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藻类
植物学之藻类植物知识总结,包括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藻类植物各门的特征和代表植物、藻类植物的生活史三部分内容。
编辑于2022-01-06 21:54:23藻类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原植体:想藻类植物一样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体称为原植体
定义
细胞内含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低等自养植物的统称,植植物界中形态和结构最简单的类群
藻类植物的细胞壁分为两层,外层为果胶质,内层为纤维素
绝大多数藻类植物的细胞内含有叶绿素和其他色素,由于各种色素的成分和比例的差异,使它们呈现不同颜色
多数藻类植物仅有单细胞的生殖器官,少数高级点的生殖细胞是多细胞的,生殖器官的每个细胞都直接参与生殖作用,即能直接形成孢子或配子
合子(受精卵)不在母体内发育成多细胞的胚,所以藻类植物是无胚植物
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但主要环境是淡水、海水或潮湿的地方
分类
蓝藻门
绿藻门
裸藻门
金藻门
甲藻目门
红藻门
褐藻门
藻类植物各门的特征和代表植物
蓝藻门
蓝藻门的主要特征
形态
无鞭毛
单细胞体:一个细胞组成
群体:2至多个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集合或连接而成
丝状体:单体不分枝,或具多分枝,有的假分枝
细胞结构:典型的原核细胞结构
细胞壁
主要成分是黏肽或肽聚糖,不含纤维素
其外有胶质鞘,具有耐旱和耐高温等作用,含有红、紫、棕等非光合作用色素
原生质体
中心质(中心体):位于细胞中央,含DNA
周质(色素质):位于中心质的周围,无载色体等细胞器
类囊体
光合色素:叶绿素a和藻蓝素
光合产物:蓝藻淀粉和藻蓝素颗粒体
繁殖方式
营养繁殖:最常见
异形胞:某些丝状蓝藻的藻丝上由营养细胞变态形成的,比其他营养细胞大的特殊细胞;它一般具厚壁,内含物均匀透明
功能:将藻丝细胞分割成藻殖段进行营养繁殖;细胞内含固氮酶,可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
藻殖段:丝状蓝藻从死细胞或异形胞处断裂形成的藻丝,称为藻殖段。每一小段又可发育成一丝状蓝藻
无性生殖:植物体产生的生殖细胞(孢子)不经过结合,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孢子:一种具有繁殖能力的、不需要结合就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细胞
厚壁孢子
外生孢子
内生孢子
蓝藻门的分类和代表植物
色球藻目
颤藻目
念珠藻目
发菜,地木耳
真枝藻目
地位
最原始最古老的植物
绿藻门
绿藻门的主要特征
形态
有单细胞、群体、丝状体、叶状体和管状体等
具鞭毛的类型主要有少数单细胞和群体的营养细胞及多数绿藻繁殖时期形成的孢子或配子;绝大多数无鞭毛
细胞结构
细胞壁
两层,内层为纤维素,外层为果胶质
细胞核
1至多个;多数种类含有1个核,少数种类含多个核
细胞器
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等
载色体
与高等植物中的叶绿体结构类似,双层膜
色素种类
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
光合产物
淀粉,其组成与高等植物的淀粉相似
繁殖
营养繁殖
无性生殖:产生各种类型的无性孢子,直接萌发产生新个体
游动孢子
不动孢子
似亲孢子
四分孢子
单孢子
果孢子
有性生殖:植物体产生的两性生殖孢子(雄配子和雌配子或精子与卵)结合形成合子(受精卵),由合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根据相结合的两个配子的大小、形态和行为等特征,又分为
配子:有性生殖时产生的生殖细胞,必须经过两性结合形成合子,再由合子发育形成新个体,或合子产生孢子再长成新个体
同配生殖:两个形态、结构、大小和运动能力都相同的配子相互结合的有性生殖方式;
异配生殖:两个形态、结构相同,而大小和运动能力不同的配子相互结合的有性生殖方式
卵式生殖:两个形态、结构、大小、和运动能力都不相同的生殖细胞,即精子和卵细胞相结合的有性生殖方式
接合生殖
绿藻门的分类和代表植物
衣藻属
水绵属
接合生殖:藻类和菌类植物中由两个同形配子囊结合的有性生殖方式
团藻属
石莼属(海白菜)
裸藻门
裸藻门的主要特征
形态
单细胞藻类
有1~3条鞭毛,有感光器——眼点,能在水中进行趋光或避光运动,由胡萝卜素及其衍生物构成
细胞结构
细胞壁
无细胞壁
光合色素
