背大牌子的学生则普遍认为,只有少数学生愿意背。可见,这些学生将自己的态度投射到其他学生身上。
人际交往中的投射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错误地将自己 的想法和意愿投射到别人身上,尤其是当对一的年龄、性别、经历等方面的因素与自己相似时,人们在潜意识中习惯将对方当作自己的影子,容易发生投射效应。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便是一种典型的投射效应。当别人的行为与自己不同时,习惯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别人的行为。心胸狭隘的人认为别人大多是小肚鸡肠之辈,喜欢忌护的人常将别人行为的动机归纳为忌妒,脾气暴跌的人通常认为别人也缺乏耐心。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朋友一定也喜欢;父母喜欢的院校和专业,孩子一定有兴趣;女人喜欢逛街,男人一定也乐意奉陪等。
投射效应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
投射效应使人们倾向于按照自己是什样的人来知觉他人,而不是按照被观察者的真实情况进行知觉。当观察者与观察对象十分相像时,观察者会很准确,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知觉准确,而是因为此时的被观察者与自己相似,他们的发现是正确的。有一句“尔之砒霜,吾之熊掌”的俗语,便是告诫人们不要轻易地以度人。自己珍视的东西,别人未必喜欢;即使是世人大多认可的东西,也有人不喜欢。人们在认知他人的时候,既不能依据自身的偏好,也不能墨守成规地将世人公认的常理“投射”给他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为性别、年龄、性格、经历等因素的差异,人们观看的视角往往不尽相同,各自产生的认知也各有千秋。世界上从来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更何况是复杂多变的人心呢?每个人都生活在各自孤立的小世界中,人们很难开启他人的心罪,了解到他们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如果用自己的主观感受猜度别人的心思,将无法真正了解别人,也无法真正了解自己。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人们往往认为自己生活的四周是晶莹剔透的玻璃,能够透过这层玻璃看到外面真实的世界。事实上,每个人的周围都是一面巨大的镜子,人们所看到的不是外面的世界,仅是自己投射的一个影子而已。因此,为了克服投射效应带来的认知心理偏差,需要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对待别人和对待自己。
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的概念
刻板效应又称定型效应,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某一事物的固定映象,以此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的依据的心理现象。在人际交往中,刻板效应常使人们又他人的认知固定化。刻板效应也是一种认知偏见,人们不仅对接触过的人会产生刻板印象,还会根据一些不是十分真实的间接资料对未接触过的人产生刻板印象。比如,人们一般认为工人豪爽,农民质朴,军人雷厉风行,知识分子文质彬彬,商人较为精明。另外,性别、年龄等素,也可成为刻板效应对人分类的标准。例如,按年龄归类,认为年轻人上进心强,敢说敢干,而老年人则墨守成规,缺乏进取心;按性别归类,认为男人总是独立性强,竞争心强,自信和抱负,而女性则是依赖性强,起居洁净,讲究容貌,细心温柔 。
刻板效应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
由于刻板印象建立在对某类成员个性品 质抽象概括认识的基础上,反映了这类成员的共性,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信度,所以它可以简化人们的认知过程,有助于对人迅速做出判断,增强人们在沟通中的适应性。但刻板效应在人际交往中表现的更多的是消极作用,它容易阻人们对于某类成员新特性的认识,使人认识 僵化、保守。一旦形成不正确的刻板印象,用这定型衡量一切,就会造成认知上的偏差,如同 戴上有色眼镜去看人。
