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之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知识总结,包括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等。
编辑于2022-01-08 15:15:02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接案
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接案的重要性
什么是接案
接案工作的目的
澄清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的期望和义务
激励服务对象
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的改变
促使服务对象积极参与改变的过程
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
接案阶段的主要任务
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
主动求助的
他人转介的
由社会工作者主动接触而成为服务对象的
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
自愿型服务对象
非自愿型服务对象
被强制接受服务的服务对象
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
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
与服务对象初步建立专业关系
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
做好会谈的准备并拟订初次面谈提纲
资料准备
事先研读服务对象资料
了解其是否接受过服务
了解服务对象是否有特殊事项需要谨慎小心处理
拟订会谈提纲
介绍自己和自己的特长
简要说明本次会谈的目的和内容,以及双方的角色和责任
介绍机构的功能和服务、相关政策(如保密原则)和工作过程
征求服务对象对会谈安排的意见,了解对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期望
询问服务对象是否有需要紧急处理的事情,以便提供及时的协助
会谈
会谈时间、场所的安排
会谈的主要任务
界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了解服务对象寻求帮助的原因
了解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看法
了解服务对象期望达到的目标
澄清角色期望和责任
激励并帮助服务对象进入受助角色
促进和引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会谈的技巧
主动介绍自己
沟通
倾听
会谈中回应服务对象的方法
对服务对象的想法与反应有透彻的了解
将自己与服务对象融合
敏锐地感觉服务对象的各种情绪态度和反应
向服务对象表达愿意协助的态度
会谈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留意服务对象对接受社会工作协助的看法并进行适当处理
中国人有困难时首先是向非正式的社会网络和助人系统求助,因为他们是服务对象生活中的“自己人”
时刻保持对服务对象的敏感性
要记住,在与服务对象一起分析反面事件和作评价时,实际是把它们作为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提出来的
收集资料
资料收集的范围和内容
个人资料
身体情况
服务对象的特点与能力
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
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及常用的记录资料的方式
初步预估
建立专业关系
社会工作的专业关系
社会工作专业关系对实务的意义
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特点
有一个双方共识的目标
有一个特定的时间架构,即有时间的限制
在此关系中,社会工作者不以自己的利益为取向,而以服务对象的利益为中心
在这个关系中,社会工作者是握有专门知识、具有专业伦理和专门技巧的权威
这种关系是“控制性”的,社会工作者要掌握工作的大方向,并控制自己的感情投入和采取的行动
建立专业关系的五要素
与服务对象准确沟通想法和感受
与服务对象沟通相互之间的资料
沟通充满亲切感和关怀
与服务对象角色互补
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
建立专业关系的技巧
同感
诚恳
温暖与尊重
积极主动
决定工作进程
终结服务
转介其他服务
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
签订初步的服务协议
与服务对象签订服务协议的内容
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初步界定
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的服务
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相互的角色期望及暂定的工作时间长度
与服务对象以外的其他系统建立关系并订立服务协议
与改变媒介系统建立关系和订立协议
与行动系统订立关系
与目标系统订立关系和工作协议
影响接案成功的因素
不能建立关系的原因
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的期望不一致
社会工作者的能力不足以提供帮助
临时事件和外部障碍
服务对象不愿接受帮助
社会文化因素
避免过早终止关系的策略
增进彼此关系
订立明确的接案工作指引
订立初步协议
回应服务对象的迫切需要
运用网络资源
不断给予鼓励
接案应注意的事项