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光合产物
裸藻淀粉及脂肪
繁殖
营养繁殖
细胞纵裂
主要生活淡水中,在有机质丰富时,可以大量繁殖形成水华,污染水体
裸藻门的分类和代表植物
裸藻目
柄裸藻目
裸藻门的地位和价值
裸藻的细胞结构和习性兼有植物和动物的特点,被看作是动植物的共同祖先。
裸藻门的色素与绿藻门的相同,曾经被放到绿藻门中
裸藻的细胞在黑暗中叶绿素和色素会消失,在光照下又会恢复绿色,对研究载色体等细胞器的形成过程有一定意义
褐藻门
褐藻门的主要特征
形态
无鞭毛
多细胞的丝状体、叶状体、管状体
分类
异丝体:藻体有匍匐的分枝系统和直立的分枝系统
假薄壁组织体:许多丝状体相互交织密贴而成
薄壁组织体:进化水平最高的类型外形分化为叶片、柄部和固着器三部分;内部组织分化成表皮层、皮层和髓
细胞结构
细胞壁
内层为纤维素,外层为藻胶
细胞核
单核,较大
细胞器
据高尔基体、中心体、内质网、液泡等
色素
叶绿素a、胡萝卜素、多种叶黄素,其中墨角藻黄素(叶黄素)含量较多,使藻体chengixanhese
光合产物
褐藻淀粉、甘露醇等
繁殖
营养繁殖
藻体纵裂、形成段片和产生繁殖枝
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
同配生殖
异配生殖
卵式生殖
生活史:孢子减数分裂,具世代交替
几乎全部海产
褐藻门的分类和代表植物
等世代纲
不等世代纲
无孢子纲
代表植物:海带属、鹿角菜属
红藻门
形态
多数为多细胞的丝状体、叶状体和枝状体,少数种类是单细胞类型
单孢子:红藻的部分种类无性生殖时产生的单个无鞭毛的静孢子称为单孢子
无鞭毛
细胞结构
细胞壁
两层,内层为纤维素,外层为果胶质
细胞核
多数1核;少数种类幼时单核,成年时多核
细胞器
载色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等
载色体
色素种类
叶绿素a、叶绿素d、胡萝卜素、叶黄素、藻红素、藻蓝素
光合产物
红藻淀粉
繁殖
营养繁殖
细胞直接分裂
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
卵式生殖
生活史
孢子减数分裂,具世代交替,且多数为配子体、果孢子体和孢子体三种植物的世代交替
多生于海水中
红藻门的分类及代表植物
红毛菜纲
红藻纲
代表植物:紫菜
藻类植物的生活史
生活史:生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发育和繁殖阶段的全过程
仅有营养繁殖,有些蓝藻和有些单细胞藻类属于这种类型
生活史中仅有1个单倍体的植物体,只进行有性生殖,减数分裂发生在配子囊中配子产生之前。绿藻中的管藻目的一部分、硅藻的全部和褐藻中的鹿角菜目属于这种类型
生活史中有世代交替的现象,即生活史中有2或3个植物体,单倍体的植物体行有性生殖,合子萌发时不经减数分裂产生双倍体的植物。双倍体的植物体行无性生殖,经减数分裂产生孢子,长出单倍体的植物体。单倍体的植物体叫配子体,双倍体的植物叫孢子体
世代交替:植物生活史过程中,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相互交替的现象
无性世代(孢子体世代):从合子开始,合子发育形成孢子体,并直到孢子体产生的二倍染色体时期
有性世代(配子体世代):从孢子开始,由孢子发育形成配子体,直到配子产生的单倍染色体时期。
核相交替:细胞中单相核和双相核有规律的相互更替的过程
同形世代交替: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形态构造基本上相同
孢子体:植物的世代交替中产生的二倍体的植物体
异形世代交替: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形态构造基本上不相同
配子体:植物世代交替中产生配子的单倍体的植物体
载色体:藻类植物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含有光合色素,故称载色体,不同藻类所含光合色素不同
游动孢子:藻类和菌类植物无性生殖时产生的具鞭毛的孢子
似亲孢子:藻类植物无性生殖中,由母细胞多次分裂形成与母细胞形状相似的不动孢子称为似亲孢子
厚壁孢子:有些藻类植物为度过不良环境通过细胞壁加厚,积储养料而产生的无性生殖细胞,称为厚壁孢子
果孢:红藻的雌性生殖器官,囊状或烧瓶状,其上延长部分为受精丝,果胞内含有一卵核
外生孢子:某些蓝藻形成孢子时,细胞发生横分裂,形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原生质,上端较小的小块仍保持分裂能力,继续分裂,不断地形成孢子。以此方式形成的孢子即外生孢子
内生孢子:某些蓝藻形成孢子时,母细胞增大,原生质体进行多次分裂,形成许多具薄壁的子细胞,母细胞破裂后再全部释放出去,每个孢子萌发形成一个新的植物体。以此方式形成的孢子即内生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