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四节存货
2022初级会计备考、第三章第四节存货,梳理总结,全网最接地气最实用,包含材料实际成本的计算:1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节约“-”超支“+”)2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成本差异=计划成本×成本差异率)3期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期末材料计划成本×(1+材料成本差异率)[结存实际成本=(原计划-领用计划)×(1+成本差异率)]。
编辑于2022-01-16 11:30:23第四节存货
存货的概述
存货的内容: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代销商品。工程物资(×)
存货成本的确认
存货的采购成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装卸费,保险费,验收入库前的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挑选整理的费用。
特殊规定:1商品流入企业进货费金额较小的,也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 2非正常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应计当期损益。 3存货采购入库后发生的存储费应计入管理费用。 4但为达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须的仓储费应计入存货成本。 5管理不善导致原材料的净损失,应计管理费用。 6自然灾害等非常损失原因造成的原材料净损失,应计营业外支出。
存货成本
采购成本:如上
加工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其他成本: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如:设计费。
附加注意
1合理损耗:只影响单价成本—总成本÷入库数量(原数-合损) 不影响总成本(合理损耗与计算总成本无关) 不合理损耗:只影响总成本(不计入总成本),不影响单价 2一般纳税人:增值税不计入存货成本,因为可以抵扣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需要计入存货成本,因为不可以抵扣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个别计价法:一个一个分开算
先进先出法:先购进的先发售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1存货单位成本=(月初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进货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数量)÷(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 (总成本÷总数量=单价) 2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价成本 3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结存存货数量×存货单价成本
移动加权平均法:就是出货前进行一次单位成本计算进行出售。售后再进行重新进行单位成本计算为下一次出售做准备,以此类推。月末结存就是以最后一次出售后计算单位成品计算结存。 1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存货结存成本+本次进货时实际成本)÷(原有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2本次发出存货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的单位成本 3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存货数量×本月月末结存单位成本
原材料
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购入环节
单货同到: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单到货未到: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材料验收入库时: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货到单未到:月末仍未收到单据时,材料暂按估价值入账: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下月初用红字冲销原暂估入账金额 单到时: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采用预付货款方式采购材料 预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收到材料并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 补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发出环节
用于生产经营: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成本) 制造费用(间接材料成本) 管理费用(销售部门消耗) 在建工程(工程项目消耗) 研发支出(研发环节消耗) 委托加工物资(发出加工材料) 贷:原材料
用以出售: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算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
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科目设置:材料采购、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
基本核算程序
按实际采购成本做如下处理: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超支时在借方)
领用时: 借:生产成本(计划成本)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实际成本的计算: 1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节约“-”超支“+”) 2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成本差异=计划成本×成本差异率) 3期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期末材料计划成本×(1+材料成本差异率) [结存实际成本=(原计划-领用计划)×(1+成本差异率)]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1+材料成本差异率)]
周转材料
包装物的内容: 1生产过程中用于包装产品作为产品组成部分的包装物(生产成本) 2随同商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销售费用) 3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包装物(其他业务成本) 4出借(销售费用)或者出租(其他业务成本)给购买单位使用的包装物
包装物的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 销售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根据上面内容情形来设置)
低值易耗品
一次摊销或多次摊销
摊销时计入成本类的制造费用
委托加工物资
委托加工物资的内容和成本
委托加工物资的内容:是指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各种材料物资
委托加工物资成本
加工中使其消耗物资的成本
支付的加工费及应负担的运杂费
支付的税费(消、增)
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不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
小规模纳税人:借:委托加工物资
消费税
收回后直接出售:借:委托加工物资
收回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不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
委托加工物资的会计处理
发给外单位加工的物资,按实际成本: 借:委托加工物资(实际) 贷:原材料(计划) (材料成本差异)
支付加工费用应负担的运杂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 借:委托加工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需要缴纳消费税的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应将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银行存款
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按规定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准予抵扣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贷:银行存款
收到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的物资和剩余物资,按实际成本: 借:原材料(计划) 贷:委托加工物资(实际) (材料成本差异)
库存商品
库存商品的核算(商品流通企)
毛利率法
销售金额核算法
毛利率法
1毛利率=销售毛利(利润)÷销售额 2销售净额=商品销售额-销售退回与折让 3销售毛利(利润)=销售净额×毛利率 4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毛利率) 5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销售金额核算法
1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 (利率=利润÷销售额) 2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经进销差价率 3本期销售商品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1-商品进销差价率) 4期末结存商品成本=期初库存商品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成本
存货清查
盘盈
盘盈时: 借:原材料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管理费用
盘亏
盘亏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自然灾害除外,不用转出) (销项税减去进项税是等于你要交的税费,你坏了这部分是没有进项税了的,你得把之前已经抵扣的这部 分得转出去,抵扣的税变少了)
批准后: 借:原材料(收回材料价值) 其他应收账款(保险公司或者责任人赔偿) 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管理费用(管理不善)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存货减值
可变现净值=存货的估计售价-进一步加工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税费
如果存货是直接用于出售的:可变现净值=存货的估计售价-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税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