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历史专题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毛泽东思想
马工程第二版西方经济学第三章企业的生产和成本。技术水平不变条件下,生产相同产量所需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组合所描绘的一条曲线;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相交。
高中历史选修课 王安石变法 本历史上重大改革思维导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毛泽东思想与中特理论
毛泽东思想
背景
时代需求 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救国探索均告失败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进一步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
国际条件 俄国十月革命
过程
萌芽(中共创建-国民革命时期) 1924-1927
特点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农民问题
代表作
1927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进行农民革命的重要性
1925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农民是中国无产阶级最广大最忠实的同盟军
形成(井冈山时期) 1927-1935
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土地革命(核心)、武装斗争(重心转向农村)、根据地建设
意义:1.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2.突破俄国城市中心论,马列主义与中国实践结合的创举
1928《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928《井冈山的斗争》 193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成熟(延安时期) 1935-1945
1938《论持久战》 1939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940《新民主主义论》 1945《论联合政府》
主要内容
1.新or旧民主主义(区别标志: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2.过程两步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 3.革命的动力和前途
标志:
中共七大1945:确认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发展(解放战争-建国后) 1946-1976
解放战争
七届二中全会1949 工作重心转移:农村→城市 总任务:农业国→工业国 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 党的建设:两个务必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
十年探索
1956《论十大关系》:农轻重比例适当,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1957《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中特理论
创立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人民急切期待中国摆脱困境 2.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个人崇拜仍在束缚人们的头脑 3.邓小平恢复领导工作强调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
开始形成
1978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开辟新时期建设中特新道路的宣言书。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从此揭开序幕,正式开辟了建设中特社义的新道路。
明确提出与概括
邓小平理论
南方谈话
内容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 计划、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改革开放、革命都是解放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意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992中共十四大
1.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2.确立了邓小平的指导地位
邓小平理论形成体系
1997中共十五大
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将其写入党章
三个代表思想
提出时间
2000江泽民提出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科学发展观
2002胡锦涛
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习近平中特社会主义思想
2017习近平中共十九大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特社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特社义
1.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成果 2.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特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