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运营之光:我的互联网运营方法与自白
本书既对“什么是运营”进行了解读,又讲解了大量实际的工作技巧、思维和方法,还包含了很多对于运营的思考、宏观分析和建议,可谓内容完整而全面,同时书中加入了作者亲历的大量真实案例,深入浅出、耐人寻味。
编辑于2022-02-25 18:09:11运营之光:我的互联网运营方法理论与自白
第0章 引言
0.1为什么我觉得互联网的下一个时代将 是运营驱动的时代
互联网在国内的发展分成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互联网发展的最早期,我称之为概念驱动时代。
第二个阶段,是互联网发展的成长期,我称之为产品驱动时代
第三个阶段,就是已经慢慢到来的运营驱动时代
好的运营
至少有3~5年以上经验,熟悉内容、用户、活动等各个模块的运营手段
熟悉各类产品形态
有能力通过各种运营手段的组合拉升一个产品大部分的主要数据
可以做到跟产品间的沟通无障碍,甚至可以出一些简单的产品方案
关于运营,特别确信的两件事
运营的价值在互联网行业曾经被低估了,运营在行业中所占据的权重和重要性也会越来越高
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我们所反复提到的所谓“好的运营”
0.2 运营这件事的苦与乐
苦
运营太苦了,干的事太容易杂乱和琐碎了
得不到重视
乐
你能够以自己为杠杆,去撬动起来成千上万人的愉悦和满足
第1章 运营是什么
1.1 极度不标准的“运营”
(一)经典意义上的4大运营模块
1.内容运营
围绕着内容的生产和消费搭建起来一个良性循环,持续提升各类跟内容相关的数据,如内容数量、内容浏览量、内容互动数、内容传播数等。
2.用户运营
围绕着用户的新增—留存—活跃—传播以及用户之间的价值供给关系建立起来一个良性的循环,持续提升各类跟用户有关的数据,如用户数、活跃用户数、精英用户数、用户停留时间等
3.活动运营
围绕着一个或一系列活动的策划、资源确认、宣传推广、效果评估等一系列流程做好全流程的项目推进、进度管理和执行落地。
4.产品运营
通过一系列各式各样的运营手段(比如活动策划、内外部资源拓展和对接、优化产品方案、内容组织等),去拉升某个产品的特定数据,如装机量、注册量、用户访问深度、用户访问频次、用户关系对数量、发帖量等
(二)一些特别的互联网运营岗位
1.新媒体运营
职责:新媒体账号的内容维护、粉丝关注数增长、粉丝维护、活动策划、外部合作对接(如联合活动、互推)等
2.APP商店推广运营
职责:跟各种应用商店进行对接,完成APP发布、上架等的全流程,做好APP在应用商店的ASO,与各应用商店的负责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对各应用商店渠道的推广资源和推广形式(如专题、付费推广位、节日活动、限免、首发)熟悉,甚至对于每个渠道的用户构成、推广效率等都要做到烂熟于心,以便产品有推广投放需求时可以更好地制定推广方案。
3.SEO/SEM运营
职责:研究搜索引擎(如百度、360等)的搜索结果抓取和排序规则,制定相关搜索关键词匹配策略,结合目前全站内容对网站架构、内容展现形式甚至代码等进行优化,借此在搜索引擎搜索结果页中获得更高排名,从而获得更多流量。
4.广告投放运营/流量运营
职责:分析各广告/流量分发平台(如网盟、hao123、广点通、微信朋友圈广告等)的数据、推广形式和ROI等,结合产品推广需求制定推广策略和方案,并持续调整,优化流量/用户获取成本。
5.淘宝店铺运营
职责:店铺的商品品类管理(如主推什么商品,重点打造哪些爆款等)、商品的上架和下架、商品的基础包装和图片文案设计、推广策划的制定和执行、申请参加各类专题活动(如双11、聚划算等)、在线客服。
6.编辑
职责:站内内容的筛选、审核和推荐(例如什么内容可以上推荐位),内容的编排、修改和润色加工,重点内容的策划和生产,相关内容专题的策划和制作等
7.QQ群、小组运营
职责:某个特定QQ群或线上小组的维护,包括但不限 于定期群内抛话题、组织活动、活跃气氛等
8.其他运营
(三)不同业务类型的产品和公司,运营工作内容的差 异
1.工具类产品
较为注重效率和体验,通常是产品大于运营的
2.社交/社区类产品
注重社交氛围、话题和玩法,是一种需要运营和产品并重的产品形态。
3.内容类产品
要能持续做出独特、高质量的好内容,并把这些内容包装好,让用户更易于消费
4.电商类产品
关于商品和品类的运营
各种促销活动的策划和落地执行
推广和流量建设
用户关怀和用户维系
5.平台类产品
特别注重“节奏”
6.游戏类产品
一是推广,各种对接渠道,各种看转化率,各种盯数据。
二是收入
1.2 一个互联网人,到底该如何理解“运 营”这个职能
(一)为什么会出现“运营”这样一个职能
传统产品价值=功能+体验
互联网产品价值=功能+体验+用户参与价值
“用户参与价值”包含三重含义
用户的使用时间和关注给产品带来的额外价值。
在你的产品生态中,用户在互相给对方创造和提供价值。
用户因为对你产品的认可,愿意参与到你的产品设计、改 善、传播、甚至在一些服务环节中为你贡献价值。
(二)作为一个运营从业者,到底该怎么定义和理 解“运营”
首先,任何一项业务,都存在三个不可或缺的要素:产品,用户,运营。
其次,任何一个产品,只有在与用户之间发生关系后,才具备价值
再次,基于业务类型的不同,一款产品与用户间的关系类型会有很大差异
