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插本政治第六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讲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历史地位等,适用于考试复习!
编辑于2021-12-30 14:07:0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重大事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重大挫折。苏联解体以后,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谋求建立以其为领导的世界秩序,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实际上处于两种社会制度对立斗争的最前沿。
2.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仍然在曲折中获得了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正在蓬勃发展,是历史发展不可阻挡的大趋势,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2.当所处的地位,环境以及肩负的责任已经发生重大改变。尽管党干部队伍总体是好的,但仍存在腐败现象。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我们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3.我们党之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立足于党的历史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面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个实际问题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我们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党建立时就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向历史舞台;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都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改革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使我国形成发达的生产力。
广大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开发人才资源,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是关系我国发展的重大问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只有大力推进知识创新,科技创新,才能实现技术上的跨越式发展。
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就要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弘扬民族精神。
4.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这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5.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人民是我国的主人,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根本的课题,是能不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我们党就能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使群众得到应得的,看得到的物质利益,才能使群众深刻认识到实行改革开放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祖国的富强之道,也是自己的富裕之道。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1.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要强大,体现优越性,关键在发展。
面对世界经济大发展和激烈的国际竞争,只有加快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综合国力,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处于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
坚持发展的主题,用发展的眼光、思路、办法去解决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14大正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蓝图和基本框架。到20世纪末,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国家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理顺分配关系,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以共同富裕为目的,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的。到20世纪末,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我国人均生产的物质产品和社会财富较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这是一个既体现时代精神,又具有中国特色,既实事求是、切实可行又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目标。这是一个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目标。
4.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江泽民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三大基本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涉及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法治建设等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5.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坚持党的领导,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坚持党的先进性,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 实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 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 坚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相统一, 使党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团结奋进的坚强领导核心。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重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付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体制,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领导干部一定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讲学习是前提。 讲政治是核心。 讲正气就是要坚持和发扬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革命气节。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揭示了人民群众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我们党在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方面指明了方向,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衡量党的方针政策的成败得失,必须坚持全面性的标准。
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性、系统性,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加深了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规律性认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揭示了执政党建设的规律,赋予了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宗旨和党的任务以鲜明的时代内容和时代特征,形成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 2.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3.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4.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001年11月,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中国加入世贸的决定,同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历史新阶段。
三个代表 1.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发生严重政治风波,国际上,苏联解体,东欧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