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家居色彩搭配
这是一篇关于家居色彩搭配的思维导图,色彩搭配,是从时尚界到家居设计都在实践的生活美学,它极具意趣与灵动。
编辑于2022-01-14 21:47:01系统之美—决策者的系统思考 思维导图,内容有系统的结构和行为、系统思考与我们、改变系统,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哟。
非暴力沟通的思维导图,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它鼓励倾听,培育尊重与爱,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有些人用非暴力沟通理解自己,有些人用它改善人际关系,还有人借助它改进工作。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彼得.德鲁克,本书最后几章研究有效的决策,其重心在于合理的行动。关于这一问题,我们无法提出可供管理者遵行的明显和具体的步骤,但是本书提供了一些明确的标准,这些标准可以起到方向性和指导性的作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系统之美—决策者的系统思考 思维导图,内容有系统的结构和行为、系统思考与我们、改变系统,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哟。
非暴力沟通的思维导图,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它鼓励倾听,培育尊重与爱,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有些人用非暴力沟通理解自己,有些人用它改善人际关系,还有人借助它改进工作。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彼得.德鲁克,本书最后几章研究有效的决策,其重心在于合理的行动。关于这一问题,我们无法提出可供管理者遵行的明显和具体的步骤,但是本书提供了一些明确的标准,这些标准可以起到方向性和指导性的作用。
家居色彩搭配(发展部吴浩整理制作)
第一章 配色的基础知识
色彩的属性
色相
颜色的性质由色相、明度、纯度三要素组成,称为三属性。而色相是第一个需要认识的属性。下图的色相环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色相的衍生关系。色相呈现出固定的相对位置,三原色红、黄、蓝呈三角形排列,其间排列着橙、绿、紫被称为间色。三原色与三间色相混合,产生六个复色,这样就形成了标准的12色相环。依此方法,可以形成更加丰富的24色相环。
根据色彩的三个属性进行排列就构成三维的色立体。所有的色彩都包含在色立体中,认识色立体是自由运用色彩的重要前提。任何一个纯色都可以通过混合不同的黑、白、灰的量,来形成明度和纯度的变化。明度和纯度结合就形成了色调。
色相通过○环来理解,至于明度及纯度,则要通过型色调图来了解。大致可分为纯色、明色、暗色、浊色等色调区域。
色相的型(组合)
在色相环上相对的颜色组合称为对决型,如红色与绿色的组合;靠近的颜色称为类似型,如红色与紫色或者与橙色的组合。只用相同色相的配色称为同相型,如红色可通过混入不同分量的白色、黑色或灰色之后,形成同色相、不同色调的同相型色彩搭配。
区分冷色和暖色
