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尿的生成与排出
生理性第八章,肾糖异生增强有利于维持酸碱平衡。长期饥饿导致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乙酰CoA增多,酮体代谢旺盛,体液pH降低,促进肾小管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的合成,使糖异生作用加强。
编辑于2022-02-13 12:17:26肾脏功能
功能
排泄
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和动脉血压
内分泌功能
EPO红细胞生成素 (肾性贫血)
renin肾素 (肾性高血压)
1,25-二羟维生素D3 (肾性骨病)
只吃钙片,不打D3,就是耍流氓。 钙的吸收是维生素D3依赖的 没有D3,钙吸收不了。
肾脏功能解剖 和肾血流量
Attention:肾糖异生增强有利于维持酸碱平衡。长期饥饿导致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乙酰CoA增多,酮体代谢旺盛,体液pH降低,促进肾小管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的合成,使糖异生作用加强。生化P115
肾实质
皮质(表层) 肾单位
肾小体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近段小管
近曲小管
髓袢降支粗段
髓袢细段
髓袢降支细段
髓袢升支细段
远端小管
髓袢升支粗段
远曲小管(与集合管结合)
集合管
不属于肾单位。每条集合管都与多条远曲小管相连,收集转运过来的尿液,最后经肾乳头顶端进入肾盏、肾盂和输尿管后进入膀胱。在尿液浓缩过程起重要作用
球旁器 (只存在皮质肾单位 故皮质肾单位肾素多 近髓肾单位几乎不含肾素)
分类(P228位置)
球旁细胞 (颗粒细胞)
renin
肾交感神经支配
致密斑
钠离子感受器
球外系膜细胞
吞噬、收缩功能
肾脏的神经支配
在生理情况下,肾脏自身调节 特殊情况下,肾脏是神经调节
肾交感神经 (T12~L2脊髓节段)
支配肾A(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的血管平滑肌)
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可以调节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对钠氯离子的重吸收 颗粒细胞肾素的释放
肾脏血液循环的特点
血流量大(1200ml/min)
占心输出量的1/4
分布不均(皮质90%)
两套毛细血管网(串联)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高压力,快速滤过)
管周毛细血管(低压力,肾小管的重吸收)
U型直小血管
髓质内特征性的血管结构
肾血流量自身调节 肌源学说
动脉血压80~160mmHg变化,肾血流量不变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小球的滤过—超滤
血浆流过肾小球时,血浆中的水分和小分子(分子量少于白蛋白) 的物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的过程 原尿是血浆的超滤液
血尿屏障—滤过膜
结构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内层)
毛细血管基膜层(main)
诊断学中,基膜层破坏的病人,蛋白质会滤过到原尿中 非选择性蛋白尿/选择性蛋白尿
机械屏障
分子筛
电荷屏障
内皮、基膜带负电,正电荷容易透过。白蛋白带负电,不易通过。 电荷屏障专为白蛋白而生 白蛋白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中白蛋白<30g/L低(白)蛋白血症
肾小囊上皮细胞(足细胞)
滤过的动力—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肾小囊内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组织液有效滤过压EFP=(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由于入球小动脉口径:出球小动脉口径=2:1,故管内压力不变,有效滤过压中只有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变(从入球到出球,1/5形成了超滤液,但是蛋白质含量不变,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so越靠近出球小动脉,有效滤过压越低
滤过平衡:当滤过阻力=滤过动力时,有效滤过压=0 肾血流量可以使滤过平衡向出球段靠近
肾小球滤过功能评价
肾小球滤过率GFR
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一般,体表面积为1.73平方米的个体GFR为125ml/min,24hGFR总量为180L
滤过分数FF
肾小球滤过率GFR与肾血流量的比值。19%即血液流经肾脏,有1/5的血浆经肾小球滤出,进入肾小囊形成超滤液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滤过膜
面积
通透性
有效滤过压
肾血浆流量
改变滤过率,不改变有效滤过压。只是改变滤过平衡点
尿生成的调节
肾内自身调节
类别
肾血流和肾小球滤过率GFR的自身调节
肌源学说
肾脏血管平滑肌上面有机械性钙通道。当肾灌注压升高时,入球小动脉平滑肌受到牵张,紧张性升高,更多的钙离子进入胞内,使平滑肌收缩,血管口径减少,血流阻力增大。它可以维持血流量的稳定。只变血压,不变流量
管球反馈
肾小球发生滤过改变之后,流过小管液的液体成分变化,致密斑尿液感受钠离子含量变化,又可以反过来影响肾小球的滤过以及增加球旁细胞释放肾素。