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
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
决定解决问题的先后次序
保证服务对象要求的服务符合机构的工作范围
预估
预估的目的、任务、特点及原则
什么是预估
预估的目的
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
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
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及使问题延续的因素
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中的积极因素
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
预估的任务
了解服务对象存在的问题、问题的性质、成因、程度及其对服务对象的影响
了解服务对象个人的生活经历及行为特征
了解服务对象与环境的互动状况及其对自身问题的认识和改变的动力与能力
了解服务对象所处的环境系统的状况
预估的特点
持续性
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共同参与
行动取向
有可识别的步骤
广泛深入
运用知识
渗透了专业判断
有局限性
预估的原则
个别化原则
合作原则
避免片面
避免简单归因
兼顾服务对象的弱点与长处
不断循环往复
预估的基本步骤
收集资料
个人资料的收集
个人基本资料
个人的主观经验
解决问题的动机
生理、情感和智力方面的功能发挥
环境资料的收集
家庭状况
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
家庭成员的角色和互动情况
家庭规则
家庭成员的沟通方式
家庭关系
家庭的决策和分工方式
社会环境
社会支持系统及其功能发挥
物理环境及对服务对象需要满足的程度
服务对象对环境资源的主观认知
服务对象的社会网络环境
社会的体制和组织环境等
收集资料的方法
询问
会谈
角色扮演
问卷
咨询
观察
家访
利用已有资料
分析和解释服务对象的资料与问题
排列次序
发现问题
识别原因
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做出解释
认定问题
描述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
描述问题是如何发生的及发生的原因
描述服务对象的处境及其社会系统的情况
探究服务对象问题得不到解决的原因
描述服务对象系统的发展阶段
撰写预估报告
撰写预估报告应注意的事项
确定报告的目的和读者
确定报告应使用的资料
将资料组织成为有意义的不同部分
将事实与判断分开
语言简洁精炼
预估报告的结构
资料和事实
专业判断
对资料的理解
对服务对象问题的评估
对形成问题原因的分析,对问题原因的理解和解释
判断改变的可能性和益处
预估的主要方法
社会历史报告方法及其运用
服务对象系统的资料
服务对象关心的事项、需要、与需要相关的问题,以及这些事项的发展过程
服务对象现在的能力和限制等
家庭结构图预估方法及运用
表达家庭的历史
提供有关家庭婚姻、死亡、家庭成员所处的地位和位置、家庭结构等服务对象有关的摘要式信息
包含家庭几代的关系资料,提供服务对象的家庭关系、资源、问题与家庭间关系等资料
社会生态系统图
社会生态系统图的理论基础
生态系统图的功能
描述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
以直观的方式呈现服务对象与这些系统的关系
勾勒出系统间的交流
呈现可使用资源的相关信息
生态系统图的绘制方法
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网络的种类
社会网络评估工具
社会网络评估表
社会网络格
社会网络图
计划
服务计划的构成
目的和目标
制定目标的要求
目标陈述要明白易懂,重在促进服务对象的成长
可测量
具有操作性和现实性
有时限
符合机构目标和社会工作伦理
制定目标的意义
关注的问题与对象
个人
家庭
小组/群体
组织
社区
多层次介入策略
计划一起协同工作的合作者
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各自的角色
计划具体的行动、工作程序及工作时间表
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
有服务对象的参与
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
尽可能详细和具体
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
能够总结与度量,为评估打好基础
制订服务计划的方法
设定目的和目标
确定社会工作介入的目的
设定工作目标
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
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
与服务对象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能的利弊
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
构建行动计划
选择介入系统
选择行动内容
危机介入
资源整合
经济援助
安置服务
专业咨询
签订服务协议
服务协议的含义
签订协议的目的
服务协议的内容
计划的目的与目标
双方各自的角色与任务
为达到目的与目标所采取的步骤、方法与技巧
期望达到的结果,以及进行总结、测量和评估的方法
社会工作服务协议的特点与制定原则
明确性
得到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认可
具有弹性
具有实用性
服务协议的形式
服务协议的签订过程及技巧
签订服务协议的过程
会谈协议
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
协议介入目的和目标
协议介入策略和行动
签订服务协议的技巧