要立即从六个基本色中选择一种颜色来构建色彩印象,可能会有困扰。遇到这种情况,可先确定是暖色还是冷色,在区分了这个大前提的情况下,再选出一种颜色就比较容易了。暖色包括红、橙、黄等,给人温暖、活力的感觉;冷色包括蓝绿、蓝、蓝紫等,让人有凉爽、冷静的感觉。而绿色、紫色则属于冷暖平衡的中性色。
色相差的效果
色相差小,给人平和、稳健的感觉;色相差大,画面效果突出,充满张力。
明度
色彩的明亮程度就是常说的明度。明亮的颜色明度高,暗淡的颜色明度低。明度最高的颜色是白色,明度最低的颜色是黑色。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在任何色彩中添加白色,其明度都会升高;添加黑色,则其明度都会降低。无色彩中最亮的颜色是白色,最暗的是黑色,其间是灰色。同样的纯色根据色相不同,明度也不尽相同。比如黄色明度很高,接近白色,而紫色的明度很低,接近黑色。
明度高的色彩,有轻快之感;明度低的色彩,有厚重之感。在一个色彩组合中,如果色彩之间的明度差异大,可达到富有活力的效果;如果明度差异小,则能达到稳健、优雅的效果。
不同明度的印象
纯度
色彩的鲜艳程度就是纯度。鲜艳的红色加入灰色就变成了素雅的茶色。纯度最高的颜色是纯色,纯度最低的色彩是黑、白、灰这样的无彩色。从左至右色彩的纯度逐渐降低。左侧是不含杂质的纯色,右侧则接近灰色
色彩的鲜艳程度就是纯度,儿童玩具上常见的那种鲜艳、艳丽的色彩代表“高纯度”;自然界树枝和泥土的那种朴素、淡雅的色彩代表“低纯度”。在同一色相中纯度最高的鲜艳色彩称为“纯色”。随着其他颜色的混入,色彩纯度将不断降低,色彩由鲜艳变得浑浊。纯度最低的色彩是黑、白、灰,黑白灰的纯度为0。
纯度的效果差异
纯度高的色彩,有鲜艳之感;纯度低的色彩,有素雅之感。在色彩组合中,如果纯度差异大,可达到艳丽、活泼的效果;如果纯度差异小,则容易出现灰、粉、脏等感觉。
色调
色调是指色彩的浓淡、强弱程度,由明度和纯度数值交叉而成。色立体的纵剖面便是色彩的色调图。常见的色调有鲜艳的纯色调、接近白色的淡色调、接近黑色的暗色调等。色调是影响配色效果的首要因素。色彩的印象和感觉很多情况下都是由色调决定的。即使色相不统一,只要色调一致的话,画面也能展现统一的配色效果。同样色调的颜色组织在一起,就能产生出共通的色彩印象。下图按照1.纯色、2.微浊色、3.明色、4.淡色、5.明浊色、6.暗浊色、7.浓色、8.暗色,再加上黑、白、灰调来进行图示。
要对有彩色色调区域进行概括性把握时,此处所示的8大色调是最为有效的。可以简明、迅捷地捕捉到色调的特征。但如果要更加细致地了解色调区域的微妙变化,则12色调分区更加系统、完善。两种色调分区的方法和名称均被经常使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以“浊色调”区域的划分为例,8色调图将其分为“微浊色”、“明浊色”、“暗浊色”3个区域,显得简单明了。12色调图则更细致地将其区分为“强调”、“弱调”、“淡弱调”、“钝调”、“涩调”5个区域,色调名称也更加形象、生动,充分揭示了该色调区域的特征。
四角色
色彩在空间中的角色
室内空间中的色彩,既体现为墙、地、天花、门窗等界面的色彩,还包括家具、窗帘以及各种饰品的色彩。这些色彩就像小说、电影中的情形一样,具有各种角色身份。当颜色的角色被正确把握时,有利于我们在配色活动中进行有效的色彩组织。最基本的色彩角色有4种,区分好它们,是搭配出完美空间色彩的基础之一。
主角色:指室内空间中的主体物,包括大件家具、装饰织物等构成视觉中心的物品。它是配色的中心色,搭配其他颜色通常以此为基础。
