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水浒传(一)
一共十个,每个12章,我读的是120回本
编辑于2022-01-01 19:34:19水浒传(一)
作品简介
《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或编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 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后镇压田虎,王庆,方腊等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势力,最终走向悲惨失败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水浒传》问世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了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明清两朝,出现了多个版本的《水浒传》续作,另有很多小说、戏剧等以《水浒传》中的故事为素材,比如明朝的世情小说《金瓶梅》就是从《水浒传》中武松杀嫂的情节发展而来的。 《水浒传》还被翻译成了多种文字,在国外很多国家流传开来,如18世纪流传到日本、朝鲜,朝鲜最早的小说之一《洪吉童传》和日本曲亭马琴的小说《南总里见八犬传》的创作,都受到了《水浒传》的影响。19世纪,《水浒传》又流传到了欧美各国,出现了德语、法语、英语等译本。
1-5
第一章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人物
洪太尉 本名洪信,《水浒传》中为宋仁宗嘉佑年间殿前太尉。受宋仁宗诏命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赴朝,祇禳瘟疫。 办完公事后在龙虎山上清宫住持真人的陪同下游山,游到上清宫“伏魔之殿”,主持真人称那是大唐洞旋国师镇妖之处,不肯打开。 洪信依仗权势强迫住持真人打开“伏魔之殿”,结果放走了殿内镇压的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这一百零八星即应了后来的水浒一百零八好汉。
文彦博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宽夫,号伊叟 。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市)人 。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 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转运副使、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因讨平王则起义之功,升任同平章事(宰相)。 皇祐三年(1051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1055年)复相。嘉祐三年(1058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 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法“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累加至太尉。元丰六年(1083年)以太师致仕。 宋哲宗即位后,经宰相司马光举荐,起授平章军国重事。元祐五年(1090年),再次致仕。绍圣四年(1097年),降授太子少保,同年去世,年九十二。 宋徽宗时,与司马光等并入元祐党人碑,后追复太师,谥号“忠烈”。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从祀历代帝王庙。
情节
当时,瘟疫流行,皇上派洪太尉去祈福。他拜见真人后,就跑上山找天师了。 在上山的路上,先后碰见了大蛇和老虎,但都不去吃他。又爬了一段路,看见一个牧童骑着黄牛。太尉一看,有一个小孩,便向他问路。牧童却说,这山上有很多的野兽!劝他别去了。太尉一想也是,便下山了。之后也吃素五天。快走时,发现了一个房间,贴满了封条。 太尉要开,真人劝他别开,太尉不听,强行要开。里面黑黑的,用火把发现有四个字“遇洪而开”,便要挖开。真人又进行劝住,太尉不听。挖开了一个大洞,突然发出了一声巨响!一团黑气化作金光四散开来,大家纷纷逃走。 从这个故事看出,当时的太尉胆小怕死,不听劝。由此可见,当时的宋朝是多么昏暗,竟用这样的人当太尉!
