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22初级会计实务 第三章流动资产
2022初级会计实务 第三章流动资产知识总结,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的相关内容。
编辑于2022-02-24 10:30:14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库存现金
特点: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使用范围
(1)职工工资、津贴;
(2)个人劳务报酬;
(3)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奖金;
(4)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
(5)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
(6)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7)结算起点(1000 元)以下的零星支出;
(8)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6“人”+零星支出+其他
具体使用
3-5天使用量,交通不便可多于5天,但不得超过15天
不得坐支现金
现金清查
盘亏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现金 经批准后: 借:其他应收款(责任人赔偿或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 管理费用(无法查明原因)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待处理财产损益是资产类科目
盘盈
借: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经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其他应付款(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 营业外收入(无法查明原因)
银行存款
银行存款余额表:谁未记,谁补上;加未加,减未减
只做寻找未达账项之用,不能作为调账的依据
其他货币资金
种类
商业汇票(应收/应付票据)和支票(银行存款)不属于其他货币资金
银行汇票存款
实际结算金额
提示付款期自出票日起的一个月
银行本票存款
确定的金额
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最长不得超过两个月
信用卡存款 :单位卡账户的资金一律从其基本账户转账存入,不得交存现金,不得将销货收入的款项存入其账户
信用证保证金存款(保证书):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的企业为开具信用证而存入银行信用证保证金专户的款项
存出投资款:购买股票、债券、基金等根据有关规定存入在证券公司指定银行开立的投资款专户的款项
外埠存款 :为了到外地进行临时或零星采购,而汇往采购地银行开立采购专户的款项 不计利息,只付不收、付完清户,除了采购人员可从中提取少量现金外,一律采用转账结算
基本分录
借:其他货币资金——XX 贷:银行存款
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资产类、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损益类,投资收益为损益类
分类
内容
公允价值计量
赚取差价
近期出售
账务处理
购入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 应收股利/应收利息(购买价款中已宣告或已到付息期的利息) 投资收益(交易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其他货币资金(支付的总价款)
投资收益(现实) 借方:交易费用出售时的损失 贷方:持有期间取得的收益 出售时实现的收益
持有期间
①宣告发放股利或利息 借: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②收到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 贷: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③股价或债券价格上涨(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④股价或债券价格下跌(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余额)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虚拟) 借方: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余额的差额 贷方: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
出售
借:其他货币资金(实际收到的钱)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或借方,余额反向出) 投资收益(差额,损失借方或收益贷方)
转让涉及的增值税
1计税依据是卖出价减去买入价(不扣除包含的股利和利息) 2注意负差的情况
①卖赚了: 借:投资收益(交税减少了收益,故在借方) 贷: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卖出价-买入价)÷(1+6%)×6%]
②卖赔了,可结转抵扣下期应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卖出价-买入价)÷(1+6%)×6%] 贷:投资收益(可以抵税,变相增加了收益,故在贷方)
③年末仍然卖赔,不能在结转下年 借:投资收益(没享受到抵税,变相是一种损失,故在借方) 贷: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短期投资的核算
小企业购入能随时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1年的投资
账务处理
取得
借:短期投资(购买价款+相关税费) 应收股利/应收利息(购买价款中已宣告或已到付息期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
短期投资初始确认金额=支付价款+相关税费-已宣告(已到期)但尚未发放(领取)的股利(利息)
短期投资 借方:取得短期投资 贷方:出售短期投资 借方余额:反映小企业持有的短期投资成本
持有期间
在短期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在债务人应付利息日,按照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 借: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实际收到股利或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出售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贷:短期投资 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尚未收到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 差额:投资收益(借或贷)
投资收益=出售价款-账面余额-应收股利/利息(不考虑增值税)
应收及预付款项
应收票据
商业汇票
承兑人分类
商业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
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贴现:向其承兑银行按票面金额的0.5‰交纳手续费,将其记入财务费用科目中
账务处理
取得
应收票据取得时按其票面金额入账
(1)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取得商业汇票: 借: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应收票据 借方:取得的应收票据的面值 贷方:到期收回票款、向银行贴现、背书转让票据 借方余额:持有票据票面金额
(2)因债务人抵偿前欠货款而取得商业汇票(欠钱变欠票): 借:应收票据 贷:应收账款
到期
(1)到期收回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2)到期未收回款项(欠票变欠钱): 借:应收账款 贷:应收票据
转让
借:原材料/在途物资/库存商品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收票据 银行存款(差额,也有可能在借方)
贴现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财务费用(贴现息,或在贷方) 贷:应收票据(票面金额)
应收账款
入账价值:价款+增值税销项税+代购方代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
账务处理
1.发生应收账款(赊销)时: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税) 银行存款等(代垫款项,费)
应收账款 借方:增加 贷方:减少、账款收回、确认坏账损失 借方余额:应收账款 贷方余额:预收账款
2.收到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3.垫付包装费、运杂费 借:应收账款 贷:银行存款
4.改用应收票据结算,收到商业汇票时: 借:应收票据 贷: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