有 一个农夫丢失了一把斧子,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盗,于是观察他走路的样子,脸上的表情,感到其言行举止都像偷斧子的贼。后来农夫找到了丢失的斧子,他再看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行为举止中没有一点偷斧子的模样了。这则故事描述了农夫在刻板效应作用下的心理活动过程。
刻板印象毕竟只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不能代替活生生的个体,一定要深刻认识其消极作用,否者,与人交往时,“唯刻板印象是瞻”,像”削足适履”的郑人,宁可相信作为“尺寸”的刻板印象,也不相信自己的切身经验,就会出现错误,导致人际交往的失败,自然也就无助于人们成功。
刺猬效应
刺猬效应的概念
心理学上的刺猬法则也称作距离效应,是指人际交往中需要保持恰当的距离,既能保留彼此之间的美好印象,又能避免因为走得太近而带来伤害。
为了研究刺猬在寒冷冬天的生活习性,生物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十几只刺猬放到户外的空地上。这些刺猬被冻得瑟瑟发抖,为了取暖,它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相互靠据后,刺猬身上的长刺又让彼此不堪忍受,很快又各自分开了。挨得太近,身上会被刺痛;离得大远,又冻得难受。没过多久,刺猬为了抗寒又逐渐靠拢。经过多次的摸索,它们逐渐找到了一个适中的距离,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致被彼此刺伤。
人们通常希望朋友之间能够亲密无间,夫妇之间能够如胶似漆,上下级之间能够推心置腹。然而,许多人都有类似的经验和体会,即与别人的关系越亲密,越容易经常与其发生摩擦和矛盾,反倒不及与初次见面者交往容易。如家庭成员、情侣之间常相互埋怨,正是人际交往距离中刺猬法则的表现。刺猬法则告诉人们,距离太远让彼此产生疏远感,不易成为肝胆相照的知己;距离太近容易看到对方的缺点,破坏曾经的美好形象,甚至会伤害彼此。唯有保持合适的距离,才能维持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
刺猬效应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
人和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人人都需要一个能够把握的自我空间,它犹如一个无形的“气泡”为自己划定了一定的“领域”而当这个“领域”被他人触犯时,人便会觉得不舒服、不安全,甚至开始恼怒。
法国总统戴高乐是一个非常会运用心理距离效应的人,他的座右铭是:“保持一定的距离!”这句话深刻地影响了他与自己的顾问、智囊以及参谋们的关系。在戴高乐担任总统的十多年中,他的秘书处、办公厅与私人参谋部等顾问及智囊机构中任何人的工作年限都不超过2年。他总是这样对刚上任的办公厅主任说:“我只能用你两年,就像人们无法把参谋部的工作当作自己的职业一样,你也不能把办公厅主任当作自己的职业。”这就是他的规定。 后来,戴高乐解释说,这样规定有两个原因:①他觉得调动很正常,而固定才不正常。这可能是受部队影响,因为军队是流动的,不存在一直固定在一个地方的军队。②他不想让这些人成为自己“离不开的人”。唯有调动,相互之间才能够保持一定距离,才能够确保顾问与参谋的思维决断具有新鲜感及充满朝气,并能杜绝顾问与参谋们利用总统与政府的名义徇私舞弊。
独生子女没有同胞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容易形成感情的“自我中心”容易养成不善于团结,不善于同情,不善于竞争,不善解人意,缺少协作,不尊重人,缺少助人为乐的品质和行为。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爷爷都成了孩子支配的对象,大人处处围着孩子转,什么事情都依顺孩子,甚至孩子提出无理要求,也采取迁就纵容的态度。从心理角度看,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特殊的心理地位,决定了家长与孩子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心理距离,与其像两只刺猬“紧挨在一块,反而无法睡得安宁”倒不如保持一种“亲密有间”的关系,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爱而不宠,养而不娇,对孩子做到严格管教,精心培养才是真正的爱。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尽管有着良好的愿望,希望自己所拥有的人际关系亲密度越高越好,但还必须记住“亲密并非无间,美好需要距离”。
