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伤寒论》条目整理
一张思维导图带你了解张仲景《伤寒论》。《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还不快收藏起来!
编辑于2019-09-19 06:17:02伤寒论
太阳病
1-20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解释
脉浮:气血在不同的情况下各有侧重。吃饭时气血聚于脾胃,运动时气血聚于四肢,思考时气血聚于头脑,太阳病,气血聚于肌肤。聚于肌肤者,就要有浮脉。浮脉就是血管的跳动尽量的往上冲。
头项强(jiang)痛:太阳经从头后走到睛明穴,寒邪阻塞阳气虚衰则头痛。
恶寒:阳气受阻则寒。太阳经是人体最大的体表。恶寒是太阳病与温病的区分标志
感悟:自然的阳气来源于太阳,人身体的阳气来源于心脏。而太阳病的恶寒是肾水通过膀胱经上输头部,后背暖则全身暖,怎么理解?太阳暖是一时之暖,而海洋有着最大的热容量,海水暖和大地暖才是持续暖。肾水有着同样的效力。涌泉,腰部、足三里都是身体快速取暖之血,其中两水一土,盖此意也。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解释
发热
中风直接就说发热,而伤寒是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汗出
有汗无汗是伤寒与中风的区分关键。
恶风:中风病,营卫不和。有汗,说明毛孔开阖,有风则风邪易入。
脉缓:脉浮缓。浮表示气血达于肌肤,缓与紧相对,表示血管里血液不是很充盈。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解释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恶寒是太阳经中邪的必然结果。伤寒病毛孔闭合,恶风不明显。因风而冷倒是存在。身体准备好迎战则发热,还没有准备好则不发热,所以发热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体痛:全身寒气凝结则痛
呃逆:体表卫气束缚,体表不协助肺的功能,肺失宣降,则呃逆
脉阴阳俱紧:紧脉,好比烟圈包满了烟丝。缓脉就是放走一半烟丝,汗不得出,而血液都支援体表,所以血管充盈,表现为紧脉。阴阳可能是指寸关尺。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解释
太阳病传经的三个特征,“颇欲吐”-传少阳胆经,燥烦,脉数急。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解释
张仲景在此参考了《黄帝内经 热论》 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 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 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 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溢干。 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六经传变的脉络与整本伤寒论一致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解释
温病与太阳病的区别不恶寒。JT叔叔说:“太阳病是病毒性感染,温病是细菌性感染”。体质虚寒的人感觉容易的太阳病,阴虚火燥的人感觉容易的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温病误当太阳病治,发完汗后,身体更热,该病变为风温。温病重在补充津液,而发汗伤阴,因此病不除,身体热。“名风温”是因为他是温病,但又想太阳病的中风汗自出,所以叫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脉浮表示病还在表,自汗出表示类似桂枝汤症的毛孔开阖。鼻息必鼾是因为肺热,语言难出是嗓子发炎说不出话来。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津液少,伤及阳气,膀胱失司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
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三种方法都是亡津液,都是反治,更加重了疾病的恶化。
