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物理化学之化学势
纯理想气体的化学势。混合理想气体组分的化学势。气体存在状态与单独存在相同,化学势表达式相同。气体混合物中某一种气体B的化学势。
编辑于2022-01-04 19:53:33这些药物主要是镇痛药,解热镇痛药,利尿药,作用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药物,这些药物都是各自独立的,没有能够归在一起的类别,写了每个药物的机制、代表药物、不良反应等等。根据药大教学日历整理的。
是期末考前根据老师的考纲整理的,里面都基本上是治疗心脏类疾病的药物,主要是抗高血压药,治疗心力衰竭、抗心律失常、抗心绞痛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都整理了分类及其代表药物,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知识点。只适用于药学生,不适用于医学生,侧重点不一样,我临床同学说的。
距我当时期末周前自己分类汇总一下,将精神类药物都放在一起总结。 总共分为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抗惊厥药,抗帕金森药,抗阿尔兹海默病药,精神失常与抗精神失常药这几种。然后每类药各自的代表药及其机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都有整理。 主要是根据学校发的教学日历和老师的PPT整理的,应该会和别的学校的有区别。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些药物主要是镇痛药,解热镇痛药,利尿药,作用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药物,这些药物都是各自独立的,没有能够归在一起的类别,写了每个药物的机制、代表药物、不良反应等等。根据药大教学日历整理的。
是期末考前根据老师的考纲整理的,里面都基本上是治疗心脏类疾病的药物,主要是抗高血压药,治疗心力衰竭、抗心律失常、抗心绞痛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都整理了分类及其代表药物,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知识点。只适用于药学生,不适用于医学生,侧重点不一样,我临床同学说的。
距我当时期末周前自己分类汇总一下,将精神类药物都放在一起总结。 总共分为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抗惊厥药,抗帕金森药,抗阿尔兹海默病药,精神失常与抗精神失常药这几种。然后每类药各自的代表药及其机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都有整理。 主要是根据学校发的教学日历和老师的PPT整理的,应该会和别的学校的有区别。
化学势
气体的化学势
纯理想气体的化学势
标准态
其他状态
恒温变化
混合理想气体组分的化学势
气体存在状态与单独存在相同,化学势表达式相同
气体混合物中某一种气体B的化学势
PB:气体混合物中B气体分压
是在温度T,B组分分压为pθ时理想气体的化学势。
真实气体的化学势
对于真实气体,用逸度 f (fugacity)代替压力p
f = γp, γ为逸度系数
是在温度T,B组分分压为pθ时理想气体的化学势,是一种假想态
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
液体的蒸汽压
纯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稀溶液的蒸气压
溶质的加入使蒸气压降低
拉乌尔定律
P1:分压
一定温度时,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p1与溶剂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x1成正比,其比例系数是纯溶剂在该温度时的蒸气压P*
理想溶液(液态混合物)
在一定温度下,任意组分在全部浓度范围内都遵守拉乌尔定律称为液态混合物,即理想溶液Pi=P*Xi
特点
分子之间作用力相同,纯物质混合形成理想溶液时,体积具有加和性,没有热效应。
有在任意浓度下均遵守拉乌尔定律的非常类似理想溶液的溶液存在
近似理想溶液: 光学异构体(左、右旋光)、立体异构体(D、L对应体)、同位素化合物、同系物(苯、甲苯)等组成的溶液。
化学势
等温,理想溶液中任意B物质
μB*是在温度T,液态混合物中组分B,当xB =1,饱和蒸气压状态的标准化学势,即物质B纯态的化学势
稀溶液
亨利定律
使用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
一定温度时,稀溶液中挥发性溶质的平衡分压PB与溶质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xB成正比
k ——亨利定律常数,其数值与温度、压力、溶剂和溶质的性质有关
其他表达式
定义
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浓度很低),溶剂A遵守拉乌尔定律、溶质B遵守亨利定律的溶液
化学势
溶剂的化学势
恒温,A物质为饱和蒸气压时纯溶剂A(xA =1)的化学势
因为xA<1,所以RTlnxA<0, 这意味着稀溶液中溶剂的化学势总是小于纯溶剂的化学势。
溶质的化学势
为纯溶质B在温度为T,XB =1, pB=kx,B*xB依然成立时那个状态的化学势。(假想态)
假想态
实际上当xB=1, pB≠kx,B*xB
1.用物质的量分数xB表达的化学势
2.用质量摩尔浓度mB表示的化学势
为mB=1 mol/kg时仍符合亨利定律的假想态的化学势
3.用物质的量浓度cB表示的化学势
为cB=1 mol/dm3时仍符合亨利定律的假想态的化学势