第二章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人物
①、王进 王进,北宋年间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名武师王升的儿子,家传使棒绝技。高俅未发迹时,曾学使棒,为王升打伤,从此结仇。 后高俅当了太尉高官,曾借故要置王进死地,乃携老母逃离东京,路过史家庄,传授史进武艺,然后投奔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处安身。 首次出场在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他也是“九纹龙”史进的师傅
②、史进 史进,小说《水浒传》中108将第一个出场,史家村史太公之子,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23位,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第七名。史进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的徒弟,因身上纹有九条青龙,人称“九纹龙”。
③、朱武 朱武,定远人氏,能使两口双刀,精通阵法,很有谋略。因被官司逼迫同陈达、杨春,一起在少华山落草。陈达攻打史家庄,被史进打败。 朱武同杨春求史进放了陈达,因此朱武与史进结交,华阴县县官得知此事,包围了朱武等人,史进将朱武等人救出。后朱武投奔梁山,封为同参赞军务头领。 受招安后,朱武一直是作为卢俊义一方的军师,身份极为重要,多次协助卢俊义破敌,为生还的十五员偏将之一。被封为武奕郎兼诸路都统领。
情节
高俅与端王(后来的徽宗)结识。被提拔为殿帅府太尉,对曾打翻他的王升的儿子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施行报复。 王进出走延安府,在史家村借宿,显露武艺后,被史进苦苦哀求留在史家村给史进教枪棒。 史进因擒少华山陈达而和朱武、杨春相识往来。华阴县中秋夜来史家村捉拿赏月喝酒吃肉的史进并少华山三好汉。一年后王进和老母去了延安府老中经略处。,史进苦留不住,只得辞别师父王进。 少华山有一伙强盗,三个头领,分别是朱武,陈达,杨春。 半年后,少华山的头领陈达来史家庄借粮,被史进活捉。朱武和杨春便到史家庄求情,恳求史进放了陈达,史进见这伙人都是忠义之士,便放了陈达,与这三个人结为兄弟,从此来往密切。 华阴知县知道此事后,诬陷史进私通草寇,史进只得烧了史家庄,逃奔江湖,寻找师父王进。
第三章
史进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人物
鲁智深原名鲁达,是关西人氏。他早年在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种谔)麾下从军,积功至关西五路廉访使。后来,小种经略相公(种师道)镇守渭州,麾下却没有将领帮护。老种便将鲁达调拨到渭州,让他在小种的经略府担任提辖官。 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为了躲避官府缉捕便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智深。后又因搭救林冲,流落江湖,与杨志、武松一同在二龙山落草。 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泊,排第十三位,上应天孤星,担任步军头领。他在征四寇的战役中累立战功,生擒方腊后在杭州圆寂,追赠义烈昭暨禅师。
鲁达,在《水浒传》的众多英雄中是一个有着鲜明特色的人物。他有超群的武艺和赫赫的军功,又在权位极重的经略府中任提辖。凭这些,他本可以和当时的社会和睦相处,逍遥自在地做个武官。但是,行伍出身的下层人的阶级地位和长期形成的可贵品格,决定了他偏偏要向黑暗的现实挑战。拳打镇关西、大闹桃花村、火烧瓦官寺、大闹野猪林,直至奔上二龙山落草,是他所走过的生活道路;疾恶如仇、见义勇为,是他突出的性格特征。《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写的便是他在生活道路上所做的第一个光彩照人的表演。 鲁达长期闯荡江湖,对社会上的压迫和不平,怀有强烈的愤懑。他拔刀助人,不避水火;冲锋陷阵,不畏刀枪;抗暴斗恶,舍生忘死。他相貌粗恶而心地善良,脾性急暴而用心精微,力大艺高而处事谨慎。他是水浒英雄人物中深受人们喜爱的一位。 一奇在曲尽三拳之妙。拳打镇关西不是劈头盖脑乱打,而是有选择、有步骤地一拳打一个部位,很有节奏感。三拳的效果,全从郑屠被打的不同部位所产生的不同感觉写去:打鼻子,从嗅觉写,咸酸辣,不是滋味;打眼睛,从视觉写,红黑紫,头晕目眩;打太阳穴(近耳根),从听觉写,乱嗡嗡昏厥过去。就这样通过一连串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形象比喻,使鲁达三拳,各尽其妙,绝不雷同。 二奇在点染出鲁达的英雄性格。三拳不打在一处,显示出他粗中有细,三拳就结果了郑屠的狗命,足见他嫉恶如仇,下手很重。也正是这三拳,结束了他的“提辖”生涯,从此走上逃亡、出家落草的道路,最终上了梁山。 三奇在抒发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文中以调侃口吻畅写三拳之下,开肉铺的郑屠,又开了油酱铺、彩帛铺,最终还做水陆道场“超生”自己。读罢之后,人们无不拍手称快,为作者为英雄鲁达热情赞颂的强烈爱憎所感染。 他慷慨大方,重义轻财。比如他请史进,赠金老。一听说金老父女的苦情,把自己身边带来的五两银子全放在桌上,还向史进、李忠借钱来帮助他逃生。当李忠不爽利只摸出来二两银子时,便将这银子丢还了他。 他嫉恶如仇,见义勇为。这一点可算梁山泊英雄的共同特点。鲁达拳打镇关西这一段充分说明这一点。 他性急如火,又心细如发。如他听到金老父女哭诉之后,不能忍受,马上就要去打死郑屠。但从他救助金氏父女脱身的安排,又是非常细心、周到的。从这里也反映出他焦急、暴躁的缺点,如在酒楼听到隔壁哭声,“便把碟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 他勇而有谋,胆大心细。他救金父女,不顾风险;戏耍郑屠,不畏强暴;出逃避祸,颇有机智。这些都写得很生动。鲁达粗中带细,与李逵粗而兼蛮、武松粗而兼狠是不同的.
