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的形态
茎的基本形态
维管束痕:叶痕内的点现状突起,为叶柄和茎的维管束脱离后留下的痕迹
芽的类型于分枝
芽的类型
芽的生理活动状态
活动芽:生长季节活动的芽,即当年生长季节形成的新枝、花、花序的芽
休眠芽:在生长季节不生长、不发展,保持休眠状态的芽
茎的分枝方式
单轴分枝(总状分枝):主干明显,由顶芽不断地向上伸展而成,这种分枝方式称单轴分枝
合轴分枝:主干的顶芽在生长季节生长迟缓或死亡,或顶芽为花芽,由紧接着顶芽下面的腋芽伸展,代替原有顶芽,每年同样地交替进行,使主干继续生长,这种主干是由许多腋芽发育而成的侧枝联合而成,因此称合轴分枝
假二叉分枝:具对生叶的植物,顶芽停止生长或顶芽是花芽,由顶芽下的两侧腋芽同时发育成二叉状分枝,实际上也属合轴分枝的一种
二叉分枝:顶端分生组织分为两个的分枝方式,是分枝中最原始的类型,主要见于蕨类植物、苔藓植物。
分蘖:禾本科植物一种特殊的分支方式,是由地面下或近地面的根状茎节上产生腋芽,以后腋芽形成具不定根的分枝,把这种分枝方式称为分蘖
茎的次生结构
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维管形成层
束中形成层~原形成层:束中形成层位于茎初生结构的维管束中,即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由原形成层残留下来,成为维管束形成层的一部分,参与次生结构的形成。
束间形成层:位于茎初生结构的维管束之间,由薄壁细胞反分化而来,将来成为维管束形成层的一部分,参与次生结构的形成。
茎的初生结构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维管柱
维管束 ~原形成层
由原形成层分化而来,由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共同组成的束状结构
有限维管束:单子叶植物维管束的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都不具形成层,不再形成新的木质部和韧皮部,这样的维管束称为有限维管束。
无限维管束:维管束的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存在形成层,可产生新的木质部和韧皮部,这样的维管束称为无限维管束,
髓射线(初生射线):位于双子叶植树茎初生结构的维管束之间,由基本分生组织发育而来,由薄壁细胞组成,可以使物质进行横向运输
早材:早材:温带的春季或热带的湿季,由于温度高、水分足,形成层活动旺盛,形成的次生木质部细胞径大、壁薄,排列疏松,色泽淡,这时期形成的次生木质部。
晚材:温带的夏末、秋初或热带的旱季,形成层活动逐渐减弱,形成的细胞径小、壁厚,质地致密,色泽较深,这时期形成的次生木质部。
年轮:在一个生长季内,早材和晚材共同组成的同心环层。一般情况下,在有季节变化的地区,一个年轮代表着一年形成的次生木质部。
心材:位于茎内较深的中心部分的次生木质部,养料和氧不易进入,导管和管饱失去输导作用,但还具有支持作用,把这些次生木质部称为心材。
边材:心材外围的接近形成层的次生木质部,色泽较淡,具生活细胞,导管和管饱仍具有输导功能,这些次生木质部称为边材。
树皮:维管形成层或木质部外方的全部组织,称为树皮。包括死的外树皮和活的内树皮,前者包含新的木栓和它外方的死组织,后者包括木栓形成层、栓内层和最内具功能的韧皮部部分
淀粉鞘:双子叶植物茎初生结构中,相当于内皮层的细胞,富含淀粉粒,把它称为淀粉鞘
内始式:茎的初生木质部的发育顺序是由内向外逐渐发育成熟,即原生木质部居内,后生木质部居外。
增殖分裂:维管形成层细胞平周分裂产生次生结构使器官增粗,为适应器官增粗,维管形成层通过增加自身原始细胞的分裂来扩大形成层的周径的分裂方式。
侵填体:位于老茎中央部分的一些导管和管胞,其临近的薄壁细胞从纹孔处侵入导管和管胞腔内,部分或完全阻塞导管或管胞腔内,部分或完全阻塞导管或管胞腔而使他们失去输导功能,把这样的结构称为侵填体。
皮孔:树干表面上,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色泽和形状,纵向或横向凸起的斑点称皮孔。皮孔是由木栓形成层活动向外不产生木栓而是产生薄壁细胞,具发达的胞间隙,随细胞数目增多将表皮撑破形成,皮孔可以促进茎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补充组织:茎在形成周皮时,局部木栓形成层向外不形成木栓,而是产生薄壁细胞,具发达的胞间隙,以后栓化或非栓化,把这种组织称为补充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