Cθ——标准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mol*dm-3
总结
真实溶液
溶剂的化学势
不遵守拉乌尔定律
溶质的化学势
不遵守亨利定律,用活度系数矫正
活度系数无量纲
三个μ一样,但标准态不一样
、
总结
依数性,蒸气压、凝固点、渗透
蒸气压下降
同一温度下,纯溶剂的蒸气压力与溶液的蒸气压力之差叫做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例: 同一温度下,溶有难挥发溶质B的溶液中,溶剂A的蒸气压力总是低于纯溶剂A的蒸气压力。
依数性
定义:稀溶液中,这些现象(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渗透压)的数值仅于溶质的质点数有关而与溶质的特性无关。这种性质称为依数性。
溶于溶剂的现象
1、蒸气压:溶液蒸气压比纯溶剂蒸气压降低
稀溶液溶剂遵守拉乌尔定律
2、沸点:溶液的沸点比纯溶剂沸点升高
理想溶液:
稀溶液:
3、凝固点:溶液的凝固点比纯溶剂的凝固点降低
凝固点:固态纯溶剂与液态溶液呈平衡的温度
理想溶液:
稀溶液:
4、渗透压:溶液和纯溶剂之间产生渗透压
渗透现象
半透膜:能通过溶剂分子而不能通过溶质分子
渗透压(π)
平衡时,溶液中溶剂的化学势与p* 压力下纯溶剂的化学势相等
理想溶液:
稀溶液:
反渗透
若在溶液一侧外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外压时,溶剂可从溶液向溶剂渗透或从浓溶液向稀溶液渗透的现象称做反渗透。
等渗:与血浆渗透压相等
等张:与红细胞张力相等
化学势
化学势的分类
狭义化学势
定义:偏摩尔吉布斯自由能
(组成变化或开放的均相系统)
广义化学势
多组分均相系统发生微小 变化,取全微分
定义
保持特征变量和除B以外其它组分不变,某热力学函数随其物质的量 nB的变化率称为化学势。
注意
1.不是任意热力学函数对nB的偏微商都称作化学势,要注意下角条件。
2.只有用吉布斯能表示的化学势才是偏摩尔量。
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基本方程
前提:W'=0
方程
判别过程的方向
条件:等温等压非体积功为零
单组分相系统
多组分相系统
结论:物质的化学势是决定物质传递方向和限度
相平衡
单组分相平衡
前提:等温、等压
α相到β相
系统达到平衡
自发过程
自发变化的方向从化学势大的相向化学势较小的相转移,直到物质在两相中的化学势相等。(和势能很像,与能量有关)
多组分相平衡
[T]、[P] 、任意组分B在各相中的化学势必须相等
反应方向的判据
<0 正向自发进行
=0平衡
>0反向自发进行
偏摩尔吉布斯自由能
化学势和温度的关系
化学势与压力的关系
溶液组成的3种表示方法
1.物质的量分数xB (mole fraction)
溶质B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中总的物质的量之比称为溶质B的物质的量分数,又称为摩尔分数,单位为1。
2.质量摩尔浓度mB(molality)
溶质B的物质的量与溶剂A的质量之比称为溶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单位是molkg-1。
3.物质的量浓度cB(molarity)
溶质B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体积V的比值称为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或称为溶质B的浓度,单位是mol*m-3,但常用单位是mol*dm-3 。
化学势的标准态及其表示式
判据:
绝对值不可知
标准态
气态、液态、固态、溶液组分各不相同
其它状态
与标准态化学势相比较 用与标准态的差值作为判断标准
偏摩尔量
单组分系统的摩尔量
单组分、均相封闭系统
摩尔热力学函数值的定义式
摩尔体积
摩尔热力学能
摩尔焓
摩尔熵
摩尔亥姆霍兹能
摩尔吉布斯能
热力学是广度性质
摩尔热力学函数值是强度性质
多组分系统的偏摩尔量
对于多组分系统的某个广度性质
偏摩尔量
X为V,U,H,S,A,G等广度性质
等温等压下
定义:偏摩尔量
指的是多组分系统中B物质的某种广度性质的偏摩尔量 某种组分的物质的量对某个系统性质的贡献的大小
X:容量性质 下标:等温、等压、其他组分不变
ni表示所有的物质, nj表示除了某一物质之外的所有物质
当系统状态发生微小变化,用全微分表示
物理意义
1.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在一定浓度的有限量溶液中,加入dnB的B物质(此时系统的浓度几乎保持不变)所引起系统广度性质X随该组分的量的变化率;
2.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往一定浓度大量溶液中加入1 mol的物质B(此时系统的浓度仍可看做不变)所引起系统广度性质X的变化量。
注意
条件:等温、等压,大量的定组成系统中加入单位物质的量的B物质所引起广度性质的X的变化值
只有广度性质才有偏摩尔量,偏摩尔量是强度性质
纯物质的偏摩尔量就是它的摩尔量
任何偏摩尔量都是T、P和组成的函数
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
前提:多组分系统中各物质的比例不变,偏摩尔量不变,n改变
偏摩尔量为强度性质≠系统的量的变化
、
例
两组分系统,体积值
系统的广度性质=∑(各组分物质的量nB*偏摩尔量XB,m)
Gibbs-Duhem
在溶液中不按比例的添加各组分,溶液浓度、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和偏摩尔量均会改变
偏摩尔量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 某一偏摩尔量的变化可从其它偏摩尔量的变化中求得
热力学基本方程
封闭系统、纯组分、单相系统、W'=0
含n种物质的均相封闭体系仅需n+2种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