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
这是一篇关于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思维导图,通过此图可以对该时期的历史知识内容有一个更清晰的概念。
史纲: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曲折前进思维导图,包括:良好的开端、探索中的严重曲折、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元曲、宋词、明清小说、汉字书法等内容。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四大发明、数学、天文历法、四大农书、医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
知识梳理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过程
十月革命后到“五四”运动以前: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五四”运动的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阵营发生分化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以后,向工人有计划、有组织地宣传马克思主义
传播的影响
一大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先后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为民主革命准备了科学思想
新文化运动
原因
经济方面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政治方面
袁世凯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 内实行独裁统治,梦想恢复帝制
思想方面
民主、自由思想得到进一步传 播。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
直接原因
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 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目的:通过思想革命来救国
兴起
序幕
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
阵地和基地
《新青年》和北大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
核心内容
民主和科学
前期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发展
后期内容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五四”运动后,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学法指导
比较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不同点
领导人不同
前期
资产阶级激进民主 主义者
后期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 思想的知识分子
内容不同
三提倡三反对
宣传马克思主义成 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性质不同
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
作用不同
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 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获得 空前的解放;也为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条件
宣传马克思主义。一批先进的 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开 始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 并建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 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 造了条件
新文化运动前期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反 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武器
文学革命是宣传民主 与科学的“手段”
提倡新道德是新文化运动的 归宿(封建旧道德是运动的 矛头所向)
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关系
新文化运动前期宣传民主与科学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前期的宣传解放了人们的 思想,使人们开始追求真理
最终部分知识分子找到了马克思主义
总结升华
学习误区
看不到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容易混淆新文化运动前期与后期的性质
知能提升
评价新文化运动
进步性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 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对 “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思想。中国的知识分子在 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推动了 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局限性
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
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