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儿童发展心理学刘梅(主编)
吉首大学小学教育专升本指定参考书,是我根据书本内容自创的思维导图,更利于有效理解、背诵,学姐已上岸,分享给需要的伙伴~
编辑于2022-03-01 19:27:17儿童发展心理学 刘梅(主编)
第一章 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
一、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及研究方法
(1) 定义
以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成熟期间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其发生、发展规律和儿童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
(2) 任务
1. 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2. 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
3. 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
4. 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3) 研究意义
实践意义:要以自己的科学规律来为新一代的教育事业;其他领域具有很大意义(医务、儿童文艺、儿童社会) 理论意义:为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的论据
(4) 研究原则
客观性、发展性、教育性、系统性、理论联系实际性、一般与个别性
(5) 研究方式
1. 横向研究:
I. 概念
指在短的相同时间内,同时考察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以了解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
II. 优点
1||| 可以同时研究较大样本
2||| 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
3||| 可以使研究工作降低成本,节省时间和精力
III. 缺点
1||| 难以体现出个体心理连续变化过程
2||| 难以了解心理变化中各事件的因果关系
3||| 研究结果中出现的组间差异可能有不属于心理发展的因素
2. 纵向研究
I. 概念
在较长的时间系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查,以了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
II. 优点
1||| 便于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变化进程
2||| 揭示量变、质变现象,了解心理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和比较迅速的变化时期
3||| 比较容易发现心理发展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III. 缺点
1||| 样本少且在追踪过程中容易流失
2||| 由于时间较长,会因环境变迁而出现某些新的变量
3||| 同一测量方法反复应用会导致重复效应
4||| 成本较高,耗费人力和时间
3. 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交叉设计
利: 时间短,耗时少,降低费用,针对性强,流通、灵活性大 弊:可能导致从不同群体中得到的信息不足以提供完整的发展曲线模型信息
4. 跨文化比较研究
a. 概念:对来自不同文化或亚文化背景的被试的发展进行观察、测试和比较
b. 特点:研究目的多,研究结果不被过度概括化(对某一社会背景儿童发展研究得到的结论是否适用于其他社会背景儿童或其他种族)
(6) 研究方法
1. 观察法
A. 概念
研究者通过感官或一定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并由此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的方法
B. 利弊
优: 在儿童行为发生的当时,现场进行观察和记录,能够收集到比口头报告或调查问卷更客观、全面、准确的资料 缺: 观察质量受到观察者本人的能力水平、心理因素影响;希望观察到的行为难以预测;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较多的时间
C. 注意问题:
(1) 观察目的要明确
(2) 使儿童自然放松,处于正常活动之中,避免真实行为受到影响
(3) 善于记录与观察目的有关的事实,提出修改意见
(4) 除了观察儿童行为,还应分析儿童其他有关材料(作文、日记)
目的行为意见材料
2. 访谈法
I. 概念
研究者通过与儿童进行口头交谈,了解和收集他们心理特征和行为的方法
II. 利弊
利: 一定程度上比观察法获得有关儿童的更多、更有价值、更深层的心理活动情况和心理特征方面的信息 弊: 访谈结果的准确可靠性受访谈者自身素质影响大;耗时费力,所得资料不宜量化;访谈效果受环境、时间和对象特点的限制
III. 注意事项
(1) 访谈前熟悉访谈内容,了解儿童背景,选择好访谈时间和地点
(2) 访谈开始时应提一些非研究性问题,以便建立友好关系
(3) 掌握交谈艺术,做到轻松自如
(4) 把握谈话方向,围绕目的进行
(5) 访谈记录可以是现场少记,事后多记或边谈话便记录。
熟悉背景 友好关系 交谈艺术 谈话方向 记录方式
3. 问卷法
A. 概念
研究者用统一、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儿童心理和行为数据资料的研究方法
B. 利弊
利: 标准化程度高,严格按照统一设计和固定结构问卷进行研究,避免研究的盲目性和主观性;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大量的资料,所得资料进行定量分析 弊: 对被试的言语发展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不适于年幼;被试回答带有一定主观性,有些数据资料需要加以印证
