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常识中国近现代史历史文化-中国近现代大事
常识中国近现代史历史文化-中国近现代大事思维导图,中国近代可谓发生了不少大事,政治环境发生了不少变化。
私域流量-运营四个阶段(规划、策略、营销、触达)
朋友圈是宣传最简单的方法之一,但想要低成本做一个迅速刷爆朋友圈的活动却又非常难,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内容通过100多个刷屏案例观察总结出来的共通点,给大家做了重新梳理,找到了其中强应性规律,实实在在教你策划一场爆款朋友圈,这些方法可以全面解读从哪些角度去思考想出来的活动更火爆。喜欢的朋友建议收藏,不然找不到啦
专升本语文常识隋唐五代,擅长七律,七绝,《阿房宫赋》《赤壁赋》《过华清宫绝句》《江南春绝句》《清明》《泊秦》《秋夕);赋作散文对后世影响较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历史文化-中国近现代大事
时间:1840年一1949年
列强侵华
鸦片战争
时间
1840-1842年
导火线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英国政府以鸦片问题作借口,发动 了侵略战争。
条约
1842年,清政府和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割香港岛给英国。
意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年,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
1858年,中国与英、法、俄、美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1858年,中俄签订《瑷珲条约》
1860年,中国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
中法战争
1883年12月-1885年4月
清朝将领
冯子材、刘铭传(台湾第一巡抚)等中法
188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法新约》
战争结果-
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清廷于台湾设省。
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战争时期
1894年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战争结果水师全军覆没告终
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同时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意义得以跻身列强。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八国联军侵华
时间-1900年
侵略国家
以英、美、日、俄、法、德、意、奥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联合 远征军,以镇压义和团之名行瓜分和掠夺中国之实的武装侵略战争条
1901年,清政府与八国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 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书
民族抗争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年,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农民反清运动
内容
1851年1月,太平天国金田起义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1859年,洪仁玲提出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
1856年,天京事变,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互相残杀,由盛转衰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性质
晚清洋务派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 统治的自救运动。前期口号:“自强”;后期口号:“求富”
指导思想
“师夷制夷”“中体西用”
成就
建立北洋海军
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军事工业。研制成 功中国第一艘轮船“黄鸽”号
1861年,设立外交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理衙门)
1862年,在北京设立专门培养翻译人员的“京师同文馆”,是最早的洋务学堂
1865年,在上海建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内设翻译官
1872年, 在上海建立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出洋
结果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清朝海军实力的完全丧失,也标志着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戊戌变化
-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
光绪帝发动的政治改良运动
1895年4月,“公车上书”:康有为率领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 反对签订《马关条约》
1898年9月21日,“戊戌政变”: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向以光绪 -帝为首的改良派发动的一场血腥政变,导致持续百余日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经过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改 国号中华民国
1912年1月1日,孙文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正式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2月12日,清帝发布退位诏书
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 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新文化运动
标志和阵地
.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 主要阵地:《新青年》、北京大学
1915年, 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和科学(旧称 “德先生”与“赛先生”)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对旧礼教旧道德进行无情的鞭挞
1918年11月,《新青年》发表了李大钊同志写的《庶民的胜利》《布尔 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著名论文,热烈欢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1919年五四运动后,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为马克 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五四运动
导火索
1919年1月,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