主角色主要是由大型家具或一些大型室内陈设、装饰织物所形成的中等面积的色块。它在室内空间中具有最重要的地位,通常形成空间中的视觉中心。主角色的选择通常有两种方式:要产生鲜明、生动的效果,则选择与背景色或者配角色呈对比的色彩;要整体协调、稳重,则应选择与背景色、配角色相近的同相色或类似色。
配角色:视觉重要性和体积次于主角,常用于陪衬主角,使主角更加突出。通常是体积较小的家具,如短沙发、椅子、茶几、床头柜等。背景色常指室内的墙面、地面、天花、门窗以及地毯等大面积的界面色彩,它们是室内陈设(家具、饰品等)的背景色彩。
一套家具以及一组较大的室内陈设,通常不止一种颜色。除了具有视觉中心作用的主角色之外,还有一类陪衬主角色或与主角色互相呼应而产生的对比色。通常安排在主角色的旁边或相关位置上,如客厅的茶几、短沙发,卧室的床头柜、床榻等。为主角色衬以配角色,则令空间产生动感,活力倍增。配角色通常与主角色保持一定的色彩差异,既能突显主角色,又能丰富空间的视觉效果。
背景色:也被称为“支配色”,是决定空间整体配色印象的重要角色。点缀色常指室内环境中最易于变化的小面积色彩,如壁挂、靠垫、植物花卉、摆设品等。往往采用强烈的色彩,常以对比色或高纯度色彩来加以表现。
背景色是指室内空间中大块面的表面颜色,如墙面、地板、天花板和大面积的隔断等。即使是同一组家具,如果背景色不同,带给人的感觉也截然不同。背景色由于其绝对的面积优势,实际上支配着整个空间的效果。因而以墙面色为代表的背景色,往往是家居配色首先关注的地方。大多数情况下,空间背景色多为柔和的色调,形成易于协调的背景。如果使用鲜丽的背景色,将产生活跃、热烈的印象。
在空间的背景色中,又以墙面的颜色对效果的影响最大,因为在视线的水平方向上,墙面的面积最大。空间中的背景色通常包括墙面、地面、天花板、门窗等。在背景色中,墙面的影响力最大,因为它是家具在水平视线上的主要背景。弱色也具有支配性 背景色基本是弱色,也能表现很强的支配效果。
背景色选色的两种常用方式
点缀色:常指室内环境中最易于变化的小面积色彩,如壁挂、靠垫、植物花卉、摆设品等。往往采用强烈的色彩,常以对比色或高纯度色彩来加以表现。
点缀色是指室内小型的、易于变化的物体颜色,如花卉、灯具、织物、植物、艺术品和其他软装饰的颜色。点缀色通常用来打破单调的整体效果,所以如果选择与背景色过于接近的色彩,就不会产生理想效果。为了营造出生动的空间氛围,点缀色应选择较鲜艳的颜色。在少数情况下,为了特别营造低调柔和的整体氛围,则点缀色还是可以选用与背景色接近的色彩。
在不同的空间位置上,对于点缀色而言,主角色、配角色、背景色都可能是它的背景。
面积越小,色彩越强,点缀色的效果越好
四角色与“主、副、点”
角度一: “四角色”是从色彩附着物在空间中的地位来区分的。以“四角色”的角度来查看空间的配色,是从色彩附着物的“身份”来区分的。该方案中,“主角色”是占据空间视觉焦点的长沙发的灰蓝色;“配角色”是茶几的木色和短沙发的灰白色;背景色则包括黄褐色系的墙面、地毯、紫色地板和白色墙面。花卉的白色、绿色、陈设品的红色则是点缀色。
角度二: “主、副、点”则完全从面积的角度来查看空间的配色。以面积大小的程度来区分空间的色彩,可分为“主、副、点”三类。面积最大,色彩影响力最强的称为“主色”;面积中等,影响力稍弱的称为“副色”。点缀色的概念则和“四角色”中的“点缀色”相同。该方案中,背景墙、地毯的黄褐色系为主色;沙发的蓝色、地板的紫色为副色;点缀色则和对页图的分析一致。
查看居室配色,还是要从面积的角度进行
