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两晋诗坛
中国文学史第二卷,第三编第二章两晋诗坛学习笔记。两晋诗坛上承建安、正始,下启南朝,呈现一种过渡状态;陆机、潘岳是西晋诗坛的代表,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潘为代表的西晋诗风。
中国古代文学史之魏晋南北朝文学知识总结,包括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动乱中文人的命运与文人的风尚、玄学对文学的渗透、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等内容。
中国文学史第二卷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南北朝民歌。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法理
两晋诗坛
两晋诗坛上承建安、正始,下启南朝,呈现一种过渡状态。
西晋
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
陆机、潘岳是西晋诗坛的代表,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潘为代表的西晋诗风。
政治漩涡中诗人们的浮沉
西晋王室内部矛盾十分复杂,文人们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几经沉浮,演出了一幕幕人生的悲剧。“八王之乱”本无是非可言,陆、潘等诗人为之丧命,是混乱年代造成的悲剧,也是他们热衷功名的结果。
逞才成为创作的目标
西晋诗人多以才华自负,为了逞才,他们对当时最能表现才华的辞赋都十分重视,辞赋创作既为他们带来巨大的声誉,又使他们在艺术技巧方面得到很好的训练。
繁缛 :太康诗风的特征
潘、陆诸人的努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拟古,二是追求形式技巧的进步,并表现出繁缛的诗风。
语言由朴素古直趋向华丽藻饰。陆机的《拟西北有高楼》,可作为华丽藻饰的代表。
描写由简单趋向繁复。陆机的拟《猛虎行》大大地丰富了原作的内容,文辞委婉曲折,而以繁复取胜。
句式由散行趋向骈偶。如陆机的名作《赴洛道中作》二首。
左思、张协与刘琨
左思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曾以《三都赋》名震京都,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却是其《咏史》诗八首。
咏史诗的渊源与特征
以”咏史“为诗题,始于东汉的班固。
明代胡应麟说:”太冲题实因班,体亦本杜,而造语奇伟,创格新特,错综震荡,逸气千云,遂为古今绝唱。“
左思的《咏史》八首,开创了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的新路,成为了后世诗人效仿的范例。
寒士的不平与抗争
左思《咏史》诗的主要内容是寒士之不平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其中最能表现左思气概的是第五首。
典以怨的诗风与建安风骨的再现
左思的诗多引史实,故曰”典“。借古讽今,对现实政治持批评态度,故曰”怨“。
”风力“与”风骨“义近,锺嵘标举”左思风力“,含有左思再现了建安风骨的意思。
张协兄弟的诗
张载、张协、张亢兄弟与潘、陆诸人齐名,其中诗名较盛的是张协。
张协现存的十余首诗,多数作于归隐之后,其代表作是《杂诗》十首。其诗特点是既有文采又较少芜累。
张载现存《赠司隶傅咸诗》《登成都白菟楼诗》等十余首诗,以《拟四愁诗》和《七哀诗》二首较有名。
刘琨的诗
刘坤的诗感情深厚,风格雄峻,亦与建安风骨一脉相承。《扶风歌》是其代表作之一。
郭璞的游仙诗
游仙诗渊源
诗歌以”游仙“名篇始于曹植,但以游仙为题材则可上溯到战国时期。
清人朱乾将早期游仙诗分为两类,一类是写游仙为抒愤世之情,一类则以求仙为主旨。
乖远玄宗与困顿咏怀
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人。他身处西晋末年的战乱,虽屈沉下僚,却始终留意仕进。
他的游仙是其仕途偃蹇、壮志难酬时的精神寄托,是抒发其苦闷情怀的一种特殊方式。其代表作为《游仙诗》。
文采富艳寄托高远
郭璞的诗无论是写隐逸还是写神仙,都无枯燥的说理,而是以华美的文字,将隐士境界、神仙境界及山川风物都写的十分美好,具有形象性,这在当时是高出侪辈、独领风骚的,故刘勰说其”足冠中兴“,锺嵘评为”中兴第一“。
郭璞以游仙写失意之悲,与左思借咏史抒牢骚不平,有异曲同工之妙。
东晋
王羲之与兰亭唱和
《兰亭集序》
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人,居会稽山阴。著有《兰亭集序》。
此序的前半记述这次盛会概况,写山川之美,饮酒吟咏之乐,后半由眼前之乐想到人生之短促,以感慨作结,令人遐思无限。
兰亭诗的主题及审美价值
兰亭诗的内容,或抒写山水游赏之乐,表现山水审美的情趣;或由山水直接抒发玄理。
兰亭诗无论是写山水还是写玄理,艺术水平都不高,但标志着诗人已开始留意山水审美,并从山水中体悟玄理。这种尝试预示着山水诗将要兴起。
文人雅集、诗歌唱和及其对后代的影响
兰亭雅集对中国文人生活情趣有重大影响,同时对诗歌流派的形成也有推动作用。
孙绰、许询与玄言诗
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人物是孙绰和许询。 玄言诗兴盛于东晋,一方面是魏晋玄学及清谈之风兴盛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东晋政局及由此形成的士人心态有关。
东晋文人的心态
起源于中朝的清谈之风,被过江诸人带至东晋,并且风气日炽,是否善于谈玄,成为分别士人雅俗的标准。 东晋历史上的两位最重要的宰辅王导和谢安,也皆善玄谈,处理朝务也务在清净。这种心态对东晋文人的影响很大。
玄释合流
东晋玄言诗的发展,与佛教的流行大有关系,故玄释合流,成为东晋孙、许等人玄言诗的重要特点。 但玄释合流,主要体现在思想和生活方式上,玄言任以老庄至魏晋的玄言为主。
玄释合流,给东晋玄言诗人的思想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思想上,追求”心隐“,无论在朝在野,只求适意而已。生活上追求幽雅从容的风度;过风流潇洒的日子。
名僧支遁深于老庄之学,玄佛互相渗透。其《咏怀诗》五首也是典型的玄言诗。
玄言诗中也有形象性较强的作品,但大都借山水以抒情,如孙绰的《秋日歌》。
玄言诗
东晋玄言诗本身的艺术价值并不高,但它对后世的影响却相当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