情节
史进结交少华山上的朱武、杨春、陈达,被人告发,史进为了朋友,大闹史家庄,与朱武等人一起跑到少华山。史进不愿落草,辞别朱武,前往延安府寻找师傅王进。在渭州,史进遇到鲁提辖鲁达和李忠。三人谈话时,结识了被郑屠欺侮的金氏父女。 鲁达路见不平,次日一早,到客店解救金氏父女,然后到郑屠店里惹怒郑屠,三拳打死郑屠。
第四章
赵员外重参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人物
2、赵员外 金翠莲的丈夫,家里颇有资产,喜爱刺枪使棒。以为金老汉引甚么郎君子弟在楼上吃酒,因此引庄客来厮打。在得知真相后,微笑着喝散了庄客,与鲁达相交甚欢,较量些枪法。 为了能让鲁达有一个安身避难的处所,赵员外推荐鲁达到五台山文殊院出家为僧。后来鲁智深在文殊院闯祸,多次打坏庙门,也是由赵员外出资重修。
情节
鲁达出逃代州雁门县,金老女婿赵员外送他去五台山,做僧避祸。 鲁达晚不坐禅,喝酒打人。打造关王刀一样的戒刀和禅杖。假借过往僧人名义喝酒吃狗肉,在半山拽拳使脚,打坍亭子,打坏金刚,要烧寺院,回寺呕吐,给禅和子嘴里塞狗腿,搞得大家卷堂而散。监寺、都寺遣众人来打,鲁达趁酒醉大闹一场,被长老喝住。
第五章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人物
周通,青州人,早先在桃花山落草为王,桃花山二寨主,因外表及打扮酷似项羽,人称“小霸王”,使一杆走水绿沉枪。因看中桃花村刘太公的女儿想娶为压寨夫人,前去娶亲时醉入销金帐被鲁智深假扮新娘痛打一顿。后因盗取呼延灼的踢雪乌骓马而引发三山聚义。周通上梁山后,成为一百零八将之一,上应地空星,被封为马军小彪将兼远探出哨头领第十六名,排梁山好汉第八十七位。征讨方腊时,周通在独松关探路时不提防被厉天闰杀死,死后追封义节郎。
情节
小霸王周通想强娶桃花庄刘太公女儿,刘太公惧怕小霸王,所以只得答应,不巧这一天鲁智深因听长老赠智深四句偈言,要去东京大相国寺讨职事僧做。来庄上借宿,刚开始被庄客阻拦,正当要打进庄内时,刘太公出来把他迎进庄去,用斋之时,鲁智深问明原由。 于是假扮刘太公的女儿,小霸王来时看到屋内没点灯,便进去了,结果被一顿好打,随即跑回去搬救兵了。请下打虎将李忠来,刚要动手,鲁智深自报家门,原来都是老相识。就一道会桃花山去喝酒了。 周通听从鲁智深的劝告,折箭立誓,取消了与刘小姐的婚事。 鲁智深在山寨中住了几日,见李忠、周通“不是慷慨之人,作事悭吝”,便打算离去。李忠便与周通下山劫掠商旅,表示要将劫到的财货送给鲁智深作路费。鲁智深却趁二人不在,卷走寨中的金银酒器,不辞而别。
6-10
第六章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人物
崔道成是坏人,江湖人称生铁佛,山贼出身,性格阴险邪恶毒辣为祸一方。丘小乙,人称飞天夜叉与人狼狈为奸祸害百姓,性格奸诈作恶多端。 崔道成假扮成和尚与飞天夜叉丘小乙一起强占瓦罐寺,被路过寺院的鲁智深发现。后来被鲁智深和史进连同丘小乙悉数消灭。这两人一个假和尚一个假道士,霸占寺庙打走和尚,骗取香火钱,欺凌妇女。
情节
鲁智深逃到了一所败落的瓦罐寺,却在寺院中上了假扮成道士和尚的崔道成(生铁佛)和丘小乙(飞天夜叉)的当,他俩早将寺中众僧赶到一边,欲捣毁寺院。鲁智深因饥饿劳累不知,被二贼打败。 跑到赤松林,在林中遇见史进,吃饱东西后俩人同返寺院,合力打死了崔、丘二贼,见寺中几个和尚已上吊而死,掳来的女人也投井而死,便烧了瓦罐寺。之后,两人分道扬镳,鲁智深带着其师书信投东京大相国寺,寺内长老安排其管菜园。谁知,菜园周围有众多泼皮,常来偷盗蔬菜,得知鲁智深来管菜园,便围攻要给其来个下马威。却不知鲁智深功夫精通,反被打败,众泼皮落败而走。
第七章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人物