技巧
(1)要尊重别人的隐私。不论多么亲密的人际关系,也应彼此保留个人心理空间。人们话以为亲密的人,比如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似乎不应当有什么隐私可言。其实,越是亲蜜的人,越要尊重对方的隐私。这种尊重表现为不随便打听、追问他人的内心秘密,也不随便向别人吐露自己的隐私。过度的自我暴露,虽不存在打听别人隐私的问题,却向对方靠得太近,容易失去应有的正常交际距离。
(2)要有容纳意识。容纳意识要求尊重个性差异,容纳对方的缺点,谅解对方的一般过错。“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没有容纳意识,迟早会将人际关系推向崩溃的边缘。
(3)要懂得运用距离效应。距离效应是指由于时间的阻隔,彼此间有了距离,一旦距离短,重新相聚,双方的感情便能得到充分宣泄。在这里,距离成了情感的添加剂。可见,有时离的存在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应当培养自己保持一定距离看他人的习惯,同时,也要时时刻刻把自己的透明度设置为百分之百。内心没有隐秘虽然能够显示自己的坦荡,但也会因此失去了应有的人际距离,无形中为以后的人际矛盾埋下祸根,从而导致人际关系出现目力,这种做法并不明智。
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概念
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作期待效应,是指 在人际交往互动中,人们期待交际对象达到自己望的标准,并在交际中用这种标准要求、对 待对方,最终使他们实现这种目标。在这个心理效应中,期待者将自己的期待投向被期待者从而对被期待者产生巨大影响,最终使期待变为现 实。人们的期望值越高,对方的实现值就越高。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 相传,他性情孤僻,一人独居,擅长雕刻。代用象牙雕刻了一尊理想中的少女像,神采飘动栩如生,呼之欲应,为之起名加勒提亚。皮格马利翁深深地爱上了这个石雕少女,如痴如酉全部热情和希望都放在了它身上。爱神阿芙罗荻忒(Aphrodite)见他感情真挚,深受感动,赋予那块冰冷的石头以生命,从架子上走了 下来,皮格马利翁遂娶她为妻,他们结婚并幸福地 生活。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后来衍化为皮 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皮格马利翁效应中包含厂之的组织行为变量,包括人际同期望、沟通、领导、自我期望、激励和绩效。因此,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学校教育的师生交往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受老师喜爱或关注的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成绩或其他方面都会有很大进步,而受老师漠视甚至是歧视的学生就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一些优秀的老师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期待效应来帮助后进学生。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案例
戴尔·卡耐基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在他9岁的时候,父亲又娶了一个女人。在继母进家门的那天,父亲指着戴尔·卡耐基对她说:“以后你可千万要提防他,他可是全镇真公认最坏的孩子,你就会被这个倒霉蛋害得头疼不已。”卡耐基本来就不打算接受这个继母 ,在他心中,一直觉得继母这个名词会给他带来霉运。但继母的举动出乎卡耐基的意料,她微笑着走到卡耐基面前,摸着卡耐基的头,然后责怪丈夫:“你怎么能这么说呢?你看哪,他怎么会是全镇最坏的男孩呢?他应该是全镇最聪明最快乐的孩子才对。”继母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卡耐基,从来没有人对他说过这种话,即使母亲在世时也没有。 迷母的这一句话,使他和继母建立了友谊。这一句话也成为激励他的一种动力,使他日后创造 了成功的28条黄金法则,帮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走上成功的光明大道。
