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学会提问》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家可能会说,为什么要学会提问呢,提问难道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吗?确实,提问这件事的难度可能要⽐⼤家所设想的程度还要⾼⼀点,它看着容易,其实是很难的。因为提问需要你对于⼀件事的前因后果、内部的逻辑结构 有⼀个⽐较通透的了解,所以你⼀个问题就能抓到事情的要害的话,这才叫会提问。 学会提问的关键并不在于你要问个问号,⽽在于在问出这个问号之前,你⾸先要对于所⾯对的这个问题、这个领域有⼀个通透的理解,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批判性思维”,这两者之间是有⼀个密切的联系的。
编辑于2022-01-30 12:40:53维特根斯坦是当代西方最为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以其传奇的一生为世人所知晓,又以其独特的哲学为后人所称道。21世纪初,西方哲学界曾对谁是过去100年最为重要的哲学家问题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在选出的哲学家中名列前茅的两位,一位是维特根斯坦,另一位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通常认为,维特根斯坦一生提出过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而且这两种哲学对后来的西方哲学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直接导致了当代分析哲学的诞生。分析哲学在20世纪的英美哲学界始终占据主流,并且扩展到了英美之外几乎所有西方国家,也影响到了远在东方的中国。他的前期哲学以《逻辑哲学论》为代表,后期哲学以《哲学研究》为代表。这两本著作都已经成为西方哲学经典,对当代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逻辑哲学论》被公认为经典之作,虽然全书只有不到三万字,但真正读懂这本书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行政伦理学可以看做是公共行政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行政伦理研究是直接指向公共行政实践的。从学科的角度看,行政伦理研究是出于完善公共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需要;从公共行政的实践来看,行政伦理的研究则是出于健全行政体系和规范行政行为的需要。因而,行政伦理研究需要回应公共行政实践的要求,需要在公共行政实践的演进逻辑中来规划行政伦理研究的课题和确立行政伦理学发展的方向。
这是一篇关于李辛用药心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从气机的主要方向来看:上焦多为开;中焦为升降枢纽,所以有“在气”“在血”的不同升降方向的药物;下焦为阖,故以阖收为主,分为“阖精”“阖阴”“阖气”,下焦层次,中焦层次,上焦层次。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维特根斯坦是当代西方最为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以其传奇的一生为世人所知晓,又以其独特的哲学为后人所称道。21世纪初,西方哲学界曾对谁是过去100年最为重要的哲学家问题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在选出的哲学家中名列前茅的两位,一位是维特根斯坦,另一位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通常认为,维特根斯坦一生提出过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而且这两种哲学对后来的西方哲学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直接导致了当代分析哲学的诞生。分析哲学在20世纪的英美哲学界始终占据主流,并且扩展到了英美之外几乎所有西方国家,也影响到了远在东方的中国。他的前期哲学以《逻辑哲学论》为代表,后期哲学以《哲学研究》为代表。这两本著作都已经成为西方哲学经典,对当代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逻辑哲学论》被公认为经典之作,虽然全书只有不到三万字,但真正读懂这本书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行政伦理学可以看做是公共行政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行政伦理研究是直接指向公共行政实践的。从学科的角度看,行政伦理研究是出于完善公共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需要;从公共行政的实践来看,行政伦理的研究则是出于健全行政体系和规范行政行为的需要。因而,行政伦理研究需要回应公共行政实践的要求,需要在公共行政实践的演进逻辑中来规划行政伦理研究的课题和确立行政伦理学发展的方向。
这是一篇关于李辛用药心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从气机的主要方向来看:上焦多为开;中焦为升降枢纽,所以有“在气”“在血”的不同升降方向的药物;下焦为阖,故以阖收为主,分为“阖精”“阖阴”“阖气”,下焦层次,中焦层次,上焦层次。
《学会提问》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1. 什么是“学会提问”
1.1. 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
海绵式思维
像海绵吸水一样,不加筛选、被动的接受外部信息
淘金式思维
有选择地,主动地去获取想要的信息,主要特点是互动式参与
1.2. 正确提问的步骤
步骤一:问自己,值得花大力气去“淘金”吗,这和你的兴趣有什么关联?
步骤二:想清楚为何要进行“淘金”?
1.3. 弱批判性思维和强批判性思维
弱批判性思维
针对别人的观点,信念进行批判
强批判性思维
针对自己的观点,信念进行批判
例子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会当着学生的面说自己的推论错了
精神强者的标志
不能够感情用事
不能得理不饶人
不能一厢情愿地说话
不能老是期待奇迹。
2. 如何寻找论题与结论
2.1. 寻找论题
论题的含义
引起对话或讨论的问题,是后续所有讨论的原动力
识别论题的类型
描述性论题
含义
指关于各种对过去,现在或将来的描述准确与否的问题
举例
这种减肥药是不是真的有效?
这样的一种生发方法是否真的有效?
