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新中国建设(五六十年代时期)
新中国成立时,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进行的建设以及获得的相应成就。
编辑于2022-02-19 13:39:17新中国建设
1949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转移:由农村转向城市,转移到恢复和发展生产上来。
井冈山:城市转移到农村。 49年 七届二中:农村转移到城市。 78年 11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现代化。
1949新政协会会议(代行人大)
新中国外交:打破帝国主义外交孤立:独立自主|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一边倒| *第一次建交热潮(17国建交,英8国承认,中苏建交《中苏友好》
过渡时期1949-56
经济恢复、巩固政权1949-52(建国营经济,稳物价,统一财政,中央统一管理,调整工商业,调整公私劳资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土地所有)
帝国主义掠夺,国民政府搜刮,战争破坏
一五计划1953-57(重工业,改造农手工资工商业)作用: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初步建立独立工业体系,合理工业布局。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苏联援助,照搬苏联
三大改造1953-56(农业手工生产合作社,集体化。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公私合营。统购统销)作用:计划经济确立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4宪法:法律上确立各项政治制度
20c50s中期毛泽东周恩来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构想
1956八大:主要矛盾, 主要任务:发展生产力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66
成; 败:57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左倾错误出现:五八年总路线(违背客观规律)大跃进(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夸大主观)人民公社运动(片面追求公有化。超越生产力) 调整:1960八字方针;1962经济恢复;1965基本完成
1956.5.2 双百方针
50s外交:独立自主姿态步入国际舞台(与邻国亚非国家建交) 1953和平共处(外交成熟) 1954日内瓦(五大国身份)1955万隆(求同存异)
1964.10原子弹/66.10导弹/67.6氢弹
1966-76文革:民主法治遭破坏、破四旧立四新、68青年上山下乡
60s外交两只拳头打美苏,一大片 基本上脱离社会主义阵营。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20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64中法建交。
美苏争霸\苏联势力下降 多极化趋势出现(美日欧\不结盟运动\中美关系破裂\
1967欧共体
美苏冷战,核威胁
美国发动侵越战争威胁中国安全。 苏联霸权主义损害中国主权,局部武装斗争。 欧洲一体化。亚非拉新兴国家更多不结盟运动。
民族解放运动
1953朝鲜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