感悟:温病是从里往外热,胡希恕说使用白虎汤。太阳病是体表受邪,能量都调到体表与病邪作战,因此是里寒。里寒重说明内部能量不足,一要补充能量,用大枣,二要调和营卫,让外热里害能够交汇贯通,所以用桂枝、芍药,而生姜还是要把能量推到体表。所以太阳病用汗法,里实的阳明病用泻法,里热的阳明病用白虎汤清凉之法,里热加虚加人参。火攻法应该适合少阴病。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解释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指太阳病。能量被推到表,所以外表发热
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指少阴病,肾怕寒,而无后备军可用也。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现在医家大都解释这个数不是太准,我想是因为干预治疗的缘故。能量给补足了,病自然就提前好了。而如果只靠休养生息,六、七日正好是人的一个周期,而这个周期正好最能帮助到人。就好像太阳病中午好,就是中午的热量帮助了人身体的寒邪驱散。 为什么太阳病比少阴病多一天,仲景可能也解释不了,所以用术数解释。 六七天的周期是根据疾病定的周期,还是人身体或者自然界的周期。如果是后者,那发病是不是也有时间可寻。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解释
太阳病,7,8日后容易传阳明,所以如果感觉还没好利索,就先针足阳明足三里。使其经旺。2,3日容易传少阳。
解释2:从《皇帝内经 热论》篇中看,经络是一天一传的,六条经过后正好七天。现在人不知缘由,不知道是否确是每天传一经,而我们的却感觉不到而已。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解释
指中午时段,就是利用自然界中午阳气盛的能量。人保健就是与自然同频率,顺水行舟,不养生就是逆水行舟,过度消耗能量。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解释
容易得太阳病的人,身体较虚,所以一个周期没好利索,就在保养一个周期。但是提前介入治疗,可能也看不到12日了。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解释
这里讲述判断热证寒症怎么判断,要根据人的感受判断。是否喜穿衣,是否喜饮热水。
机体里面的寒热为主症,外边的感受为表象。
人的气质是由内而外发出的,看人不能看她表面涂脂抹粉,这是表象,是为了掩盖内部的枯朽。打仗也不要仅看外围防线是否强大,如果没有内部给养、支援,这个阵地也是空虚的。所以人体的寒热判断也要以内为主。内部在渗透输布的外部。
人体为什么会有里外不一的情况。我想可能就是内外隔离的原因。里面冷,气血凝滞,多余的血液就充斥到外部,所以外部热。里面热,血液都支援内部,所以就外部寒。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口父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解释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脉象是指浮脉有力,沉脉无力。因为太阳病是表症,气血都调到外部,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阳浮的原因是发热,阴弱的原因是汗出血液空虚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桂枝汤症有干呕的症状,所以用干姜止呕。鼻鸣可能是肺热。恶寒所以用桂姜发热,恶风是卫气失司,有汗发热所以发热不是很厉害。
药解:
JT叔叔讲伤寒:这是一组药,应该各有分工。桂枝是强心阳的,负责血液从心脏外出,芍药扩张血管,负责把血液收回来,一放一收加快血液的循环。生姜是驱精气于体表,大枣是补足中气。甘草是把药性控制在膈以上的区间。
胡希恕:桂枝、生姜都是辛散药,有下达之行,助寒健胃。(葱、麻黄有上冲之性,出大汗)芍药不利发汗,制约桂姜出汗,
芍药:在下方中有腹实用芍药,腹虚禁用。仲景在此把芍药的功用定为虚腹。桂枝有下气的作用,芍药有虚腹的作用,腹虚气下才有出路,胡希恕说芍药是制约桂枝的,没错,JT叔叔说桂枝芍药一送,一收,感觉也没错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解释
这是给桂枝汤的总结,只要有上述症状的太阳病,就可以用桂枝汤为主方。其余症状可酌情增减方
头痛:太阳经受寒邪阻滞
发热:发热表示寒邪在表,区别于少阴病的无热
汗出:营卫失和,病邪在肌肉
恶风:卫气失司,门户大开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二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二两,去皮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解释
