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之表达技巧
2022年高考适用诗歌鉴赏专题三表达技巧知识总结,包括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诗歌中常用的两个表达方式、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四类技巧精准理解等内容。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之评价思想内容与观点态度知识总结,包括思想内容准确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精准品评、常见诗歌情感六大类型等。
2022年高考适用 诗歌鉴赏专题二形象题与语言题总结,包括古代诗歌语言题和古代诗歌形象题两部分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三) 表达技巧
基础知识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比喻
比拟(拟人和拟物)
设问
反问
借代
对比
夸张
双关
互文
叠字
诗歌中常用的两个表达方式
(景物)描写常见角度
点面结合/俯仰结合/高低结合
远近结合
感官结合
动静结合
声色结合
正侧结合
细节描写
白描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借助景
景与情的四种关系
借助物
托物言志
借助人和事
用典
叙事抒情
借古讽今
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烘托
点染
渲染
联想
想象
衬托
起兴
虚实结合
古诗词的结构技巧
开门见山
卒章显志
首尾照应
以小见大
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
铺垫
意象组合
以景结情
四类技巧精准理解
审题答题有技巧
审题要准,明确四要求
审题型,明确问什么
审范围,明确鉴赏区间
审角度,明确问“表达技巧”(大角度,角度多) 还是具体的某种手法(小角度,角度少)
审数量,明确“一种”还是“一些”、 “主要”与“次要”的区别
答题要稳,运用三步骤
明技巧 品读诗歌,明确诗意,明确表达技巧
释运用 结合具体诗句,说明技巧是如何运用的
析作用(效果) 分析表达技巧在形象、意境、结构、情感等方面的作用
下面的四种题型作答思路都是一致的; 若题干已明确表达技巧,则第一步可省略; 作答时第二步、第三步可以合并也可以调换顺序
四大题型巧突破
修辞手法
考查两部分:辨认修辞格与阐释表达效果
常混修辞手法的区分与界定
比喻和比拟: 比喻重在喻,强调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 比拟重在拟,强调写出行为与情态
借喻和借代: 借喻重在喻,强调相似性; 借代重在代,强调相关性
设问与反问: 设问通常有问有答或无需回答; 反问则是无疑而问,一般没有回答
表达方式
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一般针对抒情、描写进行鉴赏,偶有记叙与议论。说明极少有
常考的表达方式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对人、事、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抒情: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发表的意见
表现手法
赏析表现手法三注意
注意题目设问方式 表现手法分狭义与广义之分, 广义的表现手法等同于表达技巧; 狭义的表现手法常常指衬托、对比、烘托、渲染等
注意恰当运用术语 鉴赏术语不仅包括手法的名称, 还包括其效果和作用的一些固定说法
注意表达效果 辨明表现手法后, 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 揭示诗歌表达的情感
构思技巧
结构技巧题两大切入点
明确思考问题的角度
线索的设置
过渡照应
顺序如何安排:时间空间或情感
开头与结尾:前后呼应、铺垫照应
结构特点:倒叙、抑扬、重章叠句
全篇构思:层层深入、一字贯穿
掌握一般性规律的知识
开头:总领全诗、开门见山、照应题目等
中间:过渡、承上启下、呼应前面的内容
结尾: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照应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