“四角色”的分法是从色彩的“身份”来进行区分的,所以主角色往往是空间中占主要地位的家具或大型陈设。分析居室配色时,还要从面积的角度进行另一种形式的考量。空间中占绝对面积优势的色彩,称为“主色”,这个字眼和“主角色”是有本质区别的。主色是面积最大的颜色,而主角色则是构成焦点的色彩,两者并不一定重叠。从面积角度来划分,空间色彩可分为“主色”、“副色”、“点缀色”。两种分类法,各有千秋,在不同情况下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而两者综合起来,则能完整地把握空间色彩。“四角色”直接指向各类物品,适于在实际配色活动中运用。“主、副、点”从面积上归纳颜色,适于从整体上对“配色印象”进行分析与把握。
色相型
在一个居室空间中,只采用单一色相进行配色的情况非常少,通常还会加入其他色相来进行组合,这样能够更加丰富地传达情感和营造氛围。色相型简单地说,就是什么色相与什么色相进行组合的问题。在色相环上相距较远的色相组合,对比就强,形成明快有活力的感觉;相距较近的色相组合,则形成稳定、内敛的感觉。这里根据色相的位置关系分成四类,分别是同相、类似型,三角、四角型,对决、准对决型,全相型。不同色相型对氛围的影响具有很大的区别。
开放或者闭锁
色调表达的是诉求力的强弱,色相型则是体现开放及闭锁型的。配色中使用的色相型根据其闭锁和开放的程度,可以分为三大类,最闭锁的是同相型,最开放的是全相型。而对决型则介于闭锁与开放之间,是受制约的开放,体现出不浪费、有用处的感觉。
同向型/类似型:完全采用同一色相内的色彩进行配色的称为同相型,用相邻的类似色配色的称为类似型。两者都能产生稳重、平静的感觉,但在印象上存在差距。
同相型限定在同一色相内配色,具有强烈的执着感和人工性,是一种排斥外界事物的闭锁型,带有幻想的感觉。类似型比同相型的色相幅度有所扩大,如果将色相分成24等份,4份左右为类似型的标准。如同属暖色或冷色范围,则8份的差距也可视为类似型。
类似型虽然也是内向型的配色,但色相差的略微扩大使得效果趋向自然。
对决型/准对决型:带来空间的张力和紧凑感
对决型是指在色相环上处于180度相对位置上的色相组合,而接近正对的组合就是准对决型。对决型配色的色相差大、对比度高,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家居配色中,对决型配色能够营造出健康、活跃、华丽的气氛。在接近纯色调状态下的对决型,展现出充满刺激性的艳丽印象。在家居配色中,为追求鲜明、活跃的生动气氛,常采用对决型配色。准对比型的对比效果较之对决型要缓和一些,兼有对立与平衡的感觉。
三角形/四角形
三角型 是对决型和全相型的结合,体现出两型的长处。兼具动感与均衡三角型的组合是活力强劲的搭配,具有动感的同时又有均衡的感觉。
红、黄、蓝三种颜色在色相环上组成一个正三角形,被称为三原色组合,这种组合具有强烈的动感。如果使用三间色,则效果会温和一些。只有三种在色相环上分布均衡的色彩才能产生这种不会偏斜的平衡感。三角型是处于对决型和全相型之间的类型,所以集两者之长,舒畅又锐利的同时具有亲切的感觉。将两组补色交叉组合之后,便得到四角型配色,在醒目安定的同时又具有紧凑感。在一组补色对比产生的紧凑感上复加一组,是冲击力最强的配色型。
四角形:两组补色组合的相加,成为最强配色型。
全相型
全相型就是无偏重地使用全部色相进行搭配的类型,产生自然开放的感觉,表现出十足的华丽感。使用的色彩越多就越感觉自由。一般使用色彩的数量有五色的话,就被认为是全相型。因为全相型的配色将色环上的主要色相都网罗在内,所以达成了一种类似自然界中的丰富色相,形成充满活力的节日气氛。配置全相型色彩时,要尽量使色相在色相环上的位置没有偏斜,如果偏斜太多,就会变成对决型或类似型。对于全相型而言,不管是什么色调,都会充满开放感和轻松的气氛。即使是浊色调的,或是与黑色组合在一起,也不会失去开放感。