C. 注意事项
(1) 试题数量不宜过多,围绕研究主题
(2) 试题内容是儿童熟悉的,促使儿童积极配合
(3) 大规模的问卷必须在预测的基础上进行
(4) 问卷的形式以封闭性为主,开放式为辅,答案便于归类
(5) 被试的数量,应根据回收率和有效率来确定
(6) 注意儿童的思想顾虑,可能会不真实
2数量内容预测形式不真实
4. 测验法
A. 概念
通过测量表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采用标准化的题目,按照规定程序,通过测量方法收集数据资料)
B. 利弊
利: 测验量表的编制十分严谨,结果处理方便,量表有现成的常模进行对比研究;种类较多,可以适应不同研究目的的需要 弊: 使用的灵活性差,对主试的要求较高,结果难以进行定性分析,被试成绩受练习、经验影响。
C. 注意事项:
(1) 做好准备工作,熟悉测验手册和材料
(2) 选择适宜环境(被试日常学习的环境)
(3) 严格按照标准化指导语和时限进行测验
(4) 与被试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合作
(5) 根据被试特点选择合适的测验方法(团体、个别)
准备环境标准关系特点
5. 实验法
A. 概念
对研究的某些变量进行操纵和控制,创设一定的情境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B. 利弊
利:实验的整体情境自然的,较好地保证研究具有较高的内部和外部效度; 弊:社会因素影响实验结果;样本代表性不易控制;费时费力,费用高,技术复杂
C. 注意事项
(1) 实验目的、材料和方法要与教育原则相适应
(2) 心里实验室的布置,尽量接近儿童日常学习生活
(3) 实验中努力使儿童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
原则布置情绪
二、 发展简史
1. 科学儿童心理学标志:
1882年德国普莱尔出版【儿童心理】
2. 理论派别:
A. 霍尔 复演说(胎儿复演了动物进化过程)
B. 鲍德温 融合理论、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认知、个体的社会和认识基础关系的发生是密不可分的)
C. 施太伦 辐和说和人格主义流派(遗传和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D. 比纳和测验学派(精确的数量方法研究)
三、 (中国)发展概况
中国儿童心理学学科体系的确立:
1962年朱智贤出版的【儿童心理学】
第二章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 精神分析派(弗洛伊德、埃里克森)
A.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
1. 心理地形说
(1) 意识
人能认识自己和环境的心理能量活动部分,心理能量活动的浅层水平
(2) 潜意识
是心理能量活动的深层部分,包括原始冲动、本能以及出生之后的多种欲望,不被本人意识,积极活动,心理能量的巨大储藏室
(3) 前意识
在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的意识,虽然此时此刻意识不到,但在集中注意力、认真回忆或没有干扰时被回忆起来,属于意识的一部分
2. 人格结构说
(1) 本我
是本能的心理能量储藏室,由先天遗传本能冲动或内驱力所组成,是一切驱欲能量的来源。无意识,遵循着快乐原则,寻求满足生物的基本要求
(2) 自我
由本我发展而来,遵循现实原则,调节外界与本我的关系,使本我适应外界要求,推迟能量释放,直到真正能满足需要的对象被产出或发现为止
(3) 超我
来自自我,又为超脱自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由:”自我理想(奖励方式)“和”良心(惩罚方式)“两部分组成
(4) 关系:
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有机整体。本我派生出自我,自我又派生出超我,反过来,,,处于平衡状态时,平衡被打破时,,,
3. 本能说(动机理论)
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
4. 人格的性心理发展阶段说
(1) 口唇期(0~1.5)
嘴、唇、舌头一带敏感,在吸吮和喂食中获得愉快,最初的性欲冲动
(2) 肛门期(1.5~3)
动欲区在肛门,婴儿在大小便时体验到愉快
(3) 崇拜性器官期(3~6)
动欲区移植到生殖器,生殖器变得积极起来,察觉到生殖器的存在,
(4) 潜伏期(6~12)
出现“自居作用”,儿童的兴趣集中于同伴,性欲被移置为潜伏性活动的时期(学习、体育、团体活动)
(5) 生殖期
性生活得到正常发展,个人就具有超我所能接受的一行爱的生活方式
B.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渐成说
1. 儿童行为既是心里的,又是认识的,注重自我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里社会机制
2. 发展是一个进化过程,一个人无论何时都兼为一个机体、自我、社会成员
3. 人的本性最初既不好,也不坏,但有向任何一方面发展的可能性
4. 以自我渐成为中心,把人格划分为八阶段
1||| 信任感对怀疑感(0~2)
体验着希望的实现,从母亲、看护人、周围环境中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2||| 自主感对羞愧感(2~4)
体验着意志的实现,儿童想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获得自主,克服羞愧
3||| 主动感对内疚感(4~7)
体验着目的的实现,独立性开始形成,克服内疚获得主动感
4||| 勤奋感对自卑感(7~12)
体验着能力的实现,将重心转为勤奋学习,克服自卑获得勤奋感
5||| 同一感对同一混乱感(12~18)
体验着忠诚的实现,把各阶段的自我形象加以整合,形成新的自我,对过去、现在、未来产生内在的连续感,得到自我同一性
6||| 亲密感对孤独感(18~25)
体验爱情的实现,在婚姻、友谊和合作伙伴基础上获得亲密感
7||| 繁殖感对停滞感(25~50)