认定服务对象对问题的看法
与服务对象分享对问题的看法
描述为之工作的问题
确定目的和目标并说明行动的具体策略
总结和强调协议的主要内容
介入
介入的特点
社会工作介入的含义
社会工作介入的性质和特点
介入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行动
“干预”是介入的核心
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并重
介入有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
介入的分类
直接介入(社会工作的直接实践)
间接介入(社会工作的间接实践)
直接和间接综合介入
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
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
个别化
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
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
瞄准服务目标
考虑经济效益
直接介入的行动及策略
促使服务对象运用现有资源
促使服务对象运用现有资源的策略
帮助服务对象运用自己的内在资源,以达到改变的目标
帮助服务对象运用现有的外部资源
社会工作者需具备的能力
了解现有资源
正式服务资源系统是指由社会服务机构管理和提供的服务
非正式服务资源系统(自然助人服务系统)是满足服务对象需要的重要资源系统,在服务对象有需要时可以伸出援手
进行转介
资源倡导
增能
进行危机介入
将焦点放在帮助服务对象恢复和发挥功能上,而不是解决整个问题
帮助服务对象宣泄由危机带来的紧张情绪,给予其支持,以防精神崩溃
瞄准服务对象当前需要
担任教导角色
运用活动作为介入的策略
介入目标
服务对象的情况
资源和设备的配合
调解行动
帮助服务对象与环境系统进行接触
协助环境系统回应服务对象的需要
协助双方界定共同目标
运用影响力
间接介入的行动及策略
运用和发掘社区人力资源
能够识别谁是“有影响力”的人
具有与“有影响力”的人建立关系、与服务对象一起工作的技巧
具有说服和游说的、令人信服的陈述和表达技巧
把握工作目标的技巧
协调各种服务资源与系统以达到服务的目标
团结不同专业的服务人员以实现共同目标
了解各方不同观点,协助实现共同目标
识别各专业的长处和差别,划分职责
与各方沟通情况,为有效协调打下基础
协调前广泛收集资料,提高协调效率,减少协调成本
制订计划创新资源
控制规模,使之在可以管理的范围内
争取机构和社区的支持
设立必要的组织承担工作,工作人员分工负责才能确保计划的实施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依计划性质而定
改变环境
环境介入与环境改变的目的
改变环境的意义
环境介入和社会变迁
环境介入和改变的入手点
空间和时间
关系
改变个人或家庭社会网络的构成
增加或动员各种所需支持
强化人们发展和维持社会支持关系的技巧
改进或提升社会网络关系的功能
促进社会环境变迁的方法
自然助人者介入
网络促进
建立互助小组
技术训练
改变组织与机构的政策、工作程序和工作方式
在了解评估机构的基础上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
全员参与
以合作而不是对抗的方法推行改变
评估
评估的含义与目的
评估的含义
评估的目的
考察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
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技巧、提升服务水平
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
进行社会工作研究
评估的内容
看目标是否定的恰当,是否有效地达到了既定目标
评估工作方法和技巧是否运用得当
评估社会工作者运用的角色是否有效
评估的作用
监督介入工作进度
发展本土社会工作知识和方法,促进专业成长
巩固改变成果
社会问责
向服务对象作出交代
进行社会交代
进行专业问责
评估的类型
过程评估
结果评估
评估的方法与技巧
基线测量方法与技巧
定义
应用范围
操作程序
建立基线
进行介入期测量
分析和比较
任务完成情况测量方法与技巧
目标实现程度测量方法与技巧
目标核对表
个人目标尺度测量
介入影响测量方法与技巧
服务对象满意度测量
差别影响评分
结案
结案的类型
结案的含义
结案的类型
目标实现的结案
因服务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而必须终止关系的结案
存在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原因的结案
社会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时的结案
结案阶段的主要任务
总结工作
巩固已有改变
回顾工作过程
强化服务对象已有的改变
表达积极支持的态度
解除工作关系
做好结案记录
跟进服务
跟进服务的意义
跟进服务的实施方法
电话跟进
个别会面
集体会面
跟进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
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服务对象的正面反应
服务对象的负面反应
否认
倒退
依赖
抱怨
愤怒
讨价还价
忧郁
结案反应的处理方法
与服务对象一起讨论他们对结案的准备情况
提前让服务对象知道结案时间
在结案阶段社会工作者要逐渐减少与服务对象的接触,提醒服务对象要学会自立,给服务对象以心理支持,告诉他们在有需要时社会工作者将继续提供协助
社会工作者也要估计一些可能会破坏改变成果的因素,预防问题的产生,继续提供一些服务,并为服务对象提供能够对他们有帮助的资源系统的支持,待稳定了服务对象的改变成果后再最后结束专业助人关系
必要时安排正式的结案活动,让服务对象分享各自的收获,以建设性的方式表达感受,相互鼓励,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