最后,所谓运营,其实就是为了帮助产品与用户之间更好地建立关系,以及更好地维系住这种关系,我们所需要使用的一切干预手段。
(三)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运营工作流程&全貌是怎样的
一个常见互联网公司运营部门的工作流程, 大致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制定策略
分解指标
执行落地,达成目标
监测数据、调整方向
1.3 在互联网公司内,“运营”与“市 场”的区别与关联
“运营”在做的事情似乎更加务实一点,任何一件“运营”在做的事,一定需要落实到相应产品数据上,比如流量、注册用户量、用户留存率、用户活跃率等。
1.4 如何看待“产品”和“运营”之间的 关系
产品负责界定和提供长期用户价值,运营负责创造短期用户价值+协助产品完善长期价值。
很多产品的长期价值并不是用户一眼就能感知出来的,而是 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体验才能感知到的
很多产品的长期价值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必须借由用户的 持续使用和反馈,经过长期优化迭代后才能成立的
无论产品还是运营,都要有这么几个认知:
有坑是常态,人人皆会造坑
挖了坑不可怕,填坑能力是关键
尽力做到——每次都要让自己埋的坑比之前小一点点
每次造坑连累了队友,一定要想尽办法弥补,哪怕请客吃饭递手纸
1.5 运营的简史——互联网运营的20年发 展与演变
(一)1984—1993年:互联网的萌芽
(二)1994—1997年:互联网是什么
(三)1998—2001:第一波潮流
1.BBS和论坛的黄金发展期
2.在线聊天室的兴起
3.QQ和联众的诞生
4.互联网商机初现
5.运营理论初现
(四)2001—2005年:流量为王的时代与“运营”的 出现
1.网游的兴起和火爆
2.电商的飞速发展
3.“入口”和“流量”
4.“运营”概念的诞生
(五)2005—2009年:Web 2.0时代的运营——“用 户”崛起
1.用户力量的崛起
2.运营的新要点:传播
3.从“封闭”到“开放”
(六)2009—2013年:微博时代与移动互联网大局下 的运营
1.PC时代逻辑的重演
2.前无古人的微博
3.团购大战
(七)2013至今:连接一切的互联网与运营
1.运营升级
2.微信的全面崛起
3.内容价值的回归
4.社群运营的兴起
5.今天的运营
第2章 运营之“光”
2.1 为何超过80%的运营始终只能打杂
一个人若想要做好运营,需要
一些必备的基础素质和思维方式、工作习惯等
(一)目标导向意识
(二)效率意识
至少一项可以拿得出手、能直接带来产出的运营硬技能
2.2 身为一个运营,我最大的竞争力 和“信仰”
把我可能得到的潜在回报先丢到一边,只专注于为用户们去创造出 来一些令他们惊喜的价值,真正把你的用户作为你身边真实的朋友来对 待——这样的行事方式终会为你赢得更多的回报。
2.3“精益”的运营
第一,当你在一个具体项目中面临N多不确定因素的时候,其中往往存在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它可能会成为整件事情可以顺畅发生的核心前提。
第二,在一个特别不确定的事情或假设面前,运营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用最低的成本去搭建起来一个真实的用户应用场景,并去验证在这个场景下,用户是否会真的产生你所预期的行为。
2.4 运营的“做局”与“破局”
(1)爱上“做局”。这里的“局”,不是一个阴谋或陷阱,而是一个可以让N多人一起参与其中并同时收获价值,在N多角色之间实现价值匹配的氛围和状态。典型的,好比一场活动。
(2)在任何一个局面前,你一定要先能够找到它的“破局点”,并倾尽全力,通过一系列穿针引线式的动作(它们往往都必须落实到细节)使之成立和实现。
2.5 我做运营的3个底层工作方法
一个产品,只有长期价值明确和稳定,才具备生命力
(一)让自己拥有对于新鲜事物的高度敏感
(二)让自己拥有对于用户的洞察
(三)学会更具有打动力和说服力的表达
2.6 我眼中的4个关键性“运营思维”
2.6.1 4个关键性“运营思维”详述
(一)流程化思维
(二)精细化思维
(三)杠杆化思维
(四)生态化思维
2.7 一个优秀的运营,到底需要多懂“产 品”
第一,运营理解了产品经理的科学工作方法和流程后,甚至部分掌握了一些产品经理的思考方法和逻辑后,可能会降低你的无脑吐槽或者提出无脑需求的比例。
第二,作为一名运营,如果你能够时刻拥有一种“寻找合理高效的产品机制来为运营服务”的思考,这会带给你更大的可能和便利。
第三,懂得某些产品的逻辑、架构,甚至能够粗略对于实现成本有一些评估之后,会有助于大大降低你与产品经理和研发之间的沟通成本。
第四,深刻理解“产品”工作的本质,包括MVP、精益、敏捷、“少即是多”等产品理念和工作方法之后,会有助于你用最合理的方法去推进很多工作的开展,能够在整个业务链条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以及某些时候在与产品的话语权争夺中占据主导地位。
第3章 运营的一些核心技能&工作方 法
3.1 如何才能找到“掌控”运营指标的感觉
第一,你要界定一下,这个指标是由哪些分支指标或哪些要素构成的。你需要把你的目标指标和这些要素间的关系界定出来,最好变成一个公式的样子
第二,这些被你提炼出来的分支指标或要素现在是否还存在可以提升的空间?