林冲,外号豹子头,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其妻被太尉高俅的养子高衙内看上,而多次被陷害,最后走投无路,只能在柴进的推荐下,上了梁山落草。梁山泊排座次时,为山寨马军五虎将中排名第二。死后追封忠武郎。
情节
花和尚力服波皮,从泼皮买酒牵猪请鲁智深。智深连根拔直垂杨柳,众泼皮惊服。智深还席,为众泼皮使禅杖,林冲看见喝采,两人结为兄弟。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内调戏林冲之妻。林冲见是高衙内,虽然恼怒,但忍了。智深来助,林冲忍让。 高衙内思念林妻,富安和林冲好友陆虞候陆谦出卖朋友,请林冲去吃酒。高衙内却哄林妻到陆虞候家调戏,林冲闻讯赶到,衙内逾窗而逃。老都管引陆谦、富安见高太尉,定下陷害林冲的计策。林冲中计被擒。
第八章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人物
滕府尹,梁山好汉之一,苏州人氏,生得白净俊俏,人称“白面郎君”。原是打做银饰的银匠,自小喜欢枪棒,流落江湖。因从清风山过,和王矮虎斗了五六十合,不分胜败,燕顺见他功夫好,便留他上山,坐上了第三把交椅。清风山捉宋江时与宋江相识,宋江被清风寨刘高陷害关押,滕府尹等与花荣一起救了宋江,入了梁山。做了梁山步军将校第九位,在征讨方腊时战死。
水浒传里董超、薛霸性格特点:性格欺软怕硬又贪财,被《水浒传》演绎成了酷吏文化的象征。董超、薛霸是长篇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后均被浪子燕青杀死。董超、薛霸原均为东京开封府押送公人,受高太尉指使在途中野猪林陷害林冲,幸有花和尚鲁智深保护,林冲才安全到达沧州。回开封府后他两被高太尉寻事刺配北京大名府,大名府梁中书因其能干而把他两留用府内。后来董超又和薛霸一起押送梁山好汉卢俊义去沙门岛,李固送与50两银子让二人在途中结果卢俊义。结果二人在下手时被卢俊义的仆人燕青杀掉。
情节
林冲和鲁智深是结拜兄弟。一日,林冲的妻子在庙中烧香,被权臣高俅的儿子调戏,林冲得到报信后,把他们打跑,为此得罪了高俅。高俅设计陷害林冲,将林冲打二十军棍并发配沧州,还叮嘱解差董超、薛霸在路上结果林冲性命。 押解的路上,董超、薛霸百般折磨林冲,林冲本来就有棒伤,二解差故意用开水将林冲的脚烫肿,林冲行走非常困难。有一天,他们来到了野猪林,这里柏树参天,老藤缠绕,林中见不到一丝阳光。二解差假意让林冲休息,说怕他逃跑又用绳子把林冲绑在树上,林冲动弹不得。 这是两人露出狰狞面目说:"我们奉了太尉的命令,要杀死你。"当薛霸刚举起水火棍要打,没想到棍子被突然跳出来的鲁智深打飞。原来,鲁智深听说林冲被害,前去搭救,一问才知道已发配沧州,便一路上追赶才保住了林冲的性命。在林冲的讲情下,鲁智深饶了两个解差,要他们好好服饰林冲,并一直送到沧州。
第九章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人物
柴进
1、人物出身 柴进是沧州人氏,后周世宗嫡派子孙,家中有太祖皇帝御赐丹书铁券。他仗义疏财,喜好结纳四方豪杰,被誉为当世孟尝君,绰号小旋风。 2、结纳英雄 林冲刺配沧州时,路经柴进庄上,便去拜访柴进。柴进久闻林冲之名,不但对他厚礼款待,还写信给沧州大尹、牢城管营,让他们照看林冲。林冲因此被免了一百杀威棒,还得到看守天王堂的差使。 3、失陷高唐 宋江、吴用为逼朱仝上梁山,让李逵杀死沧州知府之子。朱仝为此深恨李逵,吴用只得让李逵留在柴进庄中暂避。后来,高唐州知府高廉的妻舅殷天锡倚仗权势,欲夺取柴进叔父柴皇城的花园,还殴打柴皇城。柴进闻讯与李逵奔赴高唐州。
情节
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林冲,林冲叫鲁智深不要打董薛二人,与鲁智深分别后,来到柴进庄上,受到柴进厚待,与洪教头比武取胜。 来到沧州后,用钱买通差拨管营,又得柴大官人遗书信照看,免挨一百杀威棒,还开了枷,派去天王堂当看守,林冲深感“有钱可以通神。”
扩展资料