色相型的构成
在居室空间中,面积较大的色彩有主角色、配角色、背景色这三种,它们分别是什么色相?以及组合在一起,色相的位置关系是什么?这些因素便决定了空间配色的色相型。也就是说,空间的色相型,主要是由以上三个角色之间的色相关系决定的。决定色相型的时候,常以主角色为中心来确定其他色彩的色相。当然有时候,也会以背景色为基点来进行选择。
色调感
在一个空间中如果只采用一种色调的色彩,肯定让人有单调乏味的感觉。而且单一色调的配色方式也极大地限制了配色的丰富性。通常空间主色是某一色调,副色则是另一色调,而点缀色则通常采用鲜艳强烈的纯色调或强色调,这样构成了非常自然、丰富的感觉。根据各种情感印象来塑造不同的空间氛围,则需要多种色调的配合。每种色调有自己的特征和优点,将这些有魅力的色调准确地整合在一起,就能传达出想要的配色印象。
两种色的搭配
多色调组合表现复杂、微妙的感觉
色彩的数量
色彩数量也制约着配色的最终效果
色调、色相是配色首先要考虑的两个重要因素,而色彩数量的问题紧随其后,也是影响最终配色效果的基本要素。色彩数量多的空间,给人自然舒展的印象;色彩数量少的空间就会产生执着感,显得洗练、雅致。色彩数量越少,执着感越强。三色以内为少数色。如果超过五色就体现出多色数型的效果。在考虑色相型的时候,就已经涉及到色彩数量的问题。越闭锁的色相型色数越少,反之越开放则色数越多。
色相和色调系统
第二章 色彩和居室的环境
色彩与空间的调整
色彩能调整空间的大小和高矮
前进色和后退色
纯度高、明度低、暖色相的色彩看上去有向前的感觉,被称为前进色;反之,纯度低、明度高、冷色相被称为后退色。如果空间空旷,可采用前进色处理墙面;如果空间狭窄,可采用后退色处理墙面。
膨胀色和收缩色
纯度高、明度高、暖色相皆属于膨胀色;反之,纯度低、明度低、冷色相皆属于收缩色。空间较宽敞时,家具和陈设可采用膨胀色,使空间有充实感;空间较狭窄时,家具和陈设可采用收缩色,使空间有较宽敞的感觉。
重色和轻色
深色给人下坠感,浅色给人上升感。同纯度同明度的情况下,暖色较轻,冷色较重。空间过高时,天花板可采用重色,地板采用轻色;空间较低时,天花板可采用轻色,地板采用重色。
色彩与室内材质
室内常用材质一般分为自然材质和人工材质两部分。自然材质的色彩细致、丰富,多数具有朴素淡雅的格调,但缺乏艳丽的色彩。人工材质的色彩虽然较单薄浮浅,但可选色彩的范围较广,无论素雅或鲜艳,均可得到满足。一般居室配色多采用两者结合的办法来取得丰富的效果。空间中以自然材质为主,有石材、木材、亚麻、羊毛等,色彩沉着素雅,与右下角鲜艳的人工染色的沙发椅相结合,兼具了两类材质的色彩优点。
暖质材料与冷质材料
玻璃、金属等给人冰冷的感觉,被称为冷质材料;而织物、皮草等因其保温的效果,被认为是暖质材料。木材、藤材的感觉较中性,介于冷暖之间。当暖色附着在冷质材质上时,暖色的感觉减弱;反之,冷色附着在暖质材质上时,冷色的感觉也会减弱。因此同是红色,玻璃杯比陶罐要冷;同是蓝色,布料比塑料要显得温暖。
光滑度差异带来色彩变化
室内材质的表面存在着不同的光滑与粗糙的程度,这些差异会使色彩产生微妙的变化。以白色为例,光滑的表面会提高其明度,而粗糙的表面会降低其明度。同一种石材,抛光后的色彩表现明确,而烧毛的色彩则变得含糊。
色彩与人工照明
居室空间中的人工照明,一般以白炽灯和荧光灯两种光源为主。白炽灯的色温较低,而低色温的光源偏黄,有稳重温暖的感觉;荧光灯的色温较高,高色温的光源偏蓝,有清新爽快的感觉。在书房和厨房等用眼作业的地方,应采用明亮的荧光灯;在追求融洽家庭氛围的客厅可采用温暖感的白炽灯。而在需要身心放松的卧室,白炽灯柔和的黄色光线,让人心情宁静,又能增进褪黑激素的分泌,具有促进睡眠的作用。
