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临床检验基础
这是一篇关于临床检验基础的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2-02-12 22:41:41一、血液检验
血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标本类型
1.全血
组成: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
用途:血细胞计数、分类、形态检查(临床血液学检查
2.血浆
组成:经抗凝离心去除血细胞的成分,不包含钙离子
用途:血栓与止血的检查
3.血清
组成:血液特离体凝固后,分离出来的淡黄色透明液体
用途:临床化学、临床免疫学检查
与血浆的区别:缺乏凝血因子Ⅰ(纤维蛋白原)、Ⅱ(凝血酶原)、Ⅴ、Ⅷ
理化性质
血量:4-5L,占体重的6%-8%
动脉血:鲜红色,氧合血红蛋白含量高 颜色:静脉血:暗红色:还原血红蛋白含量高 CO或氰化物中毒:樱红色
酸碱度:正常人PH7.35-7.45 动脉血PH7.4 静脉血PH7.35
比密
血液比密:男:1.055-1.063;女:1.051-1.060;相对粘度:4-5。 与红细胞含 量、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有关
血浆比密:1.025-1.030,与血浆内蛋白浓度有关。
血细胞比密:1.090
血浆渗透量:290-310mOsm/(kg·H2O)
采血方法
皮肤采血法 (毛细血管采血法)
采血部位:左手无名指指端内测, 大拇指或足跟内外侧缘(婴幼儿), 皮肤完整处(严重烧伤患者)
操作
注意事项
皮肤消毒后,待乙醇挥发后采血,否则流出的血液扩散而不成滴
第一滴含有组织液,应擦去;切勿用力挤压
采血顺序: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血型鉴定
静脉采血法 (针筒)
部位:肘部静脉 小儿:颈静脉
操作
消毒:先用30g/L碘酊棉签从内向外、顺时针方向消毒,碘酊挥发后,用75%乙醇棉签拭去碘迹。除非用于血培养、或采集血液用于输注时,其他情况下酒精优于碘伏,碘伏会污染使血样中钾、磷、尿酸的化验结果偏高。
穿刺:30°入肤,5°刺入血管
注意事项
只能外抽,不能内推,防止形成气栓
真空采血法 (负压采血法)
真空采血管用途
血培养
黄管
多茴香脑回酸钠(SPS)
血凝分析
蓝管
枸橼酸钠:血液=1:4,血凝试验
黑管
枸橼酸钠:血液=1:9,血沉试验
生化免疫
金黄管
促凝剂/分离胶,生成血清
红管
玻璃管:无促凝剂,无需混匀,凝块形成需30min,血清
塑料管:有促凝剂,血清
生化
绿管
肝素钠、肝素锂、肝素铵,血浆,化学试验
浅绿管
分离胶、肝素锂,血浆,钾测定
常规
紫管
EDTA-K2/K3,血常规试验,全血细胞计数CBC
血糖
灰管
氟化钠、草酸钾,仅用于葡萄糖、糖耐量、乙醇浓度。
其他
深蓝--无抗凝剂或肝素钠、EDTA--化学清洁的试管--毒理学、微量金属
橘黄--凝血酶--化学
棕色--肝素钠--铅测定
粉红-无添加--血库
橘红--促凝剂--快速生化
动脉采血
多选用桡动脉:血气分析
抗凝剂选择
原理:抗凝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的活性,以防止血液凝固。
分类
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 钠盐或钾盐
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成螯合物,使钙离子失去凝血作用,阻止血液凝固。
血液学检查,血小板计数(EDTA-K)
不适用:凝血检查、血小板功能试验
草酸盐
形成草酸钙沉淀,使钙离子失去凝血作用,阻止血液凝固
血细胞比容、CBC、网织红细胞计数
不适用于血小板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会使血小板聚集),凝血检查(对凝血因子Ⅴ保护差)
肝素
加强抗凝血酶(AT)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作用,阻止凝血酶的形成,并阻止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红细胞渗脆性试验
不适用CBC、细胞形态学检查
枸橼酸盐
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物,阻止血液凝固
红细胞沉降率、凝血检查
输血保养液
血液一般检查
血涂片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