人际交往吸引规律
人际交往过程
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包含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熙熙攘择类世界里,人们不会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高度的选择性。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我们兴趣的特征的人,才会引起特别注意。在一个团体中,人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
注意也是选择,它本身反映某种需要倾向。比如在选择恋人时,某些与观念中理想的情形象接近的异性,尤其会吸引人们的注意。
与注意不同,抉择是理性的决策。而注意的选择是自发的、非理性的。究竟决定选择谁作为交往对象,并与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要经过自觉的选择过程。只有那些在价值观念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才会被选作交往和建立人际关系的对象。
初步沟通是在选择一定交往对象之后,试图与这一对象建立某种联系的实际行动。目的是对别人获得一个初步了解,以便使自己知道是否可以与对方有更进一步的交往,从而使彼此之间人际关系的发展获得一个明确的定向。由于初步沟通实际上是试图建立更深刻关系的尝试,因此,尽管暴露的有关自我的信息是最表面的,但都希望在初步沟通过程中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以便使以后关系的发展获得一个积极的定向。
人际关系的定向阶段,其时间跨度随情况不同而不同。邂逅相见恨晚的人,定向阶段会在第一次见面时就完成。对于有经常接触的机会而彼此又都有较强自我防卫倾向的人,这一阶段要经过长时间沟通才能完成。
感情探索阶段
情感探索阶段的目的是彼此探索双方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真实的情感联系,而不仅停留在一般的正式交往模式。在这一阶段,随着双方共同情感领域的发现,双方的沟通也会越来越广泛,自我暴露的深度与广度也逐渐增加。但在这一阶段,人们的话题仍避免触及别人私密性的领域,自我暴露也不涉及自己根本的方面。尽管在这一阶具没人们在双方关系上已开始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但双方的交往模式仍与定向阶段类似,具有很大的正式交往特征,彼此仍然注意自己表现的规范性。
感情交流阶段
人际关系发展到感情交流 阶段,双方关系开始出现实质性变 化。此时双方的人际关系安全感已经得到确立,谈话开始 一泛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并有较 深的情感卷入。如果关系在这一阶段破裂,将会给人带来相当大的心理压力。在这一阶段,双 方的表现已经超出正式交往的范围,正式交往模式的压力趋 于消失。此时,人们会相互提供真 实的评价性的反馈信息,提供 建议,彼此进行真诚的赞赏和批评。
稳定交流阶段
在这一阶段,人们心理上的相容性会进一步增加,自我暴露也更广泛深刻。此时,人们已经可以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领域,分享自己的生活空间和财产。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达到这一情感层次。许多人同别人的关系没有在第三阶 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是仅 在第三阶段的同一水平上简单重复。
人际吸引条件
魅力吸引性
仪表与容貌
仪表与容貌对于人际吸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爱美是人的天性,无论在哪种文化背景中,美貌都是一种财富,令人向往。仪表与容貌是人际交往尤其是初步接触中的一个重要的吸引因素。人的长相、穿着、仪态、风度等都会影响人们彼此间的吸引力。同时,大量的社会心理学实验资料表明,外貌魅力会引发明显的“辐射效应”,使人们对高魅力者的判断具有明显的倾 向性。
外貌在人际情感中的作用较大,尤其是在交往的初期,好的外程容易给人一种良好的第一印象。人们往往会以貌取人,并产生光环效应,即人们倾向于认为外貌美的人也具有其他的优秀品质,使人们]对有美貌的人其他方面作更积极的评价。但是如果人们感到有魅力的人在滥用自己的美貌 会反过来倾向于对她们实施更为严厉的惩罚 .