规范性论题
含义
指的是关于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该做的问题,什么不该做的问题
举例
中国大学应不应该普及批判性思维的教育
对于某些少老边穷地区的医疗补助,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
2.2. 寻找结论
结论的含义
对论题给出的答案
寻找结论的方法
(1) 在开头和结尾去寻找结论
(2) 寻找指示词,比如“所以”“综上所述”“由此表明”“进行小结”等
(3) 寻找什么不是结论,比如关键词,数据,资料等
(4) 通过论题去找结论,因为结论都是针对论题的。
(5) 检查一下交流的语境和背景
3. 支持结论的证据和理由
3.1. 理由
含义
指的是我们相信某个结论的原因或原理,用来支撑和证明结论
指示词
由于、鉴于、基于如下理由、因为这个事实等
理由往往是以证据的形式出现的
3.2. 证据
含义
证据本身是一种对经验的描述,能够支撑一定的结论
证据的来源
个人经验
典型案例
当事人证言
专家证言
科学报告
提问之前要识别哪些证据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
4. 推理中的谬误
4.1. 十大推理谬误
(1) 人身攻击
⼈身攻击就是对⼈不对事,不是针对你讨论的这件事合理不合理,就是进⾏各种各样的身份的攻击。⽽这种身份的攻击就类似于地域歧视、各种各样的仇视,仇视这个省级的⼈或者那个省级的⼈,或者仇视某⼀个阶层的⼈。有些时候是体现为性别的歧视,在国外可能更多地会体现为种族的歧视。最恶劣的形式就是⽤污⾔秽语去攻击别⼈,这在论证当中是极端的,也是要被杜绝的
(2) 偷换概念
⽐如同⼀个词,你在说的时候把它的含义改变了,但是不告诉别⼈改变了。举个例⼦,有个⼈说:“我认为张三他不是⼀个真男⼈。”李四就问了:“为什么张三不是个真男⼈?”这个⼈就说了:“你看,张三看到坏⼈就怂。”李四说:“你不能这么说,我觉得张三还是个真男⼈,我觉得他身上有很多(⼤)的肱⼆头肌、腹肌,这就证明他是个真男⼈。”
李四说的这些话实际上就是在捣浆糊,因为第⼀个⼈所说的“张三不是真男⼈”⾥的“真男⼈”,主要是指⼀个⼈有 ⾎性、敢于和坏⼈坏事做⽃争,不是指⼀个⼈的身体特征。那李四把这个事揪到身体特征上,就是偷换概念。
(3) 诉诸公共意见
⽐如⼤家都认为某件事该这么做,那你也就这么做了。如果你穿越到古代,古代在遇到⼤旱的时候有⼀种习俗,就是要做⼀条⼟⻰,因为据说⼟⻰和真⻰有点像,⽽⻰是可以吸⽔的,在⼤旱的时候做条⼟⻰就可以迎⾬
你肯定觉得这很可笑,因为我们今天的科学知识不接受这⼀点。但是在当时⼤家都会这么想,因为周围的⼈都这么想的,如果就你不这么想的话,你就会变成⼀个另类了。所以公众的压⼒会驱使你做出这样⼀种妥协
(4) 诉诸可疑的权威
我们要重视专家的意⻅,但是专家的意⻅本身也要经过批判性思维的考察,甚⾄对于科学的报告我们也不能完全偏听偏信。但是有⼀种传统的思维⽅式,就认为祖宗留下来的就⼀定是对的,这种思维⽅式在相当程度上就可以把我们带到思维的坑⾥⾯。
(5) 诉诸于感情
什么叫诉诸于感情的谬误呢?⽐如⼀个聪明的辩论⼿,可以去观察听众对哪些话是爱听的,举⼀个例⼦,如果⼀个男性和⼀个⼥性分⼿的时候产⽣了⼀些纠纷,如果事实的情况是男⼥都有责任,但是你发现你的听众中⼥性听众占据了⼤多数的话,你就会多说⼀些男性的不是,反之亦然,通过这样的⼀种⽅式你可能会收获更多的粉丝
但这是⼀种推理和论证当中的谬误,你是故意地在诉诸于那种同情感,通过诉诸于这样⼀种同情感来淡化⼤家的 理性推理的能⼒。实际上,真正的理性推理能⼒是⿎励⼤家进⾏换位思考,⽽不是进⾏这种思维⽅向的⼀个固化
(6) 稻草人谬误
就是把对⽅所不承认的某种观点硬是要灌输给他,或者说硬是强加给他。⽐如某教授仅仅说某⼀种药具有⼀定的疗效,你⾮要把这句话歪曲成某教授说某种药是天下奇药、包治百病,结果发现了某些负⾯的案例,⼤家就说这个教授胡说⼋道,但实际上胡说⼋道的是你,这个教授从来没有说过这个药是包治百病
(7) 虚假的两难推理
这个虚假的两难推理就是你故意制造出⼀种往左⾛也是坑、往右⾛也是坑的两难处境,你忽视了这个⼈可以绕过这两个坑⾛第三条道。⽐如说你要去北京只有两个⽅法,坐⽕⻋或者是坐⻜机,你忘记了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如果愿意的话,也可以⾃驾到北京去,这也是可以的
(8) 胡乱归因
混淆因果
什么叫胡乱归因呢?就是我们⼈类是⼀种好奇的动物,出现某个现象以后总是要找到原因的,这就叫归因。⽐如你爸爸今天突然发⽕了,然后开始砸东⻄,你就要问你爸爸为什么去砸东⻄,你要找到⼀个正确的原因
有⼈可能就随便找了⼀个词,说男⼈也会有中年危机的,说我爸爸陷⼊了中年危机,所以他的脾⽓不是很好。但是这是不是唯⼀的原因呢,是不是还有别的原因呢,中年危机这四个字是不是过于轻巧呢,是不是任何⼀个中年男性发⽕都可以归之为中年危机呢?如果这样的话,这种解释和不解释⼜有什么区别呢。所以你得思考⼀下,你所给出的这个原因,和你所要解释的这个现象之间,是不是有⼀个因果相关性
(9) 转移话题
也就是转移注意⼒。举个例⼦,妈妈问⼥⼉:“你昨天晚上去哪了?”⼥ ⼉就回答妈妈:“你⼜来管我了,你总是来挑我的错,你有完没完!”
