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徐志斌:这是我对2022年私域运营的所有预判
这是一篇关于徐志斌:这是我对2022年私域运营的所有预判的思维导图,囊括了一系列的核心思想,非常值得学习。
编辑于2022-02-17 23:07:59见实CEO徐志斌:这是我对2022年里私域的所有预判
在2021最后一个月尤其最后两周,我们几乎每天都被问及,或聊到这些问题:你觉得2022的私域会发生什么?答案却比想象中来的乐观。远远乐观
先讨论一个数字
1、2020年全年,微信小程序营收1.6万亿。每年100%成长,2021年至少3.2万亿人民币(最新2021全年数字可能会在1月6日公开)。微信私域在2021年至少产生GMV1.28万亿人民币
2、快手公布说,2021年第三季度私域贡献了70%电商收入,80%直播打赏金。私域在一个季度中贡献电商流水1230亿,直播打赏61.6亿,总约1291亿人民币。推算2021全年则约在5000亿前后。
现在,抖音、支付宝、百度、小红书,都已在全力布局私域。虽然日活和关注度各自不一,参考快手体量
2021年,非微信私域(五大平台)贡献收入1.5-2.5万亿左右,私域全行业贡献收入2.7万亿往上,多则至3.7万亿以上
这至少是3-4个京东、1.5个拼多多,或者半个阿里巴巴的体量
如果考虑腾讯连续几年观察:私域营收每年都以100%速度在增长
调研显示,在目前,绝大多数企业还处于初期阶段
处于私域运营观望期的企业占比18%
处于启动期的企业占比24%
处于拉新引流期的企业占比21%
处于私域运营优化期的企业占比16%
处于增量探索期的企业占比8%
私域在2022年的速度和增幅,都会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可观,甚至完全媲美阿里巴巴的GMV体量也有可能,而这仅仅是2019-2022四年时间实现的
1、企业开始无条件强调精细化运营,部分标杆企业会在私域中垮落下来
2020年时,私域刚开始占据部分公司营收3%左右,到2021年很多已达10-15%,甚至新品牌比例高至80-90%
对于不同品牌企业来说,私域是难得提升业绩的有效策略
不过,在经过2019-2021三年时间野蛮狂奔,不论是用户还是平台,都开始强力要求精细化、个性化、重度运营,尤其是用户
不精细化,就无法获得新的增长
只是,精细化谈何容易?
不论投放、复购、社群、直播、内容,还是1V1聊天场景,桩桩件件原本都需要一个团队强力推进
这个难度,哪怕是吃透私域早期红利、甚至已完成上市的公司,也有可能在新要求中败退下来
处于私域运营优化期的16%企业,已经在思考如何围绕优化团队结构和私域模型、优化私域精细化运营体系,进行回炉再造
2、私域人才这个问题,真是太难了,催生了全新陪跑业务
企业成立私域部门的比例在2021年从年初的4%上升到年尾的21%
现在市场部门、运营部门、售后客服部门是常见的转岗到私域部门的人才来源、薪资也在快速提升,但在精细化要求下,专业私域人才反而越来越匮乏,尤其是能带团队、能借私域推进数字化的Leader人选
2022年,挖角大战肯定是一个常见现象
还催生了另一个刚需:邀请顶尖好手做私域陪跑
不是外部松散的咨询、顾问,而是重度介入运营环节
这些好手定期带领团队回顾运营细节和数据,优化运营节奏,从实际角度出发参与和提升私域效率
这些好手的来源,是已被验证的私域标杆品牌
3、私域代运营当然是超刚需,但这个细分领域已两极分化
早在2020年底,见实就预测说2021年代运营会爆火,所言不虚。这股大火会继续延续到2022年
30%企业正在挑选私域代运营服务商。在已有代运营的企业,半数以上还合作了不止一家私域代运营服务商
现在见实看到的代运营,其实两极分化、相向而行
一方面,更多团队涌入私域代运营领域.尤其以过去的营销公司、广告公司、淘宝TP为代表。有些为了抢单,压价甚至到了瞠目结舌的地步
另一方面,许多优秀的代运营团队则开始退出业务,转而孵化自己的新品牌。这些团队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两大掣肘会阻碍私域代运营业务的推进
掣肘一:许多企业预期和投入完全不匹配
掣肘二:企业只想短期卖货,没想长期做公司优化
这些变化,反而会让可供选择的好代运营团队、好客户,都变少,挑选难度提升
4、系统和工具仍然大热,垂类会是新机会
在我朋友圈子中,算算有十几个团队都转入私域领域创业,工具不在少数
对企业来说,系统和工具好选,难的是运营本身
差异化从此发生:很多系统和工具开发团队开始强化对某一行业、某一垂直领域的重视程度,除去对应功能开发外,还不断增补对应的方法论、案例库
而系统和工具间相互合作、整合,也在变得频繁
有赞+小裂变、微盟+超级导购、明略+微伴,这样的组合只是开始,2022年会变得更为频繁
5、私域换量是新的超刚需,正在走出全新的商业机会
企业向见实提到的最多诉求,分别是:1、挖人! 2、某个私域运营环节不知道怎么搞好,求支持! 3、求私域资源(换量或BD)
私域资源换量这个诉求我很挣扎,不知道怎么说它
一方面,我们认为这个需求和过去网站换量、APP换量、微博和公号互推一样,最后都沦为BD合作需求,而不是企业核心。因此倾向理解为这是伪需求
另一方面,许多进入私域的新项目多从这个需求出发,也走出了很值得思考的商业模式、商业机会。这么大需求,这么多角度并发,总能跑通一两个吧?
这个矛盾,估计在2022年会看到结果
6、不同体系的私域打法会起来,全域是趋势,也是挑战
现在还有哪个大型流量平台没提私域?没有。全部都在跑步进入和布局私域
这会带来全新的理解和玩法
不同平台私域各自有明显、截然不同的切入点
从内容体系出发,抖音和小红书是天然阵地
关系角度出发,快手无条件紧随微信
算法运营上,百度和抖音又会脱颖而出
本地生活上,支付宝优势明显,快手也拉着美团在努力抢占份额
不同平台,快慢不同,理解不用,基建完备度不同,但不管怎么样,都在吸引企业考虑如何“全域+私域”。这是当之无愧的趋势
挑战也很明显:任何大型平台都希望闭环,即私域只运营在自己体系内
碰到基建完备、态度开放的平台还好,碰到又不完备、又不开放的平台,就只能哭笑不得。加上对数据体系、系统和工具的新要求,都是不小的难题
7、私域生态大战2022年会很激烈,有些大平台会彻底落伍
2021年腾讯在企业服务市场投下了52个团队,其中大部分和私域流量相关
最值得关注的现象一定是:生态大战、开放大战、抢夺和培养服务商和合作伙伴的大战
目前腾讯绝对、绝对、绝对领先
如果其他几家想要在私域生态中占据一席之地,出台各类对开发团队、服务商和合作伙伴的吸引和优惠政策、开放策略,就是必然和必须
甚至,其中多家会和腾讯一样,投资布局,早早锁定自己中意的创业团队。 不然就只能是陪跑而已。而陪跑的结局,就是为前行的平台输送用户和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