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专升本生理学-6消化与吸收
这是一篇关于专升本生理学-6消化与吸收的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2-02-26 15:05:04消化与吸收
第一节 概述
消化与吸收
消化
方式
机械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
吸收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部位:整个消化道除口腔、咽、食管上段的肌肉和肛门外括约肌是骨骼肌,其余部分是平滑肌
(一)一般生理特性
1.兴奋性低、舒缩缓慢
2.有自动节律性,但节律缓慢不规则
3.具有紧张性
维持消化道一定形状和位置、保持一定的基础压力;是各种运动形式的基础
4.富有伸展性
5.对不同刺激敏感性不同
对电刺激不敏感;对机械牵张、温度和化学刺激特别敏感
(二)电生理特性
1.静息电位
主K+外流形成
2.慢波电位 [基本电节律] (BER)
概念:在静息电位基础上自动产生节律性的去极化和复极化
起源:纵行肌和环行肌之间的Cajal间质细胞
意义:慢波决定收缩的频率
3.动作电位
在慢波电位的基础上产生
去极化主由Ca2+内流引起,复极化由K+外流引起
意义:动作电位数目越多,肌细胞收缩越强
二、消化腺的分泌
成人每天各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总量达6~8L,主要由消化酶、无机离子和水组成
主要功能
①水解复杂食物,以利吸收
②为消化酶提供适宜pH环境
③稀释食物,使其等渗,以利吸收
④分泌黏液、抗体和大量液体,以保护消化道黏膜免受理化因素的损伤
三、消化道的神经支配
内在神经系统 (壁内神经丛或肠神经系统)
黏膜下神经丛:主调节腺细胞和上皮细胞的功能
肌间神经丛:主支配平滑肌的活动
外来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兴奋时,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引起消化道运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使胃肠括约肌收缩。(抑制消化)
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大部分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引起消化道运动增强,消化液分泌增加,使胃肠括约肌舒张。(促进消化)
双重支配 相互协调 共同调节
四、胃肠激素
促胃液素:促进胃酸、胃蛋白酶原、肝胆汁分泌;使胃窦和幽门括约肌收缩,延缓胃排空;促进胃肠运动和胃肠上皮生长
缩胆囊素:促进胃液、胰液(酶)、胆汁、小肠液分泌;加强肠运动和胆囊收缩,抑制胃排空
促胰液素:促进胰液、胆汁、小肠液分泌,抑制胃酸分泌和胃肠运动,收缩幽门括约肌,抑制胃排空
抑胃肽: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原分泌,抑制胃排空
胃动素:在消化间期刺激胃和小肠的运动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
一、唾液的分泌
(一)性质
来源
由口腔内三对大唾液腺(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及许多散在的小唾液腺分泌的混合液
性质
无色无味、近中性(pH 6.6~7.1)、低渗液体
成分
正常成人:1~1.5L/d,水占99%
有机物:黏蛋白、免疫球蛋白、唾液淀粉酶、溶菌酶
无机物:Na+、K+、Ca2+、HCO3−
(二)分泌的调节
完全神经调节
进食前,食物的形状、颜色、气味以及进食环境等引起唾液分泌属于条件反射,如“望梅止渴”
进食时,食物对口腔黏膜的机械性、化学性和温度刺激引起唾液分泌属于非条件反射
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引起量多而稀薄的唾液分泌
交感神经兴奋时:引起黏稠的唾液分泌
二、咀嚼和吞咽
第三节 胃内消化
一、胃液的分泌
(一)胃液
性质
无色酸性液体,pH0.9~1.5。正常成人每日分泌量为1.5~2.5L
成分及作用
1.盐酸(胃酸)
来源:壁细胞分泌,通过质子泵(即H+泵)