以下讲的是桂枝汤的加减症,相比桂枝汤,桂枝减一两,芍药减一两,又增加了麻黄和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解释
这是太阳病的误治。《黄帝内经 评热论》篇中说,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三腑的病症,用汗法,后来传到三脏的病症,因为病在里,所以才用下法。气上冲,说明正气还在,还在跟病邪抗争,所以还是太阳症。(气上冲的西医解释是什么?还是风寒束表吗?)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解释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仲景根据什么这么确定已成坏病呢?首先确定患者原先得的是太阳病,“三日”说明疾病已经发展一段时间。而根据《黄帝内经》的说法,已经传完少阳。“已发汗”,是正确的治法,后三者按理说是误治的方法。时间长而且还误治,这可能就是仲景判断坏病的原因。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症治之。病人体质差异大,这时候疾病流串何处,没法判断,辩证在脉。
桂枝本为解肌,说出了桂枝汤的主要功用--解肌。何为“解肌”?人体的经络遍布全身,仅一只手臂就有三条阳经和三条阴经。经络疏通,则人无病。肌肉(包括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然后才是内脏。我在感冒初期常有这样的感觉,身体酸痛时,仰面躺在床上,四肢放松,这时身体就有一种慢慢舒缓的感觉,一开始有点刺痛遍布全身,刺痛一点点减轻,直至完全消失。伴随微微有汗,这时候感冒就好了。由此发现肌肉的重要性。桂枝有疏通经脉的作用,实际上也就是解肌的作用。
为什么经络要在身上走来走去?人体的构成十分的巧妙,皮肤为什么要分担肺的呼吸功能?因为气体的交换需要大的表面积,所以利用皮肤,就可以减小肺的体积。经络遍布全身,走来走去,也是这个道理。内脏新陈代谢需要肌肉帮忙,肌肉提取营养精微供给内脏,内脏再把多余的废物通过经络排出,经络一会出内脏,一会入内脏。所以经络不通,内脏就中病。所以每条经络还能跟内脏联系到一起。这种工作原先以为是血液完成,这种精微物质是什么,人类可能还没有发现。
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浮主表,紧表示充血,血液中的水分出不来,“发热汗不出”,这应该是典型的麻黄汤症,所以“不可与之也”。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此处应该是感叹号。仲景最恨庸医害人。经方都有着明确的用意,可谓利刃,方用错,意用反,加重患者病情,使病危也
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解释
桂枝汤的禁忌。长期喝酒的人体内湿热重,甘也是滋腻,所以不能用。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解释
桂枝汤的加减方,喘家:平常就稀罕喘的人,在抓主症桂枝汤的基础上,再加针对的药厚朴杏子。
喘症:以呼吸急促,甚至鼻翼煽动,或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为其特徵。见于外感或内伤等疾患,临床上分“实喘”和“虚喘”两类。“实喘”多由风寒或痰浊、痰热等所致。由风寒引起的,初起有恶寒发热等表症;由痰浊诱发的,则见胸中满闷,甚则咳引胸痛。由于痰热的,则发热,咳嗽痰盛,胸痛,烦燥等。“虚喘”又分肺弱、肾虚两种。肺弱的以喘促短气,咳声低弱,自汗畏风为主;肾虚的则以呼多吸少,动则喘甚,神疲肢冷为主。
杏仁苦微温,入肺、大肠经,善止咳平喘,且润肠通便,入肺能随肺金宣肃,用于各种咳喘。
厚朴温散,消胀除满,燥湿化痰,下气平喘。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解释
这里注意吐脓血的原因,如何治?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解释
汗发多了,有可能是误用麻黄汤,也可能就是病人体质问题。恶风表示还是桂枝汤症,卫气开阖,小便难,四肢微急,都是津液缺失,同时还有一个大原因是汗出伤阳,因此加附子一枚。
20-40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解释
上实下虚症,所以去芍药。(之前已经说芍药的作用是虚腹)
其余药都在,说明仲景认为还是桂枝汤主症。从何看出?
脉促:表示还是抗邪有力
胸满:为何?