关怀的实现,关切和指导下一代,获得繁殖感
8||| 完善感对失望感(老年期)
体验着智慧的实现,包括长期锻炼出来的智慧和哲学,获得完善感
二、 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1. 华生的心理发展观
机械主义发展观
A. 否定遗传的作用
1||| 行为发生的公式是刺激—反应
2||| 生理构造上的遗传并不能导致机能上的遗传作用
3||| 以控制行为作为研究目的,否认行为的遗传作用
B. 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1||| 复杂行为的形成完全来自于环境,尤其是早期训练
2||| 提出教育万能论,否定儿童主动、能动、创造性
简评
(1) 否认意识,排斥心理现象,使心理学生物化、动物学化和机械化
(2) 极端轻视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脑的支配作用
(3) 片面强调环境的作用,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4) 以行为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可以使心理学消除它主观性的传统特点,取得与其他自然科学所共有的客观性
(5) 坚决废除内省法,严格使用客观方法,把条件反射列入心理学研究方法,促使研究客观化
(6) 教育万能论虽然是不正确的,但在某种意义上批判了种族歧视和种族优越论
否认意识 强调环境 轻视中枢 消除传统 客观方法 教育万能
2. 斯金纳新行为主义心理发展观
A. 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应答性行为(特定的刺激引起的行为)
操作性行为(个体操作其环境的行为)
B. 强化理论(正强化、负强化)
(1) 强调儿童的外部行为,主张把研究重点放在能够引起儿童行为的环境事件上,注重反应强化刺激
(2) 强调通过外部、自我强化机制控制儿童自身反应,积极有步骤的强化,有利于培养儿童良好行为
(3) 对可测量的经历和行为做机能分析能得到全部信息
(4) 将强化理论用于教学,采用机器或程序教学的方法
3.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I. 观察学习
(1) 概念
人观看他人而习得复杂行为的过程。人的行为与人格就是通过观察模仿榜样而形成的
(2) 过程
I. 注意
观察学习的开始,是人们形成意象的基础
II. 保持
采用符号的形式,以记忆储存这些意象的过程
III. 运动再现
在视觉表象和言语编码的作用下,再现榜样示范行为的过程
IV. 动机
诱发观察者将获得的榜样行为表现出来的过程
(3) 榜样效应
i. 替代反应的形成
ii. 替代消退(榜样玩秋千开心,自己不害怕)
iii. 反应抑制(榜样行为受到惩罚,自己害怕)
iv. 反应抑制的解除(榜样骂人受罚,多次骂人不被罚,抑制解除)
(4) 示范形式
1||| 行为
通过榜样活动传递行为
2||| 言语
3||| 象征
通过电视、电影、舞蹈、绘画等中介物呈现
4||| 抽象
通过榜样行为事例,传递事例背后的道理或规范
5||| 参照
附加呈现参照事物和活动,传递抽象概念和操作
6||| 参与性
通过观察示范和仿照参与活动来提高学习效果
7||| 创造性
8||| 延迟性
II. 相互作用理论
人的行为与人格就是在行为、人的内部认知因素和环境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III. 自我调节
(1) 直接强化
直接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2) 替代强化
观察学习过程中看到榜样的行为受到强化,观察者行为受到影响
(3) 自我强化
观察者根据自己设立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行为
三、 认知派(皮亚杰)
1. 心理发展的机制
a. 图式
主题已有的结构—心理机能结构
b. 同化
当外部刺激作用于主体时,外部刺激或现实材料就被处理和改变,并结合到主体结构中去
c. 顺应
有机体图式不能同化客体,必须建立新的或调整原有的图式,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d. 平衡
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之间的平衡
2. 影响因素
I. 成熟
II. 物理、社会环境
III. 主题内部机制—平衡过程
3. 心理发展四阶段
(1) 感知运动阶段(0~2)
感知运动水平
(2) 前运算阶段(2~7)
表象性思维,相对具体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和刻板性
(3) 具体运算阶段(7~12)
根据事物进行逻辑分类,形成守恒概念,掌握可逆关系
(4) 形式运算阶段(12以上)
进行抽象概括,推理和归纳去分析解决问题
4. 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
A. 他律水平
自我中心阶段(2~5)
规则不具有约束力,以自我为中心
权威阶段(5~8)
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
B. 自律水平
可逆阶段(8~11)
约定的规则不是不可以改变的,根据行为动机和结果判断对错
公正阶段(12以上)
利他主义倾向,用公正、平等来判断是非
四、 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观
(1)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2) 心理发展的实质 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变
A. 发展的标志
1||| 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
2||| 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由于思维的参与而高级化
3||| 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组合,形成间接的、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里结构