第三,具体来思考,如果要提升某个分支指标,我们需要将其拆分和落实为哪些具体的运营手段?
3.2 一个运营必须具备的数据分析方法和 意识
数据对于运营的价值
1.数据可以客观反映出一款产品当前的状态好坏和所处阶段。
2.假如做完了一件事但效果不好,数据可以告诉你,你的问题出在 哪里。
3.假如你想要实现某个目标,数据可以帮助你找到达成目标的最佳 路径。
4.极度精细的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你通过层层拆分,对用户更了解, 也对整个站内的生态更有掌控力。
5.数据当中可能隐藏着一些潜在的能让你把一件事情变得更好的线 索和彩蛋,有待于你去发现和挖掘。
两个小说明
第一,理论上,假如作为一个运营负责人,我们应该对于每一个关 键性的用户行为都定期(比如每三个月或每半年)进行全方位、多维度 的分析,做到对每一个关键用户行为的用户习惯和当前产品指标中的问 题点了然于胸。
(1)不管看不看得到,你都要让自己具备这样的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意识+能力;
(2)如果某个数据的缺失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你的工作开展,一定 要向老板持续沟通持续要,直到拿到为止;
(3)如果只能拿到局部数据,那就先对局部数据进行一些分析和 推断,再带着你的一些假设去工作,以工作成果来验证你的假设。再随 着业务的发展和要求不断去完善数据需求。
第二,很多产品,往往都是20%的重点用户给该产品带来80%的 价值。
3.3 关于内容的运营
3.3.1 内容的定位、调性和基本原则
做内容,永远都需要关注长、短两条线。
短线,是尽一切努力促进内容的被消费,好比绞尽脑汁地写好一篇搞笑的段子,让人看完后都忍不住捧腹大笑。
长线,则是以一系列长期、持续的内容为载体,面向用户建立起 一种识别度和信任感。
你必须要明确你的内容边界(如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并给你的内容打上某种风格化的标签。这个事,就叫作定位和调性。
一旦这个调性被成功树立起来,你就可以在用户心目中牢牢占据一个位置,进而大大降低你以后要去建立用户认知的成本。
难点
一是,你必须要给自己的内容调性找到显著的不同和差异所在;
二是,“调性”这个词毕竟务虚,即便真的找准了,你要落地到实 处找到具体的发力点,也很不容易。
3个“点”是需要关注和各个击破的
内容的生产
内容的组织和包装
流通
3.3.2 UGC型的内容生产生态如何持续
内容生产5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内容初始化
第二个环节,叫作少量用户加入生产
第三个环节,叫作内容生产者激励
第四个环节,是更多新用户进入
第五个环节,则是鼓励和引导更多用户加入生产
一是在产品和文案等各种层面加强引导
二是不断制造话题,借助话题来引发用户参与的意愿
三是要通过“造典型、树标杆”的方式来为用户树立榜样
子主题
3.3.3 PGC型的内容生产生态如何持续
(一)如何写出好的、用户爱看爱传播的单篇内容
选题策划
常见的选题策划方向
对知名对象的吐槽
对经典案例/对象的专业深度分析
颠覆认知式的观点、论点
热点事件的差异化视角解读、分析
数据、盘点、预言类
共鸣性问题解读
与星座、八卦等大众话题结合的娱乐类内容
精彩故事、段子类等消费娱乐型内容
资料收集&整理
内容加工生产
要学会收集灵感
先明确内容框架,再逐次填充细节
内容组织&呈现
(二)如何长期保证PGC内容体系的供应能力和做好 长期内容规划
只需要把内容生产任务逐层分解拆分下去落实到人,再通过相应的机制和手段确保内容可以被按期生产出来就好了
3.3.4 如何思考内容的“组织”与“流通”
(一)内容的组织
1.单篇内容的组织&标准建立
2.相关内容的聚合
3.整体内容的导览和索引
4.核心拳头内容的呈现
(二)内容的流通
1.对内流通的常见做法
(1)内容运营人员的人为干预和组织
(2)算法的智能推荐
(3)依靠用户关系和用户行为
2.对外流通的常见做法
一是通过产品机制、运营手段等鼓励用户自发地把一些优质内容分享到外部第三方平台
二是依赖于运营人员主观挑选一部分优质内容,将其分享到第三方平台,并获取到更多人的关注
3.4 转化型文案的常见写作方法
(一)什么是转化型文案
所谓转化型的文案,就是这个文案的目的是特定的,它被写出来的唯一意义,就是要引导用户完成某个特定行为,俗称一次转化
(二)短文案的写作
提升短文案转化率的两个原则
第一,傍大款。即,有意识地跟某些明显势能更高、影响力更强的人或事物形成关联,通过关联者更高更强的影响力刺激用户的点击访问意愿。
第二,颠覆认知。即,有意识地抛出某些可能会颠覆用户常识性认知,甚至有点儿不可思议的观点或言论,从而引发用户的好奇心,借此撬动用户的点击访问意愿。
(三)中长型文案的写作
方法1
引起注意
激发兴趣
勾起欲望
促成行动
方法2
代入情景
引起矛盾
提出问题
给出解决方案
方法3
把用户在一个转化行为前可能会面临和思考的所有问题都依次列出来,然后一一对问题进行解答和说服用户。
3.5 为何说“标题党”和“段子手”们都 很难成为内容领域的顶尖高手
首先,我相信内容本身的最大力量在于其通过持续内容输出面向用 户构建起来的某种强烈的“信任感”
第二,我相信,内容的核心打动力,往往来自于内容生产者不同于 他人的、极度细致入微和深度的经历、体验和思考
