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眼
眼是由眼球及其附属结构组成的视觉器官,具有感光和成像功能
编辑于2022-01-29 22:24:13眼
眼是由眼球及其附属结构组成的视觉器官,具有感光和成像功能
眼球壁
纤维膜
主要成分
致密结缔组织
功能
质地较硬,其支持保护的作用
包括
角膜(前1/16)
组成
角膜上皮
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细胞(耐摩擦)
特点
上皮表面有泪液膜覆盖,基底面平整,无乳头
表层细胞呈扁平形,游离面有许多短小的微绒毛,细胞之间有桥粒连接
基底层细胞呈矮柱状,具较强的增殖能力,在角膜的再生和修复中起重要作用
前界层
角膜上皮的基膜
构成
胶原原纤维
基质
作用
维持角膜上皮的稳定性和防止感染
角膜基质
又称
固有层
组成
致密结缔组织
角膜基质内含大量的胶原原纤维排列成板层状,同一板层平行排列,相邻垂直排列-------->使角膜具高度抗损伤和抗变形能力
板层之间有角膜细胞
具有形成纤维和基质的能力
不含血管
其营养由房水和角巩膜缘的血管供应
后界层
角膜内皮的基膜
较前界层薄
角膜内皮
单层扁平上皮
胞质内含有大量线粒体和胞饮泡----->活跃的物质转运功能
游离面与房水接触,侧面的胞膜上有Na+-K+-ATP酶,能主动从角膜基质中转运水分至前房,以维持基质水分的恒定----->保证角膜的透明和折光率
特点·
角膜内无血管和淋巴管
营养主要由房水和角巩膜缘毛细血管供给
有丰富的游离神经末梢
巩膜(后15/16)
瓷白色,质地坚硬而不透明
构成
致密结缔组织,其中大量粗大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交织成网,内含少量的血管、神经、成纤维细胞及色素细胞等
角巩膜缘
角膜、巩膜的交界处,其内侧有巩膜静脉窦和小梁网,是房水循环的重要结构,与眼内压的稳定密切相关
小梁网
位于巩膜静脉窦的内侧
由角膜基质纤维、后界膜和角膜内皮向后扩展而成,其轴心为胶原纤维,表面覆以内皮细胞,呈筛网状,由小梁和小梁间隙组成
巩膜距
血管膜
虹膜
位于角膜后方的环状肌性薄膜
由外向内分
前缘层
位于虹膜前表面
不连续的成纤维细胞和色素细胞构成
虹膜基质
富含血管和色素细胞的疏松结缔组织
虹膜上皮
属于视网膜盲部
前层细胞
肌上皮细胞
近瞳孔处的肌上皮细胞呈环行排列,称瞳孔括约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收缩时瞳孔缩小;外侧放射状排列的瞳孔开大肌
后层
色素上皮细胞
睫状体
睫状体基质
富含血管和色素细胞的结缔组织
睫状肌为平滑肌
睫状体上皮
属于视网膜盲部
由两层上皮细胞组成
外层
立方形的色素细胞
内层
立方形或矮柱状的非色素细胞
产生房水
脉络膜
富含血管和色素细胞的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从内至外分
玻璃膜
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基质组成的均质透明膜
毛细血管层
有孔毛细血管网
固有层
视网膜
视网膜盲部
虹膜上皮
睫状体上皮
视网膜视部
由外向内
色素上皮层
单层柱状上皮
基部附着于脉络膜,有发达的基膜内褶
与视细胞无牢固的连接结构,仅填充无定形的细胞外基质
内含黑素颗粒,防止强光对视细胞的损害
内含吞噬体,吞噬视细胞膜盘
储存维生素A,参与视紫红质合成
功能
视细胞层
分类
视杆细胞
杆状
膜盘
完全内陷与细胞膜脱离独立存在于胞质,不与细胞外相通
视紫红质
感受弱光刺激
细胞核较小,染色较深
视锥细胞
锥状
膜盘
未脱离,与细胞外相通
视紫蓝质
感受强光刺激和色觉
细胞核较大,染色较浅
视细胞外突分内节与外节
内节
合成蛋白质的部位,含丰富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
外节
感光部位,含大量平行排列的扁平状膜盘
双极细胞层
双极细胞
侏儒双极细胞
视网膜中央凹周边
水平细胞
无长突细胞
网间细胞
节细胞层
轴突向眼球后极汇聚形成视神经穿出眼球
视网膜的神经胶质细胞以放射状神经胶质细胞为主
黄斑
中央凹
视网膜最薄部,只有色素上皮和视锥细胞
视觉最敏感处
视神经乳头
无感光功能,生理性盲点
眼球内容物
晶状体
玻璃体
房水
眼附属结构
眼睑
泪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