4||| 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B. 发展的原因
1||| 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所制约
2||| 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的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这一环节,在低级的心理机能基础上形成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
3||| 高级的心理机能不断内化的结果
(3)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最近发展区
(4) 内化学说
五、 蒙台梭利心理发展观
六、 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新进展
I. 儿童青少年心理评价的一般步骤
(1) 确定评价目的(具体目标和内容)
(2) 设计评价方案(指标体系、工程和程序、人员)
(3) 实施评价(收集、整理、评价)
(4) 评价结果的运用(心理咨询、治疗、行为矫正)
II. 儿童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研究的进展
A. 原因
1||| 现代社会更强调社会的适应性,以减少与社会的冲突
2||| 心理学家意识到社会发展对解释认知发展规律有重大影响
B. 特点
1||| 注重早期发展研究
2||| 注重研究的实用性
3||| 注重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第三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 关于心理发展动因的讨论
一因素说
遗传决定论(高尔顿、霍尔)
强调儿童心理发展是先天不变的遗传结果,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人格品质早在生殖细胞就决定了,环境教育只起引发作用
环境决定论(华生)
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受外界影响的结果,由环境决定,否定遗传、主观能动性和心理发展的内部规律
二因素说(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机械性,缺乏辩证关系)
施太伦 辐合说 武德沃斯 相乘说 格赛尔 成熟势力说
相互作用说(皮亚杰、瓦龙/艾里克森、班杜拉)
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发展
二、 心理发展的动因
1. 遗传与生理成熟
A. 遗传的作用
(1) 提供潜在的动力设备及其功能
(2) 遗传因素变异或遗传病,可导致非正常人格或低能儿
(3) 影响着个体智力、能力的发展
(4) 通过气质类型影响着个体人格的发展
a. 胆汁质
反应速度快,具有较高的反应性与主动性,性情开朗、坦率,脾气暴躁,行动利落而又敏捷
b. 多血质
动作发生的快,变化也快,较为温和外向、活泼,语言具有表达力和感染力,注意力不稳定
c. 黏液质
反应性低,动作迟缓稳定,缺乏灵活性,态度稳重、谨慎,行为和情绪表现出内倾性
d. 抑郁质
较高的感受性,多愁善感,敏感性高,优柔寡断,不善交往,明显的内倾性
B. 生理成熟的作用
制约着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
2. 环境教育
(1) 家庭的作用(提供最初的社会环境,为个体心理发展奠定基础)
1||| 家庭体系(父母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教养方式及对儿童的态度)
2||| 亲子相互作用(对儿童的行为反映)
3||| 家庭结构(“核心家庭”、”扩展型家庭“、缺损的单亲家庭)
4||| 家长抚养、教养方式(民主—权威、专制、放任)
5||| 父母联合养育
6||| 家长特征
(2) 教育的主导作用
I. 个体心里的发展依赖于教育提出的要求和指出的方向,没有适合于个体心理发展的教育,个体心理无法得到发展
II. 教育可以在不断使个体掌握知识技能中,促进个体心理能力的发展
III. 教育可以加速或延缓个体心理发展的进程
IV. 教育能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成发展的现实性(一般遗传素质成为科学家、学习困难变成优等生、有缺陷的人获得一定能力)
3. 活动
是个体心理发展的源泉和基本途径,是个体实现内化的过程
4. 心里内部矛盾
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内部矛盾相互斗争转化,在新的水平上达到统一
三、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性
1. 实质(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乳儿、婴儿、幼儿、童年期等的年限)
某一阶段个体所具有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3~6岁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等)
2. 关键期(个体对环境(积极或消极)影响的敏感性增强的一段时期,在这段时期发生的事情可能对此后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A. 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意义
1||| 个体早期发展的优劣对个体长期发展影响深远
2||| 婴儿身体、心理、社会性和情绪性都经历了特有的发展
3||| 早期发展变化既迅速又显著,这些变化是个体获得动作交流游戏的能力标志
4||| 个体发展早期对环境改善和负面影响最为敏感,且不良教养会持续终身
B. 人生发展的四个关键期
婴儿期(1~3) 感知觉能力
幼儿期(3~6)言语能力
童年期(7~12) 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青春期(12~16) 缓解个体心理冲突
