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会计实务第一章概述
会计初级,第一章概述思维导图,包括:会计概念,职能和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职业道德、内部控制基础。
审计理论与实务(初级)的思维导图,具体要求: 1.掌握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 2.掌握审计的独立性 3.熟悉审计、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对象的基本内涵 4.了解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5.了解与其他经济监督相比,审计监督的特殊性
审计初级笔记,整体要求: 1.掌握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 2.掌握审计的独立性 3.熟悉审计、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对象的基本内涵 4.了解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5.了解与其他经济监督相比,审计监督的特殊性
初级审计科目二考试大纲,内容包含审计理论与方法、企业财务审计,一起来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CFA一级Ethics-standard思维导图
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传导机制
CPA战略风险管理、战略实施
云报税(个税)
会计实务 第一章概述
会计概念,职能和目标
会计概念
货币→主要计量单位
准确完整性,连续系统性
会计记录真实完整,会计计量准确完整
核算(反映)和监督,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确认包括初始确认和再确认两个环节
会计职能
基本职能
核算→最基本
确认(是什么?定性)
计量(是多少?定量)
记录(填凭证+登账簿)
报告(编报表)
并不独立,相互联系,彼此制约
监督:审查企业会计核算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合理性。(理法真完)
核算是基础,监督是质量保障
拓展职能
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
会计目标
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
向报告使用者→提供会计资料和信息→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反映企业管理层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
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主体(空间范围)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产生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区别
出现应收、应付、预收、预付、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
为分期结算盈亏、按期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提供基础
货币计量
会计基础
权责发生制
盯事→找期间(归属期间)
收付实现制
盯钱→看时点(收支时点)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可靠性→实际发生,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及时性→信息的时效性,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重要性→依赖于职业判断,从项目的性质(质)和金额大小(量)两方面判断
实质重于形式
相关性→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可理解性→清晰明了
可比性
纵向可比:应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横向可比
谨慎性
计提准备,预计负债
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及其风险
定义
利用会计知识、技能提供会计服务取得报酬的职业
特征
社会属性,规范性,经济性,技术性和时代性(社会经技时范)
职业风险
会计职业行为产生差错或不良后果,应由会计行为人承担责任的可能性
产生原因
多种计量属性及币值变动的影响
采用不同计量属性,导致会计面临不同会计技术处理,职业判断和选择不当,甚至会计差错的职业风险
公司治理的影响
公司治理的权责结构和代理冲突导致了舞弊等
会计政策变化的影响
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合法性,准确性的偏差甚至错误的风险等
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应当遵守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技能、工作态度、工作作风、职业纪律等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
联系
在作用上:相互补充、协调
在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吸收
法律制度适合最低要求、基本制度保障 职业道德是重要补充
区别
两者的性质不同
两者的作用范围不同
两者的实现形式不同
两者的实施保障机制不同
两者的评价标准不同
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
爱岗敬业
诚实守信
廉洁自律
客观公正
坚持准则
提高技能
参与管理
强化服务
会计职业道德管理
强化诚信意识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意识和诚信教育
建立信用档案
建立黑名单制度,信用信息管理制度和系统
组织实施
组织领导,大力度宣传,奖励守信的会计人员
联合惩戒
对象
严重违法失信会计人员
措施
罚款、限制从事会计工作、追究刑事责任、记入档案、网站发布违法人员;限制评优、担任国企高管;作为招聘事业编制人员或公务员的参考等
内部控制基础
内部控制的概述
概念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及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实施,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控制过程
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全过程的控制
企业风险控制全过程
风险控制目标设定
风险识别
风险分析及应对
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和运用全过程的控制
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会计信息
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非财务信息
可能对企业产生影响的外部信息
作用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
合法合规经营管理
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和效益
无人员
目标
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
资产安全完整
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
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内部控制的要素
内部环境(五要素之首)
基础和环境条件(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包括治理结构,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机制等
风险评估
重要环节
包括风险目标设定,风险识别分析及应对等
控制活动
具体方式方法,手段
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等
信息与沟通
重要条件
企业应建立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确保信息及时沟通,促进内部控制有效运行
内部监督
重要保证
包括日常监督(持续性)和专项监督
内部控制缺陷
成因
设计缺陷
运行缺陷
缺陷的影响程度
重大缺陷
重要缺陷
一般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