作用
①激活胃蛋白酶原,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②使食物中蛋白质变性而易于分解
③杀灭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
胃内
④引起促胰液素、缩胆囊素释放,进而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⑤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小肠内
2.胃蛋白酶原
来源:主细胞合成,被盐酸激活(也可自身激活),最适pH值为2.0~3.5
作用:水解蛋白质
3.内因子
来源: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
作用:与VB12结合,保护VB12不被小肠内的水解酶破坏;促进VB12在回肠上皮吸收
4.黏液和碳酸氢盐
黏液-碳酸氢盐屏障: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侵蚀及消化
胃黏膜屏障:防止H+向胃黏膜扩散,阻止HCO3−向胃腔内扩散
(二)胃液分泌的调节
1.消化期胃液分泌
(1)头期
性质:是神经-体液性的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特点:分泌量占30%,酸度和胃蛋白酶原含量都很高,消化力强,受食欲和情绪的影响
(2)胃期
特点:分泌量占60%,酸度高,但胃蛋白酶原含量低于头期,消化力较弱
(3)肠期
性质:主要受体液调节
特点:分泌量少,占10%,酸度低,胃蛋白酶原少
2.刺激胃液分泌因素
(1)乙酰胆碱(ACh):由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作用于壁细胞、刺激ECL细胞分泌组胺
(2)促胃液素:由胃窦和十二指肠黏膜内G细胞分泌,作用于壁细胞,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
(3)组胺:由肠嗜铬样细胞分泌,作用于壁细胞H2受体,刺激胃酸分泌;还能增强ACh和促胃液素作用
3.抑制胃液分泌因素
(1)盐酸:负反馈调节
(2)脂肪:脂肪及其消化产物可刺激小肠黏膜释放促胰液素、缩胆囊素、抑胃肽(统称为肠抑胃素)
(3)高张溶液:可通过肠-胃反射抑制胃液分泌;也可通过刺激小肠黏膜释放肠抑胃素而抑制胃液分泌
二、胃的运动及其调控
(一)胃的运动形式
1.紧张性收缩
生理意义:保持胃的形状、位置、胃内压,有利于胃液向食糜中渗入,是其他运动进行的基础
2.容受性舒张
生理意义:使胃能更好地容纳和暂时储存食物
3.蠕动
起始于胃中部并向幽门方向推进。食物进入胃后约5分钟开始出现
频率:约每分钟3次,一个蠕动波到达幽门约需1分钟;通常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蠕动波开始时较弱,在向幽门传播过程中逐渐增强加快,当接近幽门时达到最大
(二)胃排空及其控制
1.胃排空
概念: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食物入胃后5分钟就开始
糖类食物排空最快,蛋白质次之,脂肪排空最慢
稀的、流体食物,切碎的、颗粒小的食物,等渗食物排空比较快
2.胃排空的控制
(1)胃内促进因素
当大量食物入胃的扩张刺激,可通过迷走-迷走长反射和壁内神经丛短反射,加速胃排空
食物入胃引起胃窦黏膜G细胞释放促胃液素,促进胃运动,但同时增强幽门括约肌收缩,总效应延缓胃排空
(2)十二指肠内抑制因素
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后,通过肠-胃反射,抑制胃排空
食糜刺激十二指肠黏膜释放促胰液素、缩胆囊素和抑胃肽等肠抑胃素,抑制胃排空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一、胰液的分泌
(一)
性质:无色、无味碱性液体,pH7.8~8.4,等渗,成人1~2L/d
成分
多种消化酶:胰淀粉酶、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胰脂肪酶等水解酶
无机物:水、HCO3−、Cl−、Na+、K+、Ca2+等无机离子
(二)作用
1.碳酸氢盐
中和胃酸,保护肠粘膜
为消化酶活动提供最适宜pH环境(pH 7~8)
2.胰淀粉酶