第四章 胎儿的发展
一、 胎儿的生长阶段
A. 胚种期
也叫卵细胞阶段,从怀孕开始,直到受精卵完全固着在子宫壁上的这段时期,也被称为受精卵期
B. 胚胎期
从怀孕的第三周~第八周,胎盘分化成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
C. 胎儿期
怀孕的后七个月,快速发育期,各种器官逐步精细
二、 胎教
1. 概念:
控制母体内外环境,免除不良刺激对胚胎或胎儿的影响,自觉提供有利条件,并通过人为活动,与胎儿沟通信息,对胎儿进行培养教育,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和谐发展
2. 影响因素
内
I. 母亲年龄(23~29)
II. 饮食
III. 疾病(风疹、传染性疾病、性传播疾病)
IV. 药物
V. 成瘾物质
VI. 酗酒、吸烟
VII. 情绪状态
外:
I. 辐射
II. 化学物质和污染
第五章 乳儿心理的发展 (1个月~1岁)
一、 新生儿的发展
1. 无条件反射
A. 原始反射(许多原始反射几个月会消失)
1||| 游泳反射
2||| 抓握反射
3||| 巴宾斯基反射
4||| 行走反射
B. 生存反射
1||| 无条件食物反射
觅食、吸允、吞咽
2||| 无条件防御反射
眨眼、打喷嚏、呕吐
3||| 无条件定向反射
新异刺激出现时,自动把头朝向它
2. 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
吮吸
操作性条件反射
吮吸、转头
二、 乳儿的发展 (动作、知觉、方法)
(1) 动作的发展
1. 粗大运动技能
a. 出生时(趴着)
b. 1个月(能抬下巴)
c. 2个月(能挺起胸)
d. 4个月(扶着能坐)
e. 7个月(自己坐)
f. 9个月(扶着家具站)
g. 10个月(会爬)
h. 11个月(大人领着走、自己站立)
i. 12个月(自己行走)
2. 精细运动技能
A. 自主够物动作技能
B. 手的操控技能
3. 早期动作发展对乳儿的意义
1||| 动作技能的发展是乳儿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加深父母与婴儿之间的情感体验
2||| 乳儿对身体活动控制能力的不断增强,对认知力和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3||| 为发展空间知觉、形成初步思维活动作准备
4||| 使乳儿心里得到极大满足
5||| 为有目的活动—游戏和早期学习准备条件
6||| 发展乳儿的独立性
(2) 知觉的发展
I. 图形与形状知觉
II. 深度知觉
III. 知觉恒常性(3~5个月,大小恒常性)
IV. 客体永久性(8~12个月)
(3) 研究方法的创新
A. 习惯化范式
又称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习惯化是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 去习惯化是指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又会增强。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的整个过程合称为习惯化范式
B. 优先注视范式
也称刺激偏爱程序,这种方法以注视时间为指标它是通过一个特殊的观察小窗呈现刺激、观察反应并记录注视时间的。(偏爱鲜艳色彩、运动物体、轮廓密集等)
三、 乳儿社会性的发展(同伴交往的特点)
大部分社交行为是单方面发起的,一个乳儿的社交行为不能引发另一个乳儿的反应,而是以客体为中心阶段,集中反应在玩具或物品上
四、 乳儿的教养 (认生、办法、教养)
1. 认生发展过程
A. <4个月 不会认生,对一切新奇事物表现出极大兴趣
B. 4~5个月 对陌生人会出现“警惕地注意”现象
C. 5~7个月 在陌生人面前表现出明显的严肃、紧张神态
D. 7~9个月 面对陌生人会有苦恼、哭叫、回避等较强烈的情绪反应
2. 解决认生办法
(1) 多带婴儿去户外活动
(2) 多于陌生人接触
(3) 迎合宝宝的爱好心里
(4) 耐心对待婴儿认生现象
3. 乳儿的教养
(1) 父母鼓励乳儿手眼并用
(2) 寓教于乐
(3) 多与乳儿交流
(4) 注意对乳儿情感的照顾
第六章 婴儿心理的发展 (1~3岁)
一、 婴儿生理的发展
婴儿大脑的机能发展
遵循着头尾和近远原则,大脑两半球还不能正常发挥功能,皮质属于弥散状态,皮质抑制<皮质兴奋,容易激动,注意力不稳定,不集中
大脑两半球单侧化是婴儿期大脑分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
左半球:言语表达能力、数学运算、逻辑,连续的分析综合
右半球:理解简单的语言,空间认知,雕刻、音乐
二、 婴儿动作的发展
1. 婴儿的主要动作
A. 独立行走(0~6岁动作发展的敏感期,1~2岁是行走的敏感期,2岁行走达到自动化)
B. 钳形抓握(1岁时掌握钳形抓握动作,2岁变得更加灵活,掌握复杂、准确的动作)
2. 婴儿动作的发展规律
(1) 格赛尔提出的婴儿五项基本原则
1||| 发展方向原则
婴儿运动能力的发展总趋势,是按照一定的方向、系统而有序地进行的
2||| 成熟原则
婴儿运动能力发展过程主要由生理成熟因素所控制
3||| 相互交织原则
同时进行的有机体各部位运动发展是相互交织的,不同部位发展出现对抗或相反作用时,通过相互交织而进行再组织,可达到各部位动作的协调
4||| 机能不对称组织
婴儿的运动机能并不是绝对对称的,对称或不对称的协调也是通过相互交织的再组织实现的,而且要经过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达到协调
5||| 自我调节波动原则
有机体各部位运动动作的再组织是一种自我调节过程,是经过从不稳定到稳定之间有规律的波动过程达到的
(2) 西方学者
1||| 头尾原则(从头部、上半部到身体的其余部分)
2||| 远近原则(身体的中央部分至外围部分)
3||| 等级整合原则(简单技能独立发展到被整合成复杂的技能)
4||| 系统独立原则 (不同的身体系统以不同的速率发展)
(3) 我国学者
1||| 从整体向分化发展