随着交往时间的延长,仪表与容貌的影吧 作用将越来越小,吸引力从外在因素逐渐转入人们内在的道德品质与才能。
才能
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一个人能力越高、越是完善,就越是受到欢迎。因为这种能力和特长本身就有一种吸引力。使他人对之产生敬佩感并欣赏其才能,愿意与之接近。但是,才能与人际吸引力不是简单地表现为正比例关系。当才能对别人构成压力,让对方感到自己无能和失败时。则成为影响人际吸引力的消极因素。E.阿朗逊做了该方面的研究。
因此,研究结论是有才能的人如果犯一些“小 错误”会更增加他们的吸引力。这是因为人对于别人有两种不同的需要,一方面,人希望自己 周围的人有很好的才能,有一个令人愉快的人际交往背景;另一方面,如果别人超凡的才能可 望而不可即,则会使人感到一种压力。因此,当一个榜样被描绘成在才能和人格完善上都达至到了普通人不可企及的地步时,人们就只好敬而远之了。
人格品质
人格品质是人格美的具体表现,外表 美是一时的,而心灵美是经久不衰的。比起容貌和才能,个性品质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而且这种吸引力比较持久、稳定与深刻。
实验
美国学者安德森(NAnderson)研究 了影响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他将555个描绘个性 品质的形容词列成表格,让大学生被试按 照喜欢程度由高到低排成序列。在这一序列中,有代 表性的个性品质有3类:排在整个序列最前面的是高度受人喜欢的品质,位于序列中间的是介于积极与消极之间的中性品质,排在序歹末尾的是高度令人讨厌不受欢迎的品质。
排在序列最前面、喜爱程度最高的6个人格品质是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它们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同真诚有关;排在最后受喜爱水平最低的几个品质,如说谎、假装,都与真 城的对立面有关。所以在人格品质中真诚最令人欢迎,虚伪、撒谎最令人讨厌。
在个人魅力吸引性中,外表与容貌、才能以及个人品质几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例如,一个长相和衣着都很漂亮的人粗俗无知 出口伤人,他只能失去外表的吸引力而被人厌恶;一个人很有才华与能力,但是德行很低,属于 有才无德”之人,他的人际吸引力度也会很差;而“我很 丑,但很温柔”,以内在美、内在人格品质张(补形象的不足,反而会产生吸引力。现实生活中,同时具备3种吸引力的人不多,但绝不能因为人人都不完美,所以就放弃完善自己。
“女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托尔斯泰的至理名言适合于任何国家、任何时代。
邻近性和熟悉性
日常生活中,人们除了在少数时候把 喜欢的情感投向自己认同的歌星、影星、体育明星外,更多的时候把这种情感投向周围与自有直接交往的对象,并在其中选择交往或合作的伙伴。能够相互接触、彼此之间存在交往的可能性,就形成了人际交往中的邻近性或熟悉性因素,成为人际吸引的另一个重要条件。
研究表明,距离越接近,交往的频率 可能就越高,双方就会越熟悉,也就越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因为,彼此空间距离缩短的同时,拉近了双方的心理距离,消除了戒心,容易产生比较亲密的感情。邻近性和熟悉性是增进交往的重要因素,尤其在交往的期阶段。
若想增强人际吸引引,就要提高自己在别人面前的熟悉度,这样可以增加别人喜欢你的程变。因此,一个自我封闭的人,或是一个面对他人就逃避和退缩的人,不易让人亲近而令人以了解,自然也不太讨人喜欢。
但是,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也不是呈现简单的正相关,而是呈现抛物线形态,过低与过下的交往频率都不会使彼此喜欢的程度提高。过于亲密的接触使对方没有了自己的个人空间没有距离感,甚至会产生厌烦,实际上这里也包含了刺猬法则的心理效应。所以,合适的中交往频率,才能产生较强的人际吸引力。
在商业交往中,很多事业有成的客户通常都十分忙碌,没有太多的闲暇时间留给你。但是只有经常出现在客户的视野,进行频繁而短暂的交流,才能加深客户的印象。于是,很多推销员都采取死缠烂打的方式,只要看见对方有一点空闲时间,便拉住他喋喋不休地介绍,结果引起了对方的反感,导致推销失败。而成功的推销员也会经常登门拜访他的客户,但是,只要见到对方很忙碌,便抽身离开。这样与客户相处,对方就可能被他的诚意打动。
相似性和互补性
相似性吸引
