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
这是一篇关于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的思维导图,包括:古埃及、两河流域、西亚古国(古巴比伦)的发展、古代东方国家世俗学校教育的特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考研复习知识点之史纲思维导图。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教学内容整理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古埃及
古王国
宫廷学校
整个人类史有文献可考证的最古老的学校
教育对象:皇室子弟和贵族、高级官吏的子弟
教育目的:学会管理国家,成为未来的统治者和政府官吏
教育内容:书写、阅读、宫廷习俗、仪式
中王国
僧侣学校
最高层次的教育机构
教育目的:培养高级僧侣、科技人才
教育内容:学术研究、高深的科技
职官学校
教育目的:培养各级官吏从事国家管理工作
教育内容:读写算、专门职业知识和技能
文士学校
教育目的:培养书写计算的书吏
教育内容:(普通)读写算、(高级)数学天文医学法律等
教育方法: 灌输、体罚、机械
两河流域,西亚古国(古巴比伦)
苏美尔文化时期(公元前4000年)
教育机构:泥板书屋
使用楔形文字教学,巴比伦最古老的学校。人类考古最古老:马里城
教育目的:培养书吏
教育内容:读写算
教育方法:抄写、背诵、体罚
巴比伦文化时期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两河流域)
《汉谟拉比法典》,尼布甲尼撒“巴比伦之囚”、空中花园
教育机构:寺庙学校
教育目的:官吏
教育内容
初级:读写算
高级:文法、祈祷文学、苏美尔文学
教育方法:师徒传授制,体罚
特点:人类最早的学校教育的摇篮,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
发展
早期王朝(公元前3100年-前27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建立提尼斯王朝)
古王国(公元前2700-前2160年)
中王国(公元前2106年-前1786年)
新王国
后王国
公元前332年马其顿国王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占领埃及-----希腊时期
古印度
教育形式
婆罗门教育
吠陀学校
教育机构:古儒学校(家庭教育)
教育目的:传授婆罗门教,培养教士
教育内容:《吠陀经》、梵文
教育方法:机械、体罚、口授(导生制原形)
教育特点:贵族性
古儒学校 (公元前800年左右)
教育方法:古儒家中设校,学生住古儒家
教学内容:婆罗门经典
教育方法:强调记诵和练习、年龄稍大学生协助教学(导生制原形)
佛教教育(寺庙学校)公元前6世纪
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穆尼。反对婆罗门,提倡众生平等,因果报应
教育机构:寺院学校(学术圣地)
教育内容:佛教经典
教育目的:培养教徒、僧侣
男:比丘女:比丘尼
教育方法:地方语、教授+讲解+个人钻研
教育特点:广施社会教化, 平等性(男女都接受教育), 鼓励在家修行
相同点
教育目的:传播宗教、道德教育
教育内容:消极
影响:阻碍社会变革和科技发展
古希伯来
第一时期
出埃及记--大卫王--所罗门--巴比伦之囚
教育机构:犹太会堂(家庭教育,家长制)
教育内容:《圣经旧约》
教育方法:体罚,但注重民主
第二时期
重返家园--被罗马帝国吞并
教育机构
初级学校:读写算、《密西拿》
教育内容:《密西拿》、读写算
中级学校:《革马拉》
教育内容:《革马拉》、宗教文学历史等
高级学校:宗教经典和法律
两书合称《塔木德》
教育方法:体罚,但注重民主色彩,提问+思考,鼓励学生发问
教育特点
初等教育普及
老师被当作神圣的职业
充满宗教神学气息
古代时期
哈巴拉文明---印度文明开端:印章文字
吠陀时期 种姓制度
《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文学作品,译为《圣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时形成的宗教诗集。
婆罗门(僧侣)
刹帝利(武士)
吠舍(自由平民)
首陀罗(奴隶)
王朝时期
孔雀王朝(佛教成为国教)--贵霜王朝(宗教开放、基督教)
伊斯兰化时期
卧莫尔帝国(打压印度教、佛教)
殖民时期
伊斯兰教、印度教
今天:82%的人信奉印度教
古代东方国家世俗学校教育的特点
产生文字、学校
主要培养奴隶制国家管理所需要的官吏文士
教育内容世俗化
教育方式机械,体罚,仅希伯来民主
教师地位高
除中国外,其他文明古国文化、历史均有不同程度的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