配沧州的林冲,竟然在押解的路上遇到了自己的同行,也就是棍棒教练洪教头。 同行相见,分外眼红,洪教头对于林冲来到柴进的庄园十分不爽,他认为,林冲的出现将影响他在柴进府上食客中的地位。毕竟白吃白喝的机会难得,占了槽就不想再挪地儿。 柴进的好客里其实藏着自己的小野心,他希望能通过结识江湖好汉,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队伍,以便在以后的某个日子和皇帝叫板。 所以,但凡你有点本事,即便是朝廷案犯,只要路过柴进庄园,都会得到礼遇。书上说,专一招接天下往来好汉,三五十个养在家中,并叮嘱酒保,如有流配来的犯人,都可以投庄,并能得到资助。 但林冲作为一个犯人,怎么就能够在押解的路上随便就探访了柴进呢? 书上只交代了一句:林冲听了,对两个公人倒:“我在东京教军时,常常听得军中人传说柴大官人的名字,却原来在这里。我们何不同去投奔他”。然后,押送他的董超和薛霸就同意了。 这里面起码有三个问题待解,首先是押送犯人难道没有时间和路线要求,可以随便改道吗?其次是只是因为听过柴进的名气,便决定去投,林冲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 当柴进知道站在他对面的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时,他翻身下马,纳头便拜。 柴进还说了一番客气话,他说:“小可久闻教头大名,不期今日来踏贱地,足称平生渴仰之愿。” 林冲当然是见过世面的,客气话还是听得出来,当柴进让他坐上席的时候,他还是让了又让。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对方对你礼貌有加,有时候是真心觉得你不错,有时候仅仅是客气,还有时候是试探,别让三两句便宜话就给搞得春心荡漾、忘乎所以。 对于自己是谁,从哪来,到哪去,林冲还是有清醒的认知。 既然相见恨晚,那就举杯相庆吧。 但光喝酒没有节目也没意思,施耐庵先生不喜跳舞取乐,所以水浒里很少见到跳舞助兴的场面,倒是吃饭吃得好好的,突然就动手的场面很多。 柴进对林冲的本事是持怀疑态度的,或者说,他希望林冲验一验林冲的成色。 于是当酒食摆好,才喝了几杯酒,洪教头出场了。 对于洪教头的出场,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柴进的精心安排。洪教头在柴府当门客,他的专业是棍棒,而林冲是八十万禁军的棍棒教练,两人专业一样,所以可以想象,柴进一定敲打过洪教头,并暗示如打不赢林冲,就让他出庄园。 所以,在洪教头眼里,林冲就是那个抢饭碗的同行,而不是被押解的犯人。 这点从他出场后的一系列表现可以看出来,比如他挺着胸脯,林冲拜见,他全不理睬,更不还礼。 当柴进介绍林冲说,这位便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洪教头也不答应,也不回礼。 显然,这是在闹情绪嘛。 洪太尉没听过这句话,他此时心里只有一个敌人,一个从天而降的对手,他必须要给他点颜色瞧瞧。 他问柴进:“大官人为何厚礼管待配军?” 柴进还是那句话,因为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非同一般。这话的潜在意思就是,他比你厉害哦。 在柴进的激将下,洪太尉果然上钩,主动提出要和林冲切磋切磋。 林冲是不想比武的,这一路上风餐露宿,好不容易有人办招待,这鱼啊肉啊还没吃几口,就要比武,搞什么名堂嘛。 最关键在于,在棍棒专业上,他有资格瞧不起大多数人,何况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洪教头。 这种比武没有任何悬念,正规部队的军事教练打一个混江湖的,简直是小菜一碟。 书上写道,林冲望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复一棒下来。