光源的亮度要与材料的反射率相结合
装饰材料的明度越高,越容易反射光线;明度越低,则越是吸收光线。因此在同样照度的光源下,不同的配色方案之间,空间亮度是有较大差异的。如果房间的墙、顶面采用的是较深的颜色,那么要选择照度较高的光源,才能保证空间达到明亮的程度。对于壁灯和射灯而言,如果所照射的墙面或顶面是明度中等的颜色,那反射的光线比照射在高明度的白墙上要柔和得多。
照明的光线是投向于顶面还是墙面,或者是集中往下照射地面,这些不同的设置会影响到房间的氛围。光线照射的地方,材质表面色彩的明亮度会大幅增加,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被照射的表面在空间上有明显扩展的感觉。将房间全部照亮,能营造出温馨的氛围;如果主要照射墙面和地面,则给人沉稳踏实的感觉。对于对于层高较低,面积又较小的房间,可以在顶部和墙面打光,这样空间会有增高和变宽的感觉。
色彩与空间重心
地面和家具均是高明度的色彩,而墙面低明度的深蓝色具有厚重的份量感。这种上重下轻的配色,使空间具有动感。
墙面、顶面的奶白色与地面、餐桌深暗的巧克力色搭配,形成上轻下重的配比,空间中心居下,显得稳重
明度决定轻重感
图案与面积
如同前进色和后退色一样,壁纸、窗帘、地毯的花纹图案,也会从视觉上影响房间的大小。大花纹显得有压迫感,让人觉得房间狭小;小花纹相比之下,有后退感,视觉上更具纵深,房间感觉开阔。横条纹让房间显得更宽敞,竖条纹则能增加房间的高度感。
第三章 配色的调整
突出主角的配色方法
在空间配色中,主角被明确,就能够让人产生安心的感觉。主角往往需要被恰当地突显,在视觉上才能形成焦点。如果主角的存在感很弱,就会让人心情不安,配色整体也缺乏稳定感。主角的存在有强势的,也有低调的,即使是后者也可以通过相应的配色技法,来使其得到很好的强化与突显。突出主角的技法有两类。一类是直接增强主角;另一类是在主角色较弱势的情况下,通过添加衬托色或削弱其他色等方法,来确保主角的相对优势。
直接强调主角1.提高纯度2.增大明度差3.增强色相型 间接强调主角4.增加衬托色5.抑制配角或背景
提高纯度:提高纯度能够直接明确主角的强势感
怎样提高纯度
增大明度差
无彩色与有彩色的明度对比
纯色的明度并不相同
同为纯色调,不同的色相,明度并不相同。例如黄色明度接近白色,紫色的明度靠近黑色。
增强色相型
增加附加色
当主角比较朴素时,可通过在其附近装点鲜艳的色彩来让主角变得强势。这个能为主角增添光彩的添加色,就是附加色。常用点缀色来充当附加色。
附加色的面积要小
附加色的面积如果太大,就会升级成为配角色这样的大块色彩,从而改变空间的色相型。小面积的话,既能装点主角,又不会破坏整体感觉。
抑制配角或背景
衬托低调柔和的背景,需要抑制其他色面
虽说作为主角色通常都有一定的强度,但并非所有的都是纯色这样鲜艳的色彩。根据色彩印象,主角采用素雅色彩的情况也很多。这时对主角以外的色彩稍加抑制,就能让主角突显出来。
怎样抑制背景色
避免纯色和暗色,用淡色调或淡浊色调,就可以使色彩的强度得到抑制。
整体融合的配色技法
在进行配色设计的时候,在主角没有被明确突显出来的情况下,整个设计就会趋向融合的方向。这就是突出和融合两种相反的配色走向。与突出主角的主要方法一样,我们可采用对色彩属性(色相、纯度、明度)的控制来达到融合的目的。突出型的要增强色彩对比,而融合型的则完全相反,是要削弱色彩的对比。在融合型的配色技法中,还有诸如添加类似色、重复、渐变、群化、统一色价等行之有效的方法。