相似性原则认为人们往往喜欢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包括信念、价值观、态度和个性品质的相似性、外貌吸引力的相似性、年龄的相似性,以及社会地位的相似性等。在生活中时常见到这样的情形:人们在早期交往中,年龄、社会地位、外貌吸引力往往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交往的加深,信念、价值观、个性品质等因素的作用会慢慢凸显,超过其他因素;很多兴趣爱好、价值观、宗教信仰等相同的人,往往能成为知心朋友。在一些社交场合,如果能够表明自己与对方有相似的经历或观念,更容易找到双方感兴趣的话题,使彼此的交谈更加投机。
人们为什么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交往呢? 心理学家认为,跟自己相似的人交往能够肯定自己的信念、个性品质和价值观,起到正面强化的作用。彼此在交往的过程中,也极少因为观念相悖而发生争执和相互伤害;此外,一些相但以的人容易共同组成一个群体,人们生活在这个团体中,可以团结一致应对外界的压力,增强安全感和归属感。因此俗语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在交往中,如果发现彼此志趣相投 自然会成为知己朋友;相反,如果随着交往的深入,发现双方的价值观有天壤之别,即使已经丰 常熟识,也会因为观念上的差异而分道扬镳。
日常生活中,各种情况的相似都能引起程度不同的人际吸引效应。与他人初次见面时,通常会询问对方“是哪里人、学什么专业、在哪里高就”等一些问题。当发现彼此竟是同乡、同行、校友时,顿生亲切之感,消除了陌生人之间的隔阂。共同的态度、信仰、价值观和兴趣,共同的语言、种族、国籍、出生地,共同的民族、文化、宗教、背景,共同的教育水平、年龄、职业、社会阶层,乃至共同的身体特征,如身高、体重等,都能在一定条件下不同程度地增加人们的相互吸引。
很多人担心和一个陌生人交谈时,找不到共同的话题。其实人与人之间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相似的经历、对某件事情的共同看法、喜好同一件东西等。只要用心观察,就会发理双方喜欢同一种颜色,对同一本小说情有独钟,有一部电影让两人都曾经潸然泪下,喜欢午后到同样的一家咖啡厅里喝咖啡。慢慢地,随着谈话的深入,会发现两人之间相似的地方越来越多,气氛也会越来越融洽。当对方对某件事发表了与你相似的看法,或者讲述了一段与你相的经历时,你要适时地来一句:“我也是这么想的,你与我真是太投缘了!”“太巧了,我也去过里。”有时,只要简短的一句话,就能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于是原本萍水相逢的两个人,相见情晚,引为知已。
互补性吸引
不仅相似性能够增进人际交往,互补 性也能够增进人际吸引。如内向与外向、 支配型与被动型、急性人与慢性人、爱说的与 爱听的会产生较好的互补吸引性。在现实中 们常可以看见,尽管两个人脾气、性格大目径庭,但是他们却相处得十分融洽。这是一方所具有的品质和表现恰好可以满足一方的心理需要,工者相互弥补,相辅相成。
微研究表明,当交往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正女子成为互补关系时,双方之间的喜爱程度也会增加。大量心理学资料和日常生活的事实都正明,现实生活中一部分人的婚姻是基于互补关系缔结的。双方的个性倾向和行为特征正 好都满足了对方需要,就构成双向的互补 关系。一个支配型的男人娶一个依赖型的妻子,一个喜欢控制人的泼辣女性与一个被动型 不愿做决定的沉默丈夫结为夫妇等,都属于这种情况。互补性更是适于婚姻与爱情之间的相处规则。
交互性和增减性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或喜欢另一个人。别人喜欢我们是有前提的,即我们也要喜欢他们,承认他们的价值,对他们起支持作用。人际交往中喜欢与厌恶、接近与疏远是相互的。对于疏远我们、厌恶我们的人,我们的反应也是相应的对他们也会发疏远或厌恶。这就是人际交往中交互性吸引的表现。
增减性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对别人的喜欢不仅取决于别人喜欢自己的量,而且取决于别人喜欢自己的水平的变化与性质。人们最喜欢的的是使自己的喜欢水平不断增加的人,相反最厌恶的是使自己的喜欢水平不断减少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一个共同倾向,就是都希望别人 能够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由于这种寻求自我价值被确认和情绪安全感的倾向,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往往更注意自我表现,注重吸引别人的注意,处处期待别人首先接纳自己,喜欢自己。所以,当发现别人真心接纳、喜欢自己的时候,我们也倾向于接纳肯定对方;对于表现不喜欢、排斥我们的人,我们也倾向于排斥、否定对方,表现出交往中的交互性吸引。