林冲看他步已乱了,被林冲把棒从地下一跳,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跳里,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朦儿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柴进大喜:“快将酒来把盏。”众人一齐大笑。洪教头那里挣侧起来。众庄客一头笑着,扶了洪教头,羞颜满面,自投庄外去了。 这句话再次印证了完全是柴进一手策划。 既让他看到了林冲的本事,又逼走了吃闲饭的洪教头,一举两得。 但凡同行兵戎相见,一般战斗力都会迅速爆表,洪教头还没打几棍,就被林冲搞定了,只能说明,越是没有本事的人,越是喜欢提防同行,越是喜欢祸害同行。 只有别人不幸,才是他的大幸,只有打到同行,自己才有饭吃。或许,柴进正是看准了这一点。
第十章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人物
陆谦
《水浒传》中一个反面人物,是在高俅这一边的,有关他的有第六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第九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陆谦原是林冲同乡的好友,最终却死在林冲的刀下。当然,人总有一死,若是有二死三死的话,这陆谦也该死好几回了。曾被林冲所救,与林冲结义。后因贪图富贵,在高俅面前谗言诽谤林冲,复又设计林冲,害其坐牢。林冲被发配后,千方百计欲加害于他,最终在山神庙被林冲杀死。他跟高衙内是逼林冲上梁山的两个直接因素。
情节
陆虞候再次设计陷害林冲,曾被林冲救过命的店主人李小二向林冲报告了消息,林冲怒寻陆谦不遇。 管营派林冲管草料场,欲烧死林冲。林冲杀死了差拨,富安,陆谦。 林冲在一庄上烤衣讨酒,打散庄客,醉倒雪地,被庄客捉住。
林冲分析
林冲是《水浒》里的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分析这个形象时,应从人物的历史条件、阶级特性出发,抓住林冲的性格是怎样在矛盾和冲突中发生重大转变的,要始终扣住一个“逼”字。 林冲出身于枪棒教师家庭,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由于阶级出身的影响,他虽然有正义感,对当时封建统治者有一定的不满,对高俅对他的迫害深为不平,但他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又留恋着自己的小康生活,养成了软弱动摇的性格。因此,虽屡遭屈辱和陷害以至沦为“罪囚”,刺配沧州,他仍旧委曲求全,逆来顺受,希望能挣扎着重返京都,恢复旧日的安宁生活。本文开头写林冲到沧州后路遇李小二,反映了他同社会下层人物的联系,表现了他扶弱救困的侠义气概和正直忠厚的性格。他到沧州后,因有柴进的书信钱财照顾,没吃什么苦头;又碰到李小二夫妇,得到了一些温暖。因此,尽管他明明知道是高俅“生事陷害”,使自己无辜“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他也只是担心“未知久后如何”,并未作进一步的打算,甚至还自认是“罪囚”,“恐怕玷辱”李小二夫妻两个。不过,林冲毕竟是个正直刚强的人物,在他的灵魂深处潜伏着反抗因素,正如李小二所说,“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因此,当李小二向他报信的时候,他一眼识破了陆虞候的阴谋,明确地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这就激起了复仇的怒火,决心叫仇敌“骨肉为泥”。他不顾李小二的劝阻,马上“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遍寻陆谦,足见其复仇心切,说明他在统治阶级的迫害下,反抗性有了增强。