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节 教育的概述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一节 教育的概述,包括教育的含义、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的属性、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发展等。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三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思维导图,包括教育与人口的关系、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等内容。
教育学第一章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笔记,包括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两部分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第一节 教育的概述
教育的含义
教育的由来:“一人一书一句话”孟子《孟子•尽心上》得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教育的定义
广义: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社会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按一定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教的主体,发挥主导作用)“最基本”
受教育者(学的主体,发挥主体作用)“最基本”
教育影响(中介,桥梁)
教育的属性
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社会属性
永恒性
历史性
相对独立性
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教育具有与生产力发展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阶级性
教育的起源
神话起源论:教育神造(宗教)
生物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本能生利息”
心理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孟禄)“心理仿孟禄”
劳动起源论教育起源于社会生存和人的发展需要(米丁斯基、凯洛夫)“米凯爱劳动”
教育的发展
原始社会的教育
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教育的无阶级性、平等性
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手段和方法单一
古代学校教育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中国
战国:私学繁荣,以儒、墨为主的显学盛行
汉代:官学、私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隋唐:分科教学(经、史、律、书、数),为了科举制考取功名
宋朝:程朱理学(四书五经),为了科举制考取功名
明朝:学塾,科举制(八股文成为科考固定格式)
清朝末年:学堂,中体西用,废除科举(1905年)
西方
中世纪
教会学校
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学习七艺,培养僧侣和统治人才
教区学校:学习简单的读、写、算,对普通贫民子弟进行宗教教育
骑士学校:学习骑士七技,效忠封建领主的家庭教育
现代社会的教育
近代社会的教育
19世纪以后,近代社会教育的特点表现为以下方面: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教育的世俗化
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执教
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全民多现身”
教育的终身化
教育的全民化
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的多元化
教育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