第三,我相信,你应该把你的内容当作一种“与读者交朋友”的形 式
第四,我相信,你更应该围绕着你发自内心相信的、喜欢的东西来 做内容。让你的内容与你的人,尽可能是“合一”的
最后,我还相信,一个做内容的人,其个人价值会与他依靠内容获 得用户认可的能力成绝对正比,而只会与他依靠内容吸引用户眼球的能 力成阶段性正比
3.6 “用户运营”的逻辑、策略与工作方 法
3.6.1 为什么会有“用户运营”这个职能存在
宏观的“用户运营”
以用户为中心来思考和界定所有运营工作的规划,最终将其有机地组合为 一个整体,从而源源不断地创造价值。
微观的“用户运营”
是由于互联网产品的一些特性,导致了在很多互联网公司内部进行具体工作的划分时,可能有一部分工作是独立于“推广营销”、“活动策划”、“写文章”等常见工作内容,需要以用户为中心来开展
为何还需要出现一个名为“用户运营”的职能
其一,我们先明确一个核心要点:任意一项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一定都需要对于其用户进行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和维护,以便实现用户价值的最大化。
其二,对于一款互联网产品来说,我们往往需要对于其用户行为进行更精细的引导和管理。
其三,因为在互联网的世界中,用户与用户之间往往是可以相互影响的,因而我们常常会采用“通过一部分用户来帮助我们影响更多用户”的方式来开展我们的运营工作。
第四,相比传统行业,互联网产品天然拥有更加丰富的用户行为数据,这让我们在考虑如何更好地面向用户去做好管理、引导和维系的时候天然就有更多的参考判断依据和决策支持,从而可以把这件事做得玩法更多样、效果更好。
3.6.2 面向较大规模用户的整体运营
1.针对用户建立优质成长路径
一款互联网产品往往功能众多,用户在每一个使用环节可能都会面临诸多选择,于是用户特别容易“晕菜”。所以这个时候最好的做法,就是要找出一条效率更高、更有助于一个普通用户成长为一个优质的活跃用户的典型用户使用路径,然后努力把用户往这条路上赶,从而带来整体活跃用户数的上升。
2.针对现有用户进行用户分级,把运营变得更为精细化
当你的用户体量达到一定规模(例如数百万)之后,你的站内用户依据其年龄、地区、用户行为习惯等各类条件,一定是可以把用户分为几类的;你就可以开始针对每一类用户去通过一些差异化的运营手段(例如推送不同的内容、推送不同的商品、策划不同的活动等)来更好地服务他们了
3.针对用户设计面向用户行为的激励体系
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或约束导向的产品机制,更好地鼓励或引导用户在你的产品站内发生特定的行为。
什么时候该做用户激励
(1)用户已经有了一定量级,但整体活跃情况未达预期,需要通过激励体系拉升活跃
(2)激励体系或成长体系本身就是产品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缺失了它之后产品就没法顺畅跑下去,典型如游戏。
(3)你的业务要求+需要用户完成某些特定行为,但发现用户对于完成这个行为动机有限,需要通过激励体系来刺激他们。
关于激励体系如何做和应该注意什么
(1)要明确用户的哪些行为需要激励,并围绕着他们结合前面提到的方法梳理出来一条用户成长路径,结合这个路径搭建出来一套用户等级及对应的任务等。
(2)搭建一套虚拟物品或虚拟货币体系(积分也算是某种虚拟货 币)
(3)在此基础上,要注意用户PK或竞争氛围的营造,外加各种荣 誉的刺激和展示。常见的表现形态是各种排行榜。
(4)最后,是在激励体系搭建起来后,要注意加强每一个环节上 的用户引导,
设计好一个激励体系,应当注意的原则
(1)一开始尽可能简单,能做到可以刺激到现有用户即可。
(2)要尽量让用户有清晰的目标感和对目标的可掌控感。
(3)如果是做了积分或虚拟货币,一定要注意整体系统积分发放 和用户积分消费之间的平衡。
4.将沉默用户转化为活跃用户
三个步骤
分析流失用户
制定召回策略
根据策略确定你的召回内容
5.通过部分用户带动全体用户
通过对一部分高贡献值型用户进行更有针对性和倾向性的运营,让他们可以持续活跃和创造价值,此后再通过他们的活跃或他们贡献的内容来吸引或拉动更多其他用户活跃起来
3.6.3 面向较小规模特定用户的针对性运营
某些UGC型的产品
针对内容贡献型的用户进行运营,以促使其能够持续生产优质内容,保证产品生态的完整
(1)首先明确你需要重点抓取的用户是谁
(2)再明确一下你可能需要这些用户们持续在你的站内发生一些 什么样的行为来作为标杆或示范
(3)明确一下你能够给予用户的维系和激励手段
人际关系维系
情感维系
价值提供
(4)将其常态化
某些平台型产品
分别面向供给端和消费端的部分用户,往往都需要通过一些运营手段来调动他们在站内生态中的积极性和提升其示范效应
(1)首先明确你需要重点抓取的用户是谁
(2)再明确一下你可能需要这些用户们持续在你的站内发生一些 什么样的行为来作为标杆或示范
(3)明确一下你能够给予用户的维系和激励手段
人际关系维系
情感维系
价值提供
(4)将其常态化
某些产品刚刚上线之初,往往会面临“冷启动”的问题
需要先找到一群种子用户,面向这一群人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运营,以帮 助产品建立起较好的冷启动条件
首先,你需要定位清楚你的产品适合的种子用户,并想办法找到他 们。
其次,则是要做好对于这群用户们的维系,建立起他们之间的强关 系。
