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CPA 会计 第五章 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房地产买卖的差价),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备战注册会计师考试,我们共同进步,共同努力,加油!!!
备考注册会计师,我们一起努力,加油,加油,加油!
备考注册会计师,记录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无误、无形资产或不动产而支付或负担的、准予从当期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
备考注册会计师,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一)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的确定基础账面价值的确认基础与可收回金额的方式一致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是,按照该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预期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较高者确定。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CPA战略风险管理、战略实施
substantive procedures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
会计科目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第六章 合同的保全
固定资产
初级会计实务第二章:存货
初级会计实务思维导图
应收及预付款项
第五章 投资性房地产
第一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特征与范围
1.定义
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 注意:可单独计量和出售
2.范围
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注意:计划出租,实际未出租的不在此类
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已出租的建筑物
注意: (1)企业拥有产权并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建筑物 (2)以经营租赁租入又租出的不属于 (3)持有待经营出租的建筑物(或在建的建筑物),只要管理当局(董事会/类似机构)做出正式决议表明经营出租(短期不再变化),即使未签协议,视为投资性房地产
注意①: 若企业出租的建筑物,并提供了相关辅助服务,在协议中不重大的(如提供保安、维修等服务),应将其认定为投资性房地产
注意②: 以下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1)自用房地产:如下 ①企业出租给本企业职工居住的房屋 ②企业拥有并自行经营的旅馆、饭店 ③企业自用的办公楼、生产车间厂房等 (2)作为存货的房地产 如果某项房地产,部分用于赚取租金或者资本增值,部分用以生产产品、提供劳务、或经营管理,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部分,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不能单独计量的,不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第二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1.确认和初始计量
确认
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与之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不同情形下的确认时点
(1)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建筑物
租赁期开始日
(2)对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自用停止,准备增值后转让的日期
(3)持有以备经营出租的空闲建筑物或在建筑物
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出书面决议的日期
初始计量(以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外购
实际成本:价款、相关税费和可直接归属于该项资产的其他支出
注意:需在购入同时开始对外出租或者用于资本增值,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若自用一段时间后再对外出租或者用于资本增值的,应先确认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自租赁日或用于资本增值日起,转化为投资性房地产。
自建
实际成本:土地开发费、建筑成本、安装成本、应予以资本化的借款费用、支付的其他费用和分摊的间接费用等。 注意:建造过程中发生的非正常损失,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生产成本。
非投转投
见“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部分
疑问:部分出租自建房屋建筑物转入投资性房地产时候,是否应结转无形资产对应的土地使用权? 答案:土地使用权按照建筑面积和对外出租建筑面积的比例进行分摊,将分摊的土地使用权价值一并转入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中。
2.后续支出
(一)资本化的后续支出(计入成本)
1.成本模式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2.公允价值模式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公允价值变动(或贷方)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二)费用化的后续支出
计入当期损益(其他业务成本)
注意: 1.投资性房地产在改扩建期间,不计提折旧和摊销。 2.日常维修费用通常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第四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
1.转换
(一)转换形式和转换日
转换形式
“自用房地产或存货”与“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
转换日
“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租赁期开始日或用于资本增值的日期
“空闲建筑物或在建建筑物”用于出租
租赁期开始日为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出书面决议的日期
“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
达到自用状态
“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存货”
租赁期满,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出书面决议重新对外出售的日期
(二)会计处理
1.成本模式
投资性房地产
按账面价值转换: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转换
“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科目↔“投资性房地产”科目
“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科目↔“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科目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或“无形资产减准备”科目↔“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科目
2.公允价值模式
非投→投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方差额计“其他综合收益”
投→非投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处置
(一)成本模式下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其他业务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二)公允价值模式下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或借方)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业务成本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其他业务成本 (或反之)
第三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计量)
会计处理 1.计提折旧或摊销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2.计提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3.取得租金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注意: 折旧和摊销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规定一致: 当期增加,当期不折旧,当期减少,当期仍折旧 当期增加,当期摊销,当期减少,当期停止摊销
2.公允价值
(一)前提条件
有证据表明,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
1.公允价值上升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公允价值下降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3.取得租金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注意: 在公允价值下 不计提折旧或摊销,也不计提减值准备
3.计量模式变更
一旦确定,不可随意变更
若变更: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
成本模式→公允价值模式 差额计入期初留存收益
借:投资性房地产(变更日公允价值)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原投资性房地产已计提的折旧或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原价)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或借方) 盈余公积(或借方) 涉及递延所得税的,调整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对应留存收益
公允价值模式←成本模式 不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