但当“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刚燃烧起来的复仇怒火又冷了下去。管营拨他去守草料场,一方面他能将此事与几天前陆谦的神秘出现联系起来加以考虑:“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说明他对陆谦是有怀疑、有警惕的;但另一方面,他仍然听从安排到了草料场,并且随遇而安,打算“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那四下里崩坏了的草屋,准备长期居住。沽酒途中行经山神庙,他又祈求“神明庇佑”。正当高俅对他的迫害步步进逼、他的生命危在旦夕的时候,他却仍然抱着幻想,一厢情愿地尽往好处想,没有反抗的意图。这时,在他心里,杀人复仇的念头又退后了一步,苟安妥协的想法又占了上风。 直到草料场火起,他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谦等人得意忘形的对话,才了解到高俅指使陆谦策划的恶毒阴谋的真象,认识到高俅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的险恶用心,看到反动统治者摆在自己面前的只是死路一条(“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血淋淋的事实使他真正认清了统治阶级的真面目,原来的幻想彻底破灭。直到这时,他才忍无可忍,毅然决然地杀死仇人,投奔梁山,终于走上反抗的道路,加入了农民起义军的行列。由忍辱屈从到被迫反抗,这是林冲性格的根本转变。林冲的人生道路,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是如何在尖锐复杂的重重矛盾中,逐渐产生分化的。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其生活和生命尚无保障,那么,广大劳动人民生活之痛苦就可想而知了。这就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
11-12
第十一章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人物
朱贵,沂州沂水县人,梁山第九十二条好汉。梁山泊元老之一,林冲上梁山时,在梁山脚下一酒店里遇到朱贵。朱贵是梁山王伦手下的耳目,江湖上叫“旱地忽律”。朱贵以开酒店为名,专门探听往来客商的消息。凡有上梁山之人,朱贵便向湖对面的港湾里射一枝响箭,对面便摇出一艘快船过来。王伦被林冲杀死后,朱贵依旧替梁山开酒店打探消息,和鬼脸儿杜兴一起负责梁山酒店。
地全星鬼脸儿杜兴首次出场是在《病关索大翠屏山 拚命三火烧祝家店》的最后一段,以及《扑天雕两修生死书 宋公明一打祝家庄》的开头一段。时迁在祝家庄被捉,杨雄、石秀脱身后走到天明,望见一座村落酒店。石秀道:“哥哥,前头酒肆里买碗酒饭吃了去,就问路程。”两个便望村店里来,倚了朴刀坐下,叫酒保取些酒来,就做些饭吃。酒保一面下菜蔬、案酒,烫将酒来。方欲待吃,只见外面一个大汉走入来,生得脸方腮,眼鲜耳大,貌丑形粗,穿一领茶褐衫,戴一顶万字头巾,系一条白绢搭膊下面穿一双油膀靴,叫道:“大官人教你们挑了担来庄上纳。”店主人连忙应道:“装了担,少刻便送到庄上。那人分付了,便转身又说道:“快挑来!”却待出门,正从杨雄、石秀前面过。杨雄认得他。便叫一声“小郎,你如何在这里,不看我一看?”那人回转头来看了一看,也认得,便叫道:“恩人如何来到这里?”望着杨雄便拜。石秀便问道:“这位兄弟是谁?”杨雄道:“这个兄弟,姓杜,名兴,祖贯是中山府人氏。因为面颜生得粗莽,以此人都叫他做鬼脸儿。上年间做买卖来到蓟州,因一口气上打死了同夥的客人,官司监在蓟州府里,杨雄见他说起拳棒都省得,一力维持救了他。不想今日在此相会。”其最后的结局是跟随李应还乡去了。