3.7 关于用户的增长与推广
1.依靠内容铺设带来的用户增长
2.依靠第三方渠道推广&广告投放带来的用户增长
3.8 关于撬动用户互动参与意愿的8个指 导原则
方法1:物质激励
方法2:概率性事件
方法3:营造稀缺感
方法4:激发竞争意识
方法5:赋予用户某种炫耀、猎奇的可能性
方法6:营造强烈情绪&认同感
方法7:赋予尊崇感&被重视感
方法8:通过对比营造超值感
第4章 运营的一些宏观规律和逻辑
4.1 运营背后的客观规律:从“层次 感”到“非线性”
三个规律
规律一:带着短视的线性思维投入运营工作中,往往很难做好运营。
规律二:一款产品在其早期过于关注用户增长,甚至出现“爆红”等现象,往往反而会加速其死亡。
规律三:早期产品的运营,一定要围绕着“口碑”来进行。
4.2 4种不同阶段的产品及其运营侧重点 的差异
产品分为4种类型
探索期产品
特征:上线时间不长,产品还在打磨,需求尚待验证,占据的市场份额很小,基本可以忽略,还无法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常见的运营要点
挑用户
尽可能通过邀请、BD等各种手段找到一部分“活跃”、在小圈子内“有影响力”的名人领袖型用户成为你的早期种子用户,然后通过服务好他们,让他们愿意自发为你背书,传播你的产品
对你的种子用户一定要给予各种额外关注,让他们感受到,在这里做一个用户与在别的地方做一个用户的感受是显著不一样的。
快速增长期产品
特征:需求已得到验证,初步拥有了一定市场份额,市场上同类竞争对手大量出现,需要依靠快速增长迅速占领市场,冲出重围。
核心目标:就是能够快速获得用户增长,为了尽可能快速地占领市场,在各种推广渠道、方式上,这一阶段产品往往会全面出击,甚至是实施大量补贴等方式,力求尽快占领市场。
成熟稳定期产品
特征:市场接近饱和,产品本身已经占据了很稳固的一块市场份额,增长空间已经很小。
这一阶段的运营工作,总体上会以品牌形象的树立、用户活跃度和商业变现三大方向为导向
衰退期产品
特征:替代产品出现,用户开始批量流失,转移到替代产品。
运营基本只能维持和强化此前的各种常规运营手段以延长自己的生命周期,同时,面向流失用户的召回、承接等可能会成为这个阶段中一块比较重要的运营工作
4.3 如何结合产品业务类型规划运营路径
纵览整个互联网世界,绝大部分产品的运营工作如何规 划,都可以从三个维度分别来评估
(一)商业逻辑
商业逻辑1:直接面向用户售卖某种商品或服务获得赢利
商业逻辑2:免费+增值服务
商业逻辑3:免费+流量or数据变现
(二)典型用户行为频次
1.用户一次性使用
2.用户中低频次使用(如数月一次,甚至1~2年一次)
3.用户高频次使用(至少每周一次)
(三)用户间是否通过产品结成某种关系
你的运营工作规划中又需要包 含必不可少的两块
其一,这样的产品往往会特别注重氛围的打造,发展也会比较慢。
其二,这样的产品,你一定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来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一些规则、边界和约束条件
4.4 如何搭建一款成熟产品的运营体系
(一)保证基础业务的顺畅运转
(二)尽量把产品的“开源”和“节流”变成一些固定 动作
“节流”涉及要 做的事
1.梳理出流失行为比较高发的节点。
2.结合用户访谈、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等各种手段定义出用户流失的原因。
3.针对每个节点下用户流失的原因,定义出一系列手段用于降低流失的可能性,包括但不限于特殊福利折扣,优化流程、引导文案,设置用户流失预警机制,等等。
(三)确保“最关键用户行为”的发生几率
它往往是围绕着产品的核心功能和服务的,这个行为的发生频率可能直接决定了你的产品价值,也可能直接决定了用户对你的认可程度
(四)核心用户的界定和维系机制的建立
如果需要确保你的产品可以持续良性运转,一定还存在必不可少的一环,就是找到你的核心用户,并维系好他们
(五)阶段性通过活动、事件、营销等实现用户增长
4.5 理解社区/社群的典型运营路径和逻 辑
一个社区/社群从无到有到成熟起来,其成长路径里有这么 几个关键节点
第一,创建和初始化
第二,信任感与价值确立
第三,社区的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的常见套路
一是培养和发掘追随者
二则是通过引导,帮助社区内的用户间建立起关系
第四,社区的“自生长”
4.6 2B类(面向企业提供服务型)产品 的运营逻辑与案例
4.6.1 2B类产品的运营逻辑
首先,我们要来界定清楚,2B类产品和2C类产品的运营之间,存在着什么本质区别。
其次,我想明确这样一个观点:一个在2C类产品中如鱼得水的运营,可能倒不一定适合去做2B类产品的运营。
第三,他需要定期在社区内发起各种话题讨论,组织各种线上活动,带动社区的活跃;
第四,可能还有一部分社区内的优质内容他需要想方设法组织起来传播到外部去,带动社区品牌知名度的增加和新用户的增加。
到底该怎么做好2B类产品的运营
第一,企业是否认可和接受企业自身存在着某些问题,且你的产品有可能帮助他们。
第二,你能否击破企业购买决策链当中的关键环节。
第三,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能否真实感受到价值和效率的提升。
第四,用户是否对于你的品牌有更强的信任度,从而在整个决策流程中可以变得更加顺畅?
