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目标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主体
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持续经营
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经济状态设定
会计分期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进而出现了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基础
权责发生制
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
以收到现金或支付的现金及其时点作为确认收入或费用的而依据。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
负债
特征
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企业在未来发生的承诺、签订的合同等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负债
所有者权益
定义
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净资产)
确认条件
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主要依赖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
费用
确认条件
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会计要素属性
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属于会计政策)
历史成本
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强调当时
重置成本
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强调现在
可变现净值
估计的售价减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和估计的税费后的净额
现值
对未来流量折现后的价值,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的一种计量属性,强调未来
公允价值
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脱手价格)
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的构成
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
eg:常见提现谨慎性的交易或事项
1.对可能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2.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加速折旧法提折旧;
3.或有事项:预计负债达到很可能区间就确认,其他应收款应达到基本确定才能确认;
4.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确认;
5.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的确认;
6.稀释每股收益的就i算。
eg:常见体现实质重于形式的交易或事项有哪些?
1.商品售后回购业务的会计处理;
2.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判断;
3.关联方关系的认定;
4.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区分,如将将发行的附有强制付息义务的优先股却认为负债;
5.将企业未持有权益但能够控制的结构化主体纳入合并范围;
6.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
7.反向购买的会计处理。
eg: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企业可以变更会计政策:
1.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
2.会计政策的变更能够提供 更可靠(真实)、 更相关(有用)的会计信息。
拓展:会计可能性的四个区间:
1.“基本确定”指发生的可能性大于95%但小于100%。
2.“很可能”指发生的可能性大于50%但小于或等于95%。
3.“可能”指发生的可能性大于5%但小于或等于50%。
4.“极小可能”指发生的可能性大于0但小于或等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