情节
富安和陆谦打算害死林冲,被他发现,他杀了富安和陆谦,结果自己却被抓住,被捆至柴进庄暂住。所幸遇到柴进,柴进敬重他是好汉,就把他放了。林冲官司追捕甚急,柴进周济他去梁山。一天晚上雪一直下着,林冲找了家酒店,在酒店吃酒时乘酒兴赋诗一首。 表达了自己对高俅的不满,表现对未来的向往。与朱贵相识,朱贵很敬佩他,打算带他上水泊梁山,朱贵施号箭的渡船,在他的帮助下和柴进的信推荐下,林冲在个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夜晚顺利投奔梁山。
第十二章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人物
失意的英雄—杨志 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有一身的好武艺,又因脸上有一块青记,江湖人称“青面兽”。 在梁山好汉中排行榜第十七位。当年曾应过武举,做到殿帅府制使。奉命为皇上押运花石纲,不料在黄河里翻了船,只得畏罪逃避。后来听说朝廷赦免了他们的罪,便凑了一担钱物,想去京城活动一番,希望能恢复旧职。 中途遇到被王伦要求先下山取“投名状”杀一人再上山的林冲,于是两人拔刀大战三十余回,不分胜负。与林冲不打不相识,被王伦一起邀上梁山。但杨志一心“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不肯入伙,坚持要去东京。 不料使尽了钱财,好不容易见到高太尉,却被痛骂了一通,赶出了殿帅府。在穷途末路之际,只好去卖祖传宝刀,与泼皮牛二发生争吵,不得已杀了牛二,被发配到大名府充军。 岂料却因祸得福,得到梁中书赏识,收在门下,“早晚殷勤听候使唤”,并把押运生辰纲去东京的重要任务交托给他,哪知又被晁盖等人在黄泥冈所劫。 杨志无奈和鲁智深打上二龙山,杀了邓龙,做了山寨之主。后归了梁山泊。宋江接受招安,最高兴的莫过于杨志,满足了他的毕生心愿,可惜征方腊途中,病死异乡。 作为杨家将的后代,他也算是争气的,武艺超群。北京斗武,射箭、枪法都无可挑剔;大战索超,表面上不相上下,实则还要略胜一筹;和林冲的一场步斗,三十合内平分秋色;和鲁智深斗,五十合内不败,其武力可称一流。 杨志其实是个精明能干的人。他久在江湖,深知押运生辰纲的凶险,在推辞不掉任务之后,做了精心的安排:首先要求扮做普通的行商客人,悄悄赶路,避免大张旗鼓,引人注意;后又要求梁中书给自己提调权力,防止内部不和; 行走时,也是根据不同的地形,更改行路的时间;后来兵士要买酒喝,他又千方百计阻拦,这些都体现了杨志的精明。但由于急功近利、粗暴蛮横,对手下的兵士“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这就激化了运送队伍的内部矛盾。有了内讧,再加上吴用不露痕迹的妙计,失败也就不可避免了。
情节
王伦想要杨志在山,以牵制林冲,杨志不从,只得让林冲坐了第四把交椅。 杨志乃杨令公之孙,因丢了花纲石,想补殿帅职役,被高俅批倒赶了出来。 缠盘用尽,便卖宝刀。遇到泼皮牛二,无理取闹,杨志性起用刀杀了牛二,被监禁于死囚牢中。众人见他为东京街除了牛二这害,多方周济。又被送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军。留守梁中书见杨大喜想通过演武试艺,抬举杨志。 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东京人氏,原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其妻子被太尉高俅的养子高衙内看上,而多次遭到陷害,最终被逼上梁山落草。后火并王伦,尊晁盖为梁山寨主。他参与了梁山一系列的战役,为山寨的壮大立下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