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历史 中国近代史前期
高中历史 中国近代史前期。中国近代史,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时期的历史,前后大约110年。从历史学科来说,中国近代史前期就是以1840-1949年这110年前的中国历史。
高中历史 中国现代史。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也能称为地形。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成因也不尽相同,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 地貌。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也能称为地形。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成因也不尽相同,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近代史前期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两次鸦片战争
背景
工业革命后,半个多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英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增长,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欧洲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而经政府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浑然不觉,中国仍然停留在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统治依旧顽固
科技落后武器主要是冷兵器,远远落后于英国的热兵器
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外国鸦片商人逐年扩大对华鸦片走私
内容
第一次鸦片战争
道光皇帝命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
英国大鸦片贩子认为,中国禁烟措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英国政府宣布对华发动战争
签订《南京条约》
中国被迫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等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其他条约
1843年与英国签订虎门条约
1844年,美国,法国分别迫使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通过这些条约,英美法三国从中国获得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
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天津条约
大沽战后,英法联军于1860年八月占领天津。十月,英法联军抢劫,焚毁圆明园后进入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通过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英法获取了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以及内河航行权等大量权益,鸦片以洋药的名义纳税进口,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中俄瑷珲条约
意义
开眼看世界
林则徐《四洲志》
魏源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并在书中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福建布政使徐鲫鱼流星搜集外国事物和西人著述,撰成《瀛环志略》一书
这些开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太平天国运动
天京变乱——由盛转衰
前期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主张,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后期曾颁布《资政新篇》,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而去的问题
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洋务运动
为了自强,洋务派创办了一批官办的军事工业,如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
为了求富洋务派,又开办了一批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如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等
洋务派还办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
建成了以北洋舰队为代表的新式海军
边境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八月,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北洋军队覆灭,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
马关条约
被迫承认朝鲜独立,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两亿两白银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
马关条约丧权辱国,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瓜分中国的狂潮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戊戌维新运动
康有为,梁启超组织了联合各省举人的公车上书,虽未送达光绪皇帝,但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戊戌维新运动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就是官僚体制
义和团运动
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特别是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
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蔓延到山东,直隶很多州县农村。先后担任山东巡抚的,毓贤、袁世凯等,对义和团采取先复后剿的举措
在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八国联军侵华
民族危机的加深
1900年12月,列强向清政府提出议和大纲,后又订立详细条款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与组成联军的八国及西班牙,荷兰,比利时三国共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的定力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孙中山首先举起了反清革命的旗帜,于1894年11月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有力地促进了革命运动的发展
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不少立宪派人士意识到,清政府十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四川保路运动
1911年10月10日晚,革命力量雄厚的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新的共和体制就此诞生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这次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进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他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广大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这些事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族第二任大总统
二次革命
护国战争
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袁世凯称帝失败不久,死去北洋军阀中难以产生一个能够统驭整个北洋派的人,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纷争很快发展为军阀混战与割据的局面
为争取国际地位,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方面
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速度和规模,甚至超过以往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成绩
与此同时,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特别是1915年,音反对21条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有力推动了纺织,面粉等轻工业系统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随着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也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从1915年九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开始
新青年阐述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张,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就伦理就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