4.6.2 跟齐俊元聊Teambition的用户增长和运营底层 逻辑
TB现在的成功与以下几点都有 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1)“团队协作”这个事是一个在“企业服务”这个领域下还算是挺“个人”的事。
(2)因为TB有较强的使用灵活性,TB可以借由先影响到一批个人用户,赢得他们的信任后,再借由他们去影响企业的使用和付费决策。
(3)因为有了1和2的前提,TB才可以在其早期通过专注做好产品体验就能够顺利实现增长,甚至后面顺利地实现商业化。
(4)TB的精细化运营程度做得很高,从组织架构到具体做法上都有学习借鉴意义。
(5)从关注产品体验到深耕数据做精细化运营再到商业化,基本上他们都在正确的节点上做了正确的判断。
第5章 一个运营的职业发展与成长
5.1 顶尖运营和普通初级运营的区别到底 在哪里
其一,一个顶尖的运营一定是有能力至少通过对于内容的运营(对于内容的选题、策划、聚合和创造等)、创意策划、活动、渠道推广等手段中的一种或多种来获得具体产出的(如显著拉升了某个具体指标),他们知道满足了一些什么条件会更容易受到用户喜欢,也知道主要抓住哪些点能迅速调动起用户的参与意愿和积极性。
其二,一个顶尖的运营对于公关、PR、传播等相对务虚的东西一定是有所理解并具备一定运用能力的,他可以在传播和PR上没那么专业,但一定要知道传播、品宣这样的手段大体该如何操作,及其背后的 一些用户认知逻辑。
其三,产品有各种不同的形态,而每一种形态的产品,其运营逻辑和侧重点很可能会是有着巨大差异的。
其四,关于节奏感。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有节奏的,经营企业和做产品是这样,做运营也是如此。
其五,。作为一个有大局观的高级运营,应该有能力去梳理出一个框架或体系,把所有这些支离破碎的点逐渐串联起来,最后让这些节点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可良性循环的生态。
其六,在带动用户与产品之间形成紧密的关联之后,作为一个好的运营,你还要能够建立和保持好你作为官方对于用户群体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5.2 工作三五年后,一个互联网人的未来 该在哪里
建议一:关于如何让自己拥有更多机会和选择 身
建议二:关于如何完成个人能力的提升和进阶
建议三:面临各种不同选择时该如何选择
(1)该选小公司还是大公司?
跟你所处的阶段有关
假如你还处在第一条曲线的提升早中期阶段:去一个体系流程都相对健全的大公司耐心接受打磨,又或是在一个方向相对清晰的小公司找到一个靠谱、且愿意带你的老板。
假如你已经接近处于第一条曲线的尾端,且还想继续获得进阶和提升,则你一定需要想方设法给自己找到那种可以独立牵头去负责一个业务模块或一条产品线的机会,无论是在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2)该更看重现实收益还是看重未来?
假如你当前正卡在第一条曲线的某处,或是没有机会进入第二条曲线的提升轨迹中,而自己又渴望能在职业生涯上取得更大的突破,那么 一定是有一个可以给你空间去尝试、折腾的机会更加重要。
如果你并不期望在个人职业发展上取得更大突破,又或者认为自己的能力晋升已经相对进入了一个个体的成熟期,不再需要持续往上攀升,那么,你更应该认真评估考虑你可能会得到的现实收益。
(3)要不要自己创业?
假如你是以下几类人,重点建议考虑自己创业
有巨大野心和执著想要获得创业成功的;
创业就是一心为了寻求些新体验,将之视为另一种成长路径,完全可以坦然接受失败的(尤其是那些二十六七岁上下的年轻人);
对于某件事有极强的信念和执著,觉得这件事自己非做不可,即便为此付出一切也值得的;
自己多年隐忍积累攒了一手好牌,自觉已经有了充裕的资源、人脉和能力储备的,做好准备要大干一场的。
5.3 运营人的“择业”
(一)我适合哪类运营岗位?
