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历史必修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编辑于2022-01-23 23:04:00必修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夏商政治形式
特征:多元一体
在禹之前:禅让制
在禹之后:世袭制,家天下
宗法制:血缘关系为纽带
特点:神权和王权的密切结合
西周分封制
含义:周天子将王室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至给同姓 贵族和异姓功臣,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以 护卫周王室。
性质:一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目的
建立蒲屏,护卫周王室
巩固边防,抵御外敌
镇抚各族,稳定政局
特点:1、纵向联系,层层分封,增强不同等级间的联系 2、横向联系,血缘和联姻 3、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富庶之地 4、多元化
西周的宗法制
特点
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既是宗族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家国关系)
将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
形成了一个森严的等级制度
宗法制与分封制制的关系
互为表里:分封制是权力的分配,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 ,分封制是宗法制政治制度的体现。
目的:为了解决表现在土地,权力与财产继承相矛盾。
作用
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立的地位,“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
有利于边远地区的开发,扩大了通知区域,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联系,促进早期民族的融合。
影响
礼乐制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六王毕,四海一
“大一统”
国土疆域辽阔
1、统一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统一的法令 3、统一的思想文化
秦朝“大一统”政权的建立
春秋战国
社会动荡,分裂割据
周王室权力衰微,礼崩乐坏
秦朝疆域统一的意义
结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扩大帝国规模,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含义
历程
秦朝的政治制度
加强君主专制
总体趋势
本质核心
海内为郡县
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县”隶属于郡。设置于少数 民族聚居地的同级地方行政机构称为“道”
郡县制特点:1、是中央垂直地方的形式(直接控制) 2、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百官公卿
三公: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栗内史和少府
作用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法令出一
君权和相权
汉初:丞相作为皇帝的高级助手,实际上是朝廷中中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
汉武帝: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的高级将领也往往参议机要
唐代:三省六部,相互牵制,相互补充,分工明确,提高效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提高行政效率,防止权力滥用,一定 程度上约束皇权。
宋代:二府三司
元代:一省二院制
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先秦:世官制
汉朝: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以后:科举制
影响:1、打破了世家大族的垄断官场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 为底层人才提供参与政治机会,扩大政权基础。 2、保证官僚队伍来源,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提高行政效率, 促进官僚体制的形成。成为中华文明长期制度的保障。 3、推动教育文化的发展,稳固入学的主流地位。 4、促进文学繁荣 5、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积极影响。
行省的设置
秦汉:郡县两级 唐:道,州,县三级。后期出现了潘镇割据的局面。 宋:路,州,县 元:行中书省。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为路,府,州,县。
加强北宋中央集权的方法:分化事权 1、行政:用文官担任知州;设置通判。 2、军队:收精兵(积弱) 3、财务:设转运使(积贫) 4、:提点刑狱司 加强了中央集权,压制了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行,省设置。:兼具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集合。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内阁制度的形成
内阁的含义: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受宦官牵制
内阁性质特点:1、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和决策机构。 2、职权范围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3、受宦官牵制 4、票,你最终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批红。
军机处
职能:跪受笔录,承旨尊办。
职能:跪受笔录,成旨遵办,上传下达。 军国大臣完全听命皇帝一人意愿。
性质:行政执行机构无决策权,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
作用:1、精简了行政办事手续,提高工作效率。 2、加强皇权,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3、表明封建制度的衰落,因为加强,君主专制在无更好的选择。
清朝的边疆政策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背景
国外
国内
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压片战争:1856年~1860年;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中法战争:1883年~1885年;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 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1895年;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1901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有效影响: 1、闭关锁国被打破,有利于中华民族融入世界发展潮流。(政治) 2、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经济) 3、促进中国人民的思想觉醒,开始学习西方,寻求救国救民之道。(思想) 对外: 朝贡外交方式瓦解。 近代主权国家交往亦是逐步形成。(外交逐步走向近代化。)
瓜分中国的危害: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中。 促进国人的进步和觉醒。 对中国:共同支配和宰割中国,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对美国:表明美国在清华问题上从此有了自己独立政策,美国对华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三元里抗英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西南,西北地区出现了严重的边疆危机。
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
义和团反帝运动
性质:它是由农民阶级领导的一场反帝爱国主义斗争。
根本原因: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面对列强肆无忌惮的侵略,中国人民挺身而出,掀起了义和团运动。
直接原因:各地羊叫压迫人民。
失败的原因:1.根本原因:农民阶级局限性:没有先进的阶级领导。;没有科学的革命纲领。。 2、义和团运动失去了对清政府应有的警惕性。 3、受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扶清灭洋。
伟大的抗日战争
侵华日军的罪行
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淞沪会战(1937年9月~11月)
太原会战(1937年9月~11月)
徐州会战(1938年1月~5月)
武汉会战(1938年6月~10月)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积极:1、沉重的打击了封建统治秩序。打击了侵略者(反帝反封建) 2、对中国政治进程起推动作用。 3、是中国近代革命的先声,影响了后来的革命。 局限性:1、没有摆脱封建色彩。 2、思想落后。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失败的原因: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含义:20世纪的一次巨变。
影响:政治上: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推翻了两百多年的君主专制政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赋予了人民一定的政治权利,客观上打击了西方侵略势力。 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扫除了障碍。 思想文化:促进民主共和意识的传播。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进一步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社会生活:移风易俗,革除陋习,推动了人们近代生活方式的进步。