水解淀粉为糊精、麦芽糖及麦芽寡糖
3.胰脂肪酶
分解甘油三酯为脂肪酸、甘油一酯、甘油;需辅脂酶存在
4.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
被小肠液中的肠激酶激活,又可自身激活(正反馈)
分解蛋白质为䏡和胨、多肽和氨基酸
(三)分泌的调节
1.神经调节
食物刺激,通过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引起胰液分泌,传出神经主要为迷走神经
迷走神经兴奋:胰液分泌特点-水分和碳酸氢盐含量很少,胰酶含量很丰富
迷走神经:作用于胃窦黏膜G细胞释放促胃液素,间接引起胰液分泌
2.体液调节 (主要)
(1)促胰液素
刺激因素:盐酸最强,其次为蛋白质分解产物和脂肪酸
作用:使胰腺分泌大量水分和碳酸氢盐,但酶少
(2)缩胆囊素 (CCK)(促胰酶素)
刺激因素:蛋白质分解产物>脂肪酸>盐酸>脂肪
作用:促进胰酶的分泌;促进胆囊强烈收缩排出胆汁;营养胰腺组织
二、胆汁的分泌与排出
概述
来源
刚从肝细胞分泌出来的胆汁称为肝胆汁,储存于胆囊内的胆汁称为胆囊胆汁
成年人分泌胆汁800~1000ml/d
(一)胆汁
性质:味苦、黏稠、有色液体
肝胆汁:金黄色或橘棕色,弱碱性(pH 7.4)
胆囊胆汁:深棕色,弱酸性(pH 6.8)
成分:复杂
水分、钠、钾、钙、碳酸氢盐
胆盐、胆色素、脂肪酸、胆固醇、卵磷脂和黏蛋白
没有消化酶
(二)作用
1.促进脂肪消化:乳化、促分解
2.促进脂肪吸收:胆盐形成微胶粒、形成水溶性复合物(混合微胶粒)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吸收
4.利胆作用
(三)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1.体液调节
(1)缩胆囊素:促使胆囊胆汁的大量排放
(2)促胰液素:胆汁分泌主要是水分和碳酸氢盐含量的增加,而胆盐的分泌并不增加
(3)促胃液素:对肝胆汁的分泌及胆囊平滑肌的收缩均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4)胆盐的利胆作用
2.神经调节:通过迷走神经
三、小肠液的分泌
(一)成分和作用
性质:弱碱性液体,pH约7.6,等渗,成年人分泌1~3L/d
成分:水分、无机盐、肠激酶、黏蛋白、免疫球蛋白、溶菌酶
作用
①保护十二指肠黏膜免受胃酸的侵蚀
②肠激酶能激活胰液中的胰蛋白酶原
③稀释消化产物,以利吸收
(二)调节
神经因素:食糜机械和化学刺激通过壁内神经丛局部反射,引起小肠液的分泌
体液因素:促胃液素、促胰液素、缩胆囊素等都能刺激小肠液的分泌
四、小肠的运动
(一)小肠的运动形式
1.紧张性收缩
是其他运动进行的基础,保持肠道一定形状和腔内压力,助食糜混合
2.分节运动
小肠壁环行肌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是小肠特有运动形式
作用
①利消化: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②利吸收:使食糜与肠壁紧密接触
③助血循:挤压肠壁,利于血液和淋巴回流
3.蠕动
蠕动速率较慢,将食糜从幽门部推进到回盲瓣需要3~5小时
蠕动冲:速度很快、传播较远的蠕动。把食糜从小肠始端一直推送到结肠
(二)小肠运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
通过壁内神经丛局部反射
副交感神经兴奋:增强小肠的运动 交感神经兴奋时:抑制小肠的运动
2.体液调节
促胃液素、缩胆囊素、P物质等能促进小肠的运动,促胰液素、生长抑素等则抑制小肠的运动
第五节 大肠的功能
一、大肠液及其作用
性质:pH8.3~8.4
成分:黏液和碳酸氢盐
黏液蛋白:保护肠黏膜免受机械损伤和润滑粪便
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
利用肠内较为简单的物质合成VitB和VitK
三、大肠的运动与排便
(一)大肠的运动形式
1.袋状往返运动:空腹时最常见,使内容物向前、后两方向作短距离位移,但并不向前推进。助吸收水和电解质
2.分节推进和多袋推进运动:内容物被推移到下一段
3.蠕动:由一些稳定向前推进的收缩波所组成,速度很慢
4.集团蠕动:行进快、传播远的蠕动,最常发生在早餐后60分钟之内,一般开始于横结肠
(二)排便
食物残渣在大肠内停留长达10余小时。正常人直肠中平时没有粪便
初级排便中枢:脊髓腰骶段
