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
软件工程部分的知识点提炼、汇总。主要内容有信息的特征、信息的功能、信息的传输模型、信息系统性能、指标信息系统的基本规律。
编辑于2022-02-05 05:36:46信息的基本概念
信息的特征
信息的质量属性
1、精确性
对事物状态描述的精准程度
2、完整性
对事物状态描述的全面程度,完整信息应该包括所有重要事实
3、可靠性
指信息的来源、采集方法、传输过程市可信的,符合预期;
4、及时性
指信息获得的时刻与事件发生时刻的间隔长短
5、经济性
指信息获取、传输带来的成本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6、可验证性
指信息的主要质量属性可以被证实或者伪造的程度
7、安全性
指在信息的生命周期中,信息可以被非授权访问的可能性,可能性越低,安全性越高。
信息的功能
为认识世界提供依据
为改造世界提供指导
为有序的建立提供保证
为资源的开发提供条件
为知识的生产提供材料
信息的传输模型
1、信源
2、信宿
3、信道
4、编码器
5、译码器
6、噪声
当信源和信宿已经给定,决定信息系统性能就在与编码器和译码器。
信息系统性能指标
1、有效性
在系统中传送尽可能多的信息
2、可靠性
信宿接到的信息尽可能与信源发出的信息一致
为了提高可靠性,在信息编码时可以增加冗余代码
信息系统的基本规律
信息的度量
信源特性
信源编码
信道特性
信道编码
检测理论
估计理论
密码学
信息系统基本概念
系统特性
目的性
整体性
层次性
稳定性
突变型
自组织性
相关性
相似性
环境适应性
信息系统的特性
开放性
脆弱性
健壮性
冗余技术
容错技术
身份识别技术
信息系统
概念
输入数据,通过加工处理,产生信息的系统
特点
面向管理和支持生产
管理模型、信息处理模型和系统实现条件三者的结合产生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集成
采用现代管理理论(软件工程、项目管理)作为计划、设计、控制的方法论,将硬件、软件、数据库、网络等部件按照规划的结构和秩序,有机整合到一个有清晰边界的西悉尼系统中,以达到既定系统的目标,这个过程称为信息系统集成。
信息化基本概念
企业信息化
不仅指在企业中应用信息技术,更重要的是通过深入应用信息技术,促成企业的业务模式、组织架构乃至经营战略发生革新或转变。
信息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一个历史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综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改造、支撑人类的各项政治、经济、社会活动,并把贯穿于这些活动中的各种数据有效、可靠地进行管理,经过符合业务需求的数据处理,形成信息资源,通过信息资源的整合、融合,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形成新的经济形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企业信息化的五个层次
产品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
产业信息化
国民经济信息化
社会生活信息化
信息化核心
通过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在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充分应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工具,创建信息时代社会生产力,并推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使国家的综合实力、社会文明素质和人民生活质量全面提升。
信息化的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时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空域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的一切领域;它的手段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工具;它的途径是创建信息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它的目标是使国家的综合实力、社会文明素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提升
信息化核心六要素
信息技术应用
龙头,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主阵地。
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
信息网络
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础设施,包括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络
信息技术和产业
信息产业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
信息化人才
是信息化成功之本
