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免疫细胞(1)
这是一篇关于免疫细胞(1)的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2-03-07 13:56:29免疫细胞
固有免疫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子主题
即是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也是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细胞
膜分子:模式识别受体、细胞因子受体、MHC1类和2类分子、补体受体、Fc受体多种膜分子
生物学功能
吞噬作用
单核-吞噬细胞在趋化作用下与病原菌接触,将其吞噬形成吞噬体,与胞浆中的溶酶体形成溶媒吞噬体,溶酶体中的多种杀菌物质和水解酶被激活,将病原菌杀死并消化,通过胞吐作用排出菌体裂解成分
抗原提成
单核、巨噬细胞表面表达MHC1类和2类分子 外源性抗原经吞噬加工处理后,含有特异性表位的抗原肽将以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形式提呈给T细胞,进而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过程
介导炎症反应
病原侵入部位产生的趋化因子可招募和活化巨噬细胞,活化的巨噬细胞又可分泌大量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介导肝脏产生急性期蛋白,募集中性粒细胞和其他炎症细胞聚集介导炎症反应发生
免疫调节
单核、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具有双相性 ,可通过抗原提呈作用,分泌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细胞因子,启动和增强免疫应答
NK细胞
缺乏抗原受体,有细胞毒效应,无需抗原致敏可直接杀伤靶细胞 膜分子无TCR BCR CD4 CD8 将具有典型NK样活性的CD3 CD56 CD16淋巴样细胞鉴定为NK细胞 存在两类调节活性的受体 杀伤细胞活化受体 杀伤细胞抑制受体
生物学功能
抗感染抗病毒抗肿瘤作用(可通过自然杀伤和ADCC作用而发挥细胞毒作用)
机制
通过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引起靶细胞溶解
通过FAS/FASL途径引起靶细胞凋亡
释放细胞因子TNF 诱导靶细胞凋亡
免疫调节作用
分泌细胞因子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 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对自身免疫病起预防作用
树突状细胞DC
抗原提成最强的APC
中性粒细胞
极强吞噬与胞内杀伤能力 与巨噬细胞共同称为吞噬细胞,可借助于调理素依附于病原体或颗粒物表面,进而吞噬杀伤病原体,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含有的细小颗粒含有多种水解酶,是中性粒细胞消化以吞噬的细菌和异物 可在抗体介导下发挥ADCC作用,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
自然杀伤T细胞
及表达T细胞受体TCR CD3又表达NK细胞表面标志CD56 主要识别由CD1分子提呈的脂类和糖类抗原 受刺激后可分泌大量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发挥免疫调节和细胞毒作用 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感染和肿瘤发生也可破坏机体组织,参与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r&T细胞
只能识别多种病原体表达的共同抗原 直接识别天然抗原不需APC提呈无MHC限制 其识别配体常为非肽分子 主要发挥非特异性杀伤功能 释放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B1细胞
子主题
其他固有免疫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对蠕虫类寄生虫具有较强杀伤作用 可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及释放组胺酶灭活组胺负向调节1型超敏反应
嗜碱性粒细胞
胞质的嗜碱性颗粒含组胺白三烯 肝素 血清素等,参与炎症反应,抗肿瘤免疫应答及介导1型超敏反应 嗜碱性粒细胞表面表达高亲和力IGE的FC段受体,介导1型超敏反应 嗜碱性粒细胞还可参与抗肿瘤免疫应答的过程
肥大细胞
含嗜碱性颗粒,颗粒内含有组胺,肝素等炎症介质能降解细胞间质的蛋白水解酶 肥大细胞活化后通过释放胞浆中的炎症介质募集效应细胞到达局部炎症反应 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参与免疫调节发挥免疫效应 肥大细胞表面高亲和力IGE的FC段受体介导1型超敏反应
抗原提呈细胞及抗原提呈作用
抗原提呈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分类
根据APC是否组成性表达MHC2类分子将APC分成两类
专职APC和组成性表达MHC2类分子T细胞活化共刺激分子
非专职APC
专职性抗原提成细胞
树突状细胞活化初始T细胞
生物作用
抗原的提取加工及提呈作用
免疫激活的作用
诱导自身免疫耐受
免疫调节作用
单核巨噬细胞
吞噬能力最强,可通过吞噬,胞饮或受体介导的吞噬摄取抗原,进入吞噬细胞的抗原大部分被降解,少量以抗原肽-MHC2类分子复合物并表达与细胞表面,提呈给CD4T细胞,巨噬细胞不能将抗原信息提呈给初始T细胞,只能对活化T细胞或效应T细胞提成抗原
B细胞
表达MHC2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也能发挥抗原提呈作用,但B细胞几乎不具有吞噬功能,而是通过其表面的BCR识别并特意结合可溶性抗原,随后内化BCR-抗体复合物,将其加工后,以抗原肽-MHC2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提成给CD4T细胞 ,B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在TD-Ag诱导的抗体产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激活T细胞的同时,B细胞也受到T细胞的辅助而活化增值和分泌细胞因子,在抗原、细胞因子和T细胞的共同作用下,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分泌抗体介导体液免疫 B细胞是再次免疫应答及低浓度抗原引发的免疫应答中其主要作用的APC
抗原提呈作用
外源性抗原的提呈
进入机体的非己成分,通过MHC2类途径,被加工处理及提呈,外源性抗原经APC识别后摄取形成吞噬体,进而在胞内形成一种膜性细胞器,称为内体,进入内体的蛋白质在酸性环境中被内体膜上的蛋白酶水解为多肽片段,而后随内体转运至溶酶体或者以融合形式形成内体或溶酶体,溶酶体内的酶将将蛋白抗原加工为肽段,具有免疫原性的肽段称为抗原肽,APC提呈抗原肽的结构是MHC2类分子,由其细胞内的粗面内质网合成,
内源性抗原的提呈
内源性抗原主要是细胞质内出现的抗原,主要通过MHC1类途径被加工处理及提呈,内源性抗原主要由细胞质中的蛋白酶体降解和处理,降解蛋白质为多肽
适应性免疫细胞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能够在细胞内摄取和加工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T淋巴细胞的一类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