盆神经和腹下神经冲动增多
阴部神经传出冲动减少
大便潴留:排便的反射弧受损,大便不能排出 大便失禁:初级排便中枢和高级中枢的联系发生障碍,大脑皮质失去对排便反射的控制,出现随时排便现象
第六节 吸收
一、吸收的部位
口腔和食管:基本没有吸收能力
胃:仅能吸收乙醇、少量水及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小肠:吸收主要部位,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产物大部分在十二指肠和空肠被吸收 胆盐和维生素B12在回肠被吸收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的原因
①吸收面积大
②食物在小肠内已被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③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可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④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3~8小时),有充分的时间被消化吸收
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盐类
二、吸收的途径与方式
营养物质和水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进入血液或淋巴
跨细胞途径
细胞旁途径
三、主要物质吸收
水
9L/d(空肠5-6L,回肠2L,结肠0.4~1.0L)
被动吸收
钠
肠腔膜与Glu、AA同向转运
基底侧膜通过钠泵转出细胞
铁
食物中Fe3+被还原为Fe2+易于吸收
VitC、胃酸促进铁在小肠上部吸收
钙
在空肠、回肠吸收
糖
以葡萄糖-Na+继发性主动转运入上皮细胞→易化扩散入血
蛋白质
以AA形式,机制同葡萄糖
脂类
脂类代谢产物与胆盐结合形成混合微胶粒被带至微绒毛,在肠上皮细胞处释放出来,扩散入细胞
长链脂肪酸→扩散至淋巴循环
中、短链脂肪酸→直接扩散入血
消化与吸收
第一节 概述
消化与吸收
消化
方式
机械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
吸收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部位:整个消化道除口腔、咽、食管上段的肌肉和肛门外括约肌是骨骼肌,其余部分是平滑肌
(一)一般生理特性
1.兴奋性低、舒缩缓慢
2.有自动节律性,但节律缓慢不规则
3.具有紧张性
维持消化道一定形状和位置、保持一定的基础压力;是各种运动形式的基础
4.富有伸展性
5.对不同刺激敏感性不同
对电刺激不敏感;对机械牵张、温度和化学刺激特别敏感
(二)电生理特性
1.静息电位
主K+外流形成
2.慢波电位 [基本电节律] (BER)
概念:在静息电位基础上自动产生节律性的去极化和复极化
起源:纵行肌和环行肌之间的Cajal间质细胞
意义:慢波决定收缩的频率
3.动作电位
在慢波电位的基础上产生
去极化主由Ca2+内流引起,复极化由K+外流引起
意义:动作电位数目越多,肌细胞收缩越强
二、消化腺的分泌
成人每天各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总量达6~8L,主要由消化酶、无机离子和水组成
主要功能
①水解复杂食物,以利吸收
②为消化酶提供适宜pH环境
③稀释食物,使其等渗,以利吸收
④分泌黏液、抗体和大量液体,以保护消化道黏膜免受理化因素的损伤
三、消化道的神经支配
内在神经系统 (壁内神经丛或肠神经系统)
黏膜下神经丛:主调节腺细胞和上皮细胞的功能
肌间神经丛:主支配平滑肌的活动
外来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兴奋时,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引起消化道运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使胃肠括约肌收缩。(抑制消化)
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大部分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引起消化道运动增强,消化液分泌增加,使胃肠括约肌舒张。(促进消化)