预付款项:不设置“预付账款”科目,将预付的款项计入“应付账款”借方
收对收,付对付
应付账款 借方:减少 贷方:增加 借方余额:预付账款 应付余额:应付账款
账务处理
1.预付款项时
借:预付账款(实付金额) 贷:银行存款
预付账款 借方:增加,预付及补打款项 贷方:减少,实际支付金额、收回多付款项 借方余额:预付账款 贷方余额:应付账款
2.收到所购物资
借:原材料/材料采购/库存商品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
3.补足不足款项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等
4.收回多余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预付账款
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
账务处理
宣告发放
借: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应收股利 借方:应收现金股利或利润的增加 贷方:收到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方余额:尚未收到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实际收到
借:其他货币资金(上市公司) 银行存款(非上市公司) 贷: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借方:增加 贷方:减少(收到的利息) 借方余额:尚未收到的利息
其他应收款
范围
1.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
2.应收的出租包装物租金;
3.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如为职工垫付的水电费、应由职工负担的医药费、房租费等
代缴的社保计入其他应付款,差旅费借款
4.存出保证金,如租入包装物支付的押金
收取的押金计入其他应付款
5.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账务处理
产生
借:其他应收款 贷:银行存款等
收回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
应收款项减值
主要方法
直接转销法(小企业)
用直接转销法时,日常核算中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不进行会计处理,只有在实际发生坏账时, 才作为坏账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确认
小企业应收及预付款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减除可收回的金额后确认的无法收回的应收及预付款项,作为坏账损失
(1)债务人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被撤销,或者被依法注销、吊销营业执照,其清算财产不足清偿的
(2)债务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失踪、死亡,其财产或者遗产不足清偿的
(3)债务人逾期 3 年以上未清偿,且有确凿证据证明已无力清偿债务的(3 年以上未还,且有证据不会还)
(4)与债务人达成债务重组协议或法院批准破产重整计划后,无法追偿。(重组后无法追偿的)
(5)因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导致无法收回的(不可抗力导致收不回来)
(6)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账务处理
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认应收账款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时: 借:银行存款等(可收回的金额) 营业外支出——坏账损失(差额) 贷:应收账款等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坏账准备
优点:账务处理简单,将还账损失在实际发生时确认为损失符合其偶发性特征和小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
缺点:在这种方法下,只有坏账实际发生时,才将其确认为当期损益,导致资产和各期损益不实;另外,在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是按账面余额而不是按账面价值反映,这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期末应收款项。
备抵法(企业)
确认
按照应收款项的账面余额和预计可收回金额的差额确定预计信用减值损失
(损益类科目,损失增加借方,减少贷方)预计信用减值损失=应收金额-可收回金额
账务处理
计提
借: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贷:坏账准备
当月还要提的=当期应有的-已提的
冲减
借:坏账准备 贷: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资产备抵类科目,借减贷加) 借方: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金额、冲减的 贷方:记当期计提的、收回已转销的应收账款而恢复的 贷方余额:已计提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
转销坏账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
收回以前核销损失
①撤销坏账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②收回坏账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实际发生损失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的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
本期预计信用损失金额=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的坏账准备金额
优点:符合谨慎性
缺点:预期信用损失的确定不够准确、客观,增加监管难度
存货
内容: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代销商品
成本构成
外购
存货采购成本=购买价款+运杂费(运输、装卸、保险)+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按规定应计入存货的税费(不可抵扣)+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成本的费用(含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购买价款(不含可以抵扣的增值税)
相关税费等(不可抵扣)
进口关税、不可抵扣的消费税、资源税、进项税、教育附加
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包括挑选整理中发生的工、费支出和挑选整理过程中发生的数量损耗,并扣除回收的下脚废料价值)等
可先进行归集,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主营业务成本),未售的期末计入存货成本,小企业入销售费用
外购成本=价+税+费
委托加工
企业进一步加工 存货的加工成本=加工过程中的追加费用=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 存货成本=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费+装卸费+保险费+委托加工的往返运输费+按规定应计入存货成本的税费(不可扣)
自制
自制存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其他成本
特定客户设计费,计入存货成本
生产过程中,必须的仓储费,计入存货成本
不能计入成本
非正常消耗
入库后发生的仓储费用
不能归属于存货的各项支出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发出存货计量
计划成本
会计期末调整为实际成本
实际成本
个别计价:工作量大,珠宝,名画
先进先出:存货单价不稳定工作量大,物价上升高估利润及存货价值,反之低估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
简化,不便管理控制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本次发出存货成本 =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 =月末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成本+本期进货总成本)/(月初数量+本月进货总数量)=总成本/总数量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月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月收入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成本
移动加权平均
及时了解,客观,麻烦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结存货的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成本 1+成本 2)/(数量 1+数量 2) 本次发出存货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的成本+本月收入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成本