2||| 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3||| 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3. 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1) 是婴儿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运用已有的动作模式和感知觉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获得认识)
(2) 是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动作的发展反映着心理的发展,通过动作研究揭示心理水平)
(3) 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发展(翻身、爬行、走动、够物和抓握等,促进形状、距离、深度知觉发展
(4) 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随着动作的发展,婴儿的交往从依赖和被动逐渐向具有主动性转化)
三、 婴儿认知的发展(感知觉、注意、思维、言语)
I. 婴儿感知觉的进展
(1) 颜色视觉(1.5~3)
同色配对
颜色爱好、命名
1.5岁不能或较低,3岁掌握
(2) 数的感知
儿童辨数、认数及点数能力随年龄提高;且发展有一定的顺序,辨—认—点
(3) 空间知觉(3岁儿童的大小知觉得到发展)
(4) 跨通道知觉
能够根据一种感觉特征确认另一感觉通道所熟悉的刺激物形式的能力。(将看到、闻到、摸到或其他探索方式获得的各种信息整合到一起,帮助婴儿理解这个世界。)
II. 婴儿注意的发展
新生儿:具备注意能力,对周围刺激产生无条件定向
2~4个月:注视片刻,时间短
5~6个月:持久注意物体,但不稳定
7~8个月,稳定注意,有意注意的萌芽
1岁出现有意注意 (稳定的客体永存性反应)
2岁左右有意注意有所发展,,完成简单任务
3岁有意注意进一步发展,以无意注意为主
III. 直觉行动思维的出现
婴儿期的思维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典型特征是直觉行动思维(直觉行动和概括性)
IV. 婴儿言语的发展
(1) 形成过程
单词句(1~1.5)1.5词汇量为70个
双词句(1.5~2)
完整局(2~3)3岁1000个词汇
(2) 影响因素
1||| 生理基础
视觉器官眼睛、听觉器官耳朵以及发音器官声带舌头等发育是否真正常,对语言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2||| 智力因素
语言的发生与智力水平高低有着密切关系,智力迟缓,认识能力差,语言发展迟缓
3||| 情绪
强制练习、周围人的嘲笑批评与父母缺乏关爱所造成的不安情绪,对语言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4||| 语言环境
如果出生后就脱离语言环境或大人很少和小孩子说话,那么孩子很可能不会或说话晚/独生子女与年长者的交谈
5||| 社会、文化、经济条件
社会文化生活较丰富的孩子语言发展快,农村比城市儿童慢
6||| 性别差异
女生比男生语言能力发展快
四、 婴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1. 气质的划分
活动特性(四种)
三种类型(三种)
2. 分离焦虑
(1) 最初阶段
啼哭、悲伤、呼唤母亲,拒绝陌生人及痛苦地求救
(2) 第二阶段
在悲泣中尝受失望,便减少啼哭,出现情感冷漠
(3) 第三阶段
在无能为力之下,寻求可亲近的陌生人,表现出似乎超越分离焦虑困扰的状态,企图适应新的环境
3. 依恋的发展
A. 发展的阶段(鲍尔比)
(1) 无差别的社会反映(喜欢所有的人)
(2) 有差别的社会反映(有选择地对人反应,对母亲更加偏爱)
(3) 特殊的情感联络阶段(对母亲产生特殊情感依恋,联络更加紧密,视为安全地)
(4) 互惠关系形成阶段 (把母亲当作交往伙伴,理解、相信爱母亲)
B. 依恋的类型(安斯沃斯)
回避型—A型(20%)
对母亲很少理会,多数时间自己玩耍,主动回避与母亲的交往
安全型—B型(60%~65%)
喜欢与母亲亲近,将母亲视为安全基地,放心地玩耍,远距离地交流
矛盾型—C型(15%)
缺乏安全感,母亲离开十分痛苦,回来又出现矛盾情绪,相当长时间才能平复
4. 自我意识的萌芽(我国心理学界)
出生第一年:不能将自己与环境相区别
1岁左右:能将自己的动作与动作对象区分开来,自我意识出现的最初表现
出生第二年:知道自己的名字,拿自己叫做“宝宝”,将名字理解为自己的信号
2~3岁:开始把自己当作主体来认识,用“我”来称呼自己,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
五、 婴儿的教养
1. 积极满足和调动婴儿心理发展需要(抓住好奇心这一特点,开展认知教学)
2. 在游戏中促进婴儿的心理发展(针对喜欢玩耍的天性,通过游戏,教给他们知识)
3. 给予婴儿动作、行为发育的帮助训练(充分调动人体基本技能眼、耳、口、手等协调训练)
4.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独自入睡、在夜间不吃东西、不尿床的好习惯)
第七章 幼儿心理的发展 (3~6、7岁)
一、 幼儿心理的一般特点
1. 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
2. 行为心理的无意性
3. 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二、 儿童游戏的发展
1. 现代游戏理论
精神分析
A. 弗洛伊德认为游戏也有潜意识成分,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手段
B. 伯勒发展了弗洛伊德游戏理论,儿童许多游戏都隐藏着深刻情绪原因,分了九种儿童角色游戏模式
C. 蒙尼格的宣泄理论进一步强调游戏的益处在于宣泄和降低焦虑
D. 艾里克森从新精神分析的角度解释游戏,认为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发泄方式
认知动力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巩固和扩大概念、技能的方法,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
学习
桑代克认为,游戏是一种学习行为,遵循效果率和练习率,受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响