双重支配 相互协调 共同调节
四、胃肠激素
促胃液素:促进胃酸、胃蛋白酶原、肝胆汁分泌;使胃窦和幽门括约肌收缩,延缓胃排空;促进胃肠运动和胃肠上皮生长
缩胆囊素:促进胃液、胰液(酶)、胆汁、小肠液分泌;加强肠运动和胆囊收缩,抑制胃排空
促胰液素:促进胰液、胆汁、小肠液分泌,抑制胃酸分泌和胃肠运动,收缩幽门括约肌,抑制胃排空
抑胃肽: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原分泌,抑制胃排空
胃动素:在消化间期刺激胃和小肠的运动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
一、唾液的分泌
(一)性质
来源
由口腔内三对大唾液腺(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及许多散在的小唾液腺分泌的混合液
性质
无色无味、近中性(pH 6.6~7.1)、低渗液体
成分
正常成人:1~1.5L/d,水占99%
有机物:黏蛋白、免疫球蛋白、唾液淀粉酶、溶菌酶
无机物:Na+、K+、Ca2+、HCO3−
(二)分泌的调节
完全神经调节
进食前,食物的形状、颜色、气味以及进食环境等引起唾液分泌属于条件反射,如“望梅止渴”
进食时,食物对口腔黏膜的机械性、化学性和温度刺激引起唾液分泌属于非条件反射
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引起量多而稀薄的唾液分泌
交感神经兴奋时:引起黏稠的唾液分泌
二、咀嚼和吞咽
消化与吸收
第三节 胃内消化
一、胃液的分泌
(一)胃液
性质
无色酸性液体,pH0.9~1.5。正常成人每日分泌量为1.5~2.5L
成分及作用
1.盐酸(胃酸)
来源:壁细胞分泌,通过质子泵(即H+泵)
作用
①激活胃蛋白酶原,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②使食物中蛋白质变性而易于分解
③杀灭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
胃内
④引起促胰液素、缩胆囊素释放,进而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⑤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小肠内
2.胃蛋白酶原
来源:主细胞合成,被盐酸激活(也可自身激活),最适pH值为2.0~3.5
作用:水解蛋白质
3.内因子
来源: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
作用:与VB12结合,保护VB12不被小肠内的水解酶破坏;促进VB12在回肠上皮吸收
4.黏液和碳酸氢盐
黏液-碳酸氢盐屏障: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侵蚀及消化
胃黏膜屏障:防止H+向胃黏膜扩散,阻止HCO3−向胃腔内扩散
(二)胃液分泌的调节
1.消化期胃液分泌
(1)头期
性质:是神经-体液性的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特点:分泌量占30%,酸度和胃蛋白酶原含量都很高,消化力强,受食欲和情绪的影响
(2)胃期
特点:分泌量占60%,酸度高,但胃蛋白酶原含量低于头期,消化力较弱
(3)肠期
性质:主要受体液调节
特点:分泌量少,占10%,酸度低,胃蛋白酶原少
2.刺激胃液分泌因素
(1)乙酰胆碱(ACh):由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作用于壁细胞、刺激ECL细胞分泌组胺
(2)促胃液素:由胃窦和十二指肠黏膜内G细胞分泌,作用于壁细胞,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
(3)组胺:由肠嗜铬样细胞分泌,作用于壁细胞H2受体,刺激胃酸分泌;还能增强ACh和促胃液素作用
3.抑制胃液分泌因素
(1)盐酸:负反馈调节
(2)脂肪:脂肪及其消化产物可刺激小肠黏膜释放促胰液素、缩胆囊素、抑胃肽(统称为肠抑胃素)
(3)高张溶液:可通过肠-胃反射抑制胃液分泌;也可通过刺激小肠黏膜释放肠抑胃素而抑制胃液分泌
二、胃的运动及其调控
(一)胃的运动形式
1.紧张性收缩