采用不同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计算结果各不相同。在企业进货单价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不考虑其他影响利润的因素,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的利润额最高,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利润额最低。因此,企业应在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范围内尽可能选择发出存货成本偏高的计价方法,以使企业利益相关者特别是股东作出谨慎的经济决策
原材料
实际成本
购入
①款付+货到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应付票据等
原材料 借方: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 贷方: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②款付+货未到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应付票据等
在途物资 借方:购入的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 贷方: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 借方余额: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
③款未付+货到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应付款项 借方:支付的应付款项 贷方:尚未支付的款项 贷方余额:尚未支付的应付账款
【提示】材料已入库,月末仍未收到单据时,难以确定实际成本,期末应按照暂估价值先入账: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下月初红字冲销原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金额红字)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金额红字) 收到发票账单时: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④货款已经预付,材料以验收入库(预付+货已到) 先预付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材料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 补付货款 借:预付账款(实付-预付) 贷:银行存款
发出
生产经营领用
借:销售费用(销售环节消耗) 管理费用(行政环节消耗)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成本) 制造费用(间接材料成本) 研发支出(研发环节消耗) 委托加工物资(发出加工材料) 贷:原材料
销售材料结转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
发出委托加工材料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
计划成本
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材料的收入、发出及结存,无论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均按照计划成本计价。 月末,计算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并进行分摊,根据领用材料的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损益,从而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账务处理
购入材料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应付票据等
材料采购是过渡,分步借实贷虚,计划成本法下无论是否入库,都要先通过该科目
材料采购(计划成本法下,中转站) 借方: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 贷方: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 借方余额: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
入库
①原材料收入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计划成本) ②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借方超支,或反之)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①+②合并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差额,节约差,借方则表示超支差)
计划成本+差异=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借方超支,贷方节约,发出相反) 借方:超支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贷方:节约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货到单未到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下月初,用红字冲销原暂估入账金额: 借:原材料(红字)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红字)
原材料(计划成本) 借方: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 贷方: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发出材料
①发出时: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委托加工物资等(实际成本)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②期末分摊成本差异时(调回实际成本) 借:生产成本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结转超支差) 或 借:材料成本差异(结转节约差) 贷:生产成本等
借方超支,贷方节约,发出相反 发出材料应分担的成本差异应当按月(期)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正数是超支差,负数是节约差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1+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超支差(-节约差)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总差异/总计划成本
计划成本思路
区别
周转材料
包装物
分类
1.生产过程中用于包装产品作为产品组成部分的包装物;
2.随同商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销售费用);
3.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其他业务成本);
4.出租(其他业务成本)或出借(销售费用)给购买单位使用的包装物。
账务处理
(1)生产领用包装物 借:生产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时:实际成本)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计划成本核算时:计划成本) 差额:材料成本差异
周转材料——包装物 借方:登记包装物的增加 贷方:登记包装物的减少 借方余额:反映期末结存包装物的金额
(2)随同商品出售包装物 ①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借:销售费用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②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考试时,按计划成本核算包装物,在发出时,一般应同时结转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出租或出借的包装物
①出租或出借包装物的发出 借:周转材料——包装物——出租包装物(出借包装物)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库存包装物
②出租或出借包装物的押金或租金 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应付款——存入保证金(出借) 其他业务收入(出租的租金)
③出租或出借包装物发生的相关费用 a.摊销支出 借:其他业务成本(出租包装物) 销售费用(出借包装物)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包装物摊销 材料成本差异(或借或贷,计划成本核算时会涉及) b.维修支出 借:其他业务成本(出租包装物) 销售费用(出借包装物)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