2. 游戏是内部需要的反应
1||| 符合幼儿心理发展需要和重复练习的需要
2||| 满足幼儿直接兴趣和愉快情绪的需要
3||| 促进幼儿自我意识和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3. 游戏的发展
A. 皮亚杰认为,游戏发展是从练习游戏发展——象征游戏——规则游戏
B. 帕顿游戏六水平:无所事事的行为、旁观者行为、个体游戏、平行游戏、联系游戏、合作游戏
三、 幼儿认知的发展 (注意、思维、言语)
1. 有意注意的发展特点
(1) 随年龄的增长、生理的成熟而开始发展,发展水平较低
(2) 在外界环境,成人的要求下发展的
(3) 在一定的活动中实现的
2. 思维的发展
(1) 思维特点 (具体形象性以及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
(2) 幼儿思维认知活动水平(林崇德)
一级水平,直观——行动感知概括(分辨物品大小和多少的能力)
二级水平,直观——表象笼统概括(产生数概念的萌芽,必须与具体实物联系)
三级水平,直观——言语数概括(初步数概念,不能进行数的分解和组合)
四级水平,表象——言语概括(理解数的实际意义、顺序、大小、分解和组成,依靠具体形象)
(3) 思维形式——概念的掌握
A. 实物概念
a. 小班儿童:内容基本代表儿童所熟悉的某一个或某些实物
b. 中班儿童:能在概括水平上指出某些实物比较突出的特征
c. 大班儿童:根据内外部特征,指出某一实物若干特征的总合
B. 数概念 (实际意义、顺序、组成)
数概念四阶段(林崇德)
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2~3、5~6形成和发展关键期)
数概念三阶段(刘范)
对数量动作感知(3岁)——数词和物体数量建立联系(4~5岁 )——数的运算初级 (5~7岁)
3. 言语的发展
(1) 语音特点
a. 3~4岁为语音发展的飞跃期
b. 幼儿对韵母发音较易掌握
c. 社会语言环境、家庭教育影响重大
(2) 词汇发展
1||| 数量的增加(3~4岁词汇量增长率最高)
2||| 内容的丰富和深化(抽象性和概括性的增强)
3||| 词汇范围的扩大(先掌握实词然后再虚词)
4||| 积极词汇增长
(3) 语法和口头表达能力发展
简单句、复合
陈述句、多种形式
无修饰、修饰
连贯言语和独白言语发展 是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
四、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个性形成关键期
1. 自我评价的特点
i. 依从成人的评价发展——有独立性的评价
ii. 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内心品质的评价
iii. 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比较细致的评价
iv. 极大主观情绪性——初步比较客观的评价
2. 同伴关系的作用
(1) 促进了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
(2) 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
(3) 可以满足儿童归属感和爱以及尊重的需要
(4) 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
3. 第一逆反期
I. 表现
幼儿要求活动行为自主和实现自我意志,反抗母亲控制,其年龄主要是3~4岁
II. 特点
心理需求:要实现自我意志、实现自我价值感,希望父母和亲近的人接受“自己长大”的事实 行为表现:要参与成人的生活活动,自以为别人能干的是自己能做,并大胆付诸实际行动
III. 教育方法
(1) 父母要明显地认识到第一逆反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并应积极、理智地面对
(2) 正确认识第一逆反期的矛盾焦点
(3) 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地帮助儿童
1||| 通过扮演社会角色游戏活动,满足参与社会的需要
2||| 训练儿童的生活自理和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能力,体现价值感
3||| 了解儿童的特长和优势,创造条件,有针对性地培养才能,获得成就感
4||| 以民主型良好教育方式,积极引导儿童发展
五、 幼儿的教育
1. 教育态度要宽严相济(过严可能会使孩子产生畏惧心理,阻碍智力和性格的发展;过宽会使孩子思想松懈,缺乏战胜困难的毅力)
2. 生活安排要张弛有度(既要有充实的学习内容生活,又要兼顾孩子学习、劳动、休息,合理安排)
3. 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并重(重视智力开发和个性、意志、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
4. 合理使用奖励与惩罚手段
5. 采取形象的教育方式(听故事、看电影、电视)
6. 运用榜样的力量
7. 处理好理智与感情的关系
8. 教育孩子要有耐心和灵活性
第八章 小学生心理的发展 (6、7~12、13岁)
一、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迅速、协调、开放、可塑的
二、 小学生学习活动的发展
1. 学习态度
(1) 对教师: 低年级儿童对教师怀有特殊的尊敬和依恋;中年级带有选择性地评价教师对自己的爱;高年级对教师的爱体验的更复杂
(2) 对集体: 从中年级开始有比较有组织的自觉参与班集体活动,开始把自己看成是集体中的一员,重视集体责任感
(3) 对作业: 在教师的教育下,儿童逐步形成对作业的自觉负责的态度
(4) 对评分: 从中年级起,儿童开始了解学习是一种社会义务,把优良的分数看成高质量完成地表现
三、 小学生认知过程的发展 (思维、记忆)
1. 思维
特点
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以形象逻辑为主,在发展过程中,从形象逻辑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10岁 形象——抽象转折期)