1.内容生产、维护型的运营
喜欢看书,喜欢混迹各类内容社区,喜欢在各种社区上发表言论和内容,并能够通过内容引发与其他用户间的较强互动,文字功底比较扎实,喜欢各种思考琢磨,且一定要想得深,诸如人生人性这类问题最好没少琢磨过,琢磨过后还能把自己的思考清晰表达出来则最佳。
2.创意策划、创意营销型的运营
爱玩,脑洞大,对于新鲜事物敏感,熟悉各种热点事件,往往属于那种有啥新东西出现一定不会错过的人,大量混迹各种线上社区,组织张罗能力比较强,至少张罗过一两次有点意思的活动,至少有一两项发烧级、能玩出点名堂来的兴趣爱好,对于各种经典的文案、营销案例会下意识地去观察和学习分析。
3.渠道推广型的运营
是强结果导向型的,拥有极强的执行力,能够一个人泰然自若地应对N多琐碎的事情,他也应该对于各类渠道推广方式都有所了解和熟悉,即便不太了解的推广方式,也应该基本可以在2~3小时内完全搞清楚其逻辑。另外这类运营也往往需要擅长与人打交道,能够短时间内混入一类渠道的推广圈中,当自己缺乏资源时,能够通过主动寻找、求人介绍推荐等各种方式找到匹配的资源。
4.用户互动&维系型的运营
比较优秀的沟通能力,善于在线上把事情讲清楚,能说服别人及赢得别人的信任,而核心能力则可能是一种“能够很快在线上让别人喜欢你”的能力,再外加上一些比较强的组织张罗能力。
5.销售型的运营
是强结果导向的,擅长迅速建立关系并取得信任,并熟悉各种商务合作谈判要点和流程。到了后期,这种核心能力可能还会进一步演变发展为资源整合(俗称“做局”)的能力,即是否可以通过一系列设计卷入更多的优质合作资源一起完成某个事件或项目,并最终令所有人受益。
6.强执行、项目推动型的运营
执行力超强、且工作非常有条理的人,他们往往有着雷厉风行的行动力,同时也往往善于使用各类表格、工具等来辅助管理自己的各项事务,你可能经常会在他们的机器上看到各种精 细超牛的工作表格。
7.策略型的运营
有着清晰、强大的逻辑,说话和表达都有十分清晰的条理,并且他们也往往对数据非常敏感,你可能经常会在他们的电脑上看到各类数据分析与比对。
(二)我适合哪类产品?
1.工具类产品
更重推广渠道铺设、营销事件策划等,基本以增长和对外清晰传递产品价值为主。
2.内容类产品
更重内容生态的构建、内容质量的提升和内容的持续对外传播,核心逻辑是如何让内容质量更高,以及如何让我的高质量内容得到更多传播,依靠内容的积累和传播形成拉新。
3.社交类产品
更重用户的分级运营、相应规则、玩法的制定以及营销事件策划,以玩法驱动用户参与,重点抓住核心用户形成标杆效应,然后再通过海量用户对于某些玩法的参与形成话题、事件,借此拉动产品增长。
4.社区类产品
需要同时关注用户分级运营、核心用户拓展&维系、社区氛围&文化的构建、社区规则的制定&事件话题等的策划等一系列各种各样的工作。
5.平台类产品
更需要关注重点用户的拓展和运营、运营策略的不断调整与落实。
6.电商类产品
更加注重流量建设、老用户维系、品牌建设和营销。
(三)我要避开哪些坑?
坑1:新人小白没人带
坑2:一味追求“大公司”的光环而沦为一颗螺丝钉
坑3:团队不靠谱
坑4:靠谱的运营无法扮演重要角色
5.4 一个运营的“不可替代性”和“核心 竞争力”应该在哪里
哪些东西更有可能成为你与其他运营相比的独特竞争力?
写文案、数据分析、简单的推广投放、跟用户愉快的沟通和互动、写一份逻辑清晰能看懂的方案和文档,等等。
有哪些你借由“运营”这项工作本身积累起来的能力会成为你身上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保证你能够凭借着它永远不愁没饭吃的东西?
其一,是一种“能够搭建起来一个生态”的能力
其二,是一种“懂得如何影响用户”的能力。
其三,是一种“操盘”感,它可能同时包括了对于各行各业的业务逻辑的理解,乃至对于商业的理解。
5.5 我的8年运营生涯
这8年职业生涯中的成长和蜕变, 背后的关键逻辑可能是这样的
当你还不足以立足一个行业或领域,你应该先找到支点让自己可以立足下来。
当你已经实现了初步立足,你应该想方设法让自己在某一件事上能够超过80%的人,这样这件事将会成为你将来行走江湖的安身立命之本。
当你已经可以稳稳立足于一个领域或一个岗位上,你需要通过主动参与各类项目或是把自己投入到一个更加具有挑战的环境中,让环 境来带动你的成长,也让自己可以慢慢看清“运营”的全貌,知晓其各个环节的操作逻辑。
当你对所负责的领域已经比较熟悉,开始可以独立对运营指标负责,成为了一个高级运营经理或是运营总监之后,你可能会面临两种选择:一是横向去了解多种不同类型的产品运营逻辑;二则是纵向往深了走,比如还是在同一个行业或领域内,去负责用户体量更大、业务线更加复杂的产品——这两条路上,我选的是一。
如果上面这些你已经都经历过了,则你更加需要提升的,可能已经是一些脱离了一线执行的东西了,比如对于行业和商业的理解,比如你的团队管理能力等,这些东西,一方面可能需要你有相应环境去实践和思考,另一方面也要为自己创造机会去接触更多的高手们,与之交流讨教。
再剩下的,则全看机缘和运气。
5.6 互联网运营的能力模型与成长路径
P1:新人小白
进入本阶段的主要障碍
学习能力,执行力,逻辑分析能力。
如何提升
(1)多学习接触新鲜事物,如试着用1~2周时间去学习一门自己 之前从来没有概念的知识并试着加以应用;
(2)多发问多思考,多试着自己想清楚这样的一些逻辑题:今年 中秋,我预计某学校周边的月饼销量如何?为什么?