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是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保障。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
5阶段生命周期
系统规划阶段
对新建系统的需求做出分析和预测,研究建设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提交文档
可行性研究报告
系统设计任务书
系统分析阶段
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又称逻辑设计阶段,是真个系统建设的关键阶段
提交文档
系统说明书
系统设计阶段
总体设计
详细设计
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
技术文档是系统设计说明书
系统实施阶段
按照实施计划分阶段完成
每个阶段提交实施进展报告。测试之后提交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
4阶段生命周期
立项
开发
运维
消亡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1、结构化方法(生命周期法)
组成
结构化分析SA
结构化设计SD
结构化程序开发SP
精髓:自上而下、逐步求精、模块化设计
特点
开发目标清晰
开发工作阶段化
开发文档规范化
设计方法结构化
适用范围
适合于数据处理领域的问题
不适应规模较大、比较复杂的系统开发
局限
开发周期长、难以适应需求变化、很少考虑数据结构
2、面向对象方法(OO)
概述
当前主流开发方法(UML:统一建模语言),符合人们思维习惯,有利于用户与开发人员的交流和沟通,缩短开发周期
不足:必须依靠一定的OO技术支持;在大型项目开发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涉足系统分析以前的开发环节。
3、原型法
概念:原型是指模拟某种产品的原始模型。原型是系统的一个早期可运行版本,反映最终系统的部分重要特性。
分类
分类标准:是否实现功能
水平原型
行为原型,探索系统的特定行为,达到细化需求的目的,只是功能的导航,并未真正实现功能,主要用在界面上。
垂直原型
也称结构化原型,实现了部分功能,主要用在算法的实现上。
分类标准2:原型的最终结果
抛弃式原型
演化式原型
特点
4、面向服务的方法
1.4软件工程
定义
应用计算机科学、数学和管理学理论,以工程化的原则和方法来解决软件问题的工程。软件工程由方法、工具和过程三部分组成。
1.4.1、需求分析
需求的层次
业务需求、用户需求、系统需求
质量功能部署(QFD)
常规需求、期望需求、意外需求
需求获取
用户访谈、问卷调查、采样、情节串联版、联合需求计划
需求分析
关键在于对问题域的理解。对问题域进行抽象,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元素,然后对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
SA方法需求分析
建立模型的核心是数据字典。有三个层次的模型:数据模型、功能模型和行为模型
数据模型:实体联系图(E-R图)、功能模型:数据流图(DFD);行为模型:状态转换图。
OOA方法需求分析
运用OO方法,对问题域进行分析和理解,正确认识其中的事物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找出描述问题域和系统功能所需的类和对象,定义他们的属性和职责,以及它们之间所形成的各种联系。最终产生一个符合用户需求,并能直接反映问题域和系统功能的OOA模型及其详细说明。
OOA模型包括用例模型和分析模型。用例是一种描述用户需求的方法。使用用例的方法来描述系统需求的过程就是用例建模。分析模型是描述系统的基本逻辑结构,展示对象和类如何组成系统(静态模型)以及它们如何保持通信,实现系统行为(动态模型)。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SRS)
范围、应用文件、需求、合规性规定、需求的可追踪性、尚未解决的问题、注解、附录
需求验证
需求评审和需求测试
UML
是一种定义良好、易于表达、功能强大且普遍适用的建模语言。支持从需求开发开始的软件工程全过程。
结构包括:构造块、规则和公共机制。共有三种构造块:事物、关系和图。UML中的事物也成为建模元素。包括结构事物、行为事物、分组事物、注释事物。
关系:依赖关系、关联关系、泛化关系、实现关系。
图:类图、对象图、构件图、组合结构图、用例图、顺序图、通信图、定时图、状态图、活动图、部署图、制品图、包图、交互概览图、
UML视图:逻辑视图、进程视图、实现视图、部署视图、用例视图。
面向对象分析(OOA)
OOA模型独立于具体实现,任务是“做什么”,核心工作是建立系统的用例模型和分析模型。
用例模型
用例方法是一种需求合成技术,先获取需求,记录下来,然后在零散的要求和期望中进行整理提炼,从而建立用例模型。
在OOA的方法中,构建用例模型一般需要经历4个阶段。识别参与者、合并需求得到用例、细化用例描述、调整用例模型
分析模型
描述系统的基本逻辑结构,展示对象和类如何组成系统(静态模型),以及它们如何保持通信,实现系统行为(动态模型)。
建立分析模型的过程大致包括定义概念类、确定类之间的关系、为类添加职责、建立交互图。前三个步骤统称为CRC建模。
类之间的主要关系:关联关系、依赖关系、泛化关系、聚合关系、组合关系和实现关系。
1.4.2软件架构设计
软件架构风格
数据流风格、调用/返回风格、独立构件风格、虚拟机风格、仓库风格
软件架构评估
敏感点、权衡点
三类评估方式:基于调查问卷、基于场景、基于度量
1.4.3软件设计