失败说明: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不能担当领导中国民主革命重任。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五四运动的背景:1、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在英美法等国的操纵和日本的威胁下,和会无理拒绝了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决定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 2、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阶级矛盾尖锐,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力量壮大。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 3、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华。
五四运动的意义: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27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国民革命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
10月1日下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中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证券。
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起来大会经过充分审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使新中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是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先后成立
1965年,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历史性转折
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
1953年开始,国家开展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又称三大改造。1956年底,三大改造胜利完成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历史的伟大转折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采取断然措施,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了
1978年12月中共11届三中全会
中共11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停止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及时果断地把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
会议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中国开始了从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一国两制的构想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的祖国方针。
香港,澳门的回归
1997年6月30日香港回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另起炉灶与一边倒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走向国际舞台
外交关系的突破
重返联合国
中美关系解冻
中日邦交正常化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绩
外交政策的调整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蔚蓝色的希腊
处于亚非三洲要冲
商业贸易
吸收先进文明
山岭
农耕经济不发达
产生独立城邦
人口与资源矛盾
地中海
适宜种植橄榄,葡萄等经济作物
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绿岛相连
海外贸易
殖民活动
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
政治:小国寡民,独立自治 普遍实行共和体制民主 经济:发达的工商业,海外贸易,殖民 文化:政治上彼此分立
珍惜自由的希腊公民
希腊民主政治的影响
小国寡民:公民有较多机会直接参与城邦事务
独立自制:没有形成统一的帝国
民主政治:民主,专制始终没有发展起来。
商品经济发达: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思想观念
文化繁荣:富含民族意识与科学精神
文化上密切联系:共同风俗,语言,信仰
缺陷
公民参与城邦管理的人数是有限
受教育的人数是少数
个人的自由是屈从于集体
卓尔不群的雅典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
背景
工商业的兴起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民主政治的内容
经济:颁布《解负令》 发展工商业
政治:1、公民大会—执政 2、400人会议—行政 3、陪审法庭—司法 4、财产等级制度
特点:保持中立
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意义:贵族权力被大大削弱
特征:1、人民主权:城邦的权利属于公民集体所有 2、直接民主:公民直接参与城邦事务,担任官职。 3、轮番而治:公民轮流担任官职 4、三权分立:权力分散制约 5、法律至上:所有公民
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局限性
罗马人的法律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原因
习惯法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法官多由贵族担任。常常随心所欲的解释法律,保护自己,损害公民利益
平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与贵族进行斗争
从治公民到治万民
罗马帝国不断的找扩张领土疆域的扩大
罗马的对外贸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公民法体系存在必
西塞罗和自然法精神
罗马法特征
具有浓厚理性主义精神,体现了人人平等的原则
为了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变化,具有灵活性,实用性
司法发达,主要服务于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注重保护私有财产。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自然法师普遍存在的至高无上的法则,他先于人类的一切法则,他超越时间,地域的限制,不分年龄,种族,性别,财富,智力,而是用于所有人。
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
背景:公元六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汇编成《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体系最终完成。。
作用:1、调整财产的分配关系 2、宣扬平等,正义,权利等法理精神,渗透着自然法的思想。
罗马法实质: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光荣革命
1688年11月,詹姆斯二世被迫远走法国,复辟王朝的统治结束。
小密室的演变
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
原因
原有选举制度的弊端,不合理的选区分布,议席分布
高额财产限制
欧洲大陆革命
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
19世纪70年代以后,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
三次权力转变
第一次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向议会。 国王的行政权力转向为内阁
第二次转移:光的权利由议会转向内阁
第三次转移:从贵族到工业,资产阶级到平民
资本主义代议制政体的主要形式
君主立宪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议会制民主共和制
影响:通过三次议会改革,完成了由贵族寡头向平民政治的转变, 体现出了民主政治的深入和发展
美国1787年宪法
年轻的美国窘境
内容
联邦制,中央集权的地方分权的集合
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宪法
美国内阁:一个非正式的机构,作为总统的咨询机构
从“邦联”到“联邦”
两党制的雏形
宪法的进步性
1、创新
美国联邦宪法是近代第一部成文宪法
首创民主共和政体,既加强了中央的权力,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2、创新
协调了中央和地方大小州,南北方之间的矛盾,为美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影响
经济繁荣:有利于形成全国性的市场,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局限性:1、没有废除南方奴隶制度,打上种族歧视的烙印 2、对选举人的资格有严格的限制
民主政治扩张
震荡中的法国
背景
法兰西共和之路举步维艰的原因
一票共和
原因
脆弱的德国民主
政体制度性质
制度特点
评价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工业革命引起的深刻变化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的意义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颁布的时间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主观原因
根本原因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而过十月革命的背景
经济
政治
十月革命与中国革命的关系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美苏争锋
变化原因
特点
马歇尔计划的目的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对抗最严重的地步
新兴力量的崛起
欧洲人的欧洲
迅速兴起的日本
东方巨龙的腾飞
发展中国家的呼声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