生理意义:保持胃的形状、位置、胃内压,有利于胃液向食糜中渗入,是其他运动进行的基础
2.容受性舒张
生理意义:使胃能更好地容纳和暂时储存食物
3.蠕动
起始于胃中部并向幽门方向推进。食物进入胃后约5分钟开始出现
频率:约每分钟3次,一个蠕动波到达幽门约需1分钟;通常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蠕动波开始时较弱,在向幽门传播过程中逐渐增强加快,当接近幽门时达到最大
(二)胃排空及其控制
1.胃排空
概念: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食物入胃后5分钟就开始
糖类食物排空最快,蛋白质次之,脂肪排空最慢
稀的、流体食物,切碎的、颗粒小的食物,等渗食物排空比较快
2.胃排空的控制
(1)胃内促进因素
当大量食物入胃的扩张刺激,可通过迷走-迷走长反射和壁内神经丛短反射,加速胃排空
食物入胃引起胃窦黏膜G细胞释放促胃液素,促进胃运动,但同时增强幽门括约肌收缩,总效应延缓胃排空
(2)十二指肠内抑制因素
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后,通过肠-胃反射,抑制胃排空
食糜刺激十二指肠黏膜释放促胰液素、缩胆囊素和抑胃肽等肠抑胃素,抑制胃排空
消化与吸收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一、胰液的分泌
(一)
性质:无色、无味碱性液体,pH7.8~8.4,等渗,成人1~2L/d
成分
多种消化酶:胰淀粉酶、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胰脂肪酶等水解酶
无机物:水、HCO3−、Cl−、Na+、K+、Ca2+等无机离子
(二)作用
1.碳酸氢盐
中和胃酸,保护肠粘膜
为消化酶活动提供最适宜pH环境(pH 7~8)
2.胰淀粉酶
水解淀粉为糊精、麦芽糖及麦芽寡糖
3.胰脂肪酶
分解甘油三酯为脂肪酸、甘油一酯、甘油;需辅脂酶存在
4.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
被小肠液中的肠激酶激活,又可自身激活(正反馈)
分解蛋白质为䏡和胨、多肽和氨基酸
(三)分泌的调节
1.神经调节
食物刺激,通过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引起胰液分泌,传出神经主要为迷走神经
迷走神经兴奋:胰液分泌特点-水分和碳酸氢盐含量很少,胰酶含量很丰富
迷走神经:作用于胃窦黏膜G细胞释放促胃液素,间接引起胰液分泌
2.体液调节 (主要)
(1)促胰液素
刺激因素:盐酸最强,其次为蛋白质分解产物和脂肪酸
作用:使胰腺分泌大量水分和碳酸氢盐,但酶少
(2)缩胆囊素 (CCK)(促胰酶素)
刺激因素:蛋白质分解产物>脂肪酸>盐酸>脂肪
作用:促进胰酶的分泌;促进胆囊强烈收缩排出胆汁;营养胰腺组织
二、胆汁的分泌与排出
概述
来源
刚从肝细胞分泌出来的胆汁称为肝胆汁,储存于胆囊内的胆汁称为胆囊胆汁
成年人分泌胆汁800~1000ml/d
(一)胆汁
性质:味苦、黏稠、有色液体
肝胆汁:金黄色或橘棕色,弱碱性(pH 7.4)
胆囊胆汁:深棕色,弱酸性(pH 6.8)
成分:复杂
水分、钠、钾、钙、碳酸氢盐
胆盐、胆色素、脂肪酸、胆固醇、卵磷脂和黏蛋白
没有消化酶
(二)作用
1.促进脂肪消化:乳化、促分解
2.促进脂肪吸收:胆盐形成微胶粒、形成水溶性复合物(混合微胶粒)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吸收
4.利胆作用
(三)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1.体液调节
(1)缩胆囊素:促使胆囊胆汁的大量排放
(2)促胰液素:胆汁分泌主要是水分和碳酸氢盐含量的增加,而胆盐的分泌并不增加
(3)促胃液素:对肝胆汁的分泌及胆囊平滑肌的收缩均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4)胆盐的利胆作用
2.神经调节:通过迷走神经
消化与吸收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三、小肠液的分泌
(一)成分和作用
性质:弱碱性液体,pH约7.6,等渗,成年人分泌1~3L/d
成分:水分、无机盐、肠激酶、黏蛋白、免疫球蛋白、溶菌酶
作用
①保护十二指肠黏膜免受胃酸的侵蚀
②肠激酶能激活胰液中的胰蛋白酶原
