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九章、语言艺术
该思维导图是艺术类考研笔记;《艺术学概论》北大彭吉象版;清晰思维导图;可下载直接背诵;进主页查看。
编辑于2022-03-07 19:43:37第九章、语言艺术
诗歌
定义:诗歌是文学的基本体裁之一,也是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活动和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
分类
抒情诗
作为诗歌的一种,它直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袒露诗人的内心世界,来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
叙事诗
常常通过描述故事或塑造人物来间接反映诗人对生活的认识、评价、愿望和理想。
格律诗
指按照一定的字句结构和音律规律写出的诗歌作品。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格律诗都是古代形成的诗体。
自由诗
又称新诗,与格律诗相对而言,一般是指那种只求节奏和谐、押韵的诗歌作品,而在句式、行数、字数、音律上没有严格固定的限制和要求。
特征
1||| 诗歌的特征是通过诗人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集中而概括地反映客观现实生活。任何艺术作品都必然是社会生活的客观因素和艺术家的主观因素二者的有机结合,而在诗歌中,后者明显地占据优势,社会生活往往需要通过诗人主观情感世界的折射才能反映出来。
主客观的结合
2||| 为了表现诗人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诗歌特别注意运用优美的语言来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诗歌的语言,可以说是一切文学作品中最凝练、最优美、最富有音乐感的语言,诗人往往呕心沥血、字斟句酌,通过最精粹的语言使诗歌如同音乐意义的节奏和韵律。
语言凝练
散文
定义: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不受拘束的文学样式,能够迅速地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它选材范围广泛,表现手法多样,结构自由多样,以形散而神不散的艺术特长来集中而凝练地体现主题思想。
分类
1||| 抒情散文
注重在叙事写人时表现作者主观的感受和情感,通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抒发作者微妙复杂的情感,将浓郁的思想感情注入到生活画面中去。例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就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叙事手法,抒发了作者摆脱束缚追求美好理想的情怀。
2||| 叙事散文
侧重于叙述人物、景物或事件,尤其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并且将作者的主观情感蕴藏在对于人物和事件的叙述之中。
3||| 议论散文
主要指杂文,它将政治性和文学性结合在一起,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以及比喻、反语的手法,乃至以幽默、讽刺等为锐利的武器,进行深刻的说理和议论。例如鲁迅的杂文更加具有政治学和斗争性,以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成为现代杂文的典范。
特征
1||| 自由灵活,表现为体裁的广泛性、手法的多样性和风格的多样化。从题材来看,它几乎无所不包,完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代历史、当代现实它都能作为题材。从手法来看,虽然抒情、叙事、议论都是散文常用的手法,不过在每篇中都有不同的侧重。事实上抒情散文离不开议论和叙事,叙事散文也需要夹抒夹议,议论散文更需要抒情和叙事来增加文学色彩。从风格来看,更是百花齐放、丰富多彩。韩愈文章的豪放,柳宗元的文风清俊,朱自清的散文清新优美,鲁迅的文字像枪一样具有战斗性。
2||| 形散而神不散。散文由于其自由灵活的特点,在结构上显得比较“散”,事实上,优秀的散文总是形散而神不散,具有深刻的意蕴和凝练的主题,从而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审美特色。
小说
定义:小说是一种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在生活素材的基础上用虚构的方式来再现生活。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不可缺少的三个基本要素。
分类
1||| 根据题材不同
科幻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战争小说、历史小说、爱情小说、神话小说等
2||| 根据艺术结构和表现形式不同
话本小说、章回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现代主义小说。
3||| 根据容量大小和篇幅长短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
三要素
1||| 人物
人物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通过多个侧面和多种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也是小说最重要的特征。小说由于运用语言作为媒介,较之其他艺术种类有着更大自由,它可以吸收各种艺术的表现手法来全方位地刻画人物。
2||| 情节
情节对于所有叙事文艺作品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在不同种类和体裁的艺术作品中,情节的地位和作用是有所不同的。
3||| 环境
是指文艺作品中人物活动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 间接性与广阔性
间接性
(1) 文学形象的间接性。文学运用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传达审美情感,读者必须通过想象才能感受到艺术形象,即语言艺术的局限,也是语言艺术的特长和优势。
(2) 文学形象的间接性,可以说是文学区别其他一切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无论是建筑、实用工艺等实用艺术,还是绘画雕塑这种造型艺术,以及音乐。舞蹈这种表情艺术和戏剧电影这种综合艺术,都是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来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官的,这些艺术形象都可以摸到,用到,看到,听到。唯独文学这门语言艺术的形象例外。
(3) “想象的艺术”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通过积极活跃的联想和想象,在自己的头脑中呈现出活生生的形象画面来,这就构成了语言艺术形象的间接性。因此人们把文学称作“想象的艺术”
广阔性
1||| 同样有来自语言媒介的特性。
2||| 具有广泛深入的表现能力
3||| 语言有着最大的自由和极大的容量,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
4||| 更表现在它不仅能描绘外部世界,而且能够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直接揭示各种人物复杂的、丰富的精神世界。
二、 情感性与思想性
情感性
a. 任何文学作品都包含着作家的主观情感。文学的情感性越强,越能感染读者,就越富有艺术魅力。
b. 抒情诗、抒情散文等抒情类文学自然离不开情感性,小说、报告文学、叙事诗等叙事类文学同样离不开情感性。
思想性
1||| 语言艺术的思想性在深度和广度上也远远超过了其他艺术形式。虽然所有文艺作品总会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作家,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和对生活的认识,从而具有一定的思想性。
2||| 将高度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曹雪芹的《红楼梦》巴金的《春》《秋》,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都展示了一整个历史时期广阔又复杂的社会生活现实。提出或回答了那一代人所关心的社会现实问题。
3||| 作家总是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述出自己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生活的哲理或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
关系
文学作品的思想性总是被情感所包裹着并通过艺术形象所表现出来,只有将情感渗透在思想里的作品才能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使读者在激动不己的同时又深入领会作品蕴藏的思想内涵,
另一方面,文学作品的情感性也离不开思想性,因为这种情感往往是在理性的指导下才具有特定爱憎情感的倾向性。
三、 结构性与语言美
结构性
文学作品的结构与语言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们不仅是构成文学作品的重要艺术手段,而且本身也具有审美价值。结构是对文学作品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整体安排,它是文学作品的内部联系和构成的方式。
语言美
定义: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自然成为这个艺术种类的第一要素。文学以语言为媒介和手段,从而使得文学具有了与其他艺术相区别的审美特性,在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
特点
文学语言的准确性
要求语言最恰当、最确切、最精炼地表现对象。例如诗歌
文学语言的鲜明性
要求语言清晰明确、新鲜活泼,富有特色。例如电影剧本中在描写事件和人物时,同样需要视觉性强和画面性强的语言,以便拍摄成荧幕上最直观的画面。
文学语言的生动性
是指文学作品往往运用比喻、排比、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灵活多变,错落有致,给读者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文学语言的形象性
是指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的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往往结合在一起,达到情韵浓郁、形象传神的效果,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境、如经其事,从中获得丰富隽永的审美感受。