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解释
本条是承接上条的,所以寒则加附子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各一两,去节 大枣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解释
桂枝麻黄各半,说明既有营卫不调,也有卫气失和症状,疾病在皮肤、肌肉都有。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人体与疾病战斗了较长时间,双方都有点疲劳了。
如疟状,疟状只定期发热,一日二三度发,说明身体还有抵抗能力,也可能说明疾病已经微弱,一天也就捣乱个二三次。发热恶寒,热多寒少,热表示身体抵抗,寒表示体表经络受阻。脉微缓者,为欲愈也;上述症状都是疾病不重的症状。
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说明胃气还不是很虚,水液代谢也属于正常。
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这句话是解释上面现象的原因。病人见好,就不要过度干预,让病人自身调节。这里的阴阳可能指身体内外都虚
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这些症状是使用桂枝麻黄各半汤的主症依据。应该再小发其汗。
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解释
桂枝汤心阳被调动起来,营养循环加速,本来要支援膀胱经,却在风池风府受阻,也就是头与身子的交界处。热集多则烦,所以到打通经脉。由此可见,桂枝汤也不是直接作用于膀胱经,而是通过调动心阳、胃气来支援膀胱经。
风池、风府大概是邪欲居留之所,人感冒经常刺大椎血拔罐,揪风池风府去火,大概就是这个原因。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技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切 杏仁十六个,去皮尖 甘草一两二铢,炙 大枣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解释
胡希恕讲脉洪大是错误,前人抄串行了。应是脉浮。
在这里又是疟状,说明间隔发热是疾病变弱,身体快好的表现。
“宜”说明可有可无,有更好,因为疾病是快好了
病人已经发汗,说明卫气不是闭合的,为什么还用麻黄汤?从23,25条看出,两者都有疟状,仲景认为就是皮、肉都不和的证据。而这里肉不和又多一点,一个是已经大汗出了,一个是发热的次数没有各半汤多。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绵裹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解释
白虎汤是清胃热的,人参是补精液的,汗出伤阳而转为胃热,身体壮热则脉洪大。
2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去皮 芍药 麻黄 甘草各十八铢,炙 大枣四枚,擘 生姜一两二铢,切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
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切 白术 茯苓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术。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 甘草各四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两,炙 芒消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消,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30、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方一。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方二。用前第一方。一云,用后第四方。
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方三。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二两,切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方四。促,一作纵。 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方五。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36、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六。用前第五方。
37、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七。用前第五方。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洗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大青龙汤方。八。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枚,擘 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一作逆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九。用前第八方。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方十。 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各三两,去皮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41-60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桂枝去皮 芍药 生姜各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须臾啜热稀粥一升,助药力,取微汗。
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芍药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二两,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技汤。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47、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48、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49、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50、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51、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52、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54、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55、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一云大便青,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57、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58、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59、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60、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61-80
61、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62、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四两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生姜四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生姜人参。
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四两,去节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碎,绵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杯。
64、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65、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擘 上四味,以甘烂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烂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66、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厚朴半斤,炙,去皮 生姜半斤,切 半夏半升,洗 甘草二两 人参一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白术 甘草各二两,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芍药 甘草各三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疑非仲景方。
69、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70、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玉函》云,与小承气汤。 芒消半升 甘草二两,炙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消,更煮两沸,頓服。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 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7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茯苓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三两,切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7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75、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76、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 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 甘草二两,炙 香豉四合,绵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 生姜五两 香豉四合,绵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77、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78、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79、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栀子十四个,擘 厚朴四两,炙,去皮 枳实四枚,水浸,炙令黄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80、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栀子十四个,擘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方剂
桂枝汤加减方
桂枝汤
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去皮)、芍药、生姜、大枣(切)各 9g,甘草(炙)6g
炮制
上五味,口父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功效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技汤。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54、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一云大便青,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57、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禁忌
酒客不喜桂枝,得之则呕。(因为桂枝甘辛,酒客体质湿热)
药物讲解
JT叔叔讲伤寒:借由脾胃之气,把营分转移到卫分。心脾无邪,所以从心脾调兵。桂枝助心阳,增强血液输出,芍药扩静脉,增加血液回流量,生姜把能量驱到体表,大枣补益,甘草有一种成分,起缓释作用。并且把药物阻隔在胸膈之上。
桂枝加葛根汤
组成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二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二两,去皮(注解:这一段应该有误,就是桂枝汤加葛根)
服用方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功效
桂枝加附子汤
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炮制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桂枝去芍药汤
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服用方法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服用方法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桂枝麻黄各半汤
