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国际直接投资方式
国际贸易;国际商务;期末考试:国际直接投资方式;投资主体将资源直接投放到境外,通过运营实现价值增值的具体方式。
编辑于2022-02-13 12:08:53国际直接投资方式
概述
国际直接投资方式;投资主体将资源直接投放到境外,通过运营实现价值增值的具体方式
是否拥有股权
股权投资(EI)
境外投资主体以FDI的方法在其海外子公司占有一定的股权比例,以股权(所有权)为基础,以决策经营权为途径,以实现对企业有效控制或直接影响的投资方式
特点
对海外企业控制程度高
资源投入相对较高
投资风险与进入障碍高
非股权投资(NEI)
投资主体通过与东道国企业签订有关技术、服务、工程承包等方面的合约,以获取利润的投资方式
包括
合同制造
服务外包
许可经营
特许经营
管理合同
战略联盟
特点
一种合约投资
进入速度快、障碍小
投资风险低
股权式投资的设立方式
新建投资
定义
投资主体依照东道国的法律或相关政策,通过在东道国设立新企业,以获得该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以及经营管理控制权的投资方式,又称绿地投资。
优势
不涉及对原有企业的人员和管理制度的整合问题
手续简单
东道国法律和政策限制较少,且常有优惠政策
缺点
建设周期长,进入市场速度较慢
需重新构建销售网络,管理成本较高
容易引起东道国竞争对手的报复,设置行业进入壁垒
一般不能获得东道国既有品牌、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
跨国并购
定义
跨国兼并与收购的合称,指跨国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将另一个正在运营中的东道国企业纳入自己的额企业之中,或实现对其控制的行为
优势
建设周期较短
进入市场速度较快
可以利用原有的销售渠道和网络,可迅速扩大经营范围,实现产品或服务的多样化
可以消灭竞争对手(并购目标企业),获得原有企业的品牌、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
缺点
涉及对原有企业人员和管理制度等进行整合,难度较大
手续较为复杂,东道国法律和政策限制多
当数量和金额较多时,会受到东道国抵制
根据股权式投资的合作方式
独资经营
定义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在东道国境内设立由投资国(母国)投资者全部出资,并独立经营,独享利润,自担风险,自负盈亏企业的国际直接投资方式。
合资经营
定义
股权式经营,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投资者(其中至少有一个是来自东道国的投资者)共同创办企业,并共同经营,共担风险,按各自股权比例分享收益的直接投资方式
跨国并购
概念
跨越国界的并购,指境外投资主体通过一定的方式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取得东道国企业全部或部分所有权的投资行为。交易主体涉及两个以上不同国家的企业,其中一个必须是东道国的企业(目标企业),而并购企业一般是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
跨国兼并与跨国收购
跨国兼并
跨国企业与东道国企业合并,兼并方取得被兼并方的全部资产,继承其全部的债权债务,兼并发生后,被兼并方失去法人地位
跨国新设兼并:两个公司合并为一体,并购后,双方法律实体均不存在,而以新的实体存在。——常见于水平相当的跨国公司之间的兼并
跨国吸收兼并:跨国企业与东道国企业合并,主并公司续存下来,取得被兼并方的全部资产,继承其全部的债权债务,被兼并方丧失法律实体地位。——常见于力量悬殊的并购交易中
跨国收购
按收购指标不同
股权收购
资产收购
主要区别(法律形式上)
跨国兼并: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人企业合并成一个法人,改变了法人数量
跨国收购:不是改变法人数量,只是改变被收购企业的产权或经营管理权归属
分类
依照并购双方产品与产业的联系
横向跨境并购
同一行业领域内,生产或销售相同或相似产品
纵向跨境并购
同一产品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间的并购
混合并购
是否通过交易所
协议跨境并购
要约跨境并购
支付方式
现金并购
换股并购
混合并购
融资手段
杠杆并购(LBO)
并购方利用自己少量的资金做基础,主要以并购的目标公司的资产以及未来收益作为借贷抵押,并以目标公司的未来利润作为偿债付息来源的并购方式
非杠杆并购
不通过并购目标公司的资产或未来收益为担保来支付并购金的收购方式
非股权投资
非股权形式
概念:投资主体通过与东道国企业签订有关技术、服务或工程承包等方面的合约,以获得利润或取得对东道国该企业的某种惯例控制权。
特点
没有货币资本的注入,是一种合约投资
不是通过股权的方式进行投资于获取利润
对东道国企业管理控制力小,风险小
类型
外包(outsourcing)
外部资源利用,及发包企业(发包商)通过签订外包协议将其价值链中的生产、服务或工艺流程的非核心业务交给其他东道国企业承担(接包商),而自己则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由此而形成的契约关系,即外包
订单农业:合同农业/契约农业
国际采购商与东道国农民/农民协会之间的契约关系,即国际采购商与东道国农民/协会签订的农产品订单的产销模式。
特许经营
跨国公司(特许人)将自己拥有的商标、商号、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模式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受许人使用,东道国企业(受许人)按照特许人建立起来的统一系统模式进行经营,并以此获取一定的费用的一种契约关系。
管理合同
具有管理优势的国际企业经由合同安排委派其管理人员到东道国的某个企业承当经营管理任务,并获取一定的管理费
战略联盟
定义:又称为公司间协议或国际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国公司为了达成共同商业目标而形成的契约关系,是通过签订长期或短期契约为形式而形成的自发的、非强制性的组织形式。是一种局部性相互协作、彼此互补的合伙、合作联合关系
主要目的
获取技术
:R&D战略联盟,共同研发新技术,分担研发成本
开拓市场:共同分享分销网络资源,合作销售
降低成本
主要类型
根据联盟成员的职能分工不同
互补性战略联盟
相似资源合作联盟
根据跨国公司联盟的组织结构
股权是战略联盟
契约式战略联盟
主要特征
组织松散性、灵活性和联盟成员平等性
实行全方位合作,是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
组织动态性,即战略联盟具有期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