③稀释消化产物,以利吸收
(二)调节
神经因素:食糜机械和化学刺激通过壁内神经丛局部反射,引起小肠液的分泌
体液因素:促胃液素、促胰液素、缩胆囊素等都能刺激小肠液的分泌
四、小肠的运动
(一)小肠的运动形式
1.紧张性收缩
是其他运动进行的基础,保持肠道一定形状和腔内压力,助食糜混合
2.分节运动
小肠壁环行肌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是小肠特有运动形式
作用
①利消化: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②利吸收:使食糜与肠壁紧密接触
③助血循:挤压肠壁,利于血液和淋巴回流
3.蠕动
蠕动速率较慢,将食糜从幽门部推进到回盲瓣需要3~5小时
蠕动冲:速度很快、传播较远的蠕动。把食糜从小肠始端一直推送到结肠
(二)小肠运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
通过壁内神经丛局部反射
副交感神经兴奋:增强小肠的运动 交感神经兴奋时:抑制小肠的运动
2.体液调节
促胃液素、缩胆囊素、P物质等能促进小肠的运动,促胰液素、生长抑素等则抑制小肠的运动
第五节 大肠的功能
一、大肠液及其作用
性质:pH8.3~8.4
成分:黏液和碳酸氢盐
黏液蛋白:保护肠黏膜免受机械损伤和润滑粪便
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
利用肠内较为简单的物质合成VitB和VitK
三、大肠的运动与排便
(一)大肠的运动形式
1.袋状往返运动:空腹时最常见,使内容物向前、后两方向作短距离位移,但并不向前推进。助吸收水和电解质
2.分节推进和多袋推进运动:内容物被推移到下一段
3.蠕动:由一些稳定向前推进的收缩波所组成,速度很慢
4.集团蠕动:行进快、传播远的蠕动,最常发生在早餐后60分钟之内,一般开始于横结肠
(二)排便
食物残渣在大肠内停留长达10余小时。正常人直肠中平时没有粪便
初级排便中枢:脊髓腰骶段
盆神经和腹下神经冲动增多
阴部神经传出冲动减少
大便潴留:排便的反射弧受损,大便不能排出 大便失禁:初级排便中枢和高级中枢的联系发生障碍,大脑皮质失去对排便反射的控制,出现随时排便现象
消化与吸收
第六节 吸收
一、吸收的部位
口腔和食管:基本没有吸收能力
胃:仅能吸收乙醇、少量水及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小肠:吸收主要部位,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产物大部分在十二指肠和空肠被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在回肠被吸收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的原因
①吸收面积大
②食物在小肠内已被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③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可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④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3~8小时),有充分的时间被消化吸收
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盐类
二、吸收的途径与方式
营养物质和水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进入血液或淋巴
跨细胞途径
细胞旁途径
三、主要物质吸收
水
9L/d(空肠5-6L,回肠2L,结肠0.4~1.0L)
被动吸收
钠
肠腔膜与Glu、AA同向转运
基底侧膜通过钠泵转出细胞
铁
食物中Fe3+被还原为Fe2+易于吸收
VitC、胃酸促进铁在小肠上部吸收
钙
在空肠、回肠吸收
糖
以葡萄糖-Na+继发性主动转运入上皮细胞→易化扩散入血
蛋白质
以AA形式,机制同葡萄糖
脂类
脂类代谢产物与胆盐结合形成混合微胶粒被带至微绒毛,在肠上皮细胞处释放出来,扩散入细胞
长链脂肪酸→扩散至淋巴循环
中、短链脂肪酸→直接扩散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