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美国设计艺术的发展
用历史的眼光来阐释设计艺术的发展历程,涉及西方手工艺时代的艺术设计、现代艺术设计的前奏、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本思维导图总结了世界现代设计史之美国设计艺术的发展考研名词解释,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个赞哦!
编辑于2019-09-28 14:32:03美国设计艺术的发展
芝加哥学派
在欧洲的新艺术运动传入美国之前,19世纪70年代美国建筑界就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设计流派—芝加哥学派
它以大胆的现实主义态度和符合工业化时代精神的设计艺术理念,在设计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尤其是在高层建筑的发展上做出了卓越贡献
它比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早出现14年
在高层建筑与结构方式上是新艺术运动所无法比拟的
芝加哥学派在美国的发展是美国的文化环境和偶发的机会共同促成的
风格特点
1、注重内部功能,明确了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提出“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大胆采用新材料;
2、强调结构的逻辑表现,立面简洁、明确;
3、采用整齐排列的大片玻璃窗,突破了传统建筑的沉闷之感,使之符合新时代工业化、机械化的精神。
主要贡献
1、建筑材料上,大胆采用新材料;
2、建筑形式上,大胆采用钢架结构的高层建筑形式;
3、建筑理念上,追求“形式服从功能”。
4、芝加哥学派是最早解决高层办公设计的,为早期高层建筑造型树立了基本风格,设计艺术理念上谋求艺术与技术的有机结合,给后来的现代主义建筑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代表人物
路易斯.沙利文
代表作品
担保大厦
信托银行大厦
“流线型”运动
“流线型”运动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一种式样设计运动
从交通工具外形设计开始,到几乎所有的产品外形都以圆滑流畅的流线体为主要形式,形成了以流线型风格为主的工业设计特征
“流线型”多是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态,这种形态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
在工业设计中,它成为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不但发展成了一种时尚的汽车美学,而且还渗入到电冰箱、电熨斗等其他家用产品的设计中
意义
“流线型”风格源于空气动力学试验,不仅有其美学意义,更具备一定的科学基础
他的魅力首先在于它是一种走向未来的标志,这给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人民带来了一种希望和解脱,所以它成为20世纪30—40年代最流行的产品风格
但是把它当作一种纯粹的设计样式,广泛的使用在各个设计领域,必然导致纯粹的形式主义,或者导致商业上的失败
代表人物
在美国,促进流线型风格流行最重要的人物是诺尔曼.贝尔.盖迪斯
他以流线型特征设计了汽车、游轮、收音机等产品
沃尔特.提格
美国最早的工业设计师之一
他曾是一位出色的平面设计家,长期从事广告设计
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设自己的设计事务所,从事产品设计
其设计生涯与世界上最大的摄影器材公司—柯达公司联系在一起,后成为该公司的终身顾问设计师
设计风格
1、外形简洁,少有凹凸外形;
2、安全性能好;
3、注重实用功能;
4、便于清洁保养;
5、讲究设计美学形势与技术上的和谐统一;此外,善于同工程技术人员合作,也是他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代表作品
1927年设计的柯达照相机包装
1928年设计的“柯达.名利”相机
1936年设计了世界上最早的便携式相机—“班腾”相机
雷蒙.罗维
雷蒙.罗维是美国第一代工业设计师,美国工业设计的重要奠基人
主要从事
交通工具设计
工业产品设计
包装设计以及平面设计(特别是企业形象设计)
罗维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设计火车头,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
引入“流线型”特征
从而发动了重要的设计运动—流线型运动
设计风格
罗维的设计典型地体现了美国商业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特点