(3)通过一切方法磨炼自己的行动力和执行力,例如给自己制定某个中短期目标(如看10本书,或认识10位BAT的牛人),然后通过目标拆解和想尽一切办法达成。
P2:入门型/成长型运营
进入本阶段的标志:
对于某项需要专业技能完成的工作(例如文案,当然未必一定是文案)已经可以具备能力独立完成,对行业、业务、用户从完全无概念,到已经可以有点感觉,信息采集和分析能力有显著提升。
进入本阶段的主要障碍
(1)多受虐,还要在反复受虐后试着保持积极乐观(听起来好变 态,但的确需要如此)。
(2)多接触用户,通过观察、分析数据和用户访谈等方式深入分 析和了解用户。
(3)积累专业知识,磨炼专业技能,该学习学习,该实践实践, 该总结总结,该拜师拜师,该报班学习报班学习。
P3:骨干型运营
进入本阶段的标志:
对业务对产品开始有更深理解,可以顺畅与其他业务部门及产品对话无障碍,开始可以有效思考一些策略层面的事情。至少对于某项专业技能已经可以专精,同时执行力强大,可以在某一领域内带来别人无法做到的产出。开始有能力对关键数据指标负责,开始可以带领团队完成产出。
进入本阶段的主要障碍:
对“用户”群体的控制力和影响力,领导力,策略思考能力,某项硬技能上的出类拔萃,管理能力。
如何提升
(1)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工作,多体验多分析相似的甚至不同类型的产品,多接触不同类型的用户,尤其是很多小众的奇葩的用户,会让你对于用户有更深的理解;
(2)学会更多站在业务层面甚至行业层面去思考去分析判断,试着想清楚一个行业的逻辑、同一行业下不同业务的切入点有何差异,是什么带来了这种差异,在这个过程中培养策略意识;
(3)找到自己的特长点,聚焦去积累,直到你可以因为某一点或某些事而被大家刮目相看——比如说,你写出来的文案,转化率就是要比别人写的高3~5倍,或者同样做推广,你可以轻松搞定80%以上的同类型渠道。
P4:专家型运营
进入本阶段的标志
对于不同类型的用户和不同类型的产品理解越来越深。高度对数据负责,开始能够把更多精力放在策略制定、业务流程优化管理和业务串联整合上,而不是单纯的执行上。
进入本阶段的主要障碍
体系化思考&串联能力,能否形成一套自己的方法,管理能力, 领导力。
如何提升
(1)多与行业牛人高手交流,学习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
(2)多试着分解和分析成功的业务流程和体系;
(3)试着让自己完成从“业务精英”到“领导者”的转变;
(4)要学习更多的行业知识和产品运营方法;
(5)要有一套自己的逻辑和理解,能够讲清楚产品、运营、市场、PR、研发等职能之间的关系、差异,以及该如何配合。
P5:高级专家型运营,综合型人才
进入本阶段的标志
对于行业、产品、业务和用户都有很深的理解,有能力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形态、不同用户类型的产品制定对应的策略,并持续跟进优化。
进入本阶段的主要障碍
大局观,对于行业、业务、用户等的全局性理解,策略制定能力。
如何提升
(1)多跟顶尖高手们交流请教
(2)多开拓视野,学会从大格局(如资本面、技术革新、市场动态)等层面去判断和理解事物;
(3)至少参与或负责过2~3款完全不同类型的产品的成长和运营规划。
第6章 一个运营人的自省与思考
6.1 未来十年,互联网行业需要什么样的 运营
(一)未来十年的互联网更需要“能够懂业务”的运营
(二)未来十年的互联网需要更多有宏观视角,能对产 品的成长负责的运营
(三)未来十年的互联网需要更多“懂产品”的运营
(四)未来十年的互联网,更需要能够赢得C端用户发 自内心喜爱的运营
6.2 我的运营观和运营“伦理”
几个建议
第一,你最好能够在与用户的互动中找到一种“不卑不亢”的感觉,即:既不要把用户当上帝,也不要把用户当作傻子。
第二,你最好不要仅仅只是关注用户是否愿意与你发生关系,而要更关注用户从起初认识你到喜欢你再到最后与你发生关系再到整个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
第三,我真心建议每一个运营,最好能够充分理解你的产品逻辑并能够认可它甚至喜欢它之后,再把这个东西去推荐给你的用户。甚至是,推荐之前,你自己已经亲自使用体验过。
6.3 站在运营的立场上,我对互联网行业 的一些建议和思考
希望更多公司内部可以在实际的工作和管理过程中更加重视“运营”的作用,愿意把“运营”当作一个核心业务部门来看待;
希望公司的老板、高管和HR们可以更了解运营一些,尽量避免在招聘、岗位规划的时候就给大量运营从业者们埋下很多“坑”;
希望可以有更多的公司对于运营新人们的职业发展更关注一些,因为运营新人们实在太容易迷失,太容易蹉跎时光;
也希望有更多人可以理解真正优秀的运营,其实是特别渴望找到一款自己认可的产品去做点事情的。要想招到好运营,可能钱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让你和你的项目在他们面前变得有趣、有意思、有说服力。
尾声 一个运营人眼中的互联网及其未来
“互联网是什么”
第一种回答:互联网是一种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工具
第二种回答:互联网是一种新的充分拥抱变化的思考方式
第三种回答:互联网是这样一种途径——它连接一切,赋予更多的人自由和平等
第四种回答:互联网是一种相信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好的信仰
新时代青年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