如果在最初遭到否定评价,会产生焦虑和自我怀疑,此时更需要肯定。因而当肯定评价终于来到时,它比通常的肯定更有意义,具有奖励的性质,或者说它的价值更大,因此被激发的做出回报的愿望也更强烈,表现的人际吸引力会更强。相反 ,对于向来就肯定自己的人,人们在自我意识中已将其置于一个特定的位置并适应它的存在 不用时刻对其设定心理上的防卫。但是,如果当他们突然转向否定,必定会激发起人的一种强烈自我保护意识,表现对对方强烈的否定和拒绝,并强于原来就同样否定我们的人。
实验
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与林德做的一个著名实验揭示了人际吸引的交互性与增减性。
该实验将被试分为4个小组,分别对他们给予不同的评价,同时以巧妙安排,让被试每次都可以听到合作伙伴评价自己。他借以观察被试对他人评价的反应。期间,合作者对第一组的评价始终否定,对第二组的评价始终肯定 对第三组的评价先褒后贬,对第四组的评价则先 贬后褒。最后,反过来,让四组被试分别合作者进行评价。实验发现,第一组被试(一直否定)对评价的反应为不满意,第二组(一直肯定)的表现为满意,第三组(先肯定后否定)的评价极为不满,第四组(先否定后肯定)的评价最为满 意。
结果清楚地显示:对于 肯定我们的人,我们也倾向于肯定对方;对于否定 我们的 人,我们也倾向于排斥对方;对于原 来否定自己而最终变得肯定自己的人,我们喜欢对方的程 度也最高,并明显高于一直肯定自己的人;而对于先肯定后否定自己的人,我们对对方的喜欢程度也最低,并大大低于一直否定自己的人。
自我表露性
自我表露是指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将自己内心的感觉和信息真实地达出来。自我表露是一个强有力的“信任”表征,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可以增加他人对自己的喜欢,同时,可以引发对方也做自我表露,增进相互了解、信任以及感情上的接近。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状况好坏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互的自我表程度。在人际交往中,如果能够敞开心扉,适当表露自己,将真实的一面展示出来,往往较易赢得对方的信任。在多数的情况下,人们总是喜欢和坦诚、真实的人交往。如果对方勇于坦言己的不足和缺点,人们反而觉得他很坦率,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心里会感觉踏实。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隐秘世界中,人与人之间总有一些隔阂和戒备,而自我表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融化这层隔阂,使人与人之间能够互相理解与接纳,相处更加融洽、和谐。
心理学家奥特曼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表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随着信任程度的提高,双方会越来越多地表露自己。”一般情况下,关系越密切,人们的自我表能就越广泛、越深刻。心理学家将自我表露由浅到深划分为4个层次:第一是情趣爱好,比如饮食习惯、偏好等;第二是态度如对人的看法,对政府和时事的评价等;第三是自我概念与人际关系,比如自己和家人的关系等;第四是隐私,比如个体的性经验,个体不为社会接受的一此相法和行为等。当然,无论两人之间的关系多么密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不愿为任何人所知的秘密。自我表露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分寸。恰如其分的自我表露能够快速拉近彼此的距离而过早、太少和太多的自我表露反而让双方更加疏远。过早的自我表露容易引起对方的慌乱和怀疑,进而产生自我防卫意识,反而拉大了双方的心理距离;太少的表露不利于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而过多的表露又容易让人产生厌恶。正确的做法是,彼此自我表露的程度要趋于一致,表露的过程要循序渐进。
自我表露可能存在性别差异,一般来说,女生喜欢做更多的自我表露,而男生相互之间的表露则相对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