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知常以观变(侯旭东教授访谈)
论文《知常以观变——侯旭东教授访谈》,作者周奇 侯旭东。此思维导图总结了侯旭东教授自写完博士论文以后的求学之路,有教授进行历史研究的方法,也有他对于历史学发展的思考与规划。
论文《如何看待古希腊自然哲学对近代科学的贡献》,作者吕翠华,(海军工程大学 理学院,湖北 武汉),学术论坛 理论月刊 2006 年·3 月号。
休谟的怀疑论的整理,时空观念:“空间和时间观念不是各别的或独立的观念,而只是对象存在的方式或秩序的观念。”
此本《乡土中国》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0第一版,为费孝通先生所著。揭示中国乡村社会的本质与特性。后记尤为感人,先生在人生末年回顾自己一生的学术历程,对自己的研究缺点直言不讳,亦勉励后辈青年继续研究,尽到社会学者应尽的责任。“愿我这涓滴乡土水,汇归大海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知常以观变(侯旭东教授访谈)
人物简介
侯旭东
主要研究
秦汉魏晋南北朝史,曾涉及北朝民众佛教信仰与乡村社会、东晋南朝经济史、两汉孙吴出土文书简牍等研究
主要著作
《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宠:信-任型君臣关系与西汉历史的展开》等和 70 余篇论文
周奇
《学术月刊》杂志社编辑
《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以北朝造像记为主要素材)
问:求学历程
答:
1、感兴趣:西方新史学、法国年鉴学派心态史
2、著作启发: 郝春文先生的《东晋南北朝的佛教结社》 刘淑芬先生的《五至六世纪华北乡村的佛教信仰》 马长寿先生的名著《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
问:选用 造像记 的考虑
大陆研究较少,日本、台湾学者比较关注
资料特点:1、格式近似,便于统计 2、文字不一定体现造像供养者的想法 3、前后时间跨度大,纵向了解信仰的延续与变化
突破自上而下的视角
《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
利用造像记推进中古乡村(北朝乡村)的研究
喜爱文化人类学
特点:田野调查、参与观察来了解、构建、解释
方法:个案式的民族志(深度分析)
原因
就事论事+想和既有的理论对话
黄智宗的研究、追求的感染(关怀)
如用“村里”代替“社会” 如在卡尔•波兰尼 (karl Polanyi)概括的再分配为主的社会整合模式基础上,提出官爵名号为核心的不对称交换是维系王朝国家的关键
秦汉简牍研究
日常统治:
若干视角的合集,无特定领域
具体:围绕具体时空的人,透过反复发生的事物,从人、物关系角度探讨秩序如何构成,展开,维持并遭到抵抗的;这些力量又是如何汇聚成历史的。
疑问与推动: 1、群众感知王朝存在的构建是如何建立的 2、秦汉四百年统治如何塑造百姓 3、秩序应如何维持
简牍是难得的一手资料
《宠:信-任型君臣关系与西汉历史 的展开》
从下而上(更多的角度去思考)王侯将相
君臣关系
从皇帝角度出发
信任型
博得皇帝信任,宠臣——以少御多统治术
“熟人政治”
礼仪型
皇帝与求宠者关系
日常性:反复上演
特殊性:礼仪型君臣关系中的不寻常
作为机制的宠与皇帝的日常统治之间带有 同构性
结构与事件的关系(历史研究中)
事件
多研究的是事务(小事件)——基此反观重大事件
通常观点:在历史目的论下“建构”历史事件(即:从结果的角度追溯过程时选取的若干点,形成事件)
1、当时便意识到其意义非凡
如:说曹丕代汉建立魏国
2、后人赋予(追溯观察)
如:说曹丕代汉开始了三国时代——就带有后人的观察
作者跳出后人赋予意义的事件,去探讨事务
从时人的角度:思考大事件如何产生;意义如何被赋予(增加认识过去的角度)
结构
从人们的日常互动、日常活动中发现人们之间的稳定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结构。(突破了将结构与个人对立的传统二分法)
事务(小事件)
是结构本身,是结构的动态再生产
重大事件(带有后设意义)
可能会带来结构的破坏、变形、重组,或者只不过是新瓶装旧酒
如:信息时代的变革
电脑、互联网、手机、智能手机的出现这类标志性 的事件,会在历史中留下一席之地
但(作者认为)后续的产业化与普及化才更重要,事物在百姓的反复使用中才带来了真正的革命。
新的结构与变革蕴含其中,这需要超越事件史的新眼光
对理论与学术史的研究
社会史概念模糊
1、“社会”一词带有很深的西方色彩
2、史学的分类格局:随着西方近代社会学科的引进、新史学的出现、学科化而诞生的——“日用而不知”
重返历史语境,去重新思考和规划史学到底研究什么
系统梳理近代学术史
需追踪上溯至古代,去考镜源流
广泛借鉴各种西方社会科学的新思考
《什么是日常统治史》
倡导:对日常统治的研究,结论落脚到“重返人/事关系的历史世界”
梳理
人
上至皇帝,下至百姓
事
大事
反复发生的事务
制度史
制度
拓宽史学研究的视界,重新将人置于研究的核心和出发点
贯通古今的治学路径
“通古今之变”:1、从前向后观察 2、反思近代以来传来的“进化论” 3、对照近代史与古代史研究
研究古代史,需要了解近代学术思想史
许多古代史上的问题,其实源于近代;
许多学术问题,最初与现实紧密联系
近代的影响:词汇、分类框架、问题、思考前提与方法
古代研究者不重视,可能会“画地为牢”
例子(现在看来都是学术问题)
1、土地所有制问题 2、历史上地方行政的研究
起因: 20 世纪初在日知识分子在激辩当时中国前途时的论争(现实问题)
研究古代史,也需要了解世界史
特别是西方社会科学如何产生的问题
我们不能因知识积累的局限阻挡思考的脚步,要随着思考的步伐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范围。
建立自己的科学体系与理论体系
总体来讲:要建立,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西方学术话语的“地方性”,就不是短期能实现的。(需要“清理地基”)
原因:近代以来,我们的教育,学科规划等等都有其深深的烙印。反思,就是要反抗自己。
2、要有蓝图,要规划
3、具体提炼概念
去最基本的事实里,寻找最强有力的概念
构建的概念,需要辩论、修改、丰富与完善
提出解释(经过反复辩论)
形成带有普遍解释力的理论
跨学科地培养青年学者
跨越边界
古代与近代的边界
历史学、思想史与文字学、训诂学、词汇史的边界
历史学与社会学、人类学的边界
古代史领域的概念史、词汇史研究
真正有生命力的史学理论建设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