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课程梳理,包括创设情境、提供素材,分析素材、理解概念,巩固拓展、应用概念,全课总结、回顾整理等。
这是一篇关于认识钟表的思维导图。
妈妈的小帮手分类,整理观察,根据生活需要,按标准分类,联系生活,在对比中观察,体会分类意义,尝试分类,明确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不同等。
找找周围的数课程梳理,包括创设情境、提供素材,分析素材、理解概念,巩固拓展、应用概念,全课总结、回顾整理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稻草人》读书笔记
《童年》读书笔记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春晓》思维导图
亡羊补牢
一张思维导图帮您读懂唐诗《咏鹅》!
现场展示课(肖玮绘制)
学议导练展 教学模式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师:在比赛现场还有许多啦啦队员,哪边的人数多呢?你能用式子表示吗?试一试!再和同桌相互说一说。 指生汇报交流:6>4 或 4<6 小结:两数相等用等号,两数不相等用大于号或小于号,注意区分。
四、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1.看图比较。(见图4) 学生先操作学具,再全班交流。 将摆和说结合,巩固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2.数叶子,比一比。(见图5) 教师引导学生先数出每幅图中叶子的片数,再进行3个数的两两比较。 体验数的大小的相对性,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 3.小游戏:排排队。 师:请10位同学走上讲台,手举数字卡片,充当1—10的数字娃娃。同学们,你们能给它们排排队吗? (1)按大小排队。学生可以用数字卡片自己先摆摆看,再交流。 (2)谁最大?谁最小?你能选出其中两个数比较大小吗? 每个学生用 “﹤”、“﹥”摆一摆,看谁想得多,再汇报交流。
五、总结与延伸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课题: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课外延伸:下课后请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或者回家看一看哪些物品可以比较?谁和谁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几等于几?我们下节课交流,比一比看谁找得多。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师:同学们,你们参加过拔河比赛吗?谁能说说怎样进行拔河比赛? 学生介绍拔河比赛。 师:今天一年级的小同学正在进行拔河比赛呢,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情境图(见图1): 提问:请你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比赛怎么没开始?两边人数不一样。哪边的人数多?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一)认识大于号、小于号 1.师:比赛怎么还没开始呢? 预设:两边的人数不一样多。 2.师:怎样才能知道哪边人数多,哪边人数少?你有什么好办法?赶快动脑筋想一想,摆一摆学具,再在小组内说一说,比一比谁的办法好。 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再在小组内交流。 3.汇报交流:谁愿意说说你们的方法? 指名到展台演示,汇报交流。 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数的方法、摆小圆片的方法等等。 4.讨论:哪种方法能让人一眼就看出谁多谁少? 引导学生学会摆圆片(见图2),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5.师:9比10小,10比9大。在数学上有一对符号可以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你们看,它们来了:课件演示两个符号的自我介绍。 师:听了它们的介绍,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关注它们的形状很相似,开口相反等。 教师示范“>”、“<”的写法。 6.小结 9比10小可以写成:9<10,读作:9小于10 。 10比9大可以写成:10>9,读作:10大于9 。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式子,你有什么好办法区分大于号和小于号呢? 引导学生交流方法。 (1)可以用儿歌:开口朝大数,尖角朝小数,开口朝左大于号,开口朝右小于号; (2)可以用手指:把左手食指和中指撑开,形成一个小于号,“开口朝右小于号”; 把右手食指和中指撑开,形成一个大于号,“开口朝左大于号”;等等。
(二)认识等号 1.师:我们再回到拔河场地看看吧。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正跑过来一位小朋友。 师:现在可以比赛了吗?为什么? 同桌相互说说可以比赛的理由。 2.师:你能像刚才那样用圆片摆一摆,使别人一眼就看出两边的人数同样多吗? 学生摆小圆片(见图3),进一步体会“同样多”。 3.提问:同样多用哪个符号表示?你知道吗? 教师示范:等号的写法 4.小结:10等于10可以写成10=10,读作:10等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