融合型配色的技法1.靠近色相2.统一明度3.靠近色调4.添加类似色5.重复形成融合6.渐变形成融合7.群化收敛混乱8.统一色价
靠近色相
色相差越小 空间越融合
色相差越大越活泼,反之色相越靠近越稳定。色彩给人感觉过于突显和喧闹时,可以减小色相差,使色彩彼此趋于融合,使配色更稳定。
减小色相差的效果
只使用同一色相色彩的配色称为同相型配色,只使用相近色相的配色称为类似型配色。同相型的色相差几乎为零,而类似型的色相差也极小,这些色相差小的配色能产生稳定的、温馨的、传统的、恬静的效果。
统一明度
大明度破坏安定感
在色相差较大的情况下,如果能使明度靠近,则配色的整体能给人安定的感觉。这是在不改变色相型、维持原有气氛的同时,得到安定感的配色技法。
统一明度,增大色相差
明度差为零、且色相差很小的配色,容易使空间过于平稳,让人有乏味的感觉。这时可以增大色相差,避免色彩的单调。明度差和色相差可以结合运用。如果明度差过大,则应减小色相差,来避免因过于突显而导致的混乱。
靠近色调
营造统一的气氛:无论什么色调,用在什么角色上,只要用相同色调的颜色就可以形成融合的效果。同一色调的色彩具有同一类色彩感觉,组合同一色调的颜色,则相当于统一了空间的氛围。
同色调色彩相融:同色调的色彩给人类似的感觉,是相容性非常好的配色,即使色相有很大差异,也能够营造出相同的氛围。在色调靠近的情况下,虽然很容易协调,但也容易变得单调。将不同的色调进行组合,可以表现出统一中有变化的微妙感觉。
添加类似色或者同类色
配色至少需要两个颜色才能构成。加入跟前两色中的任一色相近的颜色,就会在对比的同时增加整体感。同时还能通过添加同类色的方式继续增进融合。灰色也能起到很好的调和作用。如果选择跟前两色色相不同的颜色,就会强化三种颜色的对比,强调的感觉增加。
重复形成融合
相同色彩在不同位置上重复出现就是重复。即使出现地点不同,也能达到共鸣融合的效果。一致的色彩不仅互相呼应,也能促进整体空间的融合感。
渐变产生稳定感
渐变色的配色感觉稳重
间隔的配色有活力
群化收敛混乱
群化的方法
统一色价
什么是色价
调整纯色色价
混入色价高的色彩或者加入黑色进行强化,就能提高色价;混入色价低的色彩或者加入白色,就能降低色价
第四章 空间配色印象
决定配色印象的主要因素
色调最具影响力
色调比色相更具影响力
色相与印象联系紧密
各色相的基本特征
对比强度
控制好对比强度
面积优势与面积比
常见的空间配色印象
女性的空间色彩印象
以红色为中心的暖色系,还有中性的紫色,十分有效地传达出女性气质
高明度暖色显出浪漫
男性的空间色彩印象
男性的特征色彩通常是厚重或冷峻的!厚重的色彩能表现出强大的力量感,以暗色调和暗浊色调为主!冷峻感则表现出男性荔枝、高效的感觉,以冷色系或黑、灰等无彩色为主,明度、纯度较低
儿童的空间色彩印象
都市气息的色彩印象
自然气息的色彩印象
茶色和绿色
休闲活力的色彩印象
清新、柔和的色彩印象
浪漫甜美的色彩印象
传统、厚重的色彩印象
浓郁、华丽的色彩印象
其他色彩印象的灵感来源
同一空间的不同色彩印象
同一类印象中的微妙差异
共通色和个性色
第五章 空间配色系统
空间中的配色基础2
四角色关系的案例解析
背景色
主角色
配角色
点缀色
从单页展开的配色过程
从选定的灰蓝色墙面开始
加入深灰色地面
在同色系中选择窗帘与地毯
从对比色相中选择了主角色
从主角色的相邻色系中选择了配角色
提高纯度增加华丽感
添加点缀色完成配色
从色彩印象开始空间配色
如何调出雅致的墙漆颜色
花艺中的配色比例
厨艺中的配色比例
附录 常见居室配色问题
怎样掌握空间配色的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