简练、方便、经济、耐用
以及产品设计通过产品的形态来表达实用功能
他不仅对工业设计感兴趣,对于人的视觉敏感性也有很深的认识和追求
他的设计既有工业化的特征,又有人情味。
主要贡献
1946年罗维当选“美国工业设计协会”主席
1949年成为第一位被《时代》周刊作为封面人物的设计师
他把设计高度专业化和商业化,使他的设计公司成为20世纪世界上最大的设计公司之一
代表作品
可口可乐公司标志
壳牌石油公司企业形象设计
“冰点”电冰箱
亨利.德雷福斯
美国较有影响力的设计艺术家之一
原为舞美设计师,曾做过盖迪斯的助手,早在百老汇的舞台设计中获得巨大成功
1929年他转向工业设计,开设自己的工业设计事务所
其设计生涯与美国贝尔电话公司紧密联系,成为影响现代电话形式最重要的设计师
设计风格
简朴直率,功能良好,使用便利,易清洁、保养、维修、具有美的外观和美的触觉
他在设计中强调产品的高度舒适性,提出了“从内到外”的设计原则,集中表现于电话机的完美功能性的设计方面
代表作品
1927年首次引入横卧式话筒;
1937年为贝尔电话公司设计了300型电话机,首次提出“话筒与听筒合一”的设计,奠定了现代电话机的造型基础和结构方式
德雷福斯在理论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他是研究人体工程学的先驱,认为设计必须符合人体的基本要求
1961年出版《人体度量》为设计界奠定了人体工程学的学科基础
人体工程学
人体工程学又称“人机工程学”“人机工学”,是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学科
宗旨
研究人与人造产品的协调关系,为设计提供依据
以人为核心,探索人和环境、人与物、物与物的各种科学关系,使物和环境适应人的尺度,能力活动和心理
应用心理学,生物学,人体测量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分析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及肢体感觉器官的特征,进而对人产生各种有效作用的学问
人体工程学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有相当显著的发展,对于设计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人体工程学的中心是解决人机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
1、人造的产品、设备、设施、环境的设计与创造;
2、对于人类工作和活动过程的设计;
3、对于服务的设计;
4、对人类使用的产品和服务的合适程度的评估;
目的
1、提高人类工作和活动的效率和效应;
2、保证和提高人类追求的某些价值,比如卫生、安全等。
意义
人体工程学的服务对象不再是简单的手工产品,而更多的与大工业化的产品密切关联
现代工业的复杂性,使以前完全靠设计师的感觉、靠经验积累的人体工程方式完全落伍,无法适应新的设计需求
因此,是工业化迫使这个学科形成
人体工程学从科学的角度为设计中实现人—机—环境的最佳匹配提供科学依据,并使为“人的设计”落实到科学、实际中
1961年德雷福斯出版的《人体度量》为设计界奠定了人体工程学的学科基础
诺尔曼.贝尔.盖迪斯
舞美设计师出身
于1927年设立的工业设计事务所是美国最早的个人独立工业设计事务所
盖迪斯是美国第一代工业设计师中在设计程序上最为清晰和严格的,主张不要因顾客的要求而在设计上随波逐流,以及对技术的限度屈服。
它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和未来主义倾向,注重对未来工业设计的展望和探索
1932年出版了专著《地平线》全面阐述了他的未来主义设计艺术思想和美学原则
有计划废止制度
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和设计师厄尔提出的汽车设计模式
他们主张在设计新的汽车式样的时候必须有计划的考虑以后几年之间不断地更换部分设计,形成有计划的式样老化过程
此方式是典型的美国市场竞争的产物。
所谓商品的废止有三种形式
1、功能性废止—使新的产品具有更多、更新的功能,从而代替老产品;
2、款式型废止—不断推出新的流行风格式样和款式,致使原来的产品过时而遭消费者丢弃;
3、质量型废止—在设计和生产中预先限定使用寿命,使其在一定时间后无法再使用。
影响
“有计划废止制度”导致一种极其有害、用毕即弃的即时消费主义浪潮,造成了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和对环境的破环
在设计上产生了一种只讲式样、不讲功能的形式主义设计的恶习,偏离了现代设计功能主义的轨道
尽管这种设计体系不被设计界推崇,并不断遭到环境保护主义者的抨击,但它却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美国的工业界生根,同时影响了世界各国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