这是⺟⼥之间经常发⽣的对话场景,尤其是⼥⼉进⼊⻘春期以后。很显然,⼥⼉在反问⺟亲这个问题的时候是转移了⺟亲的问题,⺟亲问⼥⼉昨天晚上去哪了,⼥⼉扯到⼀个更⼤的层⾯上,说⺟亲最近⼀直在管她,⼥⼉还是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那么在⽹络上有⼀些热点的转移,本身就起到了⼀个转移注意⼒的作⽤。如果有⼀个问题得到了⼤家的普遍关注,但是有些⼈故意把⼤家的注意⼒转移到另外⼀个话题上,可能就是为了李代桃僵,使得前⾯⼀个问题的制造者能够借机浑⽔摸⻥。这在战术上就类似于扔烟雾弹,让他趁着烟雾快点撤退
(10) 循环论证
循环论证就是把你要论证的结论⼜放到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就是在⾃⼰通过⾃⼰的话来证明⾃⼰的这个论证了,效⼒当然是⾮常低的。但是我们有时候在⽇常⽣活中,还免不了做这种循环论证
⽐如我们有时候糊⾥糊涂就会写下这样的⼀个句⼦:因为阅读纸质版的书籍能够⽐阅读电⼦版的书籍带来更⾼的阅读效率和快感,所以我们要在⽇常的阅读中阅读纸质版的书籍来提⾼我们的阅读效率和阅读快感。那这个话就听上去好像是⻋轱辘话了,这就是⼀种循环论证
5. 总结
5.1. 《学会提问》的本质是什么是⼀套⽅法论原则,帮助⼤家找到如何正确提问的这个线索
⾸先,你要搞明⽩的是,你针对的是什么话题,你要把这个话题搞清楚,所以⾸先要针对话题提问
第⼆,你把这个话题厘定了以后,你要去搞清楚论点是什么,别⼈⽀持什么观点、反对什么观点,你⽀持什么观点、反对什么观点,要搞清楚⾃⼰的观点和别⼈的观点
第三,搞清楚论点以后,你还要问理由是什么,你要学会提问理由是什么,你⾃⼰⽀持⼀个观点的理由或者反对⼀个观点的理由是什么,别⼈⽀持和反对⼀个观点的理由是什么
那么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理由就牵涉到了两⽅⾯,⼀⽅⾯和内容有关,⼀⽅⾯与形式有关
内容有关的就是证据,他⽀持某某观点的证据靠谱吗,是来⾃于个⼈经验的证据,还是来⾃于专家的证词,还是来⾃于科学的报告?那么哪些科学报告是可以被相信的,哪些是不可以被相信的,你都要进⾏仔细地盘问
另外⼀⽅⾯的理由是关涉到形式的,就是怎样的推理结构把这些证据联系在⼀起。你可以问在这个推理结构⾥⾯是不是出现了循环论证,在这个推理的过程中是不是出现了⼈身攻击,是不是出现了⼀个稻草⼈的谬误,特别是有没有出现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错置?
你要对所有的这些问题进⾏⼀⼀解答,然后才能够找到⼀个正确的发问⽅式,才能够变成⼀个善于提问、善于批判的⼈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批判性思维之难并不在于批判别⼈,⽽在于批判⾃⼰,不在于否定别⼈的观点,⽽在于修正和改变⾃⼰的观点。这就需要⼤家和⾃⼰的⼀种过度⾃尊⼼作战,⾃尊⼼过强的⼈往往⽆法接受真理的光芒。最后,希望⼤家能够通过读这本书、学这本书,来真正地领会什么叫正确的提问⽅式
解决问题,从学会提问开始
批判性思维入门经典
2个步骤教会你正确提问
防骗、防杠、防偏见的避坑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