肾小管重吸收的自身调节
球管平衡
不论肾小球如何滤过,近段小管永远吸收原尿70%
渗透性利尿
小管液中的溶质未被吸收而被留在小管液中时,小管液中的溶质浓度升高,使小管液中和组织液中的浓度差减少。造成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排出增多。甘露醇、山梨醇、
子主题
神经调节
心衰不看心,看瘀血不瘀血 肺瘀血左心衰,体循环瘀血右心衰
肾交感神经
体液调节
抗利尿激素ADH
生理浓度情况下,叫抗利尿激素ADH,作用于集合管 病理浓度情况下,叫血管升压素VP,受体在血管平滑肌上,缩血管升压
main受到血浆胶体渗透压的调节,当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变1%~2%时,ADH分泌会增大10来倍。but血容量改变时,不易刺激ADH的分泌,一旦分泌就是20~30倍 生理浓度敏感性高,病理浓度强度大
2020考研题:喝生理盐水不利尿,喝水才利尿(血浆晶体渗透压改变) 输白开水不利尿,输生理盐水才利尿(改变滤过平衡点)
醛固酮p393
保钠保水 排钾排酸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醛固酮促进钠离子重吸收和钾离子分泌的部位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心房钠尿肽ANP
循环系统
清除率
子主题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内髓质高渗梯度的建立
外髓是因,内髓是果
外髓部高渗: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 内髓部高渗:髓袢升支细段NaCl被动扩散
内髓质部渗透压梯度的主要溶质是尿素和NaCl
内髓质高渗梯度的维持
直小血管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功能
名词解释
重吸收reabsorption
物质从肾小管液转运至血液中的过程
分泌secretion
物质从血液或肾小管上皮细胞进入小管液中的过程
肾小管和集合管物质转运方式
被动转运
细胞旁途径
主动转运
跨细胞途径
几种主要物质的转运
Na*、Cl-和水的重吸收
水的吸收有3种不同的途径 1.水盐同步,近段小管吸收 2.水盐分离,髓袢降支细段开始,只吸收水,不吸收盐 3.水盐调节,髓袢升支细段,只吸收盐(无机盐离子),不吸收水 醛固酮调节盐,抗利尿激素调节水
近段小管70%等比吸收 (经过近段小管的 盐和水同步吸收,渗透压不变)
前2/3主动跨细胞途径,后1/3基于与氯吸收以后电场的被动驱动。
分类
前半段(近曲小管)的吸收是浓度(钠钾泵)驱动的,后半段钠的吸收是电场力(氯离子带负电荷)驱动的 近段小管碳酸氢根的重吸收总是优先于氯离子,给后半段1/3钠的重吸收提供了动力,由于氯没吸收,浓度越来越高,依靠浓度差驱动。细胞旁途径被动扩散,造成髓袢降支粗段有电,正电位,同性相斥,推着正离子(钠,钙,钾)细胞旁途径吸收。
近曲小管
Na*、H2O,HCO3-重吸收,Cl-不吸收
髓袢降支粗段
跨上皮途径
钠钾泵
钠氢离子交换体
Cl-—HCO3交换体
K+—Cl-转换体
细胞旁路
氯离子的吸收起主导作用,因为它的浓度差
髓袢20%NaCl,15%H2O
髓袢降支细段 (管的渗透浓度约1200mOsm/(kg•H2O) 为血浆渗透浓度的4倍。因为水被吸收了)
降支细段专为浓缩小管液而生
降支细段只对水吸收15%,对钠离子不通透
髓袢升支细段
以被动扩散方式吸收盐20%,不吸收水
髓袢升支粗段
呋塞米—最强利尿剂—中文名利尿
跨细胞转运50%
钠钾泵
Na*—K*—2Cl-同向转运体 (利尿,以阻断这个方式来阻断钠的吸收,达到强烈的利尿效果)
钠氢交换
钾氯离子转运体
氯离子通道
细胞旁途径50%
继发性主动转运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10%氯化钠)
钠多吃多排,少吃少排 ,不吃不排 钾多吃多排 少吃少排,不吃也排,不得不排 肾小管坏死的人肯定是高钾血症
噻嗪类—利尿剂 利尿剂本质影响、阻断、改变钠的吸收,把水留在小管腔
前部分
钠和氯的同向转运
远曲小管后部分
主细胞排钾,闰细胞泌氢
醛固酮—钠通道
Na*的吸收是因—在小管液中留下Cl-后产生负电荷是机制 —电场吸引K+是果 螺内酯—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为何能保钾? 因为它阻断了钠的吸收,即小管液中无负电位,不能吸收K+ K就排到体内了
醛固酮作用:保钠,排钾,保水,排酸
HCO3-和H*的转运
有碳酸酐酶的地方(肺,肾,胃)易发生 转移性钙化(慢性肾衰)
子主题
K*的重吸收和分泌
G和氨基酸的重吸收
部位
近段小管前半段
方式
继发性主动转运
G的最大转运速率
成年男性两肾375mg/min 女性300mg/min
血糖浓度升到300mg/100ml时,全部肾小管对G的重吸收已达到近曲小管对G的最大转运率
名词解释
肾糖阈
尿中开始出现G时的最低血糖浓度 (静脉血中180mg/100ml)180mg=10mmol/L 临床上2小时内超过11.1mmol/L为糖尿病 尿液中有糖不可怕,怕的是空腹还有糖(OGTT)
原因
部分肾单位的GS吸收速率达到极限
渗透性利尿
肾小管和集合管内小管液溶质浓度升高 导致体内渗透压增高,使水重吸收减少而尿量增多的现象
临床上,肘正中静脉注射高渗50%G容易利尿
Ga*的重吸收
血糖和尿糖???
近段小管吸收三个钠,两个是主动的,一个还被动的
在髓袢升支粗段,如果吸收两个钠,一个主动钠钾的同向转运体 一个被动钾的回漏造成小管液正电位,正电位推动钠的细胞旁途径 被动扩散
血钠浓度135~145mmol/L 血钾浓度3.5~5.5mmol/L 蛋白质不够,水分子来凑
肾单位
酸碱平衡
肺
调节呼出气CO2含量来改变酸碱,呼出太多,呼吸型碱中毒
肾脏
通过碳酸氢根来调节酸碱
子主题如果一个人发生肾功能衰竭,一定酸中毒,体内碳酸氢根含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