结构化设计(SD)
一种面向数据流的方法,以DFD和数据字典为基础,自上而下、逐步求精、模块化的过程。形成软件的模块结构图,即系统结构图。遵循高内聚、低耦合原则。
面向对象设计(OOD)
基本思想包括抽象、封装和可扩展性。可扩展性主要通过继承和多态来实现。OOD的结果就是设计模型。如何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复用性是OOD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设计模式
根据处理范围不同,可分为类模式和对象模式。类模式是静态关系,对象模式是动态关系。
根据目的和用途不同,可分为创建型模式、结构性模式和行为型模式。
1.4.4软件工程的过程管理
CMMI
阶段式模式
可管理、已定义、量化管理级、优化管理级
连续式模式
过程管理、项目管理、工程、支持
1.4.5软件测试及其管理
软件测试管理
测试的方法
静态测试
人工检测和计算机辅助静态分析,包括文档静态测试和代码静态测试。文档静态测试以检查单形式进行;代码静态测试用桌前检查、代码走查和代码审查。
动态测试
在计算机上实际运行程序进行软件测试。分为白盒测试、黑盒测试。
白盒测试称为结构测试,最常用的技术是逻辑覆盖。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条件/判定覆盖、条件组合覆盖、修正的条件/判定覆盖、路径覆盖等。
黑盒测试也称为功能测试。根据SRS规定的功能来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的类型
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配置项测试、回归测试
面向对象的测试
OO系统具有三个明显特征:封装性、继承性与多态性。所以OO测试相对困难。
软件调试(排错)
软件测试管理
过程管理、配置管理、评审。
1.4.6软件集成技术
表示集成
界面集成,比较原始和最浅层次的集成,常用的集成,属于黑盒集成,无须了解程序与数据库的内部结构。常用的集成技术主要有屏幕截取和输入模拟技术。(外装修)
数据集成
对数据进行标识并编制目录,保证数据在数据库中分布和共享,属于白盒集成。
控制集成
也称功能集成或应用集成,是黑盒集成是在业务逻辑上对应用系统进行集成,集成点存在于程序代码中,使用简单公开的API。实现控制集成时,可以借助于远程调用或远程方法调用、面向消息的中间件、分布式对象技术和事务处理监控器来实现。控制集成的灵活性更高,表示集成和数据集成适用的环境下都适用于控制集成。控制集成在业务逻辑层进行,复杂程度更高。
业务流程集成
过程集成,超越了数据和系统,由一系列基于标准的、统一数据格式的工作流组成。
企业之间应用集成
EAI
1.5新一代信息技术
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的全新业态。
1、物联网是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品与物品(T2T)、人与物品(H2T)、人与人(H2H)之间的互联
关键技术:传感器技术和嵌入式技术
物联网架构: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2、云计算:基于网络的多台计算机协同技术(分布式技术、服务器集群技术、负载均衡技术)结合互联网,并对上述技术进行扩展,再加入一些创新,就构成了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并高度依赖于Internet,用户与实际服务提供的计算资源相分离,集合了大量计算设备和资源,并向用户屏蔽底层差异的分布式处理架构。
云计算主要特点:宽带网络连接;快速、按需、弹性的服务。
云计算服务类型:IaaS、PaaS、SaaS
发展云计算的主要任务:1、增强云计算服务能力;2、提升云计算自主创新能力;3、探索电子政务云计算发展新模式;4、加强大数据开发与利用;5、统筹布局云计算基础设施;6、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3、大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是21世纪“钻石矿”。
大数据特点:Volume(大量)、Variety(多样)、Value(价值)、Velocity(高速)、Veracity(真实性)
获取大数据价值的5个主要环节:数据准备、数据存储与管理、计算处理、数据分析和知识展现
4、移动互联:移动互联网的核心是互联网,是桌面互联网的补充和延伸,应用和内容仍然是移动互联网的根本。
特点:终端移动性、业务使用的私密性、终端和网络的局限性、业务与终端、网络的强关联性。
1.6信息系统安全技术
相关概念
1、信息安全概念:强调数据本身的安全性:秘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的4个层次:设备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行为安全。数据安全本身是静态安全,行为安全是动态安全。
信息安全技术
硬件系统安全技术
操作系统安全技术
数据库安全技术
软件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技术
密码技术
恶意软件防治技术
信息隐藏技术
信息设备可靠性技术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第一级
信息加密、解密与常用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