低值易耗品
一般划分为一般工具、专用工具、替代设备、管理用具、劳保用品和其他用具
账务处理
领用时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库
摊销时
借:成本费用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摊销完毕时
最后一次推销 借:制造费用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同时核销在用低值易耗品,注销使用部门的经管责任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贷:周转材料——低植易耗品——在用
委托加工物资
成本
委托加工物资成本=实际耗用物资成本+加工费+运杂费+税费(不可抵扣)等
账务处理
发出委托加工物资
借:委托加工物资【分步是计划,合并是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收回后连续加工)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计划成本) 银行存款等 差额:材料成本差异(或借方)
委托加工物资 借方:耗用物资实际成本、加工费、运费、消费税(收回后用于直接销售) 贷方:收回物资的实际成本
支付加工费、运费等
借:委托加工物资(杂费)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收到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的物资和剩余物资时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计划单价ⅹ入库数量】 库存商品等 贷:委托加工物资(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产品成本差异(计划成本需考虑,或借方)
委托加工物资由受托方代缴消费税
收回后直接用于出售 ①由受托方代扣代缴的消费税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银行存款 ②完工收回委托加工物资 借:库存商品 贷:委托加工物资 ③销售产品 借: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收回后用于再加工应税消费品 ①由受托方代扣代缴的消费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贷:银行存款等 ②完工收回委托加工物资 借:原材料等 贷:委托加工物资 ③最终产品销售时,按总的应交消费税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的贷方: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最后,补交“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的借贷差额即可: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贷:银行存款
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的税金
库存商品
账务处理
(1)验收入库商品 借:库存商品(实际成本)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2)发出商品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商品流通企业的处理
毛利率法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销售净额=销售收入-销售退回-销售折让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上期实际或本期计划)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销售额×(1-毛利率)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期末剩的=一开始有的+本期增的-本期卖出去的
售价金额核算法
①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 ②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③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④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x(1-商品进销差价率) ⑤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商品进销差价率=总进销差价/总售价
①企业购入商品采用售价金额核算 借:库存商品(售价) 贷:银行存款/在途物资/委托加工物资等(商品进价) 商品进销差价(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 ②对外销售发出商品时,按售价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售价) 贷:库存商品(售价) ③期(月)末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 借:商品进销差价(差价) 贷:主营业务成本(减少)
消耗性生物资产
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企业(农、牧、渔业)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代售的牲畜等
财务处理
1.外购的消耗性生物资产,按照应计入消耗性生物资产成本的金额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
2.自行栽培、营造、繁殖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 贷:银行存款等
消耗性生物资产 借方:增加额,反应企业(农林牧渔业)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实际成本 贷方:减少额
3.补植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 贷:银行存款等
4.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达到郁闭后发生的管护费用等后续支出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等
管护费用郁闭前计入“生产性生物资产”,郁闭后计入“管理费用”
5.农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应归属于消耗性生物资产的费用 按照应分配的金额: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 贷:生产成本
6.消耗性生物资产收获为农产品时 按照其账面余额: 借:农产品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
7.出售消耗性生物资产或农产品,应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等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农产品
存货清查
实存账存对比表是可以作为调账的依据
账务处理
盘亏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原材料
待处理财产损益 借方:存货的盘亏、毁损金额及盘盈的转销金额 贷方:存货的盘盈金额、盘亏的转销金额
借:原材料(残料) 其他应收款(赔偿) 管理费用(一般经营损失) 营业外支出(非正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盘盈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管理费用
存货减值
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相关税费
账务处理
计提
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应计提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贷:存货跌价准备(差额)
当期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存货成本-可变现净值)-存货跌价准备已有贷方余额 当期应提=应该有的-已经提的
转回
借:存货跌价准备(差额) 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出售结转
借: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或在贷方,对于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
存货跌价准备 借方:实际发生的存货跌价损失金额、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 贷方: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 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存货跌价准备
原则
成本(实际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提示
材料的可变现净值用产品的售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