形式
I. 概括能力
直观形象、形象抽象、初步本质抽象
II. 推理能力
演绎、归纳、类比能力
III. 逻辑推理规则掌握
A. 类别体系化
是以类别概念的发展基础处理不同层级类概念之间的关系能力,也称群集类概念。如编制家谱的系统关系(分出总类、大类和子类),或分层级的从属关系
B. 序列化
是反映儿童对集合中各元素之间的关系认知能力,也称关系群集。分为对称关系的逻辑推理规则和不对称关系的逻辑推理规则,以及相对次第关系进行次第排列
IV. 新思维结构形成
(1) 掌握守恒
a. 数和长度守恒:6~8岁
b. 液体和物质:7~9岁
c. 面积和重量:8~10岁
(2) 思维具有可逆性(反演可逆、互反可逆)
(3) 补偿关系认知(两个维度的补偿关系认识事物的不变性)
2. 记忆发展特点
有意识及逐渐占主导地位;意义识记在逐步发展;在形象记忆的基础上抽象记忆迅速发展
四、 小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1. 情感发展的特点
(1) 情感动力特征明显
(2) 情绪多变而不稳定
(3) 友谊感逐渐发展
短期伙伴关系(3~5岁) 单向帮助阶段(6~9岁) 双向帮助阶段(9~12岁) 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关系(12岁后)
(4) 情感发展的趋势
1||| 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活动范围扩大,内容多样化、知识面扩大,引起情感变化事物也复杂了)
2||| 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低年级学生对人和事物的态度与外部特点相联系,中高年级接近于事物的内在本质)
3||| 情感稳定性的发展(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抽象逻辑能力的发展、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小学生情感稳定性增强)
2. 自我评价能力发展
1||| 自我评价的内容逐渐扩大和深化(从身体、活动的自我——社会、心里的自我发展)
2||| 社会支持因素对儿童自我评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同伴关系重要)
3||| 自我价值的评价与情感密切联系( 喜欢自己的儿童,,,;对自己评价不良,,,
4||| 与学习经验、同伴交往、自信心等都有密切关系
5||| 自我评价的稳定性越来越高(小学低年级——高年级)
3. 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1) 对道德观念的掌握从表面、具体到初步的本质概括 (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具体表面到精确、本质发展)
(2) 道德判断从只注意行为的效果逐步过渡到全面考虑动机和效果的关系 (从四年级开始,依从道德原则和注重行为的动机和后果来判断)
(3) 道德信念初步形成,但不稳定 (小学儿童的道德推理并不是内化的价值、规范和信念等,处于向内化推理的过渡水平上)
4. 道德行为的发展
A. 亲社会行为
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趋向,也称利他行为,表现在在分享、合作、帮助、救助等(道德动机、为人着想能力、亲社会)
1岁会分享;2岁主动助人;4~6岁分享助人;7岁识别他人潜在困难
B. 攻击性行为
概念
针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也称侵犯行为,它表现为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以及对他人权利的侵犯
特点:
儿童欺负行为的发生率为20%左右,随着年级升高而降低
言语欺负频率最高 ——身体欺负——间接欺负
性别的差异,男生是身体;女生是言语
儿童的欺负行为可以预测将来的适应不良
5. 人际交往(同伴交往的特点)
(1) 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杂
(2) 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
(3) 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所采取的行动
(4) 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
(5) 开始形成同伴团体
A. 特点
在一定规则基础上进行相互交往
限制成员的归属感
具有明确或暗含行为的标准
发展了使成员朝向完成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组织
B. 形成过程
依从性——平行性——整合性集合关系期
五、 小学生教育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A. 问题
小学生作业量大,作业时间长,教学内容单调重复,心理压力也同比上升
B. 产生原因
a. 学校:老师为追求教学质量,对学生要求过高,加重学生负担,以成绩高低评价学生好坏
b. 家长:家长信奉高标准、严格要求这一信条,给孩子带来巨大心理压力,容易产生挫折感
c. 课堂教学:好的课堂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但呆板、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令学生排斥
C. 注意事项
a. 尽量改变科任老师每天的作业量,提高作业质量,识记的效果与材料性质、数量有关
b. 与家长沟通协调,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到校学校座谈等多种方式,对家长教育态度予以理解,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激发学习兴趣
c. 进行生动活泼、富有乐趣的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将学生分散注意力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