组成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各一两,去节 大枣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服用方法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伤寒论引用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
组成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切 杏仁十六个,去皮尖 甘草一两二铢,炙 大枣五枚,擘
服用方法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伤寒论引用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技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组成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切 白术 茯苓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服用方法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术。
功效
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芍药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二两,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服用方法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功效
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四两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生姜四两
服用方法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生姜人参。
功效
62、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桂枝甘草汤
组成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服用方法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功效
64、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组成
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擘
服用方法
上四味,以甘烂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烂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功用
65、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麻黄汤加减方
麻黄汤
组成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服用方法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功效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方五。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55、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组成
麻黄四两,去节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碎,绵裹
服用方法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杯。
功效
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葛根汤加减方
葛根汤
组成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
服用方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功效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方一。
葛根加半夏汤
组成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二两,切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服用方法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功效
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方三。
白虎加人参汤
组成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绵裹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服用方法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效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桂枝二越婢一汤
组成
桂枝去皮 芍药 麻黄 甘草各十八铢,炙 大枣四枚,擘 生姜一两二铢,切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服用方法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
功效
2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甘草干姜汤
组成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
服用方法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组成
白芍药 甘草各四两,炙
服用方法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
组成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两,炙 芒消半升
服用方法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消,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功效
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一云大便青,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小承气汤
组成
芒消半升 甘草二两,炙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
服用方法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消,更煮两沸,頓服。
功效
70、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玉函》云,与小承气汤。
四逆汤
组成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服用方法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葛根黄芩黄连汤
组成
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
服用方法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功效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方四。促,一作纵。
小柴胡汤
组成
柴胡半斤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洗
服用方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效
37、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七。用前第五方。
大青龙汤
组成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枚,擘 石膏如鸡子大,碎
服用方法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一作逆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功效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大青龙汤方。八。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九。用前第八方。
小青龙汤
组成
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各三两,去皮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
服用方法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功效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方十。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干姜附子汤
组成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服用方法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功效
61、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组成
厚朴半斤,炙,去皮 生姜半斤,切 半夏半升,洗 甘草二两 人参一两
服用方法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效
66、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组成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白术 甘草各二两,炙
服用方法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功效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芍药甘草附子汤
组成
芍药 甘草各三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服用方法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疑非仲景方。
功效
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茯苓四逆汤
组成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服用方法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功效
69、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五苓散
组成
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
服用方法
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功效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7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7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茯苓甘草汤
组成
茯苓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三两,切
服用方法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功效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栀子豉汤加减方
栀子豉汤方
组成
栀子十四个,擘 香豉四合,绵裹
服用方法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甘草豉汤
组成
栀子十四个,擘 甘草二两,炙 香豉四合,绵裹
服用方法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
组成
栀子十四个,擘 生姜五两 香豉四合,绵裹
服用方法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功效
76、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77、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78、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栀子厚朴汤
组成
栀子十四个,擘 厚朴四两,炙,去皮 枳实四枚,水浸,炙令黄
服用方法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功效
79、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栀子干姜汤
组成
栀子十四个,擘 干姜二两
服用方法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功效
80、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对比
中风
脉像
浮缓
体感
恶风
伤寒
脉象
浮紧
体感
恶寒
温病
脉象
阴阳俱浮
体感
发热而渴,不恶寒
少阴病
度量衡换算
药物结构
桂枝
所在方剂
解肌、疏通经络
芍药
扩张血管,舒缓肌肉
甘草
补气
栀子甘草豉汤
姜
降逆止呕
栀子生姜豉汤
生姜、干姜、炮姜的区别
生姜是“走而不守”,干姜是“守而不走”,如果是胃寒,干姜的热量会长期停留在胃中,如果是解表发汗,生姜的辛辣会让营养精微由里及表。
生姜为什么有降逆的作用
伤寒论中经常有呕逆用生姜的例子。呕逆是因为人体抗邪于表,中焦虚弱,脾胃虚寒,胃气消化不了谷物,因此排除体外。生姜暖胃,重新激起胃肠活力,所以有降逆止呕的作用
大枣
补充血液养分
麻黄
附子
茯苓
厚朴
大黄
石膏
半夏
柴胡
葛根
芒硝
猪苓
泽泻
白术
栀子
心烦
香豉
枳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