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理论
该图是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理论知识点整合,并制成一张思维导图,事业单位考试必备,欢迎参考下载。
编辑于2022-02-18 02:23:12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理论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国民大革命
1921年,中共一大,建党,上海、浙江嘉兴(毛主席当书记员)
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3年,中共三大,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谈合作)
1924年,国民党一大,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
1927年 ,上海,蒋,412反革命政变(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武汉,汪,715反共会议-------拉开了白色恐怖时期
土地革命
1927年8月1日起,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1、反右倾保守会议。2、毛主席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秋收起义(打土豪、分土地,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34年10月10日晚,瑞金等地出发,开始长征
1935年1月,遵义会议(1、反左倾激进。2、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3、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4、是我党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1935年12月,学生“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发起一二九运动
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决定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我党回应一二九,第二次向国民党发起合作,国民党未同意,蒋“攘外必先安内”)
1936年,红军甘肃会宁胜利会师,长征结束
抗日战争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1、全面抗日战争统一战线的达成。2、日本全面侵华的爆发。3、中华民族全面抗日爆发
9月25日,115师平型关大捷,第一次对日作战的胜利
1945年,延安,中共七大,以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反法西斯胜利。9月2日,签字投降(14年抗日胜利: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到1945年签字投降)
解放战争
1945年8月29日到10月10日,重庆谈判,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十协定)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撕毁“双十协议”和停战协议
1948年秋,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9年3月,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乡村转到城市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949年到1956年,过渡时期,一化三改造(国家工业化,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1956年9月,中共八大提出主要任务:发展生产力,农业变工业。大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1957年4月,反对官僚主义、宗派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
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社会主义道路的努力及成就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1、邓小平上台。2、把党的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3、改革开放)
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1、审议和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2、完成了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任务。3、对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与指导意义作出总结和评价。)
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经济建设---核心);两个基本点:四个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改革开放(强国之路)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方针,确定我国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1992年,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2002年,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007年,中共十七大,“科学发展观”入党章
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7年,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党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一道写入党章;作出我国重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建设
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指导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纲领
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现阶段任务: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团结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六大建设
政治建设: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思想建设:坚持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保持党的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组织建设:党的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实现党的各项任务的可靠保证
作风建设:解决党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纪律建设: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全程和各方面
制度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荐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
纪律
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
团结统一
是党的生命,是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
党员
党员是党的细胞,是党的基础
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
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的干部
党的事业的骨干,党的路